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正文 第二百三十五章 紅樓五十八 厲害 三

作者 ︰ 詩君

「「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賈母等五更便去了,先到下處用些點心小食,然後入朝。閱讀最新章節」))

「「早膳已畢,方退至下處,用過早飯,略歇片刻,復入朝待中晚二祭完畢,方出至下處歇息,用過晚飯方回家。」這些文字用四個字形容也是「不動聲色」,

「「可巧這下處乃是一個大官的家廟,」)

「「乃比丘尼焚修,房舍極多極淨。東西二院,榮府便賃了東院,北靜王府便賃了西院。」北靜王府?這里突然冒出來也有些意思,至少會覺得有些「親近」感?

「「太妃少妃每日宴息,見賈母等在東院,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應。外面細事不消細述。」可見曹雪芹對這北靜王印象頗好,

「「且說大觀園中因賈母王夫人天天不在家內,又送靈去一月方回,」賈母的身體定會因此受損,王夫人本來身上帶病,這次必定也有損耗,

「「各丫鬟婆子皆有閑空,多在園內游玩。更又將梨香院內伏侍的眾婆子一概撤回,並散在園內听使,更覺園內人多了幾十個。」好不熱鬧,

「「因文官等一干人或心性高傲,或倚勢凌下,或揀衣挑食,或口角鋒芒,大概不安分守理多。」有趣,曹雪芹定也覺得有趣,

「「因此眾婆子無不含怨,只是口中不敢與他們分證。」這些女孩們學戲唱戲,又是這個年紀,一個個定伶牙利齒,精力充沛,曹雪芹雖然說「心性高傲,或倚勢凌下,或揀衣挑食,或口角鋒芒,大概不安分守理多」,但其實內心應該不但覺得有趣,甚至是喜愛的,如果全是如襲人平兒等考慮這考慮那的,仔細一想,雖然處處「安分守理」,但卻其實又何其沉悶也!

「「如今散了學,大家稱了願,也有丟開手的,也有心地狹窄猶懷舊怨的,因將眾人皆分在各房名下,不敢來廝侵。」婆子們和文官們的兩大派,哈哈,如果打一仗,那真是何等有趣!)

「「可巧這日乃是清明之日,賈璉已備下年例祭祀,帶領賈環、賈琮、賈蘭三人去往鐵檻寺祭柩燒紙。」這幾個走在一起,怎麼看怎麼不倫不類的,不如賈珍賈璉賈蓉走在一起,才是絕配,

「「因近日將園中分與眾婆子料理,各司各業,皆在忙時,也有修竹的,也有□樹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種豆的,池中又有駕娘們行著船夾泥種藕。」勞動之美,

「「香菱、湘雲、寶琴與丫鬟等都坐在山石上,瞧他們取樂。」這個取樂不是嘲笑,而是勞動的場景真的讓人悅目悅心,

「「寶玉也慢慢行來。」慢慢行來,就算是如此普通的詞眼,也是如此傳神!

「「湘雲見了他來,忙笑說︰"快把這船打出去,他們是接林妹妹的。"」哈哈,湘雲厲害!寶玉如此模樣了也不放過,

「「眾人都笑起來。」不能不笑,笑話兒配著寶玉此時的形狀,太應景了,就算太「寬容」的,也會笑的,

「「寶玉紅了臉,也笑道︰"人家的病,誰是好意的,你也形容著取笑兒。"」這是寶玉的話,听起來普通,細嚼極有味,誰能寫得出?

「「湘雲笑道︰"病也比人家另一樣,原招笑兒,反說起人來。"」湘雲這話兒,不但厲害,而且巧,她與寶玉從小一塊長大,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說著,寶玉便也坐下,看著眾人忙亂了一回。」看新鮮,同時也是探春寶釵等「改革」的成果,

「「湘雲因說︰"這里有風,石頭上又冷,坐坐去罷。"」湘雲三次說話,只能說「絕」!第一次取笑,這是湘雲的「本性」如此,第二次雖然有些「軟」了下來,但嘴上仍不讓步,而這里第三次出口,雖然可能語氣會是淡淡的,但其實又盡顯其關心,這才是湘雲!這也才是曹雪芹!這也才是紅樓夢!

「「寶玉便也正要去瞧林黛玉,便起身拄拐辭了他們,從沁芳橋一帶堤上走來。」寶玉也很知道也很「習慣」湘雲如此說話,不是寶玉對湘雲不在意,而是寶玉十分懂得湘雲,所以這里絕對不會出現寶玉對湘雲的關心表示感激之類的「俗話」,同時也可以看出曹雪芹寫到某個時候寫到某個程度時行文的如大海表面平靜,大海下面卻是充滿了力量!已臻真正的化境!)

「「只見柳垂金線,桃吐丹霞,山石之後,一株大杏樹,花已全落,葉稠陰翠,上面已結了豆子大小的許多小杏。」這些詞句,極象以字作畫!而且幾筆即出一幅鮮艷欲滴的風景畫!

「「寶玉因想道︰"能病了幾天,竟把杏花辜負了!不覺倒‘綠葉成蔭子滿枝‘了!"」這是寶玉,病中仍然能如此,

「「因此仰望杏子不舍。」仰望杏子不舍,誰能如寶玉?

「「又想起邢岫煙已擇了夫婿一事,雖說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但未免又少了一個好女兒。」哈哈,這真是原滋原味的寶玉!

「「不過兩年,便也要"綠葉成蔭子滿枝"了。」很好!很完美的描寫!曹雪芹不浪費一字一詞,一字一詞都能寫出如此,這里又有充分證明!

「「再過幾日,這杏樹子落枝空,再幾年,岫煙未免烏如銀,紅顏似槁了,」這種深入寶玉之心寫出來的鬼神之筆,讓人不得不感嘆,世上有幾人能為?寶玉此時正是病中,所以才會由杏子想到杏花,由杏花想到岫煙之婚,再想到杏樹的子落枝空,再次想到岫煙紅顏似槁,正是自己如此一場病還未愈時立即便會有的另類想法,如果曹雪芹「化身」為賈寶玉時沒有化到寶玉這未愈的「病」,如何能有如此之妙文,

「「因此不免傷心,只管對杏流淚嘆息。」正是病中身心都虛弱之時不能自控之情緒,

「「正悲嘆時,忽有一個雀兒飛來,落于枝上亂啼。」雀兒也來湊熱鬧,

「「寶玉又了呆性,」可見前面是寶玉的「呆性」,但注意,這「呆性」絕非貶義詞,但顯然,也不是明著的褒義詞,

「「心下想道︰"這雀兒必定是杏花正開時他曾來過,今見無花空有子葉,故也亂啼。」寶玉不但能以已推人,還能以已推鳥,

「「這聲韻必是啼哭之聲,可恨公冶長不在眼前,不能問他。但不知明年再時,這個雀兒可還記得飛到這里來與杏花一會了?"」這便是胡思亂想了,而且,顯然,雀兒如此飛來肯定有其「正當」理由,曹雪芹不會寫莫名其妙之文」

「文字厲害!」小戒笑道。

「你可是一直附合啊。」小猴笑道。

「不過,確實如此。」老沙笑道。

「害怕看不見,更害怕看見了還說看不見。」小唐笑道。

「小唐說什麼呢?是在夸我嗎?」小戒暗道。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