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龍騰 第079章 中央巡視組

作者 ︰ 雲無風

第079章中央巡視組

回到吳城的蕭宸變得有些低調,而相反的,市長趙介民和副市長王文遠出現在官方媒體的時候越來越多,普通市民對此自然什麼感覺都沒有,但有心人卻發現了這一現象,在**前出現這種現象,聰明的干部自然會產生聯想,所以這段時間前去找趙市長和王副市長匯報工作的干部也是越發的多起來了。

蕭宸這段時間在媒體面前雖然低調,但在工作上可並不低調。連續四次常委會,有三次對全市下轄的地市、重要單位調整了領導班子,兩個縣級市的書記進入市人大出任副主任,一個縣級市的書記進入政協,換上的新書記則都是蕭宸比較看好同時也具備年齡優勢的干部,三位市委(縣級)書記平均年齡僅35.7歲,考慮到吳城的幾個縣級市經濟規模都相當了得,這樣的人事配置可謂是相當年輕化了。

至于市直單位,變動反而不是很大,倒不是蕭宸覺得市直機關就不需要年輕干部掌舵,而是幾個主要的機關在前段時間已經調整完畢,現在已經不必要再去忙乎什麼,畢竟像吳城這種工商業規模巨大而農業產值僅佔GDP3%左右的市,類似農業局長之類的位置,蕭宸不可能也清一色的換成自己主要培養的干部。他主要掌控的,也無非組織部、紀委、宣傳部、公安局、發計委、經信委、財政局、規劃局、國土局、旅游局、住建局、商務局、交通局、教育局、信訪局以及雙重管理的國資委和地稅局這些,至于其他部門,只要工作相比以前還有一些進步,他也就不強求那麼多了,當領導的有一個原則︰「抓重點,重點抓」,對此他自然很清楚。

這段時間里的另一件大事,則是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巡視組巡視到了吳城。

說到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巡視組,其職責比較寬泛,官方說法是︰「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局,緊密結合被巡視地區和單位實際,完善制度,突出重點,創新方法,強化巡視成果運用,促進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決定的貫徹執行提供保證。加強對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情況的監督檢查,切實把‘三個代表’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加強對領導干部廉政勤政和貫徹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的監督檢查,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斗爭深入開展。加強對執行民主集中制和選拔任用干部等情況的監督檢查,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加強對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情況的監督檢查,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等。」

中央巡視組組建之初,共有45名巡視工作人員,每組一般是9名,1名組長,1名副組長。巡視組的領導機構為設在中紀委、中組部下的副部級巡視工作辦公室。從公開的巡視組領導成員名單可以看出,巡視組成員的選擇是很有講究的。組長多由退出領導崗位,但還沒有辦理離職退休手續的正部級領導擔任,而且多是從事黨務工作和組織工作多年的干部。除此之外,巡視組的其他成員有局級干部,也有處級干部。

中央巡視組前往某一個省後,一般停留23個月,其間會與當地100200名干部談話。整個過程中,巡視組只帶耳朵、眼楮、照相機、錄音機。他們的職責是發現問題,但不辦案,只負責向中紀委、中組部報告,兩部委再將報告轉呈中央。

由于巡視組的特殊職能,一開始,有的群眾這樣評價巡視︰「巡」就是轉一轉,「視」就是看一看,合起來就是走一走,看一看。其實,巡視當然絕非這樣膚淺。特別是隨著中央巡視組到地方巡視向地方群眾公開,中央和地方媒體也時有報道,中央巡視組如何辦案,究竟能起到什麼效果,已變得越來越公開。

巡視組到達地方後,原則上避諱大張旗鼓,但也不可能像搞地下工作一樣秘密。一般是先開一個見面會,見面會的範圍主要是副省級以上的干部,還有組織部、紀委的一些領導。見面會後,要發一個消息,公布巡視組的電話和信箱等聯系方式,讓大家知道巡視組來了。而且,以後的活動一律不做報道。

