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龍騰 第024章 不同政見

作者 ︰ 雲無風

第024章不同政見

秦沁瞪了蕭宸一眼︰「你這小崽子,哪里學的這麼些歪理邪說?」

蕭宸哈哈一笑︰「哪里是歪理邪說了?小姨,可不能以勢壓人啊。」

秦沁哼了一聲,想了想,道︰「照你的說法,民主還不如**了?」

蕭宸笑起來,搖頭道︰「所謂民主,既不是多數人意志的體現,也不是尊重少數人的意見,而是賦予每個人平等的權利。可是,先不要著急,知道了民主是什麼,並不等于就可以馬上實現民主了,因為了解一件事情與實施它,這中間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我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民主是構建在一個怎樣的基礎上的?」

秦沁撇撇嘴︰「這還不見得?三權分立。」

蕭宸繼續微微笑著︰「這個答案對不對呢?對,但不完整,因為想要實現民主,遠遠不是那麼簡單。為了說明這個問題,還是讓我們回到剛才那個例子上吧。」

「有5個人去旅游,4個人想游泳,1個人想打球,那麼民主的決策就是,4個人去游泳,1個人去打球,然後再雇個人來陪那個混蛋小子去打球。可是,你也清楚,大家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光有個決策是不夠的,還要有人去執行這個決策,于是,大家決定把錢交給4個人當中的某一個——假定是小A——由他去雇人。」

「可你瞧,這時候問題就出來了,雖然我們都明白為什麼大家要出筆錢去雇人陪打球,可是真的到了行動的時候,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高的覺悟,也不是每個人對這筆錢都無動于衷,小A心里沒準會想,好嘛,你們幾個舒舒服服地坐享其成,讓我一個人東奔西跑,休想啊休想,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誰不利用誰就是傻瓜。」

「經驗告訴我們,凡是牽扯到錢的問題,指望某個人的道德和良心,肯定靠不住——就像美國立法的原則︰首先假定對方是壞人——要是大家把自己的錢都交給某一個人,那麼我們怎麼保證這個人一定會按照大家的要求去雇人打球而不是中飽私囊呢?」

秦沁蹙了蹙眉,葉玉靈卻輕笑著道︰「無非是再派個人監督嘛。」

蕭宸哈哈一笑︰「玉靈,你這就是咱們華夏特色了。其實要是再美國,還要多一個手續︰我們一致同意把錢給小A,讓他去雇人,不過等一下,在給他錢之前,先要由小B來計算一下應該給多少,再把數字對大家公布出來,然後分文不差交給小A。可是,如果雇人的過程中出現了中飽私囊或其他的問題,那就該由小C來負責審查了,並且,其他人絕對不能干預他的審查。」

葉玉靈哦了一聲,笑道︰「倒也是,我忘記公布了。」

秦沁倒是沒有說話,卻有些若有所思。

蕭宸笑著道︰「小姨,玉靈,你們覺得這個辦法怎麼樣?還不錯吧?其實,這種方法有個名字,就是我們前面提到過的‘三權分立’。小A負責做事,他代表行政機構,小B負責計算大家出的錢應該是多少,代表立法機構,最後要是出了問題,就由小C負責審查,他代表司法機構。也許你們會說,這不挺容易的嘛,問題就解決了啊。可是先別忙,你們想想看,如果小A想私吞我們的錢,他會笨到讓大家發覺自己做了手腳嗎?不要忘記,當我們把自己的希望都托付給某個人時,他就具有了一定的權力,並且可以任意支配這種權力,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比如,他可以利用大家的錢來賄賂以形成多數,或是干脆用這筆錢來雇一個保鏢而不是陪打球的,這樣就使得我們在暴力面前不敢再理直氣壯地討回本屬于大家的錢。」

秦沁和葉玉靈同時一愣,葉玉靈沒反駁什麼,秦沁卻皺眉道︰「這不是違規了麼?」

蕭宸哈哈一笑︰「違規?當然。可是你看,盡管我們在討論民主是什麼時顯得頭頭是道,可一具體實施起來就可能變了味道,如果你們覺得我是在危言聳听,那麼舉個例子,就來看看一戰後的德國是如何從民主變質為**的。」

