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龍騰 第015章 深入

作者 ︰ 雲無風

第015章深入

更大膽的放手去賣!

李正鋒的這句話,在座的人都听到了,正在忙著敬酒的彭濤手里的酒杯停在了半空。

這時,二杯祥林老窯下肚的賈敬寅,臉上開始泛起了紅暈,他又拿出了在教室里講課和對著記者們海吹的勁頭,開始侃侃而談︰「黨的十四大開始將現代企業制度列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但多少年下來國企改革並沒有取得應有的成功。**報告已經明確提出國有企業要建立現代產權制度,進行產權制度改革,並將產權制度改革作為當前國企改革的中心工作來抓。為什麼要提產權制度改革呢?」

他頓了一頓,將眾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他的身上,才矜持地一笑︰「因為國有企業產權虛位,沒有人對國企真正負責才是國企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當前的產權改革就是要將國有企業的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頭上。怎麼落實呢?就是要進行大規模的改制,改變國有企業的產權構成,盡可能多的吸引非國有的經濟成份。當然了,大型國有企業全部給個人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人有那麼多錢,我們還可以搞成個人持股、國有持股、外資持股等各種經濟成份共同存在的混合所有制。以前我們談改革,往往針對的是國有企業內部的經營機制。現在我們的改革就是要針對的是國有企業的產權,也就是對國有企業進行改制。」

賈敬寅的話把在座的每個人深深的吸引著,他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按我們當前的體制,國有企業不動產權是很難搞好的。國有企業的人,特別是負責人,他很難真正對企業有強烈的責任心。他一心為公,將企業搞好了,說不定第二天就有人把他換了。你說,你怎麼讓他給你實實在在的好好干下去?就算李省長你提拔了彭董事長掌管黃鋼,他要對你負責,他應當好好干下去。可是假如明天你到某個省當書記了,你不管他了,他就不能為你負責了,說不定換了個領導就可能要免了他的職。你說,這樣的管理體制你怎麼能讓他死心塌地為你把企業搞好呢?」

李正鋒問︰「我或者說政府,可以給他支付高薪啊,然後對他進行考核獎勵,那他不就有積極性了?」

「那也是不行的。你說的還是承包經營啊,這方面我們已經有教訓了。那樣的話,他給你拼設備,弄虛作假怎麼辦?他高薪拿了,過幾年他下台了,企業成空殼了,你照樣不能將企業搞不好。」賈敬寅清了一下嗓子,接著說,「怎麼辦呢,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給他股權。讓企業和他自己的經濟利益捆在一起,逼著他想盡辦法把企業必須搞好。因為企業是自己的或有自己的一份,它就不能不把企業搞好了。」

「對大型企業來說,我可以給你國有企業的經營者一小部分股權,或者說給虛假的期權,然後經過考核後進行獎勵,進而實現對經營者的激勵怎麼樣?」孫綱正目前一直在考慮國有企業的整體產權架構模式,就不禁提出了這個問題。因為此前市國資委工作的同志和他提起過,如果國有企業都賣掉了,我們這些人怎麼辦?是啊,沒有了國有企業,他這個主管工業的副市長又管什麼呢?即使管其它工作,但跟著他干的那些人,不是要大罵特罵他這個副市長了嗎?

「還是不行。那還是國有企業,你的大股東還是國家,就存在產權不能落實到具體人身上的問題,存在無人真正對企業負責的問題。企業的領導人就會覺得自己有可能隨時下來的可能,他就不會給你死心塌地的干下去。」賈敬寅一副老謀深算、胸有成竹的樣子回答道。

「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想方設法吸引外資來參與國企改革,你覺得外資與國內的民營企業哪個參與國企改革更好些呢?」李正鋒不僅將自己最近一直考慮的問題提了出來。

「現在很多地方都在以能夠吸引外資、引入戰略投資者參與國企改革為榮,其實呢,民營企業和外資參與我們的國企改革各有利弊。改革嘛,就是一種利益重新分配,既然里面有利益就會有爭斗。就說將產權轉讓給民營企業或者企業內部經營者吧,因為都是華夏人,難免存在這樣和那樣的關系不好協調的題,我給你吧,就給不了他,給了你就可能得罪他和甚至還要得罪他托的找你的人。作為主管部門的國資委、政府部門,為了怕得罪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外國人打交道,給了外國人,省去了華夏人這樣復雜人際關系的麻煩,省去了很多說不清的麻煩,不失一種理想的選擇。我分析過已經改制的不少國有企業例子,引進國外投資者的,操作起來要比讓華夏人參與改制容易一些。另外,外國投資者如果真有錢,將資金投到改制後的企業,將來企業的發展也許會順利一些啊。」

