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橫空出世 第二百六十五章 紅樓六十七 茅坑筆 二

作者 ︰ 詩君

「「且說寶玉同著黛玉到寶釵處來。寶玉見了寶釵,便說道︰"大哥哥辛辛苦苦的帶了東西來,姐姐留著使罷,又送我們。"」這個「又送我們」可能會讓黛玉心中稍微一寬,因為只寶玉和黛玉才是「我們」,而寶釵送東西,有可能會讓黛玉想到自己不但孤身一人,而且如果與薛家比經濟的話,完全無可比,而由前文,她也知道,此時賈家的經濟已經每況日下,只不過撐著個門面而已,所以,就算單從這方面來「考慮」的話,她如果和寶釵比,定已經是輸定了,而黛玉和薛姨媽同住這些日子,以薛姨媽那前文自以為黛玉听不懂的話,黛玉應該已經听到不少薛姨媽想讓寶釵和寶玉「成」的話兒,因此寶釵送這些東西很可能便引起了黛玉這方面的嚴重「心思」而傷心,而絕非什麼思故鄉的傷心,

「「寶釵笑道︰"原不是什麼好東西,不過是遠路帶來的土物兒,大家看著新鮮些就是了。"」這是寶釵兒的話,

「「黛玉道︰"這些東西我們小時候倒不理會,如今看見,真是新鮮物兒了。"」雖是實話,但不過是客套話兒,

「「寶釵因笑道︰"妹妹知道,這就是俗語說的‘物離鄉貴‘,其實可算什麼呢。"」寶釵只是說著這些東西兒不算什麼,但薛家的經濟相對于黛玉來說,那可算是大山比土疙瘩了,

「「寶玉听了這話正對了黛玉方才的心事,」此句卻正應了黛玉前文所說的「我有我的緣故,你那里知道」,寶玉仍然以為是黛玉思鄉的事,但是,他哪里知道呢!

「「連忙拿話岔道︰"明年好歹大哥哥再去時,替我們多帶些來。"」這話仍然在把黛玉當三四歲小孩,

「「黛玉瞅了他一眼,」這一瞅卻很有「意思」,意思是說你寶玉不懂就是不懂,而且我也不好和你說,甚至私下都不能說,否則豈不是在說薛家的「壞話」了?這顯然不是黛玉能做的,更何況,薛家對黛玉只有「恩」和「看重」,更是哪里能說得出口!

「「便道︰"你要你只管說,不必拉扯上人。」對寶玉此話的否決,已經是再次暗中「告訴」寶玉你猜錯了,甚至,黛玉「有意」帶寶玉到寶釵這邊來,也許就是要通過與寶釵的對話讓在這方面有些傻憨的寶玉知曉黛玉心中真正傷心的是什麼,而能讓寶玉知她心甚至是來讓寶玉提早「采取行動」,否則,到了最後,恐怕僅憑寶玉一人或寶玉使盡全力都難以挽回局勢了!這才是心細這才是敏感這才是智商極高但其實又無可奈何而只能傷心只能流淚的黛玉!

「「姐姐你瞧,寶哥哥不是給姐姐來道謝,竟又要定下明年的東西來了。"說的寶釵寶玉都笑了。」寶玉不懂,所以只好如此打趣說笑,

「「三個人又閑話了一回,因提起黛玉的病來。」又說到黛玉之病,也許黛玉的身體已經在逞下滑趨勢,薛姨媽「細心」照顧也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xx注︰早知道這里面有貓膩了!(外人注︰))

「「寶釵勸了一回,因說道︰"妹妹若覺著身子不爽快,倒要自己勉強扎掙著出來各處走走逛逛,散散心,比在屋里悶坐著到底好些。我那兩日不是覺著懶,渾身熱,只是要歪著,也因為時氣不好,怕病,因此尋些事情自己混著。這兩日才覺著好些了。"」這一段寫如此之長,表明了寶釵對黛玉應該是真正的關心,(xx注︰為什麼說應該是?(外人注︰你不但懷疑薛姨媽,甚至還懷疑寶釵和薛姨媽串通?(xx注︰為什麼不能懷疑?)))

