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龍騰 第048章 會議大勝

作者 ︰ 雲無風

第048章會議大勝

市政府肅然莊重的灰色大樓中,市委辦副秘書長、市長秘書胡宇澤匆匆走進市長辦公室,在蕭宸的辦公室內門外整理了一下儀表,輕輕敲了敲門︰「市長?」

「請進。」蕭宸的聲音從里面傳出。

胡宇澤立刻從外面打開門走了進來,看了蕭宸一眼,卻見蕭宸似乎正在批示什麼文件,听見他進來,頭也沒抬,卻問︰「什麼事情?」

胡宇澤就道︰「市長,剛剛接到戴秘書長電話,市委那邊,今天有不少同志去反映情況……」

「嗯?」蕭宸抬起頭來︰「反映什麼情況?」

「楓葉湖區、桃花湖區還有鼎清區,都有一些人到市委反映情況,認為市政府下發的《朗柳市城市發展規劃草案》對他們不公平。所以這些人就串聯起來,到市委告狀……」胡宇澤雖然是個很冷靜的人,但人是一種決定腦袋的社會動物,他說話自然也會習慣性的站在蕭宸的角度上來。

蕭宸听了,卻是微微一笑,點點頭︰「我知道了……還有別的事情嗎?」

胡宇澤就有些愕然,搖了搖頭︰「沒有了……那,市長,我先出去了?」

「嗯,去吧,很快就要召開會議了,事情很多,你的注意力要向這方面集中,至于其他那些事情,不用去管。」蕭宸淡淡地笑著道。

「好的,市長,我知道了。」胡宇澤點頭,安靜地出門。不過他嘴里雖然說知道了,實際上卻仍然想不通,蕭市長這副態度是什麼意思呢?不放在心上?或者早有預計?

胡宇澤滿月復疑惑地走出蕭宸的市長辦公室之後,就開始為蕭宸做起準備來。蕭宸作為全國代表,在今年三月份肯定要去京城參加會議。蕭宸對今年的會議十分重視,在上次回京的時候,蕭宸就知道,今年的會議,將會是蕭系力量擴張的最好機會,這一次會議,沒有了鄭老支持的某些派系,肯定要對蕭系做出妥協退讓,原先蕭系雖強,但有鄭老在,始終只能算是次峰,而不是主峰。有些外媒甚至曾經笑話說蕭系是華夏的「千年老二」。

但這次肯定要發生一些變化,這個變化,毫無疑問,就是源自于鄭老先于蕭老逝世。

至于朗柳可能出現一些不利的局面,蕭宸在禁賭時選擇支持燕微雨的一刻,就已經料到了,正所謂兵來可以將擋,水來自有土掩,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蕭宸是在蕭正的香山別墅見到張毅承夫婦的。王婷此時已經有了身孕,雖然時間還早,但她在兩家的極力寵愛下,還是被要求暫時離開工作崗位在京城待產,而這次張毅承回京,則是因為他也是這次的全國代表之一。

「嫂子,你怎麼也來了?你現在可是國寶級的人物啊,怎麼能累著?」蕭宸一看見從越野車上下來的王婷,連忙親自迎了上去,笑著說道。

王婷笑著道︰「哪有那麼夸張,還要半年呢!」

旁邊蕭寧也看見王婷,從里面笑著出來︰「小婷也來了,來,進來坐,別吹著了。」

王婷就看了從另一邊下車的張毅承一眼,蕭寧笑道︰「看他做什麼,來,過來,不怕他。」

張毅承看了蕭宸一眼,笑道︰「你們女人聊女人的,我跟小宸說話。」

蕭寧瞥了他一眼,但卻沒有開口,倒像是默認了一般。事實上,在她心里,原本就認為權謀其實始終還是以男人為主角的。女人再強勢,即便如當時的英國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實,沒有那些男人巨頭的支持,她也成不了女首相。

蕭寧和王婷牽著手進了屋里之後,張毅承卻是遞給蕭宸一根長藍嘴熊貓,蕭宸看了一眼,笑了笑,接過來。張毅承笑著模出火,道︰「我知道你是不帶火的,喏。」說著就打燃,蕭宸湊上去點燃。

蕭宸的煙一點燃,張毅承自己也點燃了,吐出一口淡淡的煙氣,道︰「瀟南多事啊。」

蕭宸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沒說話。

張毅承看著他,認真地問︰「這個王文華,他是……」

「我知道。」蕭宸擺擺手︰「只要王支書不礙著我做事,我不會亂來的。」

「但你做事就需要權力,拿權太多,支書怎麼能接受?到時候不是依舊要有矛盾?」張毅承皺著眉頭道。

蕭宸淡淡地笑了笑,道︰「矛盾是廣泛存在于全社會各個方面各個角落的,哪里都會有矛盾,但激發不激發,就要看處理辦法了。如果我們兩人的權謀理念沒有沖突到不可調和,沖著他姓王,我就不會過分逼他。」