在巡視中,一般不過多地采用召開座談會的形式了解情況。因為,大家在一起,顧慮較多,很難講心里話。巡視組的原則是,只要能了解到真實情況,在不張揚、不違紀、不違法、不引起社會轟動、不影響地方工作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固定形式,不過分地受時間的限制,采取各種不同的方法,對重大問題盯住不放。必要時,還要采取分散活動的方式,進行明察暗訪。

因為,巡視組每到一地,要談的人大概有三四百人。談話對象有在職省級領導和省直部門及中央駐地方廳級單位的一把手,市(地、州)的黨政一把手、紀委書記、組織部長,也有退下來的副省級以上的老同志,和部分退下來不久的省直部門一把手。有時,還要下到市(地、州),找到部分老縣委書記、縣長了解情況,甚至深入到鄉鎮、農村、工廠,直接听取基層干部和農民、下崗職工的意見。同時,巡視組成員也有權調閱、復制相關文件、會議紀錄以及列席有關機關的會議。有時,巡視組還可以從一些重大案件中發現情況。

所以,這次中央巡視組在**召開前這麼關鍵的時候來江東,自然讓江東省委高度重視,但重視歸重視,中央巡視組的活動範圍、活動內容卻是省委也不能插手的,省委和各地市也只能強化自身,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待巡視結果。

蕭宸作為副省級地方主要領導,在巡視組巡視吳城的時候,自然也是要被邀請談話的。

關于談話,有一點值得注意︰巡視組的職責是重在發現問題,而非辦案。所以,巡視組到了一個地方,經過一段時間巡視之後,下一個任務就是把了解到的真實情況向中紀委、中組部領導報告,讓領導對巡視地區的黨政領導班子及其主要成員有一個準確、全面、真實的了解,為領導作出正確決策、全面了解干部和正確使用干部提供可靠的依據。

巡視組還要向被巡視省的兩個一把手通報巡視的情況。除他們本人的問題外,盡可能詳細地通報巡視中了解到的有關情況和問題,使他們心中有數。

如此一來,就有兩種結果︰一種,如果發現一些人違反法律,特別是一些大案要案的線索,以及反映個別領導的一些重要情況,都單獨整理材料,分層次、分部門移交,以便及時清除**分子。再一種,發現一些干部有廉政問題,但還沒有掉下去,對這樣的人,不是一棒子打死,要給他們提出警告,亮個黃牌,改了就好。比如,涉及省委主要領導同志本人的問題,如果是一般性的,經中紀委、中組部領導同意後,巡視組要與他們談話提醒,引起他們的警惕。而對個別班子成員存在的一些問題或不良反映,除在反饋時不點名指出之外,必要時還要找他們本人個別談話。

巡視組是全組來到吳城的,而蕭宸在出席見面會之後,並沒有私下拜訪巡視組的正副組長,中紀委副書記趙本之和中組部副部長黃明盛。巡視組經過五天時間的明察暗訪,充分了解干情、民情之後,趙本之和黃明盛在這天下午向蕭宸發出邀請,請他晚上到巡視組下榻的吳江賓館談話,蕭宸欣然應約。

吳江賓館和吳江大酒店不是一回事,這里是國有賓館,年頭不小了,但經過數次裝修改建,星級並不低,雖然不是吳城幾大五星級大酒店之一,但它這個四星級有幾個套房卻是比五星級酒店還要夠檔次,畢竟有些時候,國家級領導人來吳城視察工作也是住在吳江賓館的,而這幾間套房,也正是為此而專設,平時一般不對外營業。

蕭宸來到吳江賓館的時候,剛過飯點,在賓館門口便有工作人員領他進了後院。其實吳江賓館說是賓館,但並非那種一棟樓式的賓館,而是更像招待所,畢竟是以前那個時代的產物,而趙本之副書記和黃明盛副部長,自然是住在後面的小樓里的。

