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龍騰 第085章 臨時常委會(下)

作者 ︰ 雲無風

第085章臨時常委會(下)

蕭宸微微笑著,面色坦然,環顧了諸位常委一眼,開口道︰「我曾經對我們這麼多年來的國有企業體制改革進行過一些思考。對于剛才芸香部長提到的這個問題,我要特別解釋一下,大家對一些東西,可能有一些誤解。」

周圍的目光就已經都集中在他的臉上,蕭宸不慌不忙道︰「我先提一下對國有企業的問題,從一開始改革,我們並沒有真正考慮國有企業它有產權問題。所以我們單純放權讓利,有承包制等等的辦法解決國有企業的問題,實踐證明這些辦法只能最多僅僅是一個止痛藥,強心針,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國有企業長期的問題,90年開始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國有企業要真正地發展,必須解決它的產權問題。在這個里邊對待國有企業的經理人問題,實際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過去幾年里,我想我們的主流經濟學界和政府政策部門已經形成一種基本的共識,這個共識是什麼?就是國有企業的經營者要給予足夠高的激勵,這種激勵可以通過獎金、年薪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股權的形式,股權可能是通過期權的形式,也可能通過直接讓他購買佔有一部分股權的形式。我想這是一個基本的共識。我這里要談到的是,我們現在經常容易對國有企業經理人的獎勵、激勵問題單單看成一個對他個人的待遇問題,實質上不是這樣,這是為國家的利益、企業的利益,為整個民族的利益。」

蕭宸一下子把問題的性質拔高了,諸位常委就有些心生疑慮,這是什麼意思,要利用什麼國家政策來給自己辯解了嗎?

但蕭宸卻沒有如他們所料,而是分析道︰「我特別想說一點,我們應該把國有企業經理人的選擇機制問題看得更重。但是與此同時,我認為國有企業的核心問題不是經理人的問題,而是所有者的問題。如果我們同意國有企業的經理人很高的報酬,為了讓他好好干活,選經理的這些人他們是不是有積極性真正搞的這些人,我表示懷疑,我過去在挑選李利偉作為遠東稀金總經理之前總結過一個問題,國有企業的經理,要怎麼把位置做穩?我們知道在西方,你這個企業搞得越好,給股東賺的錢越多,你的位置就做得越穩。但是現在我們國有企業不是這樣,你坐穩位置的最好辦法,是把這個企業搞得不死不活,你不能讓他賺太多錢,也不能讓他太糟糕,賺太多錢政府可能換一個更有‘級別’的總經理來,虧太多錢那當然你也得被調走——這是我們的基本形態。很多大的國有企業搞得優秀的,是總經理非常有改革精神,他可以為下邊的員工解決激勵機制,但是始終沒有人給他自己解決激勵機制。所以國有體制下,經理人容易兩極分化,一個變成雷鋒,真正的活雷鋒,為事業為國家干事,另一類容易變成黑暗分子,這里面沒有中間地帶,沒有能夠使得一個人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時候,同時自己得到比較好的報酬,這樣使他有持續的積極性,為國家和社會干事。有一部分在過去非常優秀的企業家,不計功利,不計名利,最後也走向反面,這恰恰是制度需要我們深思。」

蕭宸這一段話分析出來,大家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王文華支書恍然道︰「哦……市長的意思是,一個企業搞得特別差,我們要對他進行兩個置換,要搞產權改革,給經理人和員工一定的激勵,讓他們更有開拓精神,能夠把企業做上來,這樣的話,我們國有資本雖然看起來是分攤薄了,但因為從虧損轉為盈利,實際上來說,還是賺了。」

蕭宸點了點頭。

王支書就繼續道︰「而效益本來就很好的國有企業,我們也對他們進行兩個置換,進行股權改革,是因為這些企業已經有一個優秀的經理人或者經理人團隊,我們為了不使得他們喪失曾經的開拓精神,不讓他們因為創造了大的效益卻沒有拿到應有的報酬而‘被迫’墮落為貪腐分子,所以提前給他們應有的股份,來規避這種風險?是不是這樣,市長?」

蕭宸點點頭,笑道︰「文華支書說得對,正是這樣。」這句話很有意思,文華支書說得對,但是文華支書的話是解釋他蕭宸市長的話的,所以文華支書說得對,蕭宸市長說的當然也沒錯。

諸位常委一听,也覺得蕭宸的這個解釋還是比較靠譜的,再說蕭宸的理論水平是眾所周知的高,即便心里有不同意見的,掂量了一下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口才能力以後,也選擇了不開腔。

洪芸香部長卻很滿意,笑了笑道︰「市長果然是經濟通,我說怎麼遠東稀金效益這麼好還要改革呢,原來是先一步預防了,嗯,我覺得這個辦法好,咱們不能老是出了事再來查原因,是吧?」

