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龍騰 第007章 求是,唯實(下)

作者 ︰ 雲無風

第007章求是,唯實(下)

作為一省黨務副***,蕭宸現在的職責有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如何抓好干部工作,所以他在《求是》和《唯實》上發表的這篇文章,是符合他的身份的。

與此同時,作為全國最年輕的副部級干部,他也需要通過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不要只看他的年齡,更要看他這些年來做成了哪些實事。一個領導干部,你年紀再大、資歷再老,從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也只是庸庸碌碌,徒然浪費納稅人的血汗。反之,一個領導干部,年紀再輕、資歷再淺,卻有一條一條看得見算得清的政績在那里,國家和人民都因此受利,那麼年齡又有什麼關系呢?

再有一點就是,蕭老生前就是最樸實的干部,「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正是他一生堅持的信念。作為蕭老***理念的隔代***人,蕭宸也要向黨內很大一部分人表明自己的態度。也正是由于這些原因,才有了這篇文章。

再往下,蕭宸依然以一種平實的口吻闡述自己對怎樣做好一個「干實事」的領導干部進行解說論述︰六、要干成事必須巧干事。俗話說︰「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有一些領導干部工作熱情很高,辦起事來卻事與願違,經常出現「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現象。在這里,一個尤為重要的原因是蠻干,不會巧干事。我們所說的「巧」,它指的是按科學辦事,按辯證法辦事,按客觀規律辦事。要辦成事,不講「巧」不行,不以科學的態度辦事不行。這里把辦成事指向「巧」,實質指的是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戰略、科學態度,也就是科學發展觀。要做到在干事中的「巧」干事,一般來講,它涵蓋如下三種內涵。

一是一種科學。科學來自「巧」,因為熟能生「巧」,「巧」能升華。科學精神往往是從「巧」字派生、生成、演義而呈現出來的。用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全局,統領一切,這是非常必要的。當前,在干成事中之所以強調科學,因為只有用科學觀點看事物、看情況、看矛盾,才具有全局性、客觀性、規律性,才能抓住事物存在的屬性、本質、規律,在工作上才有針對性、現實性、主動性。我們在工作中既要看數字、又要看質量,既要看產出、又要看投入,既要看增長、又要看創新,既要看效益、又要看環境,既要看眼前、又要看長遠,既要看經濟,又要看社會進步等等。火熱的實踐,讓人們認識到,神州大地上的新變化,源于科學發展觀的指引;取得的成績,堅定著人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信心;存在的問題,正說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緊迫。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工作,干事業,我們才能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一種規律。巧干事,巧在什麼地方呢?它「巧」在人的主觀意識與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相結合。「巧」干事,必須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遵遁規律,駕馭規律去改造主客觀世界。我們要干成事,不能停留在對事物的外部特征和表面聯系的認識上,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運用理論思維,借助邏輯的力量和科學的抽象,對客觀情況進行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形成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理性認識。領導干部只有提高理論素質,才能使自己的思維全面、深刻,增強對客觀事物的洞察力、滲透力、穿透力,增強工作的主動性、科學性和預見性,做到統攬全局、統籌兼顧、分清輕重緩急,使理性認識對實踐活動產生重要指導作用。領導干部要力戒憑主觀意志和個人經驗辦事的莽撞行為,力戒一哄而起、一律化、一刀切、一陣風的急躁冒進行為。這樣做,不僅能遵遁規律,又能駕馭規律,做規律發展的主人,讓規律為我們所使用、去服務。這樣,我們干成事的本領就強了、大了、足了。

三是一種捷徑。過去,我們在工作上為什麼費力氣很大而成效甚微,甚而吃苦頭多,走彎路多,遭失敗也多。原因在于離開了工作上的「巧干」。巧干事不僅在「巧」字上,又在于通過對「巧」字的使用,使之走向少投入、多產出,成本低、效益高,時間少、周期短,速度快、質量高的軌道,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經濟的良、優、美、佳的態勢和效果,使我們的工作少走彎路、險路、苦路,達到最簡捷、最直觀、最快速的捷徑之目的。

