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龍騰 第040章 總書記江東行

作者 ︰ 雲無風

第040章總書記江東行

在鹿城的視察,蕭宸總體來說還是滿意的。這次總書記來江東考察,並不是只局限在鹿城一處,按照行程計劃,總書記將考察金寧和蘇南三市,其中重點有三個︰金寧規劃、梁溪農村和吳城的鹿城「全面小康」。

新春即將來臨的江淮大地,碩果累累,喜事連連。

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神六飛船成功發射之後,由江東承辦的全國十運會又在金寧開幕。華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顧挽瀾親臨盛會開幕式,與7400萬江東兒女共同度過這一難忘的夜晚,並不顧勞累,深入江東城鄉進行視察調研。

12日至14日,在省委書記李元焯、省長周正江、省委副書記蕭宸的陪同下,顧挽瀾先後考察了金寧、梁溪、吳城等地。考察中,他深入企業車間和田間地頭,走進城市社區和百姓中間,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傾听民聲。

「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學發展是為了人民,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群眾為本。」

總書記深情的話語深深地烙在江東人民的心坎上,為江東上下科學規劃未來,同心同德實現「十一五」時期的發展目標增添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自主創新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的新高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只是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支撐,更是提高華夏經濟的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撐。企業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細胞和依托,如何增強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深深牽動著總書記的心。

12日下午,顧挽瀾重點考察了解江東軟件開發的情況。金寧作為江東規劃建設中的軟件名城、名園,引起了中央領導的濃厚興趣。顧挽瀾一行首先來到朗訊科技移動通信金寧研發中心視察。這一研發機構是朗訊開發全球市場的重要基地,于2003年9月在江東落戶,與美國貝爾實驗室同步工作,進行第三代移動通信核心技術的產品研制開發。

在實驗室里,顧挽瀾仔細了解中心研發和營運情況。「公司的基站都是華夏的軟件工程師研發的,中心的職能,一方面是為全球的新產品研發提供技術支持,另一方面是把新產品引入華夏。」中心負責人邊介紹情況,邊展示了他們最新的「超寬帶流媒體」與「3g」技術樣品。

「今天上午,我們的企業員工就是用3g手機收看的神六成功發射實況。」手機的顯示屏上立刻播放出12日上午「神六」發射實況錄像。總書記高興地點頭稱好,他對隨行的同志說,現在「3g」技術的開發我們和國外基本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引進、吸收、消化,也是一種創新。

在辦公區,他關切地詢問年輕的設計人員來自哪些高校,得知他們主要來自南大、東大、南郵等金寧高校時高興地說︰「很好,你們在這里大有用武之地!」

民營科技企業是江東軟件開發和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受到了社會的格外關注。聯創科技是華夏最大的電信應用軟件系統開發商之一,現已成功開發出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產品70余項,先後承接了全國千余個大中型建設項目,並與金寧電信共建了國內第一個具有示範作用的電信寬帶ip城域網,2004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6億元。

顧挽瀾興致勃勃地來到聯創,神情專注地參觀了企業開發設計機構,仔細詢問產品研發和市場銷售情況。在二樓他親切地與畢業于金寧理工大學的博士生顧祝恆攀談起來。

「總書記,我是泰州人,曾在泰州中學讀過書。」

「哦,越說越近了。」顧挽瀾笑著問︰「你是哪一年在泰州中學讀書的?」

「1985年。」

「那咱們還是校友呢,不過相差了三十年。」

總書記的親切話語使大家都開心地笑了。企業負責人告訴總書記,聯創「560產品」的主要架構就是顧祝恆用三年的時間自主研發出爐的。

「好啊,十六屆五中全會剛剛閉幕,在建議里面我們特別強調要把發展信息產業作為今後一個時期調整結構的重點,而且特別強調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如果沒有自主創新能力,就沒有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希望還是寄托在你們身上!」總書記的熱切期望,使聯創每一位員工心潮激蕩,辦公區內外響起了陣陣熱烈掌聲。