看著面色各異的眾人,賈敬寅喝了口茶水,接著說道,「說了和外國人一起搞改制的好處,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利方面啊。外國人畢竟是外國人啊,他是投資就是沖著掙我們華夏人的錢來的。現在入世了,國內的競爭也是國際間的競爭,當然呢,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也主要是經濟領域的競爭。現在都讓外國人參與了我們大型國有企業的改革,我們的民營企業如何做大做強?我們的國有企業都改制賣掉了,民營企業再被外國人擠垮了,我們華夏經濟靠什麼?我們中華民族的振興靠什麼?肯定不能靠外國人是吧?說來說去還要靠我們華夏人,因此從國家利益的角度,我覺得還是應當多讓國內的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未來華夏的民營企業強大了,華夏才能強大!」

「賈教授說得太好了,站得就是比我們高啊,分析的透啊。不過,華夏的有錢人也不多啊,我們這麼多國有企業要改制,特別是那些大型的國有企業,動輒多少個億的價值,那有幾個人能夠買得起啊。」這是,彭濤眼中有了一道靈光,接著又憂國憂民地說道,「國企改革迫在眉睫,形勢時不我待啊,像一些專家說的冰棍效應,我們不能干等著,讓國有資產繼續白白流失掉啊!」

「這就需要李省長,孫市長你們這些黨和國家的精英來決策了。你們這些政府部門的國家干部,為了國家著想,為了民族著想,以政治家和戰略家的氣概,我相信一定能殺出一條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寬廣大路。」

賈敬寅一陣慷慨激昂的大帽子戴下來之後,接著說道,「比如說,可以采取一些變通的辦法啊,延期付款、銀行貸款、優惠減免、尋找過橋資金等等,就是我們的政府部門要出台一些靈活、優惠政策措施。否則,國企改革是很難深入下去的。也有的專家話把話說得絕對了些,比如有人說國有企業的財產,可以看作無主的財產,誰能拿到手就可是算是誰的。有人可能要問了,這不是搞**嗎?可是大家應當看到,只有通過這樣的所謂‘**’才能從僵化的體制中換來一個充滿活力的新體制。我們大家應當看到,改革開放後國有企業改革搞了二十多年了,有多少國有企業垮掉了,給各級政府部門帶來了多少包袱,給國家的各大銀行帶來了多少呆壞賬,最後怎麼辦?還不是要靠全國老百姓掏腰包來補那些窟窿,背那些包袱嘛。」

說到這里,他嘆了一聲︰「國有企業不適應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這已經是世界各國的經驗所證明了的。大家應當看到,從上個世紀,從英國開始,出售國有企業產權已經形成了一股強勁的潮流從西方一直穿過歐亞大陸來到了東方,而且這個潮流是任何人都無法逆轉的。因此呢,眼楮不要光盯著什麼國有企業改制中可能造成與賬面相比所謂的國有資產流失,我們也要看到不改制企業就不能搞好會造成更多的國有資產流失,而且還會給國家、給各級政府帶來越來越沉重的包袱。其實呢,國有企業給了個人,資產還在華夏的土地上,還一樣給國家納稅,還一樣解決社會就業,沒有什麼壞處嘛。政府辦企業,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干脆還是將現有的國有企業交給個人、交給市場來辦。」

「賈教授,你談到國企改革時,往往首先想到國有企業中的領導干部。如果不給他股份他就不好好干,企業就搞不好?他們即使沒有錢來買國有企業的股份你可以給他們優惠政策什麼的,甚至可以白白送給他們。那麼,你怎麼看國有企業的工人呢?原來我們說改革是像女人分娩,會有一咬牙就能過去的陣痛,將來一切都會好起來。可是,我們的改革都二十年了,現在又說原來國有企業改革路子不行,要對國企進行改制。二十年啊,一個年輕的小伙子都成老頭了,他們為我們的改革承擔了多少責任啊。國有企業的工人不應當光承擔責任吧,今天要改制了,他們應當得到什麼樣補償呢?」在一旁一直未說話、只是不住吸煙的熊志堅這時發話了。