七、要干成事必須干大小事。對能夠干成事的領導干部來講,有一個顯著標志,就是既能干大事,又能干小事,大事小事一起抓、一起干,並能干成、干好。在領導干部中,有的能夠、善于、苦干,干成大事,認為大事知民度高,成績顯著,威望大,有利于個人一舉成名,所以就樂于干大事。對于干小事,感到微不足道,小事一樁,舉手之勞,誰都能干,並能干好。于是就不願意干小事。小事、大事,都是利民之事,干成、干好都是政績,都必須干好。再者,大事、小事相聯系、相互作用。凡是小事干不好的人,一般說就很難干成大事。作為一個合格的領導干部,對大事要干出成效來,對小事也要干出成效來。小事大事都能干成,這里反映著三種精神狀態。這就是︰

一是一種義務。干成大事重要,干成小事也重要。***人是為人民服務的,對人民有利的事,不論大小都要干成,這是作為人民公僕應盡的義務、職責。在今天,黨中央強調關注民生,就應該把干成大小事作為利民大事來抓。領導干部應具備加快科學發展,讓群眾有「民富」之實;健全保障體系,讓群眾有「民享」之感;關心***訴求,讓群眾有「民樂」之境。古人雲︰悟徹形色埃塵,乃有真得;打破性窠臼,方是真聞。人生的一切收獲和成功都是在于為民辦成事上。在辦成事盡義務中,要少一點爭奇斗艷追慕浮華、虛榮的習氣,多一分潛意求真的淨心素態和對平民百姓的真情實感,真正埋下頭用心用意,老老實實,深沉練達,不多張揚地干實事,盡義務,建設一個不含水分、人民得實惠並打心眼里認可的和諧的全面小康社會。

二是一種責任。為什麼強調領導干部既要干成大事,又要干成小事?因為干成大事、小事,這是一種責任意識對我們的要求。人民的官,不論大小,都有造福一方的責任;人民的事,不論大小,做好了都是建功立業。為政之要,在于務實,重在落實。耐心是成功路上的指南,信心是永不放棄的召喚,熱心是成功者的胸懷,雄心是驅趕困難的利劍,責任心是邁向成功的必然。作為領導干部,履行責任的標準越高,其人生價值就越高,講責任體現著生活的價值,映照著人生的意義。責盡心安,苦中孕樂,這是一種深刻而樸實人生人體驗。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快樂便會在辛苦付出中不請自到,並使平凡的工作變得高尚和光榮。「不患無策,只怕無心」。一個人的學識、能力、才華,固然重要,但責任心更為重要。領導干部要牢記權力是黨和人民給的,責任是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職務不是顯赫的官餃,而是責任的代名詞;職務越高,責任越重;責任與職務比,責任更重要。所以,要以高度的責任意識,把群眾中的大事、小事,干成、干好。

三是一種敬業。為什麼許多領導干部能把工作中的大事、小事,都做得真、干得好?回答只有兩個字,在于「敬業」。敬業,就是恪盡職守、肯干實干,勇于進取、拼博向上、知難而進、忘我奮斗。領導干部的敬業精神如何,直接關系到「事必作于實,業須成于敬」。有沒有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是考察領導干部是否稱職的重要標準。倘若工作作風不實、標準不高、干勁不大、責任心不強,別說解決問題,就是沒有問題也會鬧出問題來。無數事實一再說明,敬業是做好工作、成就事業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敬業與強烈的事業心、無私奉獻精神總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一個人有了敬業精神,就能剔除私欲、淨化心懷、淡泊名利、開拓進取、有所作為;就能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如果缺乏敬業精神,一切將無從談起。因為敬業背後是精業,敬業背後是精品。對于一個單位、一個集體來說,敬業,可以增強凝聚力,可以催生戰斗力,可以激發感召力。人人都有一種強烈的敬業精神,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對于一個人來說,敬業,則是一種精神支柱和崇高追求。唯有那些對事業懷有高度敬業精神的人,以及那些淡化物質上得失失享樂的人,才可以成就事業,傲然于世。

