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正文 第二百二十五章 紅樓五十六 偏鋒 三

作者 ︰ 詩君

「「剛說著,只見林之孝家的進來說︰"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進宮朝賀。該章節由網提供在線閱讀此刻先遣人來送禮請安。"說著,便將禮單送上去。」甄府,很好,甄甄賈賈,好戲來了,

「「探春接了,看道是︰"上用的妝緞蟒緞十二匹,上用雜色緞十二匹,上用各色紗十二匹,上用宮綢十二匹,官用各色緞紗綢綾二十四匹。"」果然甄府也是「大家」,

「「李紈也看過,說︰"用上等封兒賞他。"」顯然上等對上等,

「「因又命人回了賈母。賈母便命人叫李紈、探春、寶釵等也都過來,將禮物看了。」可見甄府與賈府的關系重要性,

「「李紈收過,一邊吩咐內庫上人說︰"等太太回來看了再收。"賈母因說︰"這甄家又不與別家相同,上等賞封賞男人,只怕展眼又打女人來請安,預備下尺頭。"」又再見甄府之特殊,

「「一語未完,果然人回︰"甄府四個女人來請安。"賈母听了,忙命人帶進來。」兩家很有「默契」,

「「那四個人都是四十往上的年紀,穿戴之物,皆比主子不甚差別。請安問好畢,賈母命拿了四個腳踏來,他四人謝了坐,待寶釵等坐了,方都坐下。」顯然可見甄府的「府教」,

「「賈母便問︰"多早晚進京的?"四人忙起身回說︰"昨兒進的京。今日太太帶了姑娘進宮請安去了,故令女人們來請安,問候姑娘們。"賈母笑問道︰"這些年沒進京,也不想到今年來。"四人也都笑回道︰"正是,今年是奉旨進京的。"「賈母問道︰"家眷都來了?"四人回說︰"老太太和哥兒、兩位小姐並別位太太都沒來,就只太太帶了三姑娘來了。"」嘮嘮閑話,

「「賈母道︰"有人家沒有?"四人道︰"尚沒有。"」這里幾次提到「三姑娘」,而且沒有人家)

「「賈母笑道︰"你們大姑娘和二姑娘這兩家,都和我們家甚好。"四人笑道︰"正是。每年姑娘們有信回去說,全虧府上照看。"」兩家確實不錯,

「「賈母笑道︰"什麼照看,原是世交,又是老親,原應當的。你們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們才走的親密。"」世交老親,二姑娘的不自尊自大,這都是「突然冒出來」的,

「「四人笑道︰"這是老太太過謙了。"賈母又問︰"你這哥兒也跟著你們老太太?"四人回說︰"也是跟著老太太。"賈母道︰"幾歲了?"又問︰"上學不曾?"四人笑說︰"今年十三歲。因長得齊整,老太太很疼。自幼淘氣異常,天天逃學,老爺太太也不便十分管教。"」很顯然,寶玉的影子出來了,

「「賈母笑道︰"也不成了我們家的了!你這哥兒叫什麼名字?"」賈母十分「熟悉」,

「「四人道︰"因老太太當作寶貝一樣,他又生的白,老太太便叫作寶玉。"賈母便向李紈等道︰"偏也叫作個寶玉。"李紈忙欠身笑道︰"從古至今,同時隔代重名的很多。"」恐怕這二姑娘、三姑娘,就是為了「不露聲色」地引出這甄寶玉,

&1;「「四人也笑道︰"起了這小名兒之後,我們上下都疑惑,不知那位親友家也倒似曾有一個的。只是這十來年沒進京來,卻記不得真了。"賈母笑道︰"豈敢,就是我的孫子。人來。"眾媳婦丫頭答應了一聲,走近幾步。賈母笑道︰"園里把咱們的寶玉叫了來,給這四個管家娘子瞧瞧,比他們的寶玉如何?"」有趣,

「「眾媳婦听了,忙去了,半刻圍了寶玉進來。四人一見,忙起身笑道︰"唬了我們一跳。若是我們不進府來,倘若別處遇見,還只道我們的寶玉後趕著也進了京了呢。"一面說,一面都上來拉他的手,問長問短。」可見甄家出現的奇特,不但與賈對應,而且也有三四個姑娘,一個寶玉,這寶玉不但名,而且性似,更是連相貌都幾乎一樣!)