他用眼楮看著賈敬寅,「我原來在國有企業干了十幾年,我覺得改革二十多年來,工人們是最可憐的人,也是最無辜的人。國有企業搞不好是誰的責任,無論如何算不到普通工人頭上吧。現在國有企業不行了,讓他們下崗,特別是一些四五十歲的老工人,他們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國家。現在歲數大了,工作沒有了,有的連一點點最低生活保障都拿不到。你說,他們該怎麼辦呢?」

這時,黃龍市國資委主任方申志也隨聲附和道,「是啊,熊總提的問題也是我們考慮的問題。像我們黃龍市作為老工業基地,下崗職工本來就多,全市近百萬人口中,下崗或失業工人有13萬多人,幾乎佔了整個祥林全省(下崗職工)的四分之一。許多上崗的職工工資也不過四、五百元。現在推行國企改制,我覺得無論怎麼改,有一個問題是繞不過去的,就是這麼多的國企冗員和下崗職工。現在省里加大推進國企改革的力度,我們黃龍市感到壓力最大,我們市國資委經常被下崗工人堵住大門,你再不管他就可能堵公路,再嚴重堵鐵路。你們說,這社會穩定和國企改革這兩對矛盾怎麼辦呢?」

對于熊志堅和方申志提出的問題,一直侃侃而談的賈敬寅一時語塞,他猶豫了一下,訥訥地說道︰「我們推進改革,提高社會效率與維護社會公平和穩定本來就是一對矛盾。當前我國已經入世了,面對日益增強的國際競爭,我們華夏的企業怎麼辦?我覺得首先應當提高我們企業的競爭實力。只有企業發展了,地方稅收增加了,我們才可能回過頭來解決像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失地農民等貧困人口的問題。對當前的國有企業,就像一根大熱天的冰棍,我們必須盡快吃掉,否則就會化掉,就什麼也留不下。到那時,國有企業的老工人怎麼辦,可能也要面對下崗失業的問題啊!」

他好像不願糾纏在這個問題上,突然話題一轉說道,「自從我國推行改革開放以來,許多經濟學家就說過,由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轉軌,是一場重大的社會變革,不可避免的要觸及社會方方面面的利益,有些人在改革中受益,也很難避免有些人的利益受損。改革就是利益調整,就要犧牲一部分的利益,國企改革要推進下去,恐怕一大批國有企業的老工人的一些利益就要犧牲一點嘍,我們不是常講改革總是要有些陣痛嘛!原來的計劃經濟講究一大二公,推行市場經濟就是要拉開貧富差距嘛,這樣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來提高我們整個社會效率的效率嘛。啊?大家想是不是這個理?」

李正鋒盡管是個比較開明的領導,但內心對于賈敬寅的話感覺十分的不滿,但賈敬寅作為華夏有名的經濟學家,他這個副省長其實不宜與他爭論什麼,只能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其他人看見李正鋒不再說話,馬上覺察到一些話說得過了頭,便沒有人再出聲了。

酒席上沉默了足足有十多秒鐘無人,這時譚武打破了這場沉默︰「我們今天是慶賀我們黃鋼成立六十周年,同時也祝賀李省長的上任,怎麼能搞成這種氣氛呢!我覺得,咱們今天的憂國憂民是不是就到這里。大家是不是說點輕松的話題?李省長,各位,你們說呢?」

李正鋒從沉思中回過神兒來,「對,對,國企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今天大家憂國憂民就到這里了。下面大家就以喝酒為主了。」

其他人都不住地贊同道︰「對,對,喝酒!」

賈敬寅首先站了起來,舉起了酒杯;「今天全怪我,一談改革啊我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忍不住將話題扯遠了。這樣吧,我每人敬一杯,先從李省長開始!大家覺得怎麼樣!」

黃鋼的彭濤等人一見作為客人的賈敬寅站起來了要喝打圈兒酒,也是在為他們自己解圍,首先表示支持,其他人也迎和著︰「好啊,應當從李省長這里開始!」

李正鋒看著氣氛好不容易又活躍了,也不想掃大家的興,畢竟這位倡議喝酒打圈兒的是從京城來的國內著名的經濟學家。人家來這里,就是對祥林省工作的支持。李正鋒這時便端起了酒杯,陪著賈敬寅將足有一兩多的68度的祥林老窯一口倒了下去。