八、要干成事必須會干事。會干事,是技巧、是方法、是藝術、是策略。干成事的過程是復雜的、錯綜的、多變的,在這里既會遇到許許多多的老問題,又會出現許許多多的新矛盾,有時會出現新老問題交叉、交錯的現象,這給干成事增加不少難度、難點、力度。我們強調干成事必須會干事,這里應牢牢地把握住三點︰

一是工作方法。會干事則能干成事,它強調的是科學的方***。領導者的責任是決策,決策的正確、成效與否,與領導方法是否科學有密切的聯系。怎樣才能使領導方法與干成事相適應呢?一般說來,在領導活動中,領導者對客觀規律和辯證法能夠實際遵循的,是科學領導;而對領導規律和辯證法能夠熟練地創造性運用的,則是領導藝術。在今天,要干成事,領導干部在方法上要處理好主與次、先與後、內與外、動與靜、快與慢、急與緩、爭與讓、冷與熱、剛與柔、軟與硬、松與緊、進與退、迂與直、放與收、粗與細等之間的關系,還要處理好全局與局部、集中與分散、直接與間接、集中與***、一般與個別、精確與模糊之間的矛盾。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辯證關系,或相反相成,或相輔相成,把握分寸與火候,克服「過猶不及」,做到恰如其分,就是領導的科學方***。

二是實踐能力。能干成事,它是一種領導能力的彰顯。可想而知,一個沒有能力的領導,則是難以干成事的。會干事、干成事,靠的是什麼?就是靠領導的工作能力。領導者的能力,是一種把內在綜合素質、思想水平外化為有效行動的結合。歌德、海涅和叔本華明確論述過思想水平與行動能力的關系,他們分別指出︰「一切能力都要靠知識來營養,這樣才會有施展才華的力量」。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像閃電走在雷鳴之前一樣。但是「寫在紙上的思想,不過是步行者留在沙漠上的腳印」。美國的愛默生也說過︰「所謂能力就是做什麼事情都難不倒」。作為一個領導者,不僅要有較高的認識水平,而且要有較強的行動能力,善于做成事的能力。就能力的作用而言,過河時,能力是一座橋;上樓時,能力是一部梯;劃船時,能力是一柄漿;拓荒時,能力是一把鎬。對此,我們要勤于學習,在學習中積蓄「勢能」;勇于實踐,在實踐中增加「本能」;敢于創新,在創新中挖掘「潛能」;善于總結,在總結中提升「內能」;樂于奉獻,在奉獻中發揮「熱能」,只有這樣,才能執政為民,提升凝聚力;強化整體功能,提升戰斗力;改進領導方法,提升推動力;樹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影響力。

三是管理智慧。干成事必須會干事,它是一種智慧的展示、展現。沒有智慧人的,是不會干成事的,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智慧孕育潛力、承載實力、彰顯魅力。劉伯溫在《智力》篇中說︰「虎有鋒牙利爪,其力氣不知比***多少倍,但「虎之食人不常見,而虎之皮人常寢之,何故?因為「虎用力,人用智」。這充分說明「智」在干成事中的重要性。一個領導者,要有水平,有思想、更要有智慧。管理大師德魯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書中指出︰「一般而言,管理者都要有具很好的智力、很好的想象力和很好的知識水準」。領導者要會干事、干成事,必須在***素質上高人一籌,在理論學習上先人一步,在知識儲備上優人一等。

九、要干成事必須不出事。干部要干事,干事要干淨;干事干成事,淨心第一位。《箴言》中說︰「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淨心就是心靈的淨化,心淨而不貪、心淨而不佔、心淨而不污。心靈不淨者,滿腦子私心雜念,成天想著得好處,你爭我奪,明爭暗斗,損人利己,這種心靈充滿污穢的人是不可能干成黨和人民交給的事業。干成事即干淨,不出事,既要講勤政,又要講廉政,把勤政、廉政二者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切實把握住自己,為官做人干干淨淨,清清白白。那麼,要干成事必須不出事,這一要求說明了什麼呢?

