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龍騰 第057章 藍藻危機

作者 ︰ 雲無風

第057章藍藻危機

沈誠面色焦急,一分鐘之內連續看了三次手表,蕭書記進游書記的辦公室談話已經四十七分鐘了,還絲毫沒有要出來的跡象,這讓作為秘書的沈誠十分焦慮,倒不是談話有什麼問題,而是沈誠剛才接到市里的緊急電話通知,有一件十分重大而緊急的事情必須馬上報告蕭書記,這件事遲一點都可能造成重大損失。

但游靖和蕭宸的談話卻絕非他夠資格打斷的,他只能焦急地在游靖的辦公室外來來回回踱步轉圈圈。

咯吱!辦公室的門終于開了,沈誠心里仿佛落下了老大一塊石頭,連忙迎了上去,看著由游書記親自送出門外的蕭書記,微微有些惶急地說了一聲︰「蕭書記,市里有緊急報告。」

蕭宸已經從沈誠的表情看出一些端倪,沈誠是個很穩健的秘書,若非重大情況,絕不會露出這般緊張的表情來,他能露出這樣的神色,說明這件事遠遠不是他能擔得起干系的。

情況不妙!蕭宸腦子里頓時判斷出了這一點,但他心里卻也奇怪,當官的最怕不過三樣,一是自己**的事情東窗事發了;二是治下出現重大**;三是治下出現嚴重群體安全事故。但蕭宸自己的事自己清楚,自己從**上來說,絕對是全國最清白的官員之一,說**案爆發了,那絕不可能,而且按照自己的身份,也不應該有人敢在這上面污蔑自己。

重大**?蕭宸想了想,也不太應該,吳城經濟發達,社會矛盾並不算突出,原本這兩年有了一點苗頭,可自己到任吳城市委書記之後,對內緊抓廉政建設、打擊房地產泡沫,對外打造吳城新名片,干群關系在全國來說都應該算很融洽了,怎麼會忽然出現**?

只有重大安全事故這一點蕭宸不敢保證——這一點真正能保證的官員恐怕沒有,一個官員再怎麼盡力去按照科學的手段規範生產,也不可能管到全市這麼大的地方的每一個方方面面,任何企業只要有一個操作者一時失誤,都可能導致安全事故,這誰能保證?

「不要急,慌什麼,有什麼事就說。」蕭宸也沒避開游靖,就直接沉下臉說道。

沈誠被蕭宸看了一眼,頓時穩住了心神,說︰「梁溪爆發大面積藍藻污染,已經影響到了我市,現在全市環城河全面告緊,城內河道也已經初步出現了藍藻,據環保局說,梁溪的情況十分嚴重,市區的河道全成了臭水溝,自來水廠供應的自來水腥臭無比,別說不能飲用,根本連沾到身上都讓人惡心……現在全城水源幾乎斷絕,民眾生活用水困難,市面上的純淨水、礦泉水遭到搶購,恐怕很快要斷貨。現在我們吳城也開始出現這種情況,只是城區內情況比梁溪暫時還好一點,但如果……恐怕也就是兩三天的事。」

蕭宸倒抽一口冷氣,頭皮一陣發麻,雖然臉上沒有什麼表現,但內心卻是早就原諒了沈誠剛才的惶恐——全市河道水源全部污染!全城生活用水全斷!各類成品水遭到大範圍搶購!

這比什麼重大安全事故還要重大一百倍!因為這是事關數百萬民眾生存的大問題,一個處理不好,真要是出了大問題,別說區區沈誠這個市委辦副主任擔不起這個責任,就是他蕭宸這個吳城市委書記,也是百死莫贖!