在賈敬寅再與其他人敬酒的空檔,李正鋒將秘書黑新勝叫到了身邊,低聲對他耳語了幾句,之後黑新勝便出去了。其實,李正鋒是想向黑新勝給司機打個電話,問一下住在醫院里的曾春鳳現在有什麼情況。

雅間內,不再談話改革的人們開始尋找新的話題。這時,從外面回來的黑新勝看到大家一時無語,便打破了沉默,「賈教授,你說現在要是自己家里存點錢該怎麼辦呢?要投資該投資什麼好些呢?」

黑新勝在機關上班,有了空閑時間總是愛琢磨股市,但多年來投資沒掙什麼錢,有兩支股票還給套住二年多了,在家里一直受老婆的埋怨。最近呢,他老婆看到別人賣房說是掙了錢,再看到目前房價又一個勁的上漲便按捺不住性子,吵吵嚷嚷要買房子。今天有幸見到了國內有名的經濟學家,黑新勝便想請教一下,真誠地問道︰「我現在和老婆最近為投資股市還是買房發生了爭議,我說應當將錢放在股市上,老婆偏要買房子。賈教授您認為應當投資什麼呢?」

「關于家庭理財方面,是投資股市還是買房,我不是專門從事這方面的專家,具體的情況我說不清楚。但從大的經濟形勢,我可以幫你分析一下,對與不對僅供你參考。」賈敬寅用手捋了捋幾乎全白的頭發,「股市最近較長一段時間都比較低迷,而結合國際國內形勢來看,我估計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不過呢,現在國家正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我想如果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後應當有一輪比較大的上升空間。對于住房,我倒是覺得還是要上漲的,國家現在雖然采取了一系列打壓房價的政策,但我認為一般城市會保持持續上漲的態勢,極少數大城市房價可能回落。像祥林省內的一些城市的房地產價格,我認為還是有上漲空間的,有些城市的上漲空間可能還很大。房子嘛,屬于不動產,畢竟國家在推進城市化,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是大趨勢,房價走高當然也是大勢所趨啊。眼光看得準的話,跟準大的行情,不要盲目跟風,有了錢做股票投資也是不錯的。如果長線投資嘛,股票和住房二方面的投資應當都不會錯!」

這時,熊志堅說話了,「賈教授啊,我在江城市投資房地產可以說經營狀況還是不錯的,但競爭現在太激烈了。在黃龍市我們也投資了,競爭倒是不算很激烈,可是房價太低了,賺到錢就很難啦。房子蓋了起來,好長時間都賣不出去。教授能不能給支支招啊?」

孫綱正也開始抱怨道︰「黃龍市作為老工業基地,經濟不發達,房價也很低,政府的土地出讓價格就更低,關于房地產的各種稅收就收不上來,財政十分困難,公務員工資幾乎都不能全發下來。什麼時候黃龍市的房價也像省城和江城市,那我們財政的日子就會好過啦。現在搞國企改革,市財政根本沒錢支付改革成本,難啊!」

「各位作為我的朋友,有什麼個人方面的問題要探討一下,我會不吝口舌的。」賈敬寅雖然是個經濟學家,但在涉及到錢財方面,便很快像個生意人一樣精明起來,「不過熊總的要求在下怕是難以滿足的。畢竟談到公司經營之類問題的咨詢,我們可是要收費的。有什麼業務請和我們林梅渶女士聯系,她重點負責這方面的業務。熊總,在這里不好意思啦!」

「生意嘛,服務當然要收費了。不過,今天听了賈教授的一席話,收益匪淺啊。我這里有了林小姐的名片,我會和林小姐聯系的。希望賈教授能有時間到敝公司做客,同時為我公司的管理人員講講課。當然,我們一定也會支付合理費用的。」說著,熊志堅哈哈地笑了起來,同時自己也端起了酒杯,「賈教授的圈兒打完了,我就在這里也打一圈兒吧。今天都是老朋友啦……」