「1918年,德國戰敗了,淪落到了被協約國任意擺布的地步。這時,各協約國對怎樣處理德國的態度是不同的︰法國人由于是德國的近鄰,在歷史上多次被德國入侵,因此堅決主張削弱德國;英國人雖然對此不反對,但卻不願意看到一個衰落的德國,他們的政策是維持歐洲大陸的勢力平衡;至于美國人,他們與德國隔著一條寬闊的大西洋,又有英法在歐洲頂著德國,所以感受不到切身的威脅,但是,美國人意識到,一個擁有8000萬人口及雄厚工業基礎的國家,僅僅靠土地或軍事限制,不可能制止它的復興,也絕對無法保證日後歐洲的安全,所以,美國總統威爾遜堅持要把德國改造為一個民主自由的共和國,以防止德國再次成為戰爭的策源地。」

「在這種背景下,同時也為了防止**的侵蝕,德國于1918年11月成立了歷史上第一個民主政府,並在隨後的國會上通過了一部民主憲法——魏瑪憲法。這里我想強調的是,這部憲法的民主程度,幾乎可以和美國憲法相媲美,它借鑒了當時各個民主國家的經驗,把國家權力分成國會、法院和政府三個部分,並且賦予了德國人各種基本的公民權利,按照一些國際評論來說︰‘這是20世紀所曾經見到過的這種文件中最妙、令人羨慕的條文,看起來似乎足以保證一種幾乎完善無疵的民主制度的實行’,‘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能比德國人更加自由,沒有任何國家政府比德國人的政府更加民主和自由,至少,在紙面上是如此’,所以你們可以看到,這時的德國魏瑪共和國,可算得上是一個民主制度的典型,即便是像阿道夫.希特勒這樣膽大妄為的家伙,也不得不在啤酒館政變失敗後選擇合法競選一途。那麼,這個民主的國家為什麼會走向獨裁呢?德國人又是如何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呢?」蕭宸的樣子依舊那麼溫文爾雅,只是秦沁忽然發現,自己這個外甥怎麼看都有點當神棍的潛質。

不過葉玉靈倒是听得津津有味,秦沁自然對納粹德國有些了解,但太具體的情況她卻也沒有關注,畢竟女人對軍事政治的渴望程度天生比男人小得多。

于是蕭宸繼續普及歷史教育︰「1933年早春的一個夜晚,確切的說是2月27日晚9時30分,在德國的首都柏林,天色晴朗,空氣清新,一點也沒有風高放火夜黑殺人的跡象——盡管這一天注定要載入史冊——有個神學院的學生放學回家,路過國會大廈時,突然听到大廈內有打碎玻璃的聲音,接著就看見一條黑影竄出,手里還拿著火把,他吃了一驚,馬上跑去報警。恰在這時,德國最有權勢的4個人,總統興登堡、總理希特勒、副總理巴本、宣傳部長戈培爾,正在國會大廈對面的貴族俱樂部吃飯,首先是戈培爾接到了一個報警電話,說大廈已經著火了,可戈培爾以為是個玩笑,根本不相信,他連一個字都沒有向希特勒提及,但巴本卻看到了火光,馬上告訴了興登堡,同時,戈培爾也開始覺得不對勁,因為街上正有人在叫喊,隨後他打了幾個電話進行核實,才確信國會大廈的確著火了,于是他和希特勒立刻趕往現場。

一到現場,希特勒就馬上宣布一把火是**放的,這時,德國國會議長戈林、副總理巴本、普魯士內政部政警主任狄爾斯(就是秘密警察頭子)全都趕到了。戈林興奮得有點失常,賭咒發誓說這是**反對政府的罪行,盡管巴本不是納粹黨人,但他卻也沒對希特勒和戈林的結論表示絲毫的懷疑,只有狄爾斯老老實實的說,縱火犯已經抓到了,他看不出和**有什麼聯系,那家伙不過是個瘋子而已。這可不是希特勒想要的答案,他頓時勃然大怒,把**臭罵了一頓,隨後跑去召開內閣緊急會議去了。而戈林則到普魯士官方報社,要求寫報道的記者把縱火者所帶的燃火材料從100磅提高到1000磅,可那個記者很有點新聞獨立精神,他拒絕說,一個人怎能抗動1000磅的東西呢?這種笑話他可寫不出來,戈林馬上反駁說,干嘛說是一個人干的?10個不就行了?要知道這可是**的陰謀!于是那個記者便要求戈林在這篇報道上簽字,因為這已經不是新聞報道而是政治文件了,戈林心里著實有點發虛,雖然他為此策劃很久了,可這時希特勒畢竟還沒有拿到國會2/3的多數,也沒有得到內閣的授權,公然破壞憲法的責任他可承擔不起,但事已至此,不簽也不行,于是他很狡猾地在報道上畫了一個大大的G字,算是簽名(戈林名字的第一個字母)。