「「黛玉道︰"姐姐說的何嘗不是。我也是這麼想著呢。"大家又坐了一會子方散。寶玉仍把黛玉送至瀟湘館門,才各自回去了。」傷心無語,

「「且說趙姨娘因見寶釵送了賈環些東西,心中甚是喜歡,想道︰"怨不得別人都說那寶丫頭好,會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來果然不錯。他哥哥能帶了多少東西來,他挨門兒送到,並不遺漏一處,也不露出誰薄誰厚,連我們這樣沒時運的,他都想到了。」連趙姨娘都認為寶釵極好,賈府中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會這麼甚至更加如此認為了!(xx注︰為什麼不說百分之百?(外人笑注︰還有你嘛(xx注︰)))

「「若是那林丫頭,他把我們娘兒們正眼也不瞧,那里還肯送我們東西?"」千萬注意此話!這是趙姨娘如此認為,但這樣認為的人在賈府恐怕也有百分七十以上,這里只是說趙姨娘,但推及到其他人,曹雪芹已經在開始暗示,黛玉和寶釵相比,已經在越來越落于下風!甚至落于悲劇,所以黛玉才會傷心!也就是說,黛玉除了知道自己財勢不如薛家外,寶釵這些所有人都送到的禮物她黛玉不但做不到也不會去做,但如此的話,黛玉更知自己在人情在眾人的情感方面也大大落後于寶釵了!毫不掩飾地說,黛玉甚至現在已經只剩寶玉一人了!(外人注︰呼,唏噓啊)

「「一面想,一面把那些東西翻來覆去的擺弄瞧看一回。」果然是些精巧玩意兒,同時當然也看出其愛財本心,

「「忽然想到寶釵系王夫人的親戚,為何不到王夫人跟前賣個好兒呢。」哈哈,這是趙姨娘,但顯然,如同前文所述,定會好事辦成壞事,壞事辦成更壞事,

「「自己便蠍蠍螫螫的拿著東西,」「蠍蠍螫螫」,好形容,只看字面甚至都知道曹雪芹在說什麼,但是,注意,這里不但是要看笑話,更是將寶玉寶釵黛玉的事直接由趙姨娘「傳遞」給了王夫人,所以,且看王夫人的反應!

「「走至王夫人房中,站在旁邊,陪笑說道︰"這是寶姑娘才剛給環哥兒的。難為寶姑娘這麼年輕的人,想的這麼周到,真是大戶人家的姑娘,又展樣,又大方,怎麼叫人不敬服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日家都夸他疼他。我也不敢自專就收起來,特拿來給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歡喜歡。"」如此在王夫人面前夸寶釵,雖然寶釵是王夫人的親外甥女兒,但看起來听起來卻象是在向王夫人說︰「寶釵這樣好,寶玉要娶親的話,當然要娶寶釵!」

「「王夫人听了,早知道來意了,」王夫人對趙姨娘的心思,可謂知道得一清二楚,同時,別看王夫人說話極少,但她心中的主意,卻相當有拿捏!

「「又見他說的不倫不類,也不便不理他,」確實「不倫不類」,听起來幾乎象是給寶玉提親,但其實她只是因為寶釵是王夫人近親罷了,

「「說道︰"你自管收了去給環哥頑罷。"」這話說的!听起來似乎沒什麼,但語氣顯然是冷冷的,而且給環哥頑吧,顯然是沒把這些東西放在眼里,自然也是沒把趙姨娘放在眼里,

「「趙姨娘來時興興頭頭,誰知抹了一鼻子灰,滿心生氣,又不敢露出來,只得訕訕的出來了。」仍然還是行事不知道可能的後果,

「「到了自己房中,將東西丟在一邊,嘴里咕咕噥噥自言自語道︰"這個又算了個什麼兒呢。"一面坐著,各自生了一回悶氣。」經常造成兩敗俱傷,但是這只是個小插曲,更重要的是再次幾乎是「重量級」地暗示黛玉和寶釵的相比甚至是「相抗」中,黛玉看似「有寶玉」,但「實際」上已經處于大大的下風!

「「卻說鶯兒帶著老婆子們送東西回來,回復了寶釵,將眾人道謝的話並賞賜的銀錢都回完了,那老婆子便出去了。鶯兒走近前來一步,挨著寶釵悄悄的說道︰"剛才我到璉二女乃女乃那邊,看見二女乃女乃一臉的怒氣。」這個「切換」,真乃天衣無縫!立即但萬分自然地便切換到了鳳姐兒和尤二姐的事上來了!