「「寶玉忙也笑問好。賈母笑道︰"比你們的長的如何?"李紈等笑道︰"四位媽媽才一說,可知是模樣相仿了。"賈母笑道︰"那有這樣巧事?大家子孩子們再養的嬌女敕,除了臉上有殘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去都是一樣的齊整。這也沒有什麼怪處。"」

「「四人笑道︰"如今看來,模樣是一樣。據老太太說,淘氣也一樣。我們看來,這位哥兒性情卻比我們的好些。"賈母忙問︰"怎見得?"四人笑道︰"方才我們拉哥兒的手說話便知。我們那一個只說我們糊涂,慢說拉手,他的東西我們略動一動也不依。所使喚的人都是女孩子們。"」這是「進一步」說明兩個寶玉的幾乎一個模子!

「「四人未說完,李紈姊妹等禁不住都失聲笑出來。」這才有趣!)

「「賈母也笑道︰"我們這會子也打人去見了你們寶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強忍耐一時。」一句話道破「天機」,不知此時寶玉和眾婆子心中作何想?

「「可知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們,憑他們有什麼刁鑽古怪的毛病兒,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來的。」果然其實是「懂」的,

「「若他不還正經禮數,也斷不容他刁鑽去了。」這話有趣,想「刁鑽」的前提是必須要懂「正經禮數」,

「「就是大人溺愛的,是他一則生的得人意,」這是自得),

「「二則見人禮數竟比大人行出來的不錯,使人見了可愛可憐,背地里所以才縱他一點子。」這是「他得」,

「「若一味他只管沒里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與大人爭光,可見這個中國實在是古今通用啊,

「「四人听了,都笑道︰"老太太這話正是。雖然我們寶玉淘氣古怪,有時見了人客,規矩禮數更比大人有禮。所以無人見了不愛,」也就是說,極懂事,

「「只說為什麼還打他。殊不知他在家里無法無天,大人想不到的話偏會說,想不到的事他偏要行,」太「懂事」了,其實說早熟也不象,應該是早慧,但又沒有大人們為人處事的圓滑,所以如此,,

「「所以老爺太太恨的無法。」

「「就是弄性,也是小孩子的常情,胡亂花費,這也是公子哥兒的常情,怕上學,也是小孩子的常情,都還治的過來。」曹雪芹的小孩子不知道是不是也如此,否則這話說出來听著這樣「親切」?

「「第一,天生下來這一種刁鑽古怪的脾氣,如何使得。"一語未了,人回︰"太太回來了。"」自然是如寶玉那般魔癥的脾氣,可見甄寶玉和賈寶玉的極似)曹雪芹

「「王夫人進來問過安。他四人請了安,大概說了兩句。賈母便命歇歇去。王夫人親捧過茶,方退出。四人告辭了賈母,便往王夫人處來,說了一會家務,打他們回去,不必細說。」雖說不必細說,但已經挺細說了,必須要收尾,但是是快收尾,已經成了曹雪芹的一個習慣,

「「這里賈母喜的逢人便告訴,也有一個寶玉,也卻一般行景。」賈母之喜是因為仿佛一下多了兩個寶貝孫子,

「「眾人都為天下之大,世宦之多,同名也甚多,祖母溺愛孫也古今所有常事耳,不是什麼罕事,故皆不介意。」果然,如此之想的話,果然不是什麼罕事,

「「獨寶玉是個迂闊呆公子的性情,自為是那四人承悅賈母之詞。」為何如此,可參見前文劉姥姥「狐狸故事」中的女子,

「「後至蘅蕪苑去看湘雲病去,史湘雲說他︰"你放心鬧罷,先是‘單絲不成線,獨樹不成林‘,如今有了個對子,鬧急了,再打很了,你逃走到南京找那一個去。"」北京一個寶玉,南京一個寶玉,

「「寶玉道︰"那里的謊話你也信了,偏又有個寶玉了?"」寶玉明明自己心中想信又不敢信,不信吧又偏想信,于是來鬧湘雲,

「「湘雲道︰"怎麼列國有個藺相如,漢朝又有個司馬相如呢?"」湘雲這個例子舉得偏頗,有失才女身份)

「「寶玉笑道︰"這也罷了,偏又模樣兒也一樣,這是沒有的事。"」說是沒有的事,其實心中在「期盼」湘雲說出證明來證明其「有」,

「「湘雲道︰"怎麼匡人看見孔子,只當是陽虎呢?"」這里的例子就有趣了,因為多次提到孔子,這里又將孔子與陽虎相提,如果妄自猜測一下的話,意思是當時一兩千年將孔子當聖人甚至神人,但孔子其實本身是個普通人,甚至相貌還與凶人相似,如果吸取孔子的精華,而又不盲目崇拜甚至利用孔子,當時的社會應該會有又快又大的展),

「「寶玉笑道︰"孔子、陽虎雖同貌,卻不同名;藺與司馬雖同名,而又不同貌;偏我和他就兩樣俱同不成?"」這里由賈寶玉生出甄寶玉,莫非曹雪芹喪失幼子後,于小說中產生了幻影?