我說戈林‘為此策劃很久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那個縱火犯名字叫做範.德.盧勃,是個荷蘭國際**人,但他既不喜歡納粹,也對莫斯科沒什麼好感,是個頭腦簡單的‘愛國青年’——現代漢語中可以用‘憤青’代替——他覺得,德國革命只有在某種驚人的歷史事件的推動下才能爆發,他想用國會大廈的熊熊燃燒的烈火來喚醒麻木不仁的德國人。可是,這個可憐的倒霉蛋還不曉得,希特勒早就期盼著**人能做點什麼蠢事,好讓他能找到借口清除異己,這個沒頭腦的縱火狂簡直是上帝送給納粹黨人的。希特勒、戈林、也許還有戈培爾,早就知道盧勃將要在國會縱火,他們安排納粹沖鋒隊悄悄潛伏在國會大廈內,等著大廈燃燒起來時再給它‘添點油’,把事情鬧大,不然,就憑盧勃那區區100磅的縱火材料,怎麼也無法引起那麼一場大火,當然戲也就演砸了。

等到召開內閣會議時,希特勒大肆宣揚這一事件的嚴重性,竭力攻擊**人,盡管在內閣里納粹黨人並不佔多數,可大家都被希特勒那極具煽動性的言辭給搞懵了,既緊張又恐懼,生怕**革命爆發,幾乎沒怎麼考慮就一致通過了希特勒的要求,結果一下子就把葬送民主的悼歌給吹響了。

那麼,希特勒要求的是什麼東西呢?听起來好象很滑稽,他要求采取某種措施來保護‘德國公民的文獻資料’,是不是覺得有點可笑?可別急,關鍵在那‘某種措施’,希特勒要求,德國政府有限制公民個人自由、言論自由的權力,包括限制出版自由、集會自由和結社自由,有權對公民的郵件、電話、電報進行檢查,有權給警察頒發搜查公民住宅的許可證,有權沒收公民的私人財產,有權對持有武器的公民判處死刑,甚至政府在必要時可以接管德國各州的自治權力。」

看著有些發愣地秦沁,蕭宸呵呵一笑,他知道小姨在金融領域的能力,但在歷史政治這方面,小姨又豈是自己這個半專業人士的對手?他笑著繼續道︰「這下一定笑不出來了吧?不管怎麼說,希特勒終于拿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內閣授權,下一步,就要考慮怎樣才能使授權生效了。根據德國憲法,想要通過一項與憲法本身相抵觸的法律或政策,必須得到國會2/3的多數票,但希特勒很清楚他的納粹黨不可能在國會獲得2/3的席位,而且對于其他黨派贊同與否,他也一點把握都沒有,因此,他狡猾地走了一個捷徑。

這個捷徑是什麼呢?那就是德國憲法第48條有一個規定,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可以行使暫時的獨裁權,這本來是為應付戰爭或革命而設計的,但憲法並沒有詳細解釋所謂‘緊急狀態’究竟應該是個什麼狀態,因此希特勒非常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他找到總統,要求後者行使憲法賦予的獨裁權,繞過國會強行通過他的法案。這時的德國總統,是上次大戰中的老英雄興登堡,一個保守、正直的老普魯士軍官,他壓根就瞧不起希特勒和他領導的國社黨,可是,興登堡很也清楚,不管怎麼說,國社黨畢竟是當時的第一大黨,作為總統,他相信德國民眾的選擇,也有義務支持自己的總理——雖然他其實很可能根本就不曉得自己究竟在支持什麼——希特勒對興登堡說,為了防止**革命,通過法案是必須的,而且他保證不會濫用這一權力,于是興登堡也就不再說什麼,簽字同意了。至此,通向獨裁的大門就此打開。希特勒利用德國憲法的一個隱晦的漏洞,把總統的獨裁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從而開始了野蠻、血腥的政治清洗。」