看見蕭宸神色雖然沒變,但臉色卻是猛然一緊,游靖也早已反應過來,深吸一口氣︰「梁溪……楊維責這是干的什麼市委書記!虧得省委還在討論要不要讓他入常,他居然能……這是瀆職,是玩忽職守!」

楊維責,梁溪市委書記,省委委員,最近省委正在討論關于他作為三大市之一唯一沒有入常的市委書記,是不是應該在今年補充進省委常委班子的問題,卻不想在這麼關鍵的時候,居然出了這樣的大事。不管事情究竟是怎樣,梁溪出現這麼大的問題,作為市委書記,楊維責罪責難逃,只看他的補救措施是不是及時,以及最後造成的危害究竟可以控制到多大的範圍內了。

「游書記,今晚的聚餐就此作罷,我現在要馬上回吳城。」蕭宸在第一時間表示了自己的態度。

游靖嚴肅地點點頭︰「出了這麼大的事,我自然不會留你了,吃飯什麼時候都可以,但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這以後咱們也不用吃飯了。這樣,你直接往吳城趕,向書記和省長哪里,我立刻向他們報告。」

蕭宸點點頭,也是一臉嚴肅︰「好,那就麻煩游書記了,我先走一步。」

「嗯,蕭宸……同志,對這件事,你一定慎重處理,首先要保證民眾生活必須用水。」游靖終于還是忍不住交代了一聲,他平時對蕭宸是極為信任的,但此時此刻,他畢竟還是擔心蕭宸年輕,怕他沒找準關鍵的方向。

蕭宸心里明鏡似的,點點頭,也不多說,轉頭就走。快要上車的時候,他朝前面準備為他開門的林磊擺手道︰「我自己來,你趕緊上車,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吳城,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擱,能開多快就多快!」

林磊楞了一下,也明白過來,他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看蕭書記在眾目睽睽之下就把這句話說出來,可見絕非他自己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十有**吳城出了問題。他自然不敢在這麼關鍵的時候浪費時間,連忙轉身小跑到駕駛室邊,飛快的拉開車門就鑽了進去。

沈誠也是一路小跑,跟蕭宸幾乎是同時上了車,兩扇車門還沒關緊,黑色的奧迪就已經一噴青煙揚長而去,留下省委機關里一群人莫名其妙的地你看我、我看你,怎麼也猜不透這位蕭書記是怎麼回事了。當官的,還是當大官的,到哪里不是四平八穩,不疾不徐,看著就是一副外圓內方、和光同塵的樣子,哪里有這位蕭書記這般,搞得跟飆車一樣了?說來也怪,這蕭書記平時也不是這樣呀……

蕭宸上了車,也不是就悠閑地等著林磊把車開回吳城再做事,他早已掏出電話,首先把電話打到趙介民那里詢問了情況,然後開始一個一個地跟各個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直接電話聯系,詢問他們現在的具體情況和他們采取的對策。

一個心不在工作上的市委書記可以很悠閑,但一個如蕭宸這樣的市委書記卻是忙得恨不得一刀把自己劈成兩邊好分開來忙。

2001年6月21日,新華社報導︰昨日,太湖梁溪流域大面積藍藻暴發,遭到藍藻污染的、散發著惡臭味的水涌進了自來水廠,然後通過管道流進了千家萬戶。那些散發著濃濃腥臭味的水,令人作嘔,不僅讓市民無法做飯,而且使洗漱都受到了嚴重影響,為了解決飲水問題,很多市民只能選擇到超市排隊購買純淨水。純淨水一躍成為梁溪市面最為搶手的商品。

太湖藍藻不僅在梁溪引發了水危機,也引起太湖流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在東太湖吳城水域,藍藻暴發還導致了大量魚類死亡,吳城環城河道出現大量藍藻,城內河道也有藍藻出現,吳城水源被嚴重威脅。正在省會金寧參加江東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的江東省委常委、吳城市委書記蕭宸當機立斷,連夜趕回吳城,親自坐鎮指揮這一場事關六百萬吳城民眾飲水安全的藍藻殲滅戰……

太湖藍藻的暴發似乎只是一根引線。隨後,巢湖、滇池、恆春等其他地區也不同程度地出現藍藻水華污染。華夏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衛星監測發現,2001年6月下旬,巢湖西北部藍藻覆蓋範圍達280平方公里,岸邊湖水大部分呈綠色,嚴重區域湖水呈粘稠狀。