張毅承就點點頭,輕輕嘆了口氣︰「他跟王部長的關系還是有點遠的,我也只是例行公事地跟你提一下,怕你不知道。既然你有這句話在,我也就放心了,我會轉達一下。」

蕭宸微微點頭。

張毅承見蕭宸幾年過去,平時已經變得更加沉默,不禁有些感慨,權謀使人過早的成熟啊,小宸這還只有不過二十六歲,就已經身居如此高位,心里不知道存了多少事不能說,也難怪越發顯得沉默寡言起來。

「這一次會議,咱們要發力了吧?」張毅承看了蕭宸一眼。

「二代發力一下吧,基本上沒我們什麼大事的。」蕭宸哂然一笑道。

「是嗎?我听說……我們也有一些調整啊。」張毅承有些疑惑。

這些消息自然是蕭宸比他更容易得到,所以蕭宸沉吟了一下,決定告訴他一些家里的主要情況。

「有是有一些的,寧姐今年肯定會出任京城市紀委副支書,排名暫時沒透露,我都還不知道;你今年好像會提一下,應該是副師長吧;李箐會提蘭城市委副秘書長——李箐知道嗎?玉靈的大哥葉成鋼的愛人。」蕭宸解釋道。

「葉成鋼自己呢?」張毅承點了點頭問道。

蕭宸知道,葉成鋼在張毅承看來,算是一個競爭對手,當然,是良性競爭。

蕭宸就笑了起來︰「他去年就升了師政委了,今年怎麼可能再動?」

張毅承微微松了口氣,看得出,他對葉成鋼一直壓自己一頭很有些壓力,雖然實際上葉成鋼的確比他年紀要大。

「二代呢?」張毅承又問道。

蕭宸周圍望了望,小聲道︰「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大伯應該會出任財政部長、會出任教育部副部長、大姑父很有可能調任穗仙軍區總參謀長、二姑應該會升任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局長、二姑父會出任國土資源部部長、三姑和三姑父暫時不動……大姑和大姑父的消息,你應該知道吧?」

張毅承點點頭,這就跟他所了解的差不多了,不過他卻是有點奇怪地問︰「侯叔叔那個北珠市長還要繼續干下去?北珠市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現在可是號稱東北小香港,他這個市長居功至偉啊!」

蕭宸知道張毅承口中的侯叔叔,就是伯媽的兄弟、遼東省北珠市副支書、市長侯東往。侯市長是從北珠市的某縣委副支書一直慢慢干上來的,可以說北珠市這十多年迅速發展成為東北小香港,侯市長花費的心血的確可謂「無數」,也的確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只是他今年已經四十九歲了,卻依然停在市長的位置上,未免讓許多人有些不滿,就連蕭老上次都說了「東往鍛煉得差不多了。」所以這次蕭宸沒有提到侯東往的時候,張毅承才特別問了一句。

但蕭宸也不清楚原因,只好搖了搖頭︰「這個,我暫時也沒弄清楚,也許遼東的局勢有我們還不了解的地方吧。」

張毅承點了點頭,似乎也只能是這個理由了,畢竟每個省的具體情況都不同,也許遼東省里空不出位置來呢?

京城,3月5日至19日,華夏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京城召開。會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在以姜恩國同志為核心的黨領導下,高舉鄭南巡理論偉大旗幟,團結一致,艱苦奮斗,開拓前進,把我國的現代化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

國家主席姜恩國在閉幕會上發表講話。他說,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到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把祖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到那時,華夏將進入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華夏人民將達到現代化基礎上的共同富裕,華夏民族將實現偉大的復興。他說,這是符合全國各族人民意願的雄心壯志。要奮斗要發展,就會有困難有風險。但是,任何困難和風險都無法阻擋偉大的華夏黨和華夏人民的前進步伐。這個雄心壯志不僅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我們必將勝利地到達現代化的光輝彼岸。

大會執行主席、九屆全國常委會委員長陸展翼主持了今天的閉幕會。2907名代表出席會議。

會議經過表決,通過了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決議說,五年來,我國各族人民在華夏黨領導下,高舉鄭南巡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現代化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是建國以來比較好的發展時期。報告實事求是地總結了政府的五年工作,清醒地指出了當前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提出的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是可行的。