秦沁知道希特勒是大獨裁者,卻不清楚他大權獨攬的具體過程,听了蕭宸這些話,嘆了口氣︰「希特勒……果然厲害。」

蕭宸呵呵一笑,繼續說道︰「希特勒首先拿德國**開刀,大批**人遭到逮捕——請注意,是‘合法’的逮捕——甚至包括有豁免權的國會議員,一群群穿著褐色衫的沖鋒隊暴徒們未經許可便破門而入,強行搜查,把無辜者從睡夢中拖起,扔進沖鋒隊的營房,嚴刑拷打,逼迫其供認對德國的罪行。與此同時,希特勒對于他的競爭對手,社會民主黨及其他自由主義黨派也毫不留情,各種集會被勒令停止,所屬報刊被取締,公民權利亦被取消,德國頭一次領教了納粹獨裁的滋味。

經過短短幾天的暴力恐怖,德國政治已經面目全非了,公民不敢再隨便議論政治,不敢再在公眾場合嘲弄國社黨的種種丑陋與罪行,生怕哪天走到大街上會被莫名其妙地逮捕。可是,希特勒並不以此為滿足,他不想躲在總統授予的‘暫時獨裁權’下過日子,他要成為德國名副其實的統治者,由于他認為經過幾天的清洗,反對的聲音應該都已經消失了,重新舉行大選以獲得國會2/3多數的時機已經成熟,于是便于1933年3月5日舉行了德國二戰前最後一次全國大選。

可是,讓希特勒大失所望的是,盡管有種種許諾、恐怖和暴力威脅,但他的國社黨仍然沒有得到足夠的多數票,雖然納粹黨人以1700萬張選票遙遙領先,比第二大黨社會民主黨足足高出一倍之多,可卻僅佔總票數的44%,組織一個聯合政府倒還可以,離2/3多數還差得遠呢。

值得注意的是,希特勒並不打算利用非法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要為自己的獨裁披上合法的外衣。因此,希特勒並沒有否定這次選舉,或是干脆再重新來一次,他承認了選舉的真實性,而且也不打算再去撈取那個該死的2/3多數票了。可是,如果沒有2/3的多數,希特勒又如何修改憲法呢?萬般無奈之下,他只有求助于在國會中佔多數席位的民主黨派,希望他們信任自己,給予自己獨裁的權力。」

听到這里,葉玉靈不由一愣,秦沁更是睜大眼楮︰「希特勒瘋了?這不是與虎謀皮麼?那些民主黨派難道傻了,給予他獨裁的權力?哈!」

蕭宸神秘一笑,點點頭︰「不錯,很多人讀歷史看到這一節都會覺得,希特勒怎麼這麼天真,居然希望別人贊同自己獨裁?那些佔多數席位的民主黨派,怎麼會愚蠢到去葬送自己的政治生命?可是,小姨,我不得不告訴你,事情就是這麼荒謬,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希特勒在新一屆國會上,發表了也許是他畢生中最精彩、最虛偽的一次演說,他承諾一切舊有的秩序都會維持不變,國會所賦予他的獨裁權,僅僅在某些狹小的特定範圍適用,絕不會導致國家權力結構的改變,也不會限制任何公民權利,他唯一的目的,就是領導德國重新建立在一戰後的世界地位。希特勒在演說中,竭力想煽動起德國人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這一點也不困難,無論是對希特勒還是對德國人——他呼吁全體德國人‘從自私自利的黨爭中解月兌出來,在民族自覺中團結起來,建立一個自豪的自由的統一的德國’。

幾乎所有的民主黨派都被希特勒的花言巧語所打動,德國人的那種特有的黷武精神,以及對榮譽、對‘鐵與血’的熱切渴望,指引著他們在自己的死刑判決書上簽了字,國會一致同意把自己的立法權移交給政府,為期是4年。這些在民主制度下浸泡了15年的國會議員們似乎還不懂得,一旦你培育出了獨裁的種子,它就會像可怕的瘟疫一樣四處蔓延不受控制,不要說是4年,即便是4天也足以摧毀一個健全的民主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國會中並非所有黨派都被希特勒所蠱惑,社會民主黨領袖,可敬的奧托.威爾斯議員,昂然不屈地站出來反對希特勒的獨裁,他代表他的黨投反對票,並莊嚴地宣布,‘在這有著歷史意義的時刻,我們德國社會民主黨人莊嚴地保證要維護人道和正義、自由和社會主義的原則。任何授權法都不能給予你摧毀永恆的、不可摧毀的思想的權力’!」