寧徽省巢湖市環保局副局長寧志松說,巢湖是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很多城鎮污水處理沒有搞起來,這些污水一般進入河流斷面,直接進入巢湖,這是巢湖富營養化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同樣是2001年6月下旬,因氣溫較高,川南滇池藍藻大量繁殖,湖水變得跟綠油漆一般,散發出陣陣腥臭味,滇池藍藻再次暴發。

2001年7月,作為恆春市重要水源地之一的新立城水庫突現藍藻。

雖然巢湖、滇池等地的藍藻污染沒有如太湖梁溪流域一般造成飲水危機,但是藍藻污染所造成的水質惡化、水體缺氧以及對人畜潛在的毒素傷害等仍不容忽視。並且,藍藻污染危機也再次刺激了社會的環保神經,治理藍藻不僅再次成為熱門話題,而且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華夏環保產業協會的有關負責人表示,藍藻危機暴發的背後,其實是水體被嚴重污染的事實。若以太湖為例,就可以略一斑而窺全豹了。

近年來,太湖幾乎成為我國江河湖海污染水處理難的負面標本,太湖藍藻更是年年暴發。江、浙、滬三地政府多年來重視對太湖環境治理,但目前尚未收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太湖的水污染依然嚴重,太湖生態系統結構持續惡化。

由于污染不斷加重,太湖沉水植物的分布面積大幅度萎縮。華科院金寧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的報告顯示,近3年來,隨著藍藻大面積入侵,在貢湖灣、西山島南至七都的東英嘴一帶、西山與東山之間,清水型水草大量減少,水體透明度顯著下降。

監測結果還顯示,太湖的營養鹽濃度持續增高,富營養化加重趨勢明顯。每年5∼10月份太湖湖心區8號監測點的數據顯示,1998年以來水體總磷的濃度和葉綠素含量的平均值均呈現不斷增加趨勢。

由于水體嚴重富營養化,太湖流域的飲用水日益受到威脅。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太湖流域的飲用水源地水質以Ⅱ類、Ⅲ類為主,有32%的水體水質不能達到飲用水要求。其中,江南省禾城市的情況較為嚴重,其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劣于Ⅳ類水體。

其實自80年代初以來,我國已開發幾十種技術與方法,但都未能阻止藍藻的暴發。京城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趙金東曾說︰「藍藻暴發只是表面現象,並不是藍藻把太湖弄髒了,實際上是人把太湖弄髒了。」

他認為,藍藻水華來源于水體污染,是大量的不加控制的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導致了水體嚴重污染。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硫等營養元素,它們與水中的微生物相互作用,如果水體不流動,再加上適宜的溫度,就會造成藍藻暴發。

華夏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導師江高明表示,藍藻是遠比人類等高等動物出現得早得多的物種,迄今為至,藍藻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33億多年。目前已知的藍藻1500多種,分布十分廣泛,遍及世界各地,但主要為淡水產。除少數藍藻能夠生活在60~85℃的溫泉中外,大部分藍藻生存的溫度在30~40℃之間。當水體達到了富營養化水平時就具備了發生水華的基本條件。

對此,華夏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宋立榮也發文論述,認為藍藻水華的頻繁發生,是水體富營養化不斷加劇和水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結果,其巨大的生物量又會造成水體的二次污染。藍藻會造成水體缺氧,引起水生動物窒息死亡,還會影響自來水廠的生產和自來水的質量,破壞水體景觀。值得注意的是,藍藻所帶來的危害遠不止于此。藍藻還會不斷產生和分泌次生代謝產物,如毒素、異味化合物等。毒素可引起水生和一些陸生動物中毒,並可能危害到人類的健康;異味化和合物可嚴重影響飲用水以及水產品的品質,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國外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開展了對水體異味的研究,幾十年來,面對污水引發的藍藻,人們一直在努力探索科學有效的治理方法。從8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藍藻水華研究至今,這個領域內的科研專家已經開發和提出許多項技術成果,具體有機械去除藍藻技術、電磁波處理技術、化肥控失技術、水體氮磷藻移出技術、黏土除藻技術、化學固磷方法、生物黴分解技術等幾十種技術與方法。但是,不管是化學殺藻、生物抑藻,還是生態治藻,也不管技術有多先進,效果有多好,還是未能阻止藍藻的頻繁暴發,技術並沒有發揮出讓人信服的巨大威力。