一是一種原則。干成事又不出事,一切要按原則辦事。天地方圓有規矩,立世做人講原則。俗話說,先立規矩後辦事,有了規矩好辦事,按照規矩辦好事,這就是對原則的詮釋,也充分說明堅持原則對干成事的重要性。領導干部做人要正直、作風要正派、交往要正常、謀利要正當、辦事要正規、生活要正經,要堅持原則不動搖、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職責不變通、遵守紀律不放松。工作中做到不符合原則規定的事堅決不做,不符合職權範圍的事堅決不插手,不符合法規制度的事堅決不辦。只有堅持這個原則,在干成事中才能不出事,才能做到既干事,又干淨。

二是一種黨性。干成事不出事,是黨性的閃光。講黨性,指的是在理想信念、宗旨觀念、作風紀律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性,樹立堅定性。黨性問題,她來源于政黨的指導思想、組織原則、組織紀律,工作作風、思想道德修養,是***人立身之本、執政之要、生命之魂、勝利之基。我們黨從建黨那一天起,就以一貫之地重視黨性問題、抓黨性建設,並把增強黨性、保持黨性、堅持黨性、強化黨性作為提高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素質的中心環節、中心任務、中心使命把培養黨員的黨性付諸于實踐,堅持經常抓、反復抓、常抓不懈、永不松懈、永不松勁。在今天,盡管我們黨所面臨的形勢、任務、環境、條件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黨的綱領、理想信念、黨性原則、宗旨理念沒有變,況且,越是改革開放處于深入發展階段,我們黨清醒的認識到越要加強黨性鍛煉、越要加強黨性修養、越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在干成事中講黨性,因為黨性決定于我們能夠干成事,離開了黨性干成事就失去了旗幟、方向、靈魂。應看到,有些領導干部在干事***事,原因就在于黨性不強而造成的。因為一旦放松黨性修養,手腳不干淨了,就會一見個人到利益就手發癢、眼發紅,連貪帶撈,手腳忙個不停,過不了廉潔關卡。輕者,腰板硬不起來,遇到不良現象「嘴軟」、「手短」,不敢說、不敢踫、不敢抓,更談不上號召力、影響力和說服力了;重者,**越來越大,膽量也就越來越大,手越伸越長,撈了還想撈,越貪越多,最後走向犯罪,把自己推向身敗名裂的深淵。因此,領導干部在干事中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腳,堂堂正正做人,干干淨淨為官,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對得起自己。

三是一種品德。在干事中不出事,是良好的品德在起作用。品德,指的是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追求高尚精神,樹立新風。心者,本也;本者,德也。德不俱則心不正,心不正則氣不正。對領導干部而言,德能正其身,才能勝其任,言能達其意,書能成其文,績能服其眾,體能擔其責。在這里,尤為重要的是「德能正其身」。古人講︰「修其心治其身,而後可以為政于天下」。「百行以德為首」等,在這里指的就是做人與做官,修身于立德的道理。領導干部的一切品德都是德派生出來的。講品德說到底主要講官德。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是官之本,為官先修德。領導干部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對個人的名利、進退、榮辱,都要看淡、去超月兌,像古人那樣「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上雲卷雲舒」。「無故加之而不恕,猝然臨之而不驚」。事業成功了,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個人進步了,不孤芳自賞、洋洋得意;個人政績再大,也要把自身的作用看得很小,牢記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要經常調整好心態,把握住自己,去開拓創業,腳踏實地的往前走,始終以高昂的心態和一流的工作標準去謀事盡責,多做貢獻。

十、干成事必須能共事。領導干部的基本職責就是干事。只有干事,才能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只有干成事,才能有效地推動發展,為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不干,半點馬克主義都沒有,然而,干事必然會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干成事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善于團結共事,又是領導干部不可缺少的一種素質和能力。在干成事中能共事,折射那些理念呢?

