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正文 第九十五章 紅樓二二 情商.夢 二

作者 ︰ 詩君

「這一回又是很長!」小戒皺眉道。

「長不好嗎,有的短的一句話就可以評完啊。」小猴笑道。

「還是第二十二回,「至二十一日,就賈母內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戲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戲,昆弋兩腔皆有。就在賈母上房排了幾席家宴酒席,並無一個外客,只有薛姨媽、史湘雲、寶釵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黛玉也是「自己人」,似乎在說「自己人還用得著客氣干什麼」?

「「這日早起,寶玉因不見林黛玉,便到他房中來尋,只見林黛玉歪在炕上。」,林黛玉明顯覺察出薛寶釵的生日不同凡響,所以當然寧可悶悶地待在房中不出去,可見薛寶釵仍是她心中的一個去不掉的「心結」,

「「寶玉笑道︰"起來吃飯去,就開戲了。你愛看那一出?我好點。"林黛玉冷笑道︰"你既這樣說,你特叫一班戲來,揀我愛的唱給我看。這會子犯不上?著人借光兒問我。"」,「?著人借光兒問我」,這話已經非常明顯,

「「寶玉笑道︰"這有什麼難的。明兒就這樣行,也叫他們借咱們的光兒。"」,寶玉還是會說話,而且顯然是听出了黛玉心中的「心結」,

「「一面說,一面拉起他來,攜手出去。」,好動作!黛玉定是心中甜蜜,

「「吃了飯點戲時,賈母一定先叫寶釵點。寶釵推讓一遍,無法,只得點了一折《西游記》。賈母自是歡喜,然後便命鳳姐點。」,西游記?曹雪芹不知心中如何看待西游記和吳承恩,不過他喜歡卻是可以肯定的,而「賈母歡喜」,又是曹雪芹在調侃吳承恩,(外人注︰莫非在調侃吳承恩是中老年婦女的「偶像」?)

「「鳳姐亦知賈母喜熱鬧,更喜謔笑科諢,」,雖然是指下面的《劉二當衣》,但卻是實指前面的《西游記》,曹雪芹喜歡是喜歡《西游記》,但如果讓他正經評價的話,以他在紅樓夢中的成就,他如果當著吳承恩的面說他的西游記是「熱鬧、謔笑科諢」,想必看了紅樓夢的吳承恩也會笑著點頭的,但如果吳承恩要調侃紅樓夢,也許他會說出象「繁瑣、雞毛蒜皮」之類的話來?雖然,如果要互相贊對方的話,兩人都可以說出相當高度的話來!當然,如果以旁觀者如我的眼光去看的話,客觀的講,紅樓夢的成就顯然高過西游記,而且不止高過一點半點,

「「便點了一出《劉二當衣》。賈母果真更又喜歡,然後便命黛玉點。黛玉因讓薛姨媽王夫人等。賈母道︰"今日原是我特帶著你們取笑,咱們只管咱們的,別理他們。我巴巴的唱戲擺酒,為他們不成?他們在這里白听白吃,已經便宜了,還讓他們點呢!"說著,大家都笑了。黛玉方點了一出。」,未寫出黛玉點的是何戲,但顯然很可能不是賈母喜歡的戲,曹雪芹故意不寫出,也是怕在這方面寫得過份明顯,這樣的話,黛玉「做人」明顯不如寶釵和鳳姐,如何能討得賈母等的歡喜?!賈母肯定是疼愛黛玉的,但單單就這事而言,如果為寶玉「選」媳婦,賈母一定會傾向于寶釵的,

「「至上酒席時,賈母又命寶釵點。寶釵點了一出《魯智深醉鬧五台山》。」,寶釵可謂是順著賈母一直順到底,而這里又**《水滸傳》,莫非曹雪芹又在調侃《水滸傳》?當然是!水滸傳,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與紅樓夢比的話,用一個字形容就是「粗」,紅樓夢當然「細」,而且「細」到了偉大的程度,這里的「魯智深醉鬧五台山」明顯就是在說或說是調侃水滸傳之「粗」,

「「寶玉道︰"只好點這些戲。"」,這個好應該念的四聲,如果是這樣,寶玉此話有嘲笑和不滿的在內了,嘲笑是笑寶釵只知討好賈母,而不滿是寶玉希望能點上他們自己特別是黛玉喜歡听的戲,