面對藍藻,人們想到的治理措施更多的是技術上的。

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太湖流域的農民所采用的方法,把藍藻打撈出來,用來漚肥,哪里土地貧瘠,就把它上到哪里。有農業專家認為,藍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氣中的氮,而氮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產。特別是藍藻內含氮量高達10%左右,含磷量也近1%。1立方米藍藻可生產4公斤氮,相當于8公斤尿素,尤其是打撈藍藻能有效地減少湖水中的氮和磷的含量,其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顯著,吳城以前也一直是以這種辦法對抗藍藻的。但是由于無法突破打撈困難的瓶頸,這種方法難以應對大規模的藍藻暴發。

回到吳城坐鎮指揮的蕭宸從環保局的專家那里了解到,在1998年,華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在黏土除藻方面取得了一項專利,黏土除藻技術的研究被列入了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華夏科學院重要方向以及「百人計劃」等項目,受到廣泛關注。

但是水利局的有關專家卻認為,除了以往多次實地除藻失敗的記錄以外,黏土技術本身不能防止藻類的再次泛起和底泥二次污染,導致這種技術在淡水湖泊中難以被廣泛使用。並且,黏土改性技術將藻華轉入水底後,由于腐爛或泛起而釋放出的氮、磷等,還會重新返回到水體。當大量的黏土投入下去,將藻華帶入水底,在海洋中這種泛起的現象不明顯,但到了淡水湖泊中,在風的助力下,很容易泛起。泛起問題不解決,就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了。蕭宸本身對此了解不深,一時也無法對此作出決斷,而且這個技術也不是用來應急的,只好被他先放在一邊。

事實上,近幾年來,研究人員沿著技術主義的路線繼續前行,進一步發展了黏土改性技術,研制出化學「固磷」的方法,並且開發了以生物防止法、生物浮床法、微生物菌除藻法、高強磁滅藻法、工程疏浚法等為代表的多種技術與方法。但是,在蕭宸一個電話打到華科院咨詢的時候,華夏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專家告訴他,上述治理方法都是在末端上治理,是治標不治本的「下策」。就像川南滇池污染治理,花費巨資卻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就說明了人工治理措施都是非常局限的。

蕭宸只好又想別的辦法。

用機械挖掘底泥的方法從理論上是可以根治湖泊藍藻污染,但這種方法是要將全湖淤泥全部挖走。顯然這種方法是不能在太湖和滇池這樣的大型湖泊實施,其所要花費的巨額資金是任何政府部門都難以承受的。此前,瀟北東湖中的一個水果湖,面積只有0.14平方公里,挖走全部淤泥就花費了2000萬元。由此可見,這種方法並不現實,即便吳城有錢,也經不住這麼玩,太湖可比那小湖大上萬倍了。

于是蕭宸緊急召集全市相關專家連夜開會商議,結果有倒是還有一些應急的做法,如引長江水沖洗太湖或巢湖,將污染一沖了之,可以得到暫時的緩解,但那僅是將污染轉移到近海而已,由藍藻變成褐藻,由水華變成赤潮,最終污染沒有治理,反而愈演愈烈。

蕭宸也知道,根本的解決辦法是源頭控制,如果污染源得不到控制,技術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切斷工業、生活污水、農田氮、磷等污染源,使水體流動起來,但問題是,知道不等于能辦到。