蕭宸的聲音低沉了一些︰「讓我們記住這個人,這個名字,以及這個宣言,盡管社會民主黨在國會僅有84個席位,遠遠不及投贊成票的441之多,盡管他們的反對對大局來說無足輕重,可即便是在如此黑暗的時刻,我們也依然可以看到在那些迸閃著的絢麗的火花。

1933年3月23日,一個從奧地利來的流浪漢、43歲的前德國陸軍下士阿道夫.希特勒,按照完全合乎憲法的程序,摧毀了民主制度,成為全德國的獨裁者,再沒有任何力量對他的瘋狂進行約束,德國從此開始了歷史上最恐怖、最暴力、最血腥的一幕。

現在,讓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一下,為什麼希特勒的那些恐怖政策能夠得到德國人的支持呢?是啊,不是太奇怪了嗎?在一個民主社會里,為什麼會衍生出希特勒那樣的大獨裁者呢?我想,也許可以在《銀河英雄傳說》這本科幻小說中,找到一個不太正規的答案——自由行星同盟的人一談到魯道夫,總是以‘邪惡的獨裁者’來形容他,少年听在耳里,心里不免奇怪——如果魯道夫果真是萬惡不赦的惡魔,為什麼人們還會支持他、給他至高無上的權力呢?‘魯道夫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壞蛋哪!人民只是敢怒而不敢言!’‘人民為什麼敢怒而不敢言呢?’‘跟你說過啦!因為魯道夫是個大壞蛋嘛!’

這個答案無法說服少年,倒是父親的見解和一般人有點不同。他給兒子的回答是︰‘因為人民都好逸惡勞!’‘好逸惡勞?’‘這樣說好了,一般人踫到問題時,都不願靠自己的精力心思去解決,他們只期望超人或聖賢的出現,為他們承擔所有的痛苦、困難和義務。魯道夫就抓住人性的這個弱點,伺機而動,一舉成名。你要好好記住︰讓獨裁者有機可乘的人,要負比獨裁者本人更多的責任!雖然沉默的旁觀者沒有支持他,但沉默旁觀其實與支持同罪……’

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德國人會在歷史的緊急關頭表現出一種對自己權利的驚人的無知和漠視?難道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在幫希特勒磨那柄準備屠殺他們的刀?難道他們就那麼崇拜權威,甚至沒有一個人願意對希特勒的要求作哪怕是最簡單的思考?莫非,盲目的服從和鐵的紀律已經深深溶入德國人的血液之中,以至于最完善的民主制度也無可奈何?也許,對于在選舉中佔絕對多數的普通德國大眾來說,他們選擇希特勒,僅僅是不希望有‘挨餓的自由’,用一句我們熟悉的話來說就是,管他民主不民主,誰能讓我們過上好日子就選誰。的確,在希特勒當政的頭四年,德國經濟奇跡般的振興,到1937年,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102%,年增長率高達11%,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失業率卻縮小到了不足1%,德國人終于結束了朝不保夕的失業恐懼,過上了還算‘幸福’的日子,但同時,他們也失去了一切權利和自由,更失去了能夠制約希特勒的力量,這時候的德國人還沒有意識到,歷史老人正在靜靜地坐在未來,等候著向他們索取‘好日子’的報酬,一個前所未有的巨額報酬。

對此,著名的歷史學家威廉.夏伊勒曾評論說︰‘對于民主共和國的放棄和阿道夫.希特勒的得勢,德國任何階級、集團、政黨都不能逃避其應負的一份責任。’

通過德國的這個例子,我想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民主這個東西,僅僅建立在紙面上的制度是絕對不夠的,當人們像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民眾一樣瘋狂時,就會把那些紙面上的一切都拋之腦後,而甘心情願去追隨一個能夠滿足他們願望的幻像,甚至為此不惜把民主砸爛,魏瑪共和國不是沒有‘三權分立’,但德國人最後還是親手埋葬了民主。