「「我叫他,他听見喜歡。」果然性同賈寶玉,

「「你是那里遠方來的臭小廝,也亂叫起他來。仔細你的臭肉,打不爛你的。"」))

「「又一個丫鬟笑道︰"咱們快走罷,別叫寶玉看見,又說同這臭小廝說了話,把咱燻臭了。"」說著一徑去了。」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彼人之身」,))

「「寶玉納悶道︰"從來沒有人如此涂毒我,他們如何更這樣?真亦有我這樣一個人不成?"」寶玉被「自己」擊中,便更想見這個「自己」,

「「一面想,一面順步早到了一所院內。寶玉又詫異道︰"除了怡紅院,也更還有這麼一個院落。"」顯然不但大觀園象,連怡紅院也象,

「「忽上了台磯,進入屋內,只見榻上有一個人臥著,那邊有幾個女孩兒做針線,也有嘻笑頑耍的。」寶玉魂兒回歸,

「「只見榻上那個少年嘆了一聲。」嘆得極象

「「一個丫鬟笑問道︰"寶玉,你不睡又嘆什麼?想必為你妹妹病了,你又胡愁亂恨呢。"」哈哈,寶玉分裂,

「「寶玉听說,心下也便吃驚。只見榻上少年說道︰"我听見老太太說,長安都中也有個寶玉,和我一樣的性情,我只不信。我才作了一個夢,竟夢中到了都中一個花園子里頭,遇見幾個姐姐,都叫我臭小廝,不理我。好容易找到他房里頭,偏他睡覺,空有皮囊,真性不知那去了。"」很好!這是曹雪芹!這才是不同凡響之夢,互相夢見,而且互相夢得都一樣,而且「夢醒」後感慨都一樣,而這一切竟然全部都在夢中!,

「「寶玉听說,忙說道︰"我因找寶玉來到這里。原來你就是寶玉?"」寶玉何曾遇到過和自己一樣的人兒,顯然這里激動之極,

「「榻上的忙下來拉住︰"原來你就是寶玉?這可不是夢里了。"」甄寶玉也激動之極,而且夢中說「夢」,何其夢也!

「「寶玉道︰"這如何是夢?真而又真了。"」夢竟比現實更真,反過來說,真的卻比夢里更假,

「「一語未了,只見人來說︰"老爺叫寶玉。"」好!曹雪芹夢里收尾也如此精致和精彩!

「「唬得二人皆慌了。一個寶玉就走,一個寶玉便忙叫︰"寶玉快回來,快回來!"」寶玉,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夢里夢外,哪個是真哪個假,這便是曹雪芹這個夢要得出的結論!))

「「襲人在旁听他夢中自喚,忙推醒他,笑問道︰"寶玉在那里?"」襲人接得鬼,故意調戲寶玉,

「「此時寶玉雖醒,神意尚恍惚,因向門外指說︰"才出去了。"」),

「「襲人笑道︰"那是你夢迷了。你揉眼細瞧,是鏡子里照的你影兒。"」

「「寶玉向前瞧了一瞧,原是那嵌的大鏡對面相照,自己也笑了。」其實如前所言,這甄寶玉卻真的有,而且和賈寶玉真的極相似,而寶玉見到鏡子,便把這一節略過了))

「「早有人捧過漱盂茶鹵來,漱了口。麝月道︰"怪道老太太常囑咐說小人屋里不可多有鏡子。小人魂不全,有鏡子照多了,睡覺驚恐作胡夢。」這里更點明「魂」字!

「「如今倒在大鏡子那里安了一張床。有時放下鏡套還好;往前去,天熱困倦不定,那里想的到放他,比如方才就忘了。自然是先躺下照著影兒頑的,一時合上眼,自然是胡夢顛倒;」這個邏輯很順,

「「不然如何得看著自己叫著自己的名字?不如明兒挪進床來是正經。"」但是卻是甄寶玉確實有在前,所以鏡子只不過是一個幌子,)

「「一語未了,只見王夫人遣人來叫寶玉,不知有何話說──」有人在此批注下一回的回目,未免有些過于「顯眼」

「這里偏鋒到了靈魂了!」小戒嘻嘻笑道。

「老吳那可隨處可見。」小猴也嘻嘻笑道。

「蒲施主也是專寫這個的啊!」老沙道。

「老羅和老施里也有鬼神!」小戒哈哈道。

「阿彌陀佛,」小唐閉眼雙手合什,「我佛慈悲!」

「佛?」小戒突然愣了愣,「又是什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