「我們有信心把這個軟件做好,和國外同行競爭。」顧祝恆激動地回答。

顧挽瀾還十分關切世界前50強軟件企業發展的現狀、規模和市場銷售份額。當他了解到聯創今年預計可以達到18億元,增幅超過50%時十分欣慰,鼓勵他們在轉變增長方式、加強自主創新上取得更多的成果。

李元焯書記接著介紹說,江東作為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把軟件業作為優先發展的產業,組織實施到2010年銷售收入1200億,出口50億美元的「雙倍增」計劃,全省軟件產業已經連續4年平均增幅超過50%,金寧的軟件業增長率達到60%。

「省委和金寧市要在發展軟件業上下氣力,聯創公司也有這樣的雄心壯志。這符合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關于調整經濟結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發展軟件產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精神。」顧挽瀾對江東發展軟件業的思路和做法予以充分贊許,同時,對聯創未來的發展也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要創建一流的企業。一流的企業既要有銷售收入指標,有自主創新的指標,還要有管理和培育人才的指標;二是要開拓國際市場,不但自身要做大做強,還應該有這個雄心壯志。華夏人應該在世界軟件行業里佔有一席之地。我們要把華夏民族在軟件產業上的潛在優勢變成現實;三是要培育企業精神。大企業如果沒有自己富有特色的企業精神,不可能成為國際知名企業。這種企業精神是在不斷進行科研包括在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起來的。我們應該把華夏民族的優良傳統,融合在企業的精神里。」

總書記的話,不只是對聯創人的激勵,也為拓展華夏軟件業的發展路徑指明了方向。

13日上午9時,顧挽瀾一行來到剛剛建成通車的金寧長江三橋。

雄偉的大橋凌空飛架,弧線型的橋身流暢舒展,巍巍壯觀。顧挽瀾在大橋上,與設計人員、勞動模範一一握手,向他們致以親切問候。

金寧長江三橋位于金寧長江大橋上游,全長15.6公里,其中跨江大橋長4.744公里,主跨648米,為世界上第一座弧線型鋼塔斜拉橋,在已建成的斜拉橋中位居華夏第一、世界第三。

在大橋上,顧挽瀾駐足遠眺,滔滔江水逶迤東去,川流不息,寬闊的江面江輪穿梭,汽笛聲聲。天塹變通途,令人信心增。顧挽瀾對大橋的建設者們說,兩年多來,同志們團結奮斗、頑強拼搏,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大橋建設任務,在華夏橋梁建設史上又寫下了新的篇章。長江三橋的勝利建成通車,對于溝通大江南北,完善交通網絡,改善城市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你們在大橋通車後,要把大橋經營好、管理好,也希望建設者們再接再厲,為華夏的交通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今年五月總書記曾來金寧視察,僅僅時隔7個月,今天的金寧城又展現出嶄新的形象和迷人的風姿。金寧城市的規劃布局怎樣,未來的發展取向如何,成為顧挽瀾與省、市負責同志交談的熱門話題。

在大橋的城市規劃圖展板前,省委常委、金寧市委書記陳忠民告訴總書記,近幾年來,金寧市堅持以規劃引領城市發展,探索特大城市建設的新路子,構建「多中心、開敞式」的城市發展布局,積極推進城市現代化建設。在空間布局上,實施「一城三區」發展戰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河西新城和東山、仙林、江北三個新市區,拉開了城市發展新框架。

「現在金寧城區的規模有多大?」顧挽瀾問。

「金寧市城區,已從過去的243平方公里擴展到現在的400平方公里。」

「這是什麼地方?」顧挽瀾指著城市空間引導圖上的一條綠色狹條關切地問。

「這是江心洲,按照規劃,這里一方面發展旅游業,同時,也為未來的發展留下空間。」李元焯書記接過話頭。

「嗯,很好。」顧挽瀾對此點頭贊許。

投資30億元的秦淮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是金寧城市建設的重點工程之一。整治後的秦淮河使名聞遐邇的秦淮風光帶面貌一新,明城牆、潔淨水、綠化帶、樓宇區相映成趣,展示出古都名城的獨特風韻,成為金寧市民競相休閑的好去處。顧挽瀾一行沿河參觀考察,對城市生態修復和建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省會城市金寧的巨大變化只是江東城市化提速的一個縮影。