第二天趕到吳城的一批京城相關領導和專家里面,有國家環保總局科技司司長曹英民,他很坦誠地告訴蕭宸說︰「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藍藻水華問題,僅靠技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他說,技術只是治理的一個方面,預防是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根治藍藻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這里有產業結構的問題,也有環境管理上的問題。如果污染源能夠得到控制,那麼技術還是有效的,但如果污染源得不到控制,則技術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蕭宸默然不語,控制污染源,說來倒是容易,動動嘴皮子而已,但真要做起來呢?他蕭宸倒是有膽子一下子砍掉吳城幾百家污染不達標的企業,可太湖並不只是吳城所有,鄰近的梁溪、延陵不說,好歹還是江東的,可再往南去,卻是到了江南省了,這事情可怎麼好辦?其實太湖始終治理不好,本來就有各省各市互相推諉扯皮的原因在里面,就說吳城和梁溪在藍藻上就經常爭執,梁溪說他們的藍藻是吹東南風的時候從吳城吹到他們那里出的,而吳城則列舉事實,證明每次都是梁溪出了事吳城才跟著倒霉,所以是梁溪治理不力,不關我吳城的事……于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兩邊誰也說服不了誰,省委省政府那邊只好各打五十大板,責令雙方「齊抓共管,共同督導」,結果問題依舊。

曹英民司長卻沒考慮蕭宸的難處,他是個技術型的領導,只是按著自己的話頭說下去,告訴蕭宸,科學的治理措施是︰下大決心,采取強有力措施,切斷工業、生活污水、農田氮、磷等污染源,使水體流動起來。待污染源中斷後,尊重自然的選擇,實行生態自我修復,僅輔以必要的人工治理措施即可。湖泊富營養化的治理絕不能靠單一技術,要靠包括技術、法規和管理各個層面的綜合措施。

面對依舊沉默不語的蕭宸,他卻頗為興奮,可能是認為蕭宸正在仔細思考自己的話,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能力終于有可以用到的一天了,所以繼續侃侃而談,他強調說︰只有控制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並對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去除水體中和湖底淤泥中生成藍藻的基本營養源,恢復水體生物的食物鏈與湖水的生態修復功能,讓湖水自淨,才能讓技術發揮效用,從而根治藍藻。這需要市政工程投資建設污水處理廠和排污管道,以便將污水全部通過污水管道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另一方面,必須要求有關企業投資建設污水處理設施,要求排放的廢水必須達標。甚至對于一些生產技術落後、污染嚴重和資源浪費嚴重的企業要堅決予以關閉。

事實上,實現這一目標顯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曹英民說完,旁邊一位華夏環保產業協會的負責人緊跟著向蕭宸介紹說,日本早在1979年就實施湖泊富營養化防止條例,內容已包括工業企業排放管理、含磷洗滌劑禁用、氮磷排放控制等,並明確了縣、市、町、村,企業家,居民的責任。同時,制定了十分全面的營養鹽控制策略,推行城市污水廠的深度處理改造;針對排放量較小的點源如小村鎮、別墅區等,普及合並式淨化槽和土壤滲濾系統等分散型污水處理設施;針對面源污染,一方面改進農作技術,如引入側溝施肥機改善施肥方法,根據土壤性質適度施肥等,另一方面則針對入湖入庫河道,開展直接淨化。

在丹麥,政府強制城市污水廠實施除磷月兌氮技術,規定服務量超過5000人口的污水廠必須有除磷工藝,服務量超過1.5萬人口的必須有月兌氮工藝。

澳大利亞在河流湖泊富營養化治理過程中則采用了整體流域管理模式,其決策不以某個州,而是以整個流域的總體利益為基礎。

美國為恢復與重建伊利湖、密執安湖等五大湖的生態系統,通過政府立法,采取了包括工程、生物措施(水生植被恢復、重新引進土著魚種、消除外來入侵種類及群落結構調整等)和行政管理等措施綜合治理,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他最後表明觀點,認為美國的這個做法對于華夏有重要借鑒意義,成功實施的前提是先切斷營養源,尤其是磷。太湖以及其他大湖泊如滇池等,在沒有切斷污染源的前提下單純采取技術手段的做法,不會有什麼結果。要根治藍藻污染,企業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做到少排或不排污染,實行循環生產、清潔生產;政府則需要進行政策引導和立法控制,進一步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強化源頭控制,保護生態環境,憑借科技的力量,防治藍藻污染。

蕭宸這時才深刻地體會到,想當一個好官,真不容易啊!