到了小樓外圍,工作人員便也不方便進去了,幾位一看就是警衛員的同志過來,蕭宸早已很配合地遞上了工作證,當頭的兩位警衛員分別查驗之後,還算客氣地朝蕭宸點了點頭︰「蕭書記請,趙書記和黃部長等了有一會兒了。」

雖然他們的態度說不上客氣,但蕭宸知道一般警衛員就是這種神態,倒不是什麼看不起他的意思,自然也不會計較什麼,和氣地笑了笑︰「辛苦兩位同志了。」然後他便面色如常地上了樓。

兩名警衛員一起轉頭看了他一眼,其中一位挑了挑眉頭,對旁邊那位比他略大一點的漢子說︰「這蕭書記就是蕭老家的那位麒麟兒吧?呼吸頻率從頭到尾沒有變過,還真是氣定神閑呢。」

另外那位警衛員微微一笑︰「大人物見習慣罷了。」

蕭宸敲門而入的時候,趙本之副書記和黃明盛副部長便一起微笑著起身,分別跟蕭宸握了手。

蕭宸笑著道︰「趙書記、黃部長,我來遲了,真抱歉。」

趙本之副書記笑著擺擺手︰「這個時候來才是剛剛好,要是早半個小時,我們吃飯吃到一半你來了,那才麻煩呢。」

黃明盛和蕭宸便一起笑了起來。

分賓主坐下之後,趙本之副書記便笑著說︰「來江東巡視了五個市了,市民認可度最高的,就數吳城,作為市委書記,你有什麼感想?」

蕭宸還沒說話,這時候黃明盛副部長插了一句︰「這里就我們三個人,套話就不用說了,咱們說老實話,都挺忙的,就說說你自己的真實感受吧。」

蕭宸笑了笑︰「我的真實感受,只怕听起來也還是挺像套話的。」

趙本之和黃明盛對望了一眼,黃明盛笑著說︰「哦?怎麼說?」

蕭宸微微笑著︰「如果說民眾對我們吳城市委市政府還算比較滿意,我以為原因無非是他們比較認可吳城市委市政府的三大原則︰‘透明、廉潔、高效’。而這三大原則,其根基是加強了黨的思想建設,市委市政府的一切出發點都在一個原則上︰‘為人民服務’。其能卓有成效地達到或盡量接近預期目的,則是因為在中央的政策支持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以及信任之下,我們吳城市委市政府能夠放手去做,進而讓民眾得到切實的好處。」

黃明盛笑了笑︰「透明、廉潔、高效?」

蕭宸點點頭。

黃明盛沉吟了一下︰「那你能不能說說,你理解中的透明、廉潔、高效,為什麼這麼重要,它們具體又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蕭宸听了,便也沉吟了一下,才說道︰「我把透明擺在第一位。因為在我看來,我們現在經濟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按照生產力和生產制度的關系來看,政治制度改革已成必然,而聯系我國的現狀來看,政治制度改革是要改什麼呢?我想主要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認真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公正、公開、透明的制度是政府行政管理廉潔高效必然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內在要求,更是目前我們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黃明盛不愧是做組織工作的,抓要點極準,听了蕭宸這幾句,便點點頭,卻不置可否地反問︰「必然要求、內在要求、具體體現?怎麼說?」

蕭宸這次不需要再沉吟了,輕松地答道︰「我說的第一點,公開透明制度是政府行政管理廉潔高效的必然要求。建立公開透明的行政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地促進行政管理體制廉潔高效運轉。目前行政管理中的許多弊端都與公開透明度不夠,群眾監督不力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譬如,政府公共財政,行政管理費用耗資大、成本高、隨意性強。投資建設,立項不準、把關不嚴、招投標‘暗箱’操作。行政管理、執法的亂收費、亂罰款現象等。如果我們的制度更公開透明一些,人民的監督力量再增強一些,相信我們行政管理的廉潔高效一定會更上一個層次。