「「寶釵道︰"你白听了這幾年的戲,那里知道這出戲的好處,排場又好,詞藻更妙。"」,寶釵如何能听不出!寶玉都能沖著黛玉說出刺人的話,對寶釵更不會太顧忌,于是,寶釵的反擊便出來了,「白听了這幾年的戲」,嘿,先是好大的一個否定,而且,後面還要有「充足」的理由來證明這個「否定」,

「「寶玉道︰"我從來怕這些熱鬧。"」,寶玉果然直話直說,意思即你就是點熱鬧的戲來迎合賈母,至于寶釵為什麼要迎合賈母,他一個也不甚清楚,另一個寶釵迎合老人家,這不但非常正常,而且很孝順啊,

「「寶釵笑道︰"要說這一出熱鬧,你還算不知戲呢。你過來,我告訴你,這一出戲熱鬧不熱鬧。""是一套北《點絳唇》,鏗鏘頓挫,韻律不用說是好的了,只那詞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極妙,你何曾知道。"」,寶釵前面所言果然不虛!

「「寶玉見說的這般好,便湊近來央告︰"好姐姐,念與我听听。"」,寶玉果然尚天真爛漫的年紀,哪里懂得一些深層的心思!此等央告,此等「好姐姐」的話語,黛玉看在眼中,听在耳中,如果說重點,心中恐怕會在滴血,

「「寶釵便念道︰"漫?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里討煙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寶釵之才情之深和廣博,恐怕在賈府中要佔第一的,

「「寶玉听了,喜的拍膝畫圈,稱賞不已,又贊寶釵無書不知,」,寶玉就是寶玉,說句重話,就是沒心沒肺的,

「「林黛玉道︰"安靜看戲罷,還沒唱《山門》,你倒《妝瘋》了。"」,如此「公眾場合」,林黛玉不能拂袖離去,也不能有激烈話語,所以只能看似輕描淡寫地如此說,但心中定是極難受的,而山門和妝瘋也在回應寶玉那「贊寶釵無書不知」,

「「說的湘雲也笑了。于是大家看戲。」,此處提到湘雲,其實湘雲對寶釵也並非多麼親密的姐妹,上回賈母因寶釵的生日要留湘雲,湘雲表現的是「史湘雲听了,只得住下」,所以,此處笑了,雖然林黛玉說得確實好笑,但也許正中湘雲同樣的「心思」?

「「至晚散時,賈母深愛那作小旦的與一個作小丑的,因命人帶進來,細看時益可憐見。因問年紀,那小旦才十一歲,小丑才九歲,」,呵,年齡相差正好和寶釵與黛玉相同,

「「大家嘆息一回。賈母令人另拿些肉果與他兩個,又另外賞錢兩串。鳳姐笑道︰"這個孩子扮上活象一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鳳姐兒只重人情,卻實在不太知愛情是怎麼一回事,只知道黛玉是小輩,可以開開玩笑,但她如果知曉或稍微知曉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情感,這話便無論如何也不會說出口的,試想一下,如果這人扮上象寶釵,鳳姐兒會說這樣的話嗎?

「「寶釵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說。」,寶釵當然會不肯說,

「「寶玉也猜著了,亦不敢說。」,鳳姐兒能看出來,寶玉當然更能看出來,這個「不敢」,而不是「不肯」,

「「史湘雲接著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樣兒。"」,湘雲再心直口快,此話還是差矣,用後面黛玉的話,拿林黛玉比當時的戲子,這實在比較嚴重,如果尖刻地認為的話,甚至此時可以認為史湘雲是心中強烈嫉妒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情感,如果不是這樣的,那也要怪曹雪芹這里寫得過「狠」了,

「「寶玉听了,忙把湘雲瞅了一眼,使個眼色。」,連寶玉都能知曉這其中的厲害,湘雲不可能一點都不知曉,

「「眾人卻都听了這話,留神細看,都笑起來了,說果然不錯。一時散了。」,眾人果然一點也不知道或說一點也不重視寶玉和黛玉之間的屬于愛情範疇的情感,幾乎此時就已經注定了寶黛後面的愛情悲劇,因為,在那個社會,寶玉的愛情和婚姻是由大人們決定的,如果要怪也只能怪黛玉別無選擇,如果黛玉能有選擇的話,她會選擇寶玉才怪呢。」

「長好!」小戒由衷地道。

「老曹,嗯,寫得,有些狠!」小猴道。

「可,曹施主,」小唐道,「也許,在為黛玉施主,滴血。」

「呵,」老沙笑道,「我不敢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