感謝了諸位遠道而來的專家一番,蕭宸借口先散會讓大家先吃個午餐的借口,自己一個人回到辦公室,點了一根藍王抽起來。

新華社6月23日訊︰吳城城區打撈、截污、沖引多管齊下截治入侵藍藻,打響了江東省聯手治理太湖流域第二階段的攻堅戰。記者在環城河、干將河等河流內看到,百條船只正在認真地反復打撈入侵藍藻,以有效保護吳城環城河水質,恢復和改善河道景觀。

連日來,吳城城區內多條河道暴發大面積藍藻,不少水域水面被翠綠色、黏稠狀的藍藻「水華」覆蓋,並散發出腥臭異味,對不少枕河而居的市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對于此次藍藻在吳城環城河內暴發的原因,吳城市有關部門的解釋如下︰吳城城內河道的水體流動和水質改善,主要是引長江水,通過西塘河進入環城河達到目的。但是今年吳城城區由于全市城市規劃整改工程建設需要,長江水無法通過西塘河進入城區河道。目前城區河道的沖刷,主要依賴京杭大運河客水。

但是,自今年六月太湖梁溪水域藍藻暴發以來,梁溪梅梁湖等泵站加大了從太湖抽水的力度,大量含有藍藻的水體就此進入運河,並順流入侵到位于下游的吳城城區。吳城東環河等河道的局部港灣,成了滯留藍藻的背風死角。

另外,加上去年的暖冬現象及前一階段高溫少雨的天氣,為入侵藍藻在吳城生存創造了條件。這些都使得今年藍藻水體入侵的時間提前,而消失時間有所延後。從吳城實際情況看,一旦西塘河恢復引入長江水,城區河道藍藻存生現象會大大緩解。

藍藻入侵後,由江東省委常委、吳城市委書記蕭宸領頭,親自布置,吳城市水利、環保等政府部門緊急應對,采取打撈、截污、加大水流沖引等措施,確保飲用水源的安全和城區河道景觀水要求,同時要求公眾更關心環保和水環境治理,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減少對河道水體的污染。

據了解,吳城城市飲用水源所在地是東太湖、陽澄湖和長江,取水口水質均符合國家飲用水源標準。目前吳城市飲用水並沒有受到影響。

……

6月27日,頂著烈日酷暑,吳城市委書記蕭宸率領市委、市水利局、市環保局及市紀委主要處室負責人,在吳中區委書記林海龍等的陪同下,專程下湖視察了太湖藍藻應急防控及飲用水源地安全工作。省太湖漁管辦武林坤副主任、專職紀檢員洪成明一起陪同視察並作了專題匯報。

在實地查看了太湖漁洋山飲用水源地的水質情況後,蕭書記專門听取了市水利局、市環保局、省太湖漁管辦和吳中區委區政府的情況匯報。他指出︰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在實施太湖藍藻應急防控及飲用水源地安全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這體現了各方面的治理力度,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應該看到藍藻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長遠性和艱巨性。因此,要做到三點︰一是保持清醒認識,常抓不懈地做好太湖藍藻防控和飲用水源地安全工作。對太湖藍藻應急防控工作要常抓不懈。在太湖水污染防治這個問題上,要態度更堅決、行動更果斷、措施更有力,要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二是堅持齊抓共管,共同做好太湖水資源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要嚴格準入機制,實施源頭控制措施。嚴把污染防控關。規範流域河網整治、定期疏浚、環保型清淤,堅決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完善對水源地生態修復、保護的經濟補償制度,努力治理養殖污染,形成保護工作的良性循環。完善工作協調機制,強化部門聯合督查制度。加強隨機性檢查、專題性督查,加大對重點環境問題的掛牌督辦力度。加強水質監控和應急反應,堅決防範水環境安全事故。三是堅持鐵腕治污,為吳城宜居城市建設保駕護航。保護環境,利在長遠;防治污染,惠及子孫。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配合支持相關部門,為促進吳城加快經濟轉型升級、開創「三區三城」發展新局面保駕護航。

在听取太湖漁管辦匯報時,蕭書記專門就太湖漁政管理中打擊電拖蝦等違章的行為作出指示。他強調︰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相關部門要整合力量,水陸聯合,開展綜合執法行動,徹底從源頭進行整治,把這類惡性違章遏制在萌芽狀態,消除對太湖生態資源的破壞和危害。