最後,林梅渶也端起了白酒,表示不能多喝,但一定要敬各位。女士一出馬,氣氛馬又活躍了起來。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李正鋒所在的這個雅間,仍然喝了一箱68度的祥林老窯。李正鋒雖然沒有像他們幾個喝打圈兒酒,但也感覺有些喝多了,還好祥林老窯這種酒雖然有些烈,但好在不怎麼太上頭,縱然比不得茅台那樣最出名的不上頭,總歸還是算不錯的了。

李正鋒回到住處後,用冷水洗了把臉,腦袋清醒了不少。他一坐在沙發上,順手拿起擺放在茶幾上的一張報紙翻閱起來,突然一條《廣原晚報》上的很小的豆腐塊新聞引起了他的興趣。

「無名男子醉臥公路無人救助被車軋死」︰

本報訊(記者劉曉民)昨日夜晚,在黃龍市通往東河縣礦區的公路一拐彎外,有一外籍身份不明的男子因飲酒過量醉臥在路中間,不幸被過往車輛軋死。

今天凌晨4時許,我報《及時新聞》接到熱心記者來電稱︰黃龍市通過本市礦區公路上,有一男性不知何時被過往車輛軋死,從而造成了公路上大量車輛的交通阻塞。我報馬上通過駐地記者進行了調查核實。當記者趕到後發現交警已經在事發現場,正在對事故現場進行勘驗。通過采訪處理事故的交警得知︰該名男子年齡3035歲之間,身份不明,死前可能大量飲酒。經初步勘驗後認定,該男子曾經被至少兩車輛以上的車輛輾軋過,其它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今天上午本報又提到了一位姓李的先生打來的電話,聲稱在昨晚20時許,他騎摩托車下班途經黃龍市通往東河縣礦區的大橋前方1公里附近的拐彎處,曾看到一酒後受傷的男子身體橫臥在那里。這個人曾經想將這名受傷醉酒的男子送到醫院,但考慮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又無其他人給他證明,怕男子事後認定他為肇事者而對他進行訛詐,未敢對其進行施救。之後,他便將摩托車停靠在公路邊陰影處,想看一看有沒有人對這個醉酒受傷的人進行救助。該人聲稱在他路邊等了約10多分鐘,曾見到有幾個騎自行車的人和兩輛汽車曾經過時,看了看躺在地上的那個醉酒受傷的人不做聲就離開了,此外還有幾輛汽車根本沒有注意到醉酒受傷的人,差一點將這個人軋著。讓他十分感到生氣的是,在這中間曾有一輛黃龍當地牌照的黑色帕薩特汽車從這里經過,一個40左右、帶著眼鏡的干部也曾經下了車,看了看這個醉酒受傷的人,猶豫了一會兒也上車離開了。他說,一個國家干部都不對這個醉酒受傷的人進行施救,他覺得自己更不應該管這個人了,便沒有再等下去,之後也離開了現場。今天早上路過那里時,听說那個人被軋死了,他非常後悔,也非常自責……

李正鋒看完這則報道後先是一陣心涼,繼而非常生氣,這報紙作為黨的喉舌和宣傳輿論工具,怎麼能這樣發新聞?一個坐帕薩特、戴著眼鏡的形象就能說明那是個國家干部?如果那個給報社打電話的人判斷問題的水平有限的話,這話自然說得過去,可報紙怎麼也跟著人雲亦雲。如果那個坐帕薩特的人不是國家干部,你報紙偏偏來個可能是國家干部,那會對黨和政府造成多麼惡劣的影響?他馬上找來秘書黑新勝,告訴他給黃龍市委書記龔樂貧打個電話,讓他對這件事過問一下,責成公安部門對這個案子好好查一下,到底有沒有這個坐帕薩特的40歲左右的國家干部經過現場?說完,李正鋒在那張報紙上簽了個意見「請省委宣傳部、黃龍市樂貧同志閱,並責成黃龍市公安部門認真調查!」的意見。