「「我送下東西出來時,悄悄的問小紅,說剛才二女乃女乃從老太太屋里回來,不似往日歡天喜地的,叫了平兒去,唧唧咕咕的不知說了些什麼。」顯然已知尤二姐之事,已經在商議對策,說不定還是因為尤三姐自刎的事鬧得比較大,而由此及彼而知曉的,

「「看那個光景,倒象有什麼大事的似的。」當然是「大事」,甚至對鳳姐兒來說是「天大」的事,

「「姑娘沒听見那邊老太太有什麼事?"」說得殘酷點,對于鳳姐兒來說,甚至比老太太的事還要重要,

「「寶釵听了,也自己納悶,想不出鳳姐是為什麼有氣,」寶釵也不是什麼事都知道的,如果寶釵也知道尤二姐的事,那便不太合了邏輯,因為尤二姐第一個是保密的,第二個寶釵身邊的人都是應該不能知道這件事的,不象寶玉身邊有「鬼精無比」的茗煙,

「「便道︰"各人家有各人的事,咱們那里管得。你去倒茶去罷。"鶯兒于是出來,自去倒茶不提。」少管閑事,就算不是閑事但只要和自己不太相關的事也不要管,小心駛得萬年船,說實話,也有一定道理,寶釵正是這樣走過來的,你可曾看寶釵犯過什麼錯沒有?

「「且說寶玉送了黛玉回來,想著黛玉的孤苦,不免也替他傷感起來。」寶玉終于想到是黛玉的「孤苦」,這是黛玉傷心的本質,但傷心的起因寶玉卻是無論如何也猜不到的,也許真要到了無可挽回的那些日子才有可能想到,

「「因要將這話告訴襲人,進來時卻只有麝月秋紋在房中。」寶玉是將襲人「納入」到他與黛玉的同盟的,

因問︰"你襲人姐姐那里去了?"麝月道︰"左不過在這幾個院里,那里就丟了他。一時不見,就這樣找。"寶玉笑著道︰"不是怕丟了他。因我方才到林姑娘那邊,見林姑娘又正傷心呢。問起來卻是為寶姐姐送了他東西,他看見是他家鄉的土物,不免對景傷情。我要告訴你襲人姐姐,叫他閑時過去勸勸。"」這里寶玉如此說,如此說黛玉是因為睹物思家鄉,于是前面那茅坑筆就當真了,還大肆渲染,才真是弄得不倫不類,臭不可聞,(xx注︰你不怕這茅坑筆找你麻煩?(外人注︰茅坑筆,不但蛆蛆自己,當然也會蛆蛆別人,不足為奇(xx注︰蛆蛆**?)))

「「正說著,晴雯進來了,因問寶玉道︰"你回來了,你又要叫勸誰?"寶玉將方才的話說了一遍。晴雯道︰"襲人姐姐才出去,听見他說要到璉二女乃女乃那邊去。保不住還到林姑娘那里。"寶玉听了,便不言語。」不言語,不是一般的不言語,襲人無事到鳳姐兒那去干嘛?寶玉當然也知道,說白了無非是向「權勢」示好,而去黛玉那只是「保不住」可能會「順道」去看一看,寶玉視為至愛的黛玉卻連自己身邊最親近的襲人都已經在慢慢忽略,顯然黛玉的重要性現在幾乎只存在于寶玉心中,如果再加上前文的「加倍的禮物」,也「可以」再「加上」一個寶釵,

「「秋紋倒了茶來,寶玉漱了一口,遞給小丫頭子,心中著實不自在,就隨便歪在床上。」這著實不自在,顯然是已經在為上面的事而生氣,

「「卻說襲人因寶玉出門,自己作了回活計,忽想起鳳姐身上不好,這幾日也沒有過去看看,況聞賈璉出門,正好大家說說話兒。」表面上當然只是說說話兒,但實際上或潛意識中,當然是鳳姐兒比黛玉更重要甚至重要得多,

「「便告訴晴雯︰"好生在屋里,別都出去了,叫寶玉回來抓不著人。"晴雯道︰"噯喲,這屋里單你一個人記掛著他,我們都是白閑著混飯吃的。"襲人笑著,也不答言,就走了。」這里突出晴雯此似乎「不敬」之言,雖然襲人只是笑著不答言,但此處卻似乎和以往的「笑而不答」不太相同,(外人注︰似乎有一種「陰森」的感覺?(大白紙注︰不一定,但也不一定不一定(xx注︰抗議!又說繞口令!)))