如何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更快更好地致富農民,是顧挽瀾總書記此次考察的一大重點。

江南鄉村,稻黃果熟,到處洋溢著收獲的喜悅。13日下午,顧挽瀾一行來到吳城農科所農業綜合開發科技實驗園。園區佔地面積500畝,以公司加農戶等運作方式,先後帶動了兩個老區建成5000畝優質果品基地和5000畝出口創匯農業基地,幫助農民每年增加收入3000萬元。

此時雖非收獲時節,果園里也沒有果香四溢,但那一棵棵長勢喜人的果樹,卻使人聯想到黃橙橙沉甸甸的柿子掛滿枝頭的模樣。

園區地頭展牌上「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助農民銷,實現農民富」幾句話十分醒目。園區負責人向總書記匯報,先後引進156個品種,選出28個品種,引進技術36項,研究完成新技術25項,受到了農民們普遍歡迎。听到這些,顧挽瀾十分高興。勉勵他們多引進、篩選和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種,為致富農民搞好科技服務。

顧挽瀾還饒有興致地走進一片柿林,察看科技大棚里新培育的品種「隻果柿子」。

「總書記,摘一個您嘗嘗!」

顧挽瀾笑著接過柿子,邊端詳,邊詢問市場價格高不高、每畝的產量有多少,成本投入有多大,市場銷路好不好。當他得知這些新品種現在僅僅只銷往金寧、吳城、梁溪等城市時,親切地鼓勵他們進一步加大開發的潛力。

隨後,顧挽瀾又來到唐莊「章小虎葡萄園」。今年43歲的章小虎種植了7.8畝「美人指」新品種葡萄。

在章小虎的引導下,總書記一行走進葡萄園。只見一串串晶瑩如瑪瑙般的葡萄凌空懸掛,十分誘人。

顧挽瀾在田頭高興地與他攀談起來。「經營幾年啦?」「四年。」「每畝收入有多少?」

「畝產能收2000到2500斤,市場可銷售20000到25000元,淨收入達到每畝1.5萬元以上。」

「這是歐亞品種,是經過農科所培育後傳給我們的。它的特點就是外形美觀,口感好,賓館、飯店、超市都向我們訂貨,銷售供不應求。」章小虎快人快語。

「看來你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這說明還是搞優良品種的好。」總書記的話,引來了周圍一片歡快的笑聲。

章小虎自豪地告訴總書記,去年家庭收入僅此一項就達到15萬左右。現在他正在申請自己的商標,今後還要把自己的產品銷往全國。現在儲存踫到難題,今年打算新建冷藏庫。

「關鍵是要有規模,一家一戶搞冷庫成本太高,上了規模就能降低成本。」

「你們希望政府還能幫你們做什麼?」顧挽瀾問。

「政府對我們幫助很大,財政上提供貼息貸款,還多次組織專家下來進行技術指導。」章小虎說,有可能的話希望出國進行交流。我們園區已有5個種植能手到日本等國家考察過,他們給我們帶回來不少技術信息和種植經驗。

顧挽瀾問道,你們有沒有成立合作社或協會?當地負責同志說,已成立了草莓、葡萄協會等32個專業化合作協會。顧挽瀾贊許地說,成立協會很好,一方面可以通過科技協會,為農戶提供科技服務;另一方面農戶也可以進行市場信息交流、搞好營銷和資金服務。

離開葡萄園前,總書記囑咐章小虎︰「希望你用好的做法、好的經驗帶動周圍鄉親共同致富。」

「請總書記放心,我一定努力去做。」章小虎向總書記保證。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五中全會提出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

近年來,江東推行「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區集中」的「三集中」,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行了積極而有益的探索。實踐表明,這是積極構建資源節約型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有效途徑,也向人們展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未來發展方向。