李正鋒打開電視,將節目調到了中央電視台的新聞頻道。

過了一會兒,秘書黑新勝進來了,「李省長,剛才小曹從醫院打來了電話,說是下午曾女乃女乃听說唐建國沒有死,她的病情就好多了。」

李正鋒一听,長長松了口氣,「建國沒有自殺,太好了!」

黑新勝猶豫了一下,「不過,李省長,現在曾女乃女乃在醫院里不見了。」

李正鋒一愣,「什麼叫不見了?在醫院里好好找了沒有?」

黑新勝說道︰「醫院以為曾女乃女乃只是散步,不會走遠,便在病房里到處找了,但哪兒也沒有發現老人家的影子。現在他們正在打听曾女乃女乃的家在什麼地方,準備到她家里看一看。」

李正鋒也覺得很納悶,80多歲的老太太大黑天到哪去了呢?他忽然想到,老人家一生節儉,平時有了病連很便宜的藥都舍不得吃,會不會是發現自己住在高干病房里覺得不安心呢?莫不是回家了吧?糟糕,天這麼黑了,她家住的那個地方通不通公交車呢?如果不通的話,她要走多長時間呢?老人家經過今天一天的折騰,能走那麼遠的路嗎?

李正鋒不敢再多想了,他叫上黑新勝急忙往外走,邊走邊說︰「小黑啊,我們到曾媽媽家看看吧,千萬別再出什麼事。如果她沒有搬家的話,她原來住的地方我能夠找得到。」司機曹民安在醫院還沒有回來,黑新勝想給小曹打電話卻被李正鋒制止,「小黑啊,別叫小曹了,我們那輛車太扎眼,我們還是打輛出租車吧。」

黑新勝一想也是,祥000005這個車牌,的確太引人注目了一些。

在走出房間時,李正鋒專門讓黑新勝向服務員交待了一下,如果市里或黃鋼的同志問起他們的行蹤,就是他們晚上在附近隨便轉一下。其實,李正鋒剛離開賓館後沒幾分鐘就有好幾撥人來找了。

李正鋒他們走出賓館後,上了輛出租車,告訴出租司機他們要到馬店子生活區黃工家屬院去。那個司機30來歲,好像對他們說的那個地方馬店子很熟悉,便熱情地說︰「我家就住在馬店子黃工的家屬院,請問二位先生要到誰家啊?」

「曾春鳳家,知道嗎?」秘書黑新勝說。

「沒有听說那里住著個叫曾春鳳的呀?我從小出生在哪里,印象中沒有听說有叫這麼個名字的人啊!」出租司機有點困惑地回答,說著司機將汽車發動了。

「他兒子叫唐建國!」李正鋒補充道。

「噢!他家呀!你們說找曾女乃女乃家不就行了。曾女乃女乃原來可是在我們這兒有名的人物,我上小學時她還到學校給我們講抗日打鬼子的故事呢!記得小時候我們還經常到她家里做好事打掃衛生什麼的。」出租司機這時有點興奮,「我帶你們去,她家離我們不遠。」

忽然出租司機嘆了口氣,「曾女乃女乃這麼好的一個人,怎麼這麼想不開。也難怪,80來歲的老人了,獨生兒子一出事,擱誰身上也受不了啊!」

「他們家的事你了解嗎?」李正鋒關切地問。

「知道一點,具體還不太清楚。昨天我開的晚班車,上午在睡覺,中午听我媳婦說曾女乃女乃尋短見的事。」出租司機側了一下頭,對坐在後面的李正鋒,「後面的先生有點眼熟,您和他們家是親戚嗎?」

「是啊!」李正鋒忽然想起了什麼,對司機說,「你說的曾女乃女乃今天被送到了醫院,現在卻不見了,我們想知道她是不是回了家。你能不能順著黃龍第一醫院到馬店子生活小區最近路走一走,幫我們找一找曾女乃女乃是不是在回家的路上。」

出租車在大路上走了一段,便拐入了旁邊的小街道。出租車速度不太快地往前走,李正鋒感覺路越來越熟悉了。黃龍市這些年除在主要干道上蓋起了一些大樓外,一些小街道上的變化並不大。忽然他們看到一個三輪車在前面走,車子上坐著一個人,出租司機高興地喊道︰「那個三輪車上坐著的人就是曾女乃女乃。」

出租車司機將車在三輪車前面的路邊停好車,打開門走了出來,並沖著曾春鳳喊道︰「曾女乃女乃,你家來客人了!」接著李正鋒他們也下了出租車。

三輪車停了下來,蹬三輪的人說︰「我賣完菜看到一個老太太走幾步停下來歇一歇,就用我的三輪車帶了她一段。老太太,你家里人來了,你就跟他們走吧!」說著幫著把曾春鳳扶下三輪車。