這個觀點基本上大家都同意了,就都笑著點頭說是,氣氛頓時變得融洽了不少。

新上任不久的胡志林副支書是分管經濟工作的,但是因為蕭宸的關系,實際上他在經濟工作中現在能說話的地方也不多,所以他有些急于在經濟問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胡志林支書輕咳一聲,道︰「那現在我們就回到了老問題,搞得太差的企業,和搞得非常好的企業,我們都認為有必要進行兩個置換,有必要進行產權改革,這一點,大家看來是已經達成共識了。那麼問題就回來了,這個產權改革里頭,國有資本還應該保持多少的比例,給予經理人的股權激勵應該佔據多少股份,員工公有或者分配的股份又該佔多少?這些東西都是和省委省政府都沒有明確指出的,我們既然要走在前列,就必須自己來模這個石頭,現在第一步怎麼走,試點中的這些企業,我舉兩個,一個好的一個差的,好的比如遠東稀金,現在怎麼分配這個股權,差的比如朗柳棉紡,又該怎麼分配這個股權?」

話題又回去了,于是大家又沉默了。

蕭宸心里微微嘆了口氣,他忽然覺得,這些常委們可能除了不願意擔責任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促使他們不發表意見,即他們確實不懂,確實不知道該怎麼分配才合理。

他只好繼續唱獨角戲,輕咳一聲道︰「這是一個復雜問題。其實最主要的是如何分配剩余。國有企業之所以要轉讓,就是轉讓之後帶來的價值一定要大于轉讓前的價值,否則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如何分配轉讓後的剩余與很多條件有關。我要講的是,在談判的條件下如何確定價格。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納什先生在五十年代提出過一個‘納什討價還價原則’,這個原則簡單地說就是把剩余平均分配。假如這個東西在我手里值5塊,到你手里值10塊,剩余是5塊,平均分配後每人2塊5毛錢,所以價格應該是7塊5。這是以談判雙贏為前提的。當然,談判雙方獲得利益的多少最終要取決于競爭,如果有10個人競標要買,那麼最後的交易價格就靠近10塊;如果只有1個人買,那麼最後的交易價格就靠近5塊,但不可能高過10塊,否則買主不願意買;也不會低過5塊,因為賣主不願意賣。這個道理說起來很簡單,但是應用到國有企業改革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把這個道理給忘了。我們總是覺得買的人如果覺得佔了便宜,那就一定是國家吃虧了。但實際上,交易本身就是個創造價值的過程,不能說一個人花一百萬買了一個企業,過三個月用二百萬的價格給賣了,國家就吃虧了——我說不一定。」

蕭宸覺得他講得已經很清楚明白了,但他看了一下諸位常委的神色就知道,很多人根本沒理解,只有胡志林副支書倒是好像有些若有所思,王文華支書一臉微笑,不知道他是想通了還是故作高深。

蕭宸只好解釋︰「我們來看這個公式︰假如出售100%股權的話,它的價格就是改制之前企業的價格+(改制之後企業的價格-改制之前企業的價格)/2。我們推導一下,如果企業改制前值1000萬,出售給經理人30%的股份可以升值為2000萬,那麼經理人應該出多少錢?-100萬。你想,改制增加了1000萬,1000萬應該由買者和賣者平分,所以交易價格是1500萬,也就是說,買者應該付出500萬,同時他在增值後的2000萬中佔有30%的權益,應該得到600萬,所以他的實際付出應該是-100萬。因此,在購買部分股權的情況下,如果買者不出錢,賣者倒貼錢,並不意味著賣著吃虧了。山西票號的東家在一、二百年前,就能把60%的分紅權讓給那些掌櫃,其道理就在于此。」

這個解釋說出來,大家再次恍然大悟了一番,一個個都露出「哦,原來是這樣」的表情。

蕭宸心里有些無奈,跟這麼一群經濟外行解釋經濟政策還真是吃力,但卻由不得他不解釋,畢竟這樣一個政策下去,它只能是一個集體決議,蕭宸不可能自己打包票去干。

「說到這里,我得講一個問題,就是國有企業如何在市場上競爭優秀經理人的問題。現在大家都知道,留住好的國有企業經理人是越來越難了,過去我們是靠高能力的人養活低能力的人,你能賺200,我能賺100,咱們一人拿150,企業也不虧損。現在賺200的人都一個勁地往外走,就剩下賺100的人在企業里面,但麻煩的是他的工資還是150,于是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過去國有企業是技術人員流失比較多,現在是管理人員流失得越來越多。有些管理人員一開始是不想走的,這些人可能責任心很強,他們心里可能覺得企業下面幾千人、上萬人,還包括支書、市長又都這麼信任我,我怎麼好為這點錢就走了?但問題是時間長了呢,尤其是對曾經拿過高薪的人。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對于好的企業經理人,他干得好,就該給他比較高的激勵,他干得差一些,那麼激勵也就少一些,再不然他干得太差了,那沒得說,該炒魷魚的就得炒掉。」