吳城的威脅解除之後,還要緊急援助梁溪,為梁溪運去了大批礦泉水、純淨水,直到全省上下集中力量開赴梁溪排除險情後的一周之後,梁溪的飲用水才算是恢復正常。但事情卻不會到此結束,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省委肯定要有說法。

「這次太湖藍藻事件給江東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在7月7日召開的江東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會議上,江東省委書記向陽表示,人們不僅對江東發展模式產生質疑,吳梁延全面小康的成果也被顛覆了,吳梁延沒有一個城市算是全面小康的,現在就要開始補課。

向陽承認,太湖藍藻事件爆發後,外界已經對江東全面小康的經濟發展模式產生質疑。他表示,「無論經濟怎樣繁榮發達,如果不能讓老百姓飲用干淨的水,人民群眾就不會認可我們的全面小康模式,江東全面小康的成果就會被顛覆。」

向陽說,江東作為東部沿海省份和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多年來在全國創造了很多「第一」,倒數第一的不多,其中有一項就是太湖的水質。

「落實環保優先在全省發展並不平衡,尤其是在太湖地區,最嚴格的環保制度執行得還不嚴,環保優先的方針落得還不實,污染治理速度還趕不上污染排放速度。」向陽承認,這次梁溪供水危機不僅暴露了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而且從更深層次上反映了江東省對「三個代表」的貫徹落實還存在「盲點」和不足。

在這次會議上,江東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太湖治理的兩個階段性目標,即全省總體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前,實現太湖水質明顯好轉,確保太湖周邊地區飲用水安全;到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之前,恢復太湖地區山清水秀的自然風貌,形成流域生態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宜居環境。

「為什麼都要加上‘之前’兩個字,因為蘇南全面小康建設要補環境保護、生態修復這一課!當然也包括吳城、延陵等城市在內。」向陽說,太湖不治理好,江東就不能宣布實現了現代化。蕭宸知道,向陽書記點了吳城和延陵卻不點梁溪的名,其實很簡單,梁溪那位,是跟著他向書記走的,而自己和延陵的劉勛,卻是與王昆和游靖關系密切。

「蘇南因太湖而興,也因太湖而富。環太湖地區能否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向陽說,徹底治理太湖,治水是治標,治污是治本。要以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整治太湖污染,而轉變增長方式、實現發展轉型,是必定要付出代價的。一些成為污染源的工廠必須關閉,一些高污染的產業必須淘汰,一些富營養化的養殖必須壓縮。

「這是我們向大自然還賬,哪怕GDP下降15%,也不過相當于吳梁延的增長放緩一年,為了免于給後人留下更大的損失,這個代價必須花,這個決心必須下,這個共識必須達成。」向陽說。

共識,原來也是可以「必須」達成的。

不過,蕭宸對這個觀點倒也還是持支持態度的,這幾天他也特別去了解了一些數據,據統計,太湖流域紡織、化工、冶金、造紙、電鍍、釀造等六行業,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別佔全流域工業排放量的65%和63.4%,也的確是該整改了。

于是在這次會議上,江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參照國際先進新水平,在太湖流域實行更高水平、更加嚴格的水污染防治標準,倒逼企業完善治污設施,降低排放強度。江東省已決定,在2008年年底前,依法淘汰2150家小化工企業。

除了結構調整這一辦法,江東省此次還創造性地提出了「疏散」的辦法。向陽解釋說,產業疏散可以有效地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環太湖流域的人口。環太湖流域究竟要留多少企業、多少人,最終還是要看環境容量。

但是對于出了問題的梁溪,對于梁溪市委市政府是不是該在這次事件中承擔責任,向書記卻是好像忘記了這件事,從頭到尾,只字未提。

王昆省長好像很隨意地看了游靖一眼,游靖則若無其事地又看了李成林一眼,李成林看了向書記一眼,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龍騰最新章節 | 宦海龍騰全文閱讀 | 宦海龍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