梁溪港南花苑拆遷安置小區就是「三集中」成功實踐的一個範例。

港南花苑小區佔地362.7畝,規劃面積30萬平方米,是梁溪新區建設的3個拆遷農民的優惠價商品房小區之一。目前已建成商品房54棟,有17個村1448個拆遷安置戶已經入住。

這些拆遷戶安置得怎樣,生產生活和就業狀況如何?顧挽瀾總書記對此牽掛切切。

13日下午5點10分,童小遙的全家人迎來了一生中最為激動的時刻︰顧挽瀾總書記專程來到港南花苑安置小區,看望童小遙一家。

總書記的到來,讓童小遙的家里立刻充滿了歡聲笑語。走進童小遙家,顧挽瀾親切地與他們一家人圍坐在沙發上,和藹地詢問拆遷安置和生活就業情況,親熱地嘮起家常。

童小遙告訴總書記,征地補償費得了21萬元。現在的住房140平方米,三室兩廳,還買了一個14平方米的車庫,共花了15萬元。過去自己有5畝承包地,現在都被開發區征用。市里執行「以土地換社保」的政策,一家人的生活也得到了安置,兒子媳婦每月是120元,一家人對這樣的安置很滿意。

「你兒子找到工作了嗎?」

「他在鎮上開了皮鞋店,是前店後廠。一年能賺八萬元左右。我也在小區做保安。」

顧挽瀾笑著說,你有手藝,還會經營。兒子媳婦經營得不錯,你也享福了。

「這要感謝黨的政策好!」

童小遙10歲的孫女也高興地緊挨著總書記身邊。顧挽瀾低下頭問她︰「上幾年級?」

「四年級。」

「上學遠不遠?」

「不遠,5分鐘。」

「以前見過這位爺爺嗎?」一旁有人問。

「見過,在電視上。」純真的話語引來大家的一片笑聲。

走出童小遙的家門,已是薄暮時分。聞訊總書記來到小區,早已等候路邊的社區農民紛紛涌來,一見到總書記自發報以熱烈的掌聲。

「總書記好。總書記好!」大家用力地朝總書記鼓掌。上車後,總書記打開車窗探出身子向熱情的人們頻頻揮手問好。

企業是自主創新和科技投入的主體,而創新則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之源。顧挽瀾總書記每到一地,都鼓勵企業立足自主創新。他說,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擺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梁溪江奎集團,是多元化資本構成的集科工貿為一體的混合型集團公司,生產的dvd-電視一體機、液晶電視和數碼相機等產品,暢銷全球70多個國家。

走進車間,顧挽瀾直接來到液晶電視裝配生產線。企業負責人介紹,這條生產線是與微軟合作的項目,目前裝配的新產品,附加值比較高,在國際市場上能賣到800多美金。顧挽瀾意味深長地說,我們學習別人的目的是為了消化、吸收,也許我們目前只掌握幾個自己的專利技術,但我們就會有自己的主動權。人家有人家的長處,我們有我們的長處,只有結合在一起,才能生產出好的產品。他勉勵企業加強與微軟公司的合作,提高自主研發能力,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4日上午,顧挽瀾一行來到延陵,視察戚墅堰機車車輛廠。

該廠是華夏最大的內燃機車生產基地和主要的火車修理基地,先後開發出了東風11z專用型機車、「雪域神舟」號青藏線貨運內燃機車,其自主研發的柴油發動機和傳動系統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考察中,顧挽瀾對該廠負責同志說,戚墅堰機車車輛廠作為百年老廠,要充分發揮優勢,該引進的要引進,該學人家好的技術也得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核心技術不再卡在人家手里,通過消化吸收人家的先進技術進行再創新,更快地提高我們自己。

視察中,顧挽瀾還登上最新研發的內燃機車,在駕駛艙里親身感受新型機車的魅力。

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的常州高等職業教育園區,進駐有5所高職院校和一所本科院校,設有it技術、數控技術、汽車維修、軟件與動漫等20個有特色的實訓基地和實驗室,是全國第一家以高等職業教育為顯著特色的教育園區。