王文華支書听完,沉吟了一下,問道︰「市長的意思是,該用企業的業績表現來決定其主要經理人的股權分配額度,是嗎?」

「基本上是這樣。」蕭宸點點頭道。

王文華琢磨了一下,點點頭,抬頭環顧了諸位常委一眼,問道︰「市長提的這個原則,大家覺得怎麼樣?」

常務副市長宋秋道︰「這個原則,其實上一次在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市長曾經略微將過一下,沒有這麼詳細,但是事後我曾經自己琢磨了一下,覺得很有道理,我同意按照這個原則來具體細分。」

王文華點點頭,又看了看其他人,問道︰「其余同志呢?……志林同志,你的意見?」

胡志林沉吟了一下,道︰「我基本上同意這個原則。」

王文華就點了點頭︰「我是這麼看的,要是大家對這個原則都沒有意見,那麼今天我們就先把這個原則定下來,具體的數值我看還是要進行進一步了解之後再做決定,我們需要對幾家試點企業進行更加深入和細致的了解,對吧?……市長覺得呢?」

蕭宸知道今天能夠確定下這個原則實際上已經不錯了,畢竟,不說是全國第一,至少也是全省第一個開始搞兩個置換的,調查細致一點也沒有錯。

「嗯,我同意支書的意思。」

王文華支書就笑了起來,似乎很滿意蕭宸的配合,點點頭道︰「那好,第一個議題我們就先討論到這,具體的分配數值先放一放,等考察得更細致了再說。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關于張廣斌同志的問題。——家勇同志,你先談談?」

李家勇就點了點頭,將手里的煙頭按滅,道︰「張廣斌同志在就任市刑事局副局長之前,我是沒有太多了解的,我認識他是在他出任市刑事局副局長之後。在我的印象中,這個人還是比較正派的,也比較有魄力,說話辦事都比較果決,執行市委、市政府和政法委的有關決議也比較有力,至于其他細節問題,還是要問一下趙局長。」

王文華就看了一眼坐在一邊的趙局長和顧樂,伸手指了指︰「老趙同志,那你說說看,你對張廣斌是怎麼看的?」

趙局長連忙站起來,王文華笑著擺擺手︰「坐下說。」

趙局長就坐下,道︰「其實張廣斌在調來市局做副局長之前,我就曾經在一些私下的場合听到過一些關于他的傳聞,基本上都是比較負面的。但是因為刑事戰線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戰線,一些嚴于律己的刑事干警本就比較容易得罪人,所以當時我沒有把這些捕風捉影的傳言當真,但是沒有料到的是,這一次檢舉信居然直接交到了中紀委,再由省紀委返還給我們,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比較吃驚,覺得自己帶隊伍沒帶好,下面出了這樣嚴重的情況還不自覺,我是有責任的。」

「誒……老趙,你現在先不用談你的責任,這個事情如果真要談責任,那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我們先把這個放一放,你就說一下你對張廣斌的看法。」王文華支書擺手打斷道。

蕭宸心里微微搖頭,這老趙,難怪就停在這個刑事局長位置上不動的了,別的時候出問題可以先談自己的責任,但這個時候你怎麼能說責任的問題呢?這個舉報信為什麼是從中紀委通過省紀委轉到市紀委來的?那顯然是說明一開始在交到市紀委的時候被人捂住蓋子了,甚至在整個朗柳市委或者市政府被捂蓋子了,所以人家才不得不直接往中紀委投信,現在你一上來就檢討自己的責任,那市紀委甚至市委市政府豈不是都要跟著檢討一下自己的責任?但體制內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繼任者不追究前任的某些事情,蕭宸倒是相信章平昌市長當初不可能對這樣一件事捂蓋子,朗柳高層就算有捂蓋子的,多半也是楊浩元支書或者其他什麼人,而這個時候王文華支書才到朗柳,不可能就把什麼責任都往楊浩元身上一推,畢竟楊浩元當初麾下的人,現在也有人在他麾下了不是?

老趙似乎明白了過來,就點點頭道︰「我覺得,從張廣斌同志平時的作風來看,的確有違紀的可能,建議市紀委調查,我們市刑事局一定全力支持,全力配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龍騰最新章節 | 宦海龍騰全文閱讀 | 宦海龍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