那麼,這個倒霉的魏瑪共和國還缺少些什麼呢?它的民主又不完善在哪里?如果我們不希望那個滿腦歪點子的小A私吞我們的錢,還需要做些什麼?」

蕭宸說完,便不再繼續,只是面帶微笑地看著秦沁。

秦沁雖然對政治歷史的了解不及蕭宸,但她身為財團領袖,至少對當前政治結構是有著深刻理解的,她忽然想到美國一些智囊機構對華夏的分析(見本書第三卷朗柳風雲第091章wisdom公司),忽然笑起來︰「面包和自由的選擇,是吧?」

蕭宸喝了一口礦泉水,卻沒說話。

秦沁撇撇嘴,有些不屑地笑了笑︰「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德國走上了獨裁的道路,但美國卻沒有,面包和自由,並非一個單選題。但現在華夏卻在你們**的控制下,‘被選擇’了面包……我說的對嗎?」

蕭宸搖了搖頭︰「這麼說,偏激了些。」

秦沁哼了一聲,道︰「透視當今的華夏政治情勢,可以看到三把熊熊燃燒的大火︰官僚利益集團欲火焚身,大眾怒火中燒,政治領袖急火攻心。遭兩面夾擊的華夏領袖層,雖然名義上握有最高權力,但卻左右為難,完全找不到著力之處。滅大眾之火,則官僚之火更熾,並最終將自己拖下水;滅官僚之火,則大老板斷手斷腳、自剪羽翼。面對如此困局,華夏政治領袖們既然無法釜底抽薪,只好滿足于不斷地揚湯止沸療法。除了一個正在逐漸變色而且隨時可能徹底變色的‘經濟奇跡’之外,我想顧挽瀾三年後能從姜恩國手上繼承的唯一遺產,就是一個強大的官僚體系。除此之外,別無長物。官僚體系作為華夏政治領袖們的惟一統治力量和執政工具,現在姜恩國必須依靠它,以後顧挽瀾也必須依靠它。所謂姜規顧隨,並不是顧要隨,而是顧不得不隨。然而,這個曾經創造了華夏GDP神話的官僚體系,在長達20多年的轉型中也會逐漸累積巨大的自毀力量。按照美國一些智囊團的看法,對于這種不斷擴張的結構性自爆力量,華夏的政治領袖們必須引起高度警覺,並迅速拆除其引信,才能避免自爆。當務之急是,必須在官僚合法性與領袖合法性之間建立一道防火牆,以防止火勢向最高層蔓延,使整個秩序結構同步崩潰,與此同時,必須通過基層民主和自治,重建華夏社會的基層秩序,以消解官僚體系力量的泡沫式擴張。否則,一旦官僚體系的權力泡沫因為擴展到極限而破裂,就可能同時炸毀下層和上層秩序,而陷整個華夏社會于又一次悲慘的治亂循環。」

蕭宸的臉色微微一變,但卻沒有說話。

秦沁在歷史問題上說不過蕭宸,但現實政治卻熟悉得很,可謂法眼如炬,見蕭宸不答,冷然一笑︰「所幸的是,在華夏官僚體系的合法性危機全面轉化為華夏政治領袖的合法性危機之間有一個時間差。而華夏大眾政治文化中,歷來有‘反貪官不反皇帝’的傳統,即貪官是壞的,但皇帝卻是好的。這種政治文化體現在今天,就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種抱怨︰‘上面的政策是好的,就是下面的執行走了樣。’民眾這種對高層與官僚的區別對待,雖然並不完全符合事實,但卻意外地保護了華夏政治領袖們的合法性。目下的華夏,官僚體系已經處于全面的合法性危機之中,但傳統政治文化的保護膜仍然全力維護著最高權力者的合法性。對于華夏的政治領袖們來說,這是歷史賜予他們的一個極其寶貴的時間差,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未來幾年或者十幾年,將是華夏新一代政治領袖能否擺月兌體制慣性,創造奇跡的關鍵時段,也是觀察華夏歷史走向的一個重要的時間之窗。」

蕭宸依舊緊閉著雙唇,絲毫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葉玉靈在一旁听得心驚肉跳,她在國內何曾听到如此直接的分析,如此直白地剖析華夏的政治格局!且不論對與錯,光是這麼直白的分析,只怕在國內就是一個「妄談國事」之罪!尤其是以蕭宸的身份之特殊性,葉玉靈甚至有些擔憂起來。

是啊,秦沁的分析至少听起來不無道理,可是……葉玉靈忍不住看了貌似平靜的蕭宸一眼,心里也微微有些好奇︰蕭宸算是哪個階級的人呢?官僚利益集團?大眾利益代表?亦或者……政治領袖?