在學校的實驗室里,總書記興致盎然地觀看了由學生們組織的機器人球賽,與學生們親切交談,要求學校多培養具有自主創新技能與精神的人才。

接下來,便是此次顧挽瀾總書記江東考察行的最後一站,吳城鹿城。

綿綿春雨煥生機,花香鳥語傳喜訊。

13日,62萬鹿城人民迎來了無比喜悅、激動萬分的時刻——華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顧挽瀾來到鹿城考察工作,親切看望廣大干部群眾。

隨同顧挽瀾考察的領導有︰華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書記處書記汪正,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汪海陵,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秋志。江東省委書記李元焯,省長周正江,省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蕭宸,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韓平,省委常委、吳城市委書記陳偉波,市長王文遠,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張耀,鹿城市委書記張維林,市長李偉彥及市領導孫友強、許慶隆、錢文德、宣定龍、余增光、沈衛新等陪同考察。

目前農村「三農」工作情況怎樣?農民就業情況如何?富民工作、農村黨建工作開展得怎樣?帶著這些問題,顧挽瀾考察了周市鎮市北村,走訪了農戶家庭。

中午12點05分,在淅淅瀝瀝的春雨中,顧挽瀾總書記來到周市鎮市北村考察。張維林、李偉彥等在市北村村委會門口迎候。下車後,顧挽瀾同張維林、李偉彥等親切握手。張維林、李偉彥說︰「首長好!」顧挽瀾面帶微笑說︰「大家好!」

壯大村級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保障水平是顧挽瀾總書記非常關心的問題。在市領導及市北村黨支部書記吳有根的陪同下,顧挽瀾走進村委會辦公樓,仔細瀏覽了村委會二樓會議室兩側燈箱上介紹市北村種養業示範基地、村級經濟發展思路、道路工程建設、農民新村等內容的文字和畫面。

吳有根匯報說︰「這幾年,市北村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省委提出的‘兩個率先’、吳城市委提出的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及鹿城市委提出的大力實施‘三有工程’的要求,不斷加快發展步伐,成為鹿城市的富村、強村,去年全村村級經濟收入達到500多萬元,農民人均收入8300多元,今年人均收入可達9000元,力爭明年超過1萬元。」

顧挽瀾仔細地看著,認真地听著,他問道︰「村級收入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吳有根說︰「農副業一塊每年可收入100萬元左右,二產一塊每年有近200萬元收入,三產一塊每年可收入100萬元左右,另外村級經濟合作組織每年也有一筆收入。」

顧挽瀾听後十分高興,說︰「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很好!」

總書記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也十分重視。吳有根向總書記匯報說︰「我們市北村一手抓基層組織建設,一手抓經濟和百姓的福利。」

顧挽瀾听後很感興趣,親切地問道︰「目前村里有多少個黨員?」

吳有根答道︰「68個。最大的86歲,最小的22歲。村級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很強。燈箱上列出的許多是黨支部為村民辦的實事。村里先後獲得了江東省衛生村、江東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吳城優秀基層黨組織、吳城市現代化示範村等榮譽。」

顧挽瀾听著匯報,不時點頭稱贊。

走到市民學校的公告欄前面,顧挽瀾仔細看著上面列出的教育課程、班委會組成情況等內容。

吳有根匯報說︰「市民學校開設遠程教育,華夏大學的教授都為我們農民授課。市民學校不僅是黨員活動的場所,也是村民活動場所。」

顧挽瀾問︰「市民學校如何為村民服務?」

「市民學校為黨建服務,為村民服務,通過請教師授課、遠程教育等形式,提高村民素質。」

走到村書記辦公室門口時,顧挽瀾風趣地說︰「我來看看村書記的辦公室。」他在村書記辦公桌前坐定,饒有興趣地操作辦公桌上的電腦,對市北村村委會良好的辦公條件感到滿意。

吳有根說︰「總書記此次來市北村考察,是對市北村莫大的鞭策,我們一定努力工作,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求真務實,關心民生。」