我說的第二點,公開透明制度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內在要求。所謂文明,在廣義上講,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成果和財富的總和。人類在政治領域中所創造的財富,主要表現為社會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進步即政治文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取得成功,歸根到底取決于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物質文明建設的不斷進步,而這種發展和進步,離不開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動力和政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是華夏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要求,人民當家作主,就必然要求我們的管理制度公開透明,使我們的政府由一個還不夠透明,不易受人民監督的政府變為一個公開透明、易于接受人民監督的政府。這一切都急需要我們的管理制度更進一步地公開透明。

我說的第三點,公開透明制度是人類文明社會發展的本質要求和必然結果。從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過程來看,人類社會每前進一步,都是社會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推動的結果。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對社會政治文明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越來越強烈。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是目前人類社會最進步的社會,公開透明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體現,是我們向**邁進的基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進一步建立公開透明的行政管理制度,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等都有著及其重大的意義。」

「你這個話的意思,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你認為在我們目前的制度下,還存在不少弊端,而這些弊端都跟不透明有關?」

這句話,卻不是黃明盛副部長提的問了,而是趙本之副書記插的一句問題。

蕭宸毫不遲疑地點點頭︰「是。我們目前存在不少弊端,其中絕大多數都跟不透明有關。」

「譬如說?」趙本之立刻接了話。

蕭宸伸出四根手指︰「我隨便淺談四點。第一,在干部人事制度方面。干部任用民主程度不夠,群眾監管不力,任人唯親拉幫結伙現象,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現象時有發生,民主公示形同虛設,在被提拔的干部中,素質低下,品質不高,甚至于道德敗壞者也時有發生。

第二,在財政管理制度方面。分配不夠透明,爭分蛋糕現象突出,財政監管不力,行政管理成本高,耗資大,資產利用率低,浪費嚴重。

第三,在投資項目建設方面。調研不深入,論證不準確,缺乏同基層干部群眾的溝通,建設項目設計效益與實際效益相差較大,招投標‘暗箱’操作,透露標的、抬高標的等。

第四,在行政管理與行政執法方面。管理與執法人員不按規則履行職責,徇私枉法,亂收費、亂罰款、亂扣押、亂沒收問題嚴重。

以上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既嚴重地損害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損害了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助長了不良風氣的滋生蔓延,為不法者吃拿卡要、貪污受賄提供了方便。又使政府的行政管理效能大大降低,成本不斷增加,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降低,給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帶來了很大影響。」

趙本之和黃明盛對望了一眼,趙本之不置可否地問道︰「你覺得,這些問題,在‘透明’以後,都能杜絕?」

蕭宸笑道︰「杜絕,這個我不敢保證,但大為改善,我相信是可以的。」

黃明盛笑著問︰「那麼,作為我國重要經濟城市的主要領導,你對建立公開透明制度,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可有什麼建議?」

蕭宸笑了笑︰「這個,說來話長啊。」

趙本之和黃明盛都笑了起來,趙本之擺擺手︰「少打馬虎眼,我們來地方上,不就是來看看、听听的嗎?民眾的意思,我們要听,干部的意思,我們就不要听了?更何況還是一個地區的主要干部?說,盡管說。」

蕭宸笑道︰「那我可就說了。」趙本之瞪了他一眼,蕭宸就笑著開口了。

「在我看來,公開透明的行政管理制度就是要使政府‘由一個看不見的政府變成一個看得見的政府,由一個看不見的財政變成一個看得見的財政,由一個缺乏責任感的政府變成一個負有責任的政府,由一個不受公民監督和信賴的政府變成一個受到公民監督和信賴的政府。’從而使政府的行為得到約束和監督,政府的管理效能得到提高,政府的民主意識得到增強,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建設得到加強。然而,這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需要我們下決心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政府行政管理人員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標志著人類社會的文明向前大大跨越了一步,然而這種制度的跨越並不意味著人們的思想都會得到跨越,社會主義的管理者由于受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侵蝕和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為民做主’在部分干部中已經根深蒂固,當官做老爺也習以為常。然而權力就是責任,權力就是服務的思想觀念並不牢固。這些行為是同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極不相稱的,更是同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相背離的。因此,在我們大力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今天,必須下決心解決領導干部的這些思想觀念問題,要變領導干部事事‘為民做主’為事事為民服務,變領導干部當官做老爺為領導干部當官做公僕,變領導干部‘決策千里之外’為領導干部深入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決策于實際之中。觀念轉變了,作風才能轉變、制度政策才會公開透明,辦事才能公正。