秦沁沒有在意蕭宸怎麼想,也沒有在意他沉默不語,更不擔心葉玉靈會怎麼看待,只是勝券在握地一笑,繼續道︰「小宸,你知不知道,美國智囊團隊目前的主流看法是什麼?」

蕭宸平靜地一笑,搖搖頭︰「不知道。」

秦沁直視他的眼楮︰「美國智囊團隊的主流看法是︰出于歷史的逼迫,華夏在顧挽瀾時代出現重大轉折的概率相當之高。但種種跡象的確讓他們擔心,華夏政治正在逐漸喪失和平政治轉型的條件。所有改革的經驗都表明,被迫改革的時候,總是領袖們最為脆弱的時候,利益集團最為瘋狂的時候,民眾最為暴烈的時候。所有異像,由模糊而清晰,都齊齊集于今日。華夏,將面對怎樣的未來?」

「華夏的領導階層,通常並不缺乏政治智慧。」蕭宸輕輕地回答了一句。好似回答了什麼,又好似什麼都沒說。

秦沁卻不當一回事,哂然一笑︰「華夏現在的辦法就是不斷的‘把蛋糕做大’,一方面官僚利益集團可以拿到這個蛋糕的大頭,另一方面普羅大眾也能吃上一點,在不挨餓的情況下,或多或少比以前吃得好一點……這就是你們維持統治的根基,為了這個蛋糕,華夏人民要放棄的,是自由。然而,華夏自接受民主理念以來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民主不僅成為精英分子的文化潛意識,也成為大眾的一種文化潛意識,這把癮是一定要過的。當普羅大眾都覺得民主是一種價值、一種善的時候,民主就變成了所謂歷史潮流,歷史的大趨勢。如果不讓人們過這一把民主的癮,那就是逆歷史潮流而動了。經濟發展可以延緩民主化,但決不可能替代民主化,因為他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價值。這就像股票……玩過股票的人都知道,逆勢操作有多麼費勁。不管這個‘勢’是不是理性,也不管操作者有多麼杰出,逆勢操作都會頭破血流。民主之‘勢’,在華夏一蓄百年,其力必發,其發必猛。所以,不管民主有多麼大的風險,想來日後你們都只能順勢而為,並將這個‘勢’引導到可以控制的範圍內。而不是貽誤時機,讓其他潛在的權力競爭者借勢。與順勢而為的風險相比,逆市操作的風險可能要大得多。就此而論,姜恩國時代結束後,顧挽瀾時代可能正是華夏最高權力接近某種帶有民主特征的規則性更替的關鍵過渡階段。」

蕭宸微微一笑︰「看來,我們倒是要感謝美國人的關心了。」他面色一正,道︰「不過正如我們之前說的,不管在任何時代,政府的動作越小越好,華夏要改革,這是我們黨所堅定不移的共識,但這個改革不能是再一次的全民運動,因為那會造成嚴重的動蕩,甚至有可能使數十年經濟發展成果一夜之間毀滅殆盡。所以,我們要改革,但我們也要穩定,華夏民族偉大復興的機遇正出現在我們面前,我以為在這個時候,我們既不能放過機會,也不能輕兵冒進,中央說‘穩定是第一前提’,美國人說這是**為了維護自身統治而說的,其實這是典型的政治污蔑。穩定,固然使我黨在華夏的領導得到鞏固,卻又何嘗不是華夏全民族的需要?」

秦沁輕輕一笑︰「算了算了,這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我們覺得國家意志首先是民眾意志,民眾意志首先是民眾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條件;但華夏現在卻是認為首先要國富,而後才有民強……這個問題還是交給你們這些政客們吧,我跟你說這麼多有什麼意思?我只管賺錢就好。」

蕭宸笑起來︰「說實在的,新瀾在吳城設立亞洲總部,我是真的覺得,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當然,你以為我是因為你在那里當書記,就巴巴地跑去賠本給你賺吆喝麼?」秦沁給了他一個衛生眼。

蕭宸和葉玉靈一齊笑了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龍騰最新章節 | 宦海龍騰全文閱讀 | 宦海龍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