顧挽瀾听後十分高興,連連點頭。

近年來,鹿城經濟社會發展在全省領先,農民的保障水平也比較高。離開村委會時,張維林向總書記匯報說︰「鹿城在推進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十分注重保護農民利益,為農民構築了三道保障線,在全市推行的‘低保’覆蓋率達到100%,農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超過99%。

顧挽瀾十分關注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關切地問道︰「標準是多少?」

張維林回答說︰「55歲以上女性和60歲以上男性的農村居民全部無門檻進入,不用交任何費用,每人每月可領到100多元,70歲以上老人領到的保險金更高。同時,鹿城還在全市推行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目前覆蓋率超過95%,每人每年標準是200元,由市鎮村出資150元,農民自己出資50元,這在全國是比較高的,解除了農民的後顧之憂。」

顧挽瀾听後十分高興,說︰「好,很好!這確實已經達到小康社會水平了。」

「來了,來了!」在霏霏春雨中等候多時的市北農民新村的居民們激動地喊了起來。12點20分左右,兩輛中巴車駛進市北農民新村,緩緩地停在村民李健東家門口。顧挽瀾剛下車,迎候在家門口的李健東就上前雙手握住顧挽瀾的手說︰「總書記好,歡迎到我家作客。」站在旁邊的李健東的孫子李家敏用稚女敕的聲音喊了聲「爺爺好!」顧挽瀾親了親小家敏,和藹地問道︰「幾歲了?讀幾年級?」

小家敏回答︰「今年7歲,在幼兒園上大班。」

看見李健東82歲的老母親站在客廳門前迎候,顧挽瀾上前拉住她的手問道︰「老太太,今年高壽?」當得知李健東母親已82歲高齡且一家四代同堂時,顧挽瀾說︰「老太太,你好福氣!」

李健東母親告訴總書記︰「我家四代從住草屋到住磚瓦房再到住小洋樓,全靠黨的政策好,托**的福。」

富裕起來地區的農民生活得如何?是否享受到了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牽掛著顧挽瀾的心。顧挽瀾和李健東全家一起坐下來以後,詳細地向李健東詢問了全家經濟收入情況和生活狀況。

李健東懷著激動的心情向總書記匯報說︰「全家共6口人,自己在鎮自來水廠上班,年收入3萬元,妻子除了料理家務外,還種了一部分口糧田,每年也能掙三四千元貼補家用。兒子和兒媳婦辦了一個塑膠廠,每年可掙20多萬元。」

顧挽瀾听到農民富裕起來的情況後,露出滿意的笑容,頷首道︰「經濟條件不錯,生活很寬裕。」

坐在一旁的張維林告訴總書記︰「市北村不僅村民生活富裕,而且村集體經濟實力也很強,村民福利待遇也不錯。」吳有根緊接著向總書記匯報說︰「市北村村民免收有線電視入網費和收視費,還給老人發放補貼,向村民贈送純淨水等。」

顧挽瀾點頭表示贊許。

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怎樣?中央有關農村政策在農村是否得到貫徹?在李健東家里,顧挽瀾問吳有根︰「村里黨員平均年齡有多大?60歲以上黨員佔多少?」

吳有根回答︰「全村68個黨員平均年齡54歲,60歲以上的黨員佔到40%。村里正在積極培養優秀青年入黨,改善黨員結構。」

顧挽瀾忽然轉過頭,笑著問李健東︰「你是黨員嗎?」

李健東回答︰「是。」

接著,黨的總書記與普通黨員進行了下面的對話。

「對黨的農村政策了解嗎?」

「了解,中央一號文件會使我們農民更快增收,鹿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有工程’讓我們直接受益。」

「你對黨的現行政策有什麼看法?」

「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非常及時,我們雖然現在富裕了,但是農村要保持長久富裕,還是要堅持可持續發展。」