第二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和工作人員必須破除既得利益和個人私利。國家行政管理公開透明度不夠不僅與管理體制、管理者的思想觀念有關,同樣也與管理者的既得利益緊密聯系。體制上的問題可以通過改革解決,觀念上的問題,可以通過教育來提高,而最難解決的問題恐怕是既得利益的丟失。管理、執法的透明度不高,行使管理的人員可以通過各種手段‘貪污’國家的政策,並從中謀取私利,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利劃國有資產為部門所有,為小集團利益而侵佔國家集體利益,這些現象實質上已在我們的權力部門時常出現並愈演愈烈。這種利益的紐帶牢牢地捆住了當權者的手腳。要使國家機關的政策制度進一步公開透明,首先就必須使國家機關的領導者,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破除小集團既得利益的束縛,開闊胸懷,把權力用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用在黨的事業上。其次就是領導者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要拋棄個人家庭的私利,這樣才能無所顧忌的把政策交給人民並甘心情願地接受人民的監督。

第三是行政管理的公開透明必須建立在嚴明的法律制度基礎之上。公開透明的管理制度必須有嚴明的法律作保障,否則將難以形成。因為,政府的管理者是由各式各樣的人組合起來的,並非是‘清一色’的,是不吃五谷的布爾什維克,所以,僅靠教育讓其放下利益是不行的,且是行不通的。必須嚴明法紀,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和違法必糾。只有嚴明法紀,對濫用職權違法亂紀者繩之以法,使其利益受到重損,從而警示違犯者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當前最主要的是要建立健全嚴明的法律制度,用法律制度來規範管理者、制裁不法者。這樣才能保障好的政策、法令的有效貫徹執行。

第四是要建立嚴格的政績考核制度。政績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和全體公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做到獎勤罰懶,功過分明。現在的所謂考核,實際上有走過場的趨向,公開度不夠、透明度不高、公正度不準,失信于民。我建議今後對政府行政管理政績的考核,既要考核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和公務人員的工作‘實績’,還要考核其施政成本,如果施政成本過高,則其政績就會沖淡甚至于消失。考核的面要廣泛,不能僅局限在單位內部。要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實行科學的考核辦法。

第五是對政府進行行政管理監督必須有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公開透明,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具體體現,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進一步落實。公開透明的目的,一是為了使全體公民更好地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使黨的方針政策在廣大群眾中得到有效地貫徹執行。二是為了廣泛的發揚民主,由人民自己來依法管理國家的大事。三是為了讓人民監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辦事行為,形成一個更加廣泛有效的監督機制。因此,如果沒有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公開透明制度就難以很好地實施,政府的政策、法令在執行中仍可能大打折扣。所以要使政府管理公開透明制度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就必須要向全體公民進行廣泛地宣傳教育,使其更進一步樹立主人翁思想、增強民主意識,號召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監督政府行政管理的事務之中。除要加強組織監督外,還要廣泛地發揚民主,要建立群眾評議政府政績制度,把群眾對政府工作政績的認可度作為審議國家機關工作實效和工作人員晉升的重要依據。這樣就可以進一步達到對權力的制約和有效監督。」