一是一種胸懷。在干成事中能共事,這里的能共事講的是團結、講的是善于團結,也是講的胸懷。古人說︰「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百人異心,則無一人用」。團結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能力。團結出正氣、出力量、出政績、出干部、出生產力。相互補台,好戲連台;相互拆台,一齊跨台。對領導干部來說,懂得團結是大智慧,會團結是大本事,真團結是大境界。在團結問題上,最能看出一個的人胸懷。胸懷是一種肚量,叫仁者肚量;是一種氣度、是大人的氣度;是一種風範,是長者的風範;是一種品德,是大度者的品德。胸懷寬廣是性格練就,修養使然,素質體現,德能釋放。胸懷大度的領導者往往蘊涵著一種強大的吸引力,聚眾力,能成就事業;心胸狹窄的領導者,往往有一種無形的排斥力,久而久之,便會失去民眾,成為孤家寡人。因此,荀子曾說︰「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架雜。對我們來說,萬萬不可以苛刻的標準去度量和要求身邊的人,要正確地善待他人的意識,善待他人的一切,從團結的願望出發,去團結所有人一塊工作,把從事的事業干成功。

二是一種策略。講大局、講共事、講團結,是一種策略,也要講策略。沒有策略、缺乏策略、不講策略,是難以搞好團結的。干成事必須能共事,體現了一種策略,正確運用策略,才能達到與人一起共事之目的。共事是一種心靈的共振,是一種心向的整合,也是一種目標的統一。說到底,就是在團結上講策略。作為為政之要的一把手,免不了要面臨各種復雜局面,或思想混亂,難于統一;或人心浮動,難于穩定;或工作壓頭,難于應付;或經濟拮據,難于運行;或災害頻繁,難于拓架等。這些,都需要主要領導干部反應靈敏,明察秋毫,冷靜沉著,運籌帷幄,更需要當及立斷,妥善處理,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越是在錯綜復雜的情況下,越要辯出真偽,分清是非,把握方向,總攬全局,使之得以迅速有效地抑制和解決矛盾,並不斷開創工作的新局面。在這里,只要策略在胸,就能應對各種復雜局面,把事情干好。

三是一種人格。可否一起共事干成事,這里有一個人格問題。要做到對上級服從不盲目,從上不唯上;對同級補台不拆台,共事先共心;對下級愛護不庇護,支持不縱容;與同志相處,同心不分心、建功不爭功、盡力不惜力、理解不誤解。對同志的成功,要由衷地感到高興,而不能存心嫉妒;對同志的失誤和不足,要善意地熱情幫扶,這里就有一個講人格的問題。人格魅力是一種形象,能給人以無言的教育;是一種力量,能給人以鼓舞和鞭策;是一種表率,能給人以示範和引導。對于人格而言,它是一種特殊的人生品質。因為,其它的缺陷可以用人格來彌補,而人格的缺陷卻難以用其它來彌補。我們既做好人,又要做能人;既要做好事,又要有本事;既要講奉獻,又要講貢獻。這里非人格才可取。「寧讓人,勿使人讓我;寧容人,勿使人容我;寧吃人之虧,勿使人吃我之虧」。做一棵樹為人遮陽,做一塊石供人歇腳,做一眼井供人解渴,此為人格之高尚。那怕不覺自己高尚的人,其人格已盡完美。領導干部在干事中,要把「權」字認清,把「人格」看重,把「人」字寫正,把「我」字看小,把「學」字記牢,把「干」字放大,把「智」字用活,內外兼修,以達到高尚的人格和境界,團結同志,同心同德,勝利直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龍騰最新章節 | 宦海龍騰全文閱讀 | 宦海龍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