上了出租車,李正鋒問︰「曾媽媽,你怎麼從醫院里自己一個人出來了?」

曾春鳳看上去很累,精神頭卻比原來好多了,她高興地說︰「鋒娃兒,你建國哥沒出事。建國這孩子,可把我這當媽的給嚇死了!」說著,曾春鳳的眼角滿是激動的淚光,「今天下午,鄰居街坊到醫院里來看我,告訴我建國沒事了。他們還在電話里讓我和建國通了電話。」

李正鋒一听,一顆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便又埋怨道︰「曾媽媽,你身體不好,怎麼不在醫院里呀?干什麼一個人偷偷地跑出來呢?」

「我又沒有病,住院花那個錢干啥!」曾春鳳輕松地回答著。

這時,開出租車的司機說話了,「曾女乃女乃,這位喊你媽D是誰啊?我怎麼瞧著好像有點印象,又一時認不出來啊!」

「奮進啊,你認不出來了嗎?這是你正鋒ど叔啊!你前些年應當見過的呀!」

那個叫「奮進」的出租車司機頓然醒悟地喊道︰「噢,想起來了,我說我怎麼看著這麼眼熟呢!」

李正鋒笑了笑,這司機他還真認識,名叫周奮進,這種什麼建國、愛國、建軍、愛軍、奮進之類的名字,算是當時的一大特色吧,同名的特別多,也是一個時代鮮活的記憶。李正鋒比周奮進大十一二歲,所以人家叫他ど叔,就是年紀較小的叔叔的意思,當初他在黃鋼上班的時候,這周奮進才七八歲,後來他離開一段時間再調回黃鋼的時候,周奮進十幾歲上中學了,在學校寄宿,跟李正鋒見面也就有點少,也難怪印象不怎麼深刻了。

他跟周奮進打了下招呼,這才轉頭對黑新勝說︰「小黑,給小曹打個電話,就說曾媽媽找到了,我們帶她先回家看看,讓小曹跟醫院里的大夫們說一下,也好放心。」

出租車在狹窄的街道中拐來拐去,在前面一片破敗的平房前停了下來。李正鋒扶著曾春鳳下了車,準備要付出租車費時,出租車司機周奮進笑了笑︰「都是街坊鄰居的,正鋒ど叔這麼多年不見了,我哪能要您的錢呀!」

李正鋒執意要給,周奮進執意不要,最後周奮進急了,來了一句「這不是寒摻我嗎?您呀,趕緊的收起錢,我還得找生意呢」,李正鋒知道講下去也白搭了,人家這是鐵了心不要,只好感謝了幾句,讓他開走了。

李正鋒在跨入曾春鳳家很小很小的小院時,一種熟悉親切的感覺撲面而來,但一種負罪感油然而生。自己離開黃龍市十多年了,中間僅專門看過曾春鳳一次,除了電話聯系以外由于工作太忙沒有再看過他們一家,但他怎麼也想不到曾春鳳他們一家至今仍然住在這個小院子里。

進入院子,唐建國的愛人梁曉瑩已經走出了房門迎了出來,當看到李正鋒他們驚訝地問︰「媽,醫生不是不讓你住院嗎?你怎麼和正鋒哥他們一塊回來了呢?」

「我又沒有病,住什麼醫院。」曾春鳳十分干脆地回答道。

進了屋以後,李正鋒一看,屋里的情況和多年前他來過的情形沒有多少變化,他熟悉的那對十多年前流行的沙發、一個電視櫃,還有一台14英寸的老式彩電、一張雙人床靜靜地擠在十二三平米的房間內,再沒有什麼更值錢的東西。進了屋,他們扶著老人躺在床上。老人要兒媳梁曉瑩給李正鋒他們準備飯時,李正鋒堅持說他們已經吃過飯了。

梁曉瑩將折疊式的圓式飯桌放好,用玻璃茶杯給李正鋒和黑新勝各倒了杯白開水,然後有些郝然,又十分抱歉地搓了搓手說︰「沒想到你們會來,家里什麼也沒準備,就喝點白水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龍騰最新章節 | 宦海龍騰全文閱讀 | 宦海龍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