蕭宸說完,趙本之副書記順手從茶幾上拿了瓶水丟過他,笑道︰「听你說得這麼頭頭是道,想必這些話在你腦子里盤算了很久了吧?」

蕭宸呵呵一笑︰「上次在黨校學習的時候我就琢磨了,回來以後雖然比較忙,但我還是把‘透明政府’的主要想法跟班子里的其他同志做了一些交流,四大班子對此基本上都是同意的,政府方面已經出台了幾個制度,現在正在觀看成效,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表現還不錯。」

黃明盛副部長笑著問︰「你剛才第五點,讓我想起孔子的一句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的觀點看來是正好相反啊。」

蕭宸笑道︰「我倒沒覺得相反了。」

「哦?」黃明盛奇道︰「怎麼就沒反呢?」

蕭宸喝了口水,說︰「我一直以為,孔子這句話是被後人誤解了的。」

「誤解?」

蕭宸點點頭,說︰「我們都知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以前的斷句方法,其實現在學術界有一個觀點,認為《論語.泰伯》中的這句話斷句有誤,應該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斷句不同,含義大相徑庭。從語義、語法角度考量,兩種斷句都有其合理性,都能自圓其說。在此情況下,我覺得不妨以孔子的一貫思想作為參照,采取與之相符的斷句,應該更可靠些。按第一種斷句,意思是‘民眾可以讓他們照著我們的指引走,不可以讓他們知道為什麼’,則孔子頗有‘愚民’之嫌。但縱觀《論語》,很難說這符合孔子的言行。一個明顯的例證是《子路篇》的‘以不教民戰,是為棄之’,即驅使沒有受過訓練的民眾作戰,那就是拋棄他們,反過來說便是要‘教民’。這實在是孔子的一貫主張,翻開《論語》,例子不勝枚舉。同樣出自《子路篇》的,還有孔子與冉有的對話,表述了孔子先‘富之’後‘教之’的觀點。我們大可質疑這一排序,但必須承認孔子並不主張‘愚民’,即‘不可使知之’,而主張‘教民’。《為政篇》說得更清楚︰‘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里無疑包含著‘教民’的思想,在孔子看來,僅僅用刑罰治民,而以仁德感化,是不行的,會造成民眾的‘無恥’。所以,倘若以符合孔子整體思想作為參照,‘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更勝一籌。

現在有些學者卻認為,如此斷句是硬用‘民主’比附孔子。我不敢苟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並非現代觀念上的民主。孔子的‘教民’看重‘君子’的作用,《顏淵篇》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中的‘君子’一側重指有位者、執政者,一側重指品德高尚者,有德者,這里當作前者,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的意思差不多,強調有位者的表率作用。不過《論語》更時常在‘有德者’的意義上使用‘君子’一詞,並著重強調他們的表率作用。我們也大可質疑孔子的這種‘偏愛’,但不能由此得出他主張‘愚民’。

退一步講,即便采用第一種斷句,也不應看成孔子的一貫主張。我們應整體把握孔子的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顯然與其‘教民’的思想不符,推而廣之,與儒家學說也不符。《大學》開宗明義地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親民’就是‘新民’、‘使民新’,自是‘教民’而非‘愚民’。所以依我愚見,‘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甚至可以用佛學的‘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相對應,哪有‘愚民’的意思?何況,我們已無法了解孔子說這番話的背景,難以確解。因此,竊以為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斷句更為妥當。」

黃明盛笑起來︰「我沒記錯的話,蕭宸同志你是學法學和經濟學的吧,想不到對儒家思想甚至佛家思想都有了解……嗯,剛才這個觀點,是不是也跟你認為政府應該更透明有關呢?」

蕭宸笑著道︰「重視教育,是我的一貫作風。民眾的政治理解能力越高,我們透明起來,難度越低,因為我們現在經常認為不能透明的原因就是因為透明以後,我們的很多做法民眾不能理解。這個情況有沒有,有,當然有。所以我們才要‘不可使,知之’,只有民眾的政治理解力提高了,才會更多的理解政府,而政府的透明,也才會變得有意義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龍騰最新章節 | 宦海龍騰全文閱讀 | 宦海龍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