「「剛來到沁芳橋畔,那時正是夏末秋初,池中蓮藕新殘相間,紅綠離披。襲人走著,沿堤看頑了一回。猛抬頭看見那邊葡萄架底下有人拿著撢子在那里撢什麼呢,走到跟前,卻是老祝媽。那老婆子見了襲人,便笑嘻嘻的迎上來,說道︰"姑娘怎麼今日得工夫出來逛逛?"襲人道︰"可不是。我要到璉二女乃女乃家瞧瞧去。你在這里做什麼呢?"那婆子道︰"我在這里趕蜜蜂兒。今年三伏里雨水少,這果子樹上都有蟲子,把果子吃的疤瘌流星的掉了好些下來。姑娘還不知道呢,這馬蜂最可惡的,一嘟嚕上只咬破三兩個兒,那破的水滴到好的上頭,連這一嘟嚕都是要爛的。姑娘你瞧,咱們說話的空兒沒趕,就落上許多了。"襲人道︰"你就是不住手的趕,也趕不了許多。你倒是告訴買辦,叫他多多做些小冷布口袋兒,一嘟嚕套上一個,又透風,又不遭塌。"婆子笑道︰"倒是姑娘說的是。我今年才管上,那里知道這個巧法兒呢。"因又笑著說道︰"今年果子雖遭踏了些,味兒倒好,不信摘一個姑娘嘗嘗。"襲人正色道︰"這那里使得。不但沒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頭還沒有供鮮,咱們倒先吃了。你是府里使老了的,難道連這個規矩都不懂了。"老祝忙笑道︰"姑娘說得是。我見姑娘很喜歡,我才敢這麼說,可就把規矩錯了,我可是老糊涂了。"襲人道︰"這也沒有什麼。只是你們有年紀的老女乃女乃們,別先領著頭兒這麼著就好了。"說著遂一徑出了園門,來到鳳姐這邊。」這個小插曲也許就是小插曲,但依曹雪芹筆法,可能有什麼另外的意思甚至深意?(外人注︰什麼意思,襲人把自己給套起來?不讓他人能傷害自己和知道自己的心思?)

「「一到院里,只听鳳姐說道︰"天理良心,我在這屋里熬的越成了賊了。"」已經是怨氣沖天!

「「襲人听見這話,知道有原故了,又不好回來,又不好進去,遂把腳步放重些,隔著窗子問道︰"平姐姐在家里呢麼?"」好襲人,好溫柔手段,

「「平兒忙答應著迎出來。襲人便問︰"二女乃女乃也在家里呢麼,身上可大安了?"說著,已走進來。鳳姐裝著在床上歪著呢,」好個「裝著」!裝著之前恐怕在屋內來回急奔,

「「見襲人進來,也笑著站起來,說︰"好些了,叫你惦著。怎麼這幾日不過我們這邊坐坐?"襲人道︰"女乃女乃身上欠安,本該天天過來請安才是。但只怕女乃女乃身上不爽快,倒要靜靜兒的歇歇兒,我們來了,倒吵的女乃女乃煩。"」說得好話,

「「鳳姐笑道︰"煩是沒的話。倒是寶兄弟屋里雖然人多,也就靠著你一個照看他,也實在的離不開。我常听見平兒告訴我,說你背地里還惦著我,常常問我。這就是你盡心了。"」得到鳳姐兒的肯定,襲人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xx注︰難道襲人就不該來看鳳姐?(外人注:不是不該看,只是這來看,襲人和鳳姐兒都知道主要的「意思」是什麼))

「「一面說著,叫平兒挪了張杌子放在床旁邊,讓襲人坐下。豐兒端進茶來,襲人欠身道︰"妹妹坐著罷。"一面說閑話兒。」好個說閑話兒,卻是真真正正的閑話兒,而寶玉最希望的就是襲人能去如此多和黛玉說說,但顯然襲人更想著的是鳳姐兒,(xx注︰怎麼,為將來自己當姨娘兒做準備?(外人注︰好容易說了句厲害的話(xx注︰我蒙的(外人注︰))))

「「只見一個小丫頭子在外間屋里悄悄的和平兒說︰"旺兒來了。在二門上伺候著呢。"又听見平兒也悄悄的道︰"知道了。叫他先去,回來再來,別在門口兒站著。"襲人知他們有事,又說了兩句話,便起身要走。鳳姐道︰"閑來坐坐,說說話兒,我倒開心。"因命平兒︰"送送你妹妹。"平兒答應著送出來。只見兩三個小丫頭子,都在那里屏聲息氣齊齊的伺候著。襲人不知何事,便自去了。」很好,山雨欲來風滿樓,樓要塌了人自危(外人注︰額,後一句(大白紙注︰哈哈!))

「哎,曹雪芹就是曹雪芹!」小戒嘆道。

「鬼神之筆,神來之筆,如果沒有小丑之筆相映襯,倒確實如何讓某些人知道什麼是什麼叫鬼神之筆!」小猴笑道。

「猴哥那樣子似乎又在夸自己‘看老孫手段’了!」小戒暗笑。

「果然果然。」老沙點頭笑道。

「妙筆生花,曹施主是神筆入神。」小唐也笑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