顧挽瀾對鹿城實施的「三有工程」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張維林就此作了詳細匯報,並表示鹿城將通過實施「三有工程」,加快農民增收步伐,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總書記滿意地點了點頭,並殷殷囑托在場的省、吳城市和鹿城領導︰「農村發展是個重要問題,華夏人多,農村問題不解決,就不能實現全國的小康。如果全國都像鹿城這樣實現人人有工作,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實現。」

總書記平易近人,心系人民,深入到尋常百姓家,讓李健東一家以及全村百姓終生難忘。當總書記起身離開時,李健東的妻子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目送總書記走出家門。李健東自己也不能自抑,握住總書記的手不忍松開,在兒子的提醒下才向顧挽瀾道別︰「總書記,再見。」顧挽瀾向李健東揮揮手說︰「謝謝你介紹農村情況。」此時,等候在李健東家外面的市北農民新村的居民看見走出李健東家的顧挽瀾,立刻情不自禁地向總書記鼓掌致意,正要上車的顧挽瀾揮動雙手向圍上前來的村民依依道別。

隨後,顧挽瀾總書記又來到了落戶鹿城的台資企業——星寶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董事長陳盛的陪同下,總書記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企業產品生產線和成品展示廳。

總書記對星寶科技生產的高科技產品深表贊許,鼓勵陳盛,一定要加大科技投入,往高科技方向發展,並表示對台商投資要保護其合法權益,激發其投資的積極性。他希望「星寶」等台資企業盡快將研發機構設在祖國大陸,培養本土化的高級經管人才。

在企業產品生產線,總書記愉快地同企業員工進行交流,仔細地詢問員工來自何處?畢業于哪所學校?當得知員工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比較滿意時,總書記微笑著點了點頭。

陳盛匯報說,「星寶」擁有1700多名員工,絕大部分員工的年齡在30歲以下,「星寶」是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企業。「星寶」對培養青年員工制訂了一整套計劃,每年定期派出優秀人才學習、進修。

顧挽瀾將要離開鹿城時,張維林、李偉彥感謝總書記來昆考察,說這是對鹿城人民的莫大鼓舞和激勵。顧挽瀾當著眾人的面肯定地說︰「你們鹿城干得好!」

總書記來鹿城考察時間雖然短暫,但他對鹿城的殷切勉勵和熱情期待深深地記在鹿城人民的心里,必將極大地激勵鹿城人民以更強的責任感、事業心和主人翁意識,投入到「兩個率先」的生動實踐中去。

整個考察結束之前,顧挽瀾總書記與江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座談,對江東的成績予以充分肯定。他說,江東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去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了14.9%,今年上半年又同比增長了14.5%,經濟結構調整繼續推進,高新技術產業迅速發展,蘇北、蘇中開發步伐明顯加快,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這些成績都令人高興。

顧挽瀾對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提出了明確要求。他強調,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要切實轉變發展觀念,明確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努力推動江東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顧挽瀾指出,我們現在強調的科學發展是為了人民,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群眾為本。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營造全體人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

顧挽瀾希望江東,既要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又要堅持科學發展,也就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尤其是要把著力點放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降低消耗、減少污染上,努力實現江東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扎扎實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明確自主創新的戰略目標,合理配置科技資源,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要加強體制機制創新,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保障。體制機制不適應就必然制約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要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江東是個經濟大省,本身的資源、能源相對短缺,大量的要靠國內其他地方來解決,有的還要靠國外進口。從長遠看,江東資源、能源、環境瓶頸制約的問題,將來會更加突出,各級黨委、政府在這方面要有緊迫感。

顧挽瀾說,要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切實做好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項工作,千方百計擴大就業。要針對我們實際情況,注意處理好人民內部的矛盾,協調好各種利益關系。

總書記的殷切希望和明確要求,使在場的省市領導同志「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同時他們也深切地領悟到,江東肩負著率先發展、探索新路的重大歷史責任。」——這句是新聞稿。

當然,此時此刻,無論是李元焯、周正江還是蕭宸,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征程上,他們都有信心讓江東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龍騰最新章節 | 宦海龍騰全文閱讀 | 宦海龍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