會議通過了關于199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199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決定批準政務院提出的199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批準《關于199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199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通過了關于1997年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1998年和地方預算的決議,批準1998年預算,同意《關于1997年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1998年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陸展翼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第三條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時說︰「繼續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嚴肅財經紀律,努力增收節支,控制債務規模,繼續壓縮財政赤字。嚴格稅收管理權限,加強依法治稅,強化稅收征管,嚴厲打擊偷稅騙稅,清理欠稅,減少稅收流失。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所得稅制度,調整消費稅,開征遺產稅。注意解決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問題。健全會計制度,強化企業財務管理,加強審計監督,嚴禁各種形式的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堅持量入為出的方針,從嚴掌握財政支出。適當增加糧食風險基金、再就業和解困資金。現在很多方面鋪張浪費屢禁不止,有些甚至愈演愈烈,引起群眾的強烈不滿。必須堅決貫徹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業的方針,反對鋪張浪費,制止揮霍奢侈之風。」

此條表明,下一屆政府將會繼續執行和加強宏觀調控政策,的財權力威將會繼續進一步增強,這個思路是洪副總理一貫態度的表現。

陸展翼總理接下來在報告第七條積極推進政府機構改革時說︰「政府機構改革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國家領導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密切政府同人民群眾聯系的客觀要求。現有政府機構設置的基本框架,是在計劃經濟體制的條件下逐步形成的。過去雖然進行過多次調整和改革,取得一些進展,積累了經驗,但由于歷史條件限制和宏觀環境制約,很多問題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機構設置同市場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機構龐大,政企不分,滋生官僚主義,助長不正之風,也給財政帶來了沉重負擔。經過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擬定了政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提交本次大會審議。

這次機構改革,要按照發展市場經濟的要求,根據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的行政管理體系,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行政管理干部隊伍。政務院機構改革的重點,是調整和撤銷那些直接管理經濟的專業部門,加強宏觀調控和執法監管部門,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調整部門的職責權限,明確劃分部門之間職責分工,完善行政運行機制。除政務院辦公廳外,政務院組成部門從40個減少到29個。政務院直屬機構與辦事機構也將進行相應的調整與改革。這次機構改革,是改革開放以來機構變化較大、人員調整較多的一次,既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又要審慎穩妥,做好耐心的思想工作。政府工作人員一般素質較高,大多具有專業知識,是國家的寶貴財富。要實行‘帶職分流,定向培訓,加強企業,優化結構’的辦法,根據需要,充實工商企業、金融企業,以及財稅、政法、市場管理等機構,文化、教育、衛生等單位和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社會中介組織,充分發揮這些人員的作用。各級地方政府也要自上而下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機構改革,精簡機構和人員。要加強行政組織立法,實現各級政府機構、職能、編制的法制化。

要堅持依法治國,加強民主和法制建設。所有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都必須認真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依法行政,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要切實加強勤政廉政建設,堅持不懈地開展反黑暗斗爭,堅決懲處黑暗分子。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模範地遵紀守法,自覺接受監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襲,做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表率。所有政府工作人員都要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密切聯系群眾,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這一條更是完全的體現了洪副總理的鐵腕手段——該撤的一定要撤。由此,蕭宸就可以肯定,這一屆的政務院總理人選,鐵定是洪定邦副總理了。

會議選舉姜恩國為國家主席、華夏人民共和**委會主席,陸展翼為九屆全國常委會委員長,顧挽瀾為國家副主席;決定洪定邦為政務院總理,張永存、池浩天為軍委副主席,李重嶂、陳其前、武家安、文成璽為政務院副總理;會議選舉姚揚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韓樹斌為最高人民紀檢院紀檢長。

會議還通過了關于全國常委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關于最高人民紀檢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當這些決議獲得通過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會議的各項議程完成後,姜恩國主席發表了講話。他對這次大會選舉他擔任華夏人民共和國主席,對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謝。

姜恩國說︰「時代的召喚,人民的重托,使我深感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崇高而重大。我將忠實地遵守憲法,恪盡職守,竭誠為祖國為人民服務。」

姜恩國說,我們正處在歷史發展的重要時刻。人類即將進入新的世紀,迎接又一個千年的新的曙光。我們的人民共和國即將迎來它的五十年誕辰,開始走上下一個五十年的輝煌歷程。他說,黨的十五大和九屆一次會議向世界昭示,華夏人民正在滿懷信心地開拓前進,要在21世紀譜寫華夏五千年文明新的壯麗篇章,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陸展翼委員長隨後也發表了講話。他說,九屆全國一次會議在全體代表的共同努力下,開得很成功。這是一次民主團結的大會,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大會。他代表九屆全國,向石嶠同志為委員長的八屆全國常委會全體組成人員,向八屆全國代表,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陸展翼說,這次會議選舉產生了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這是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對我們的信任和重托。他代表九屆全國常委會全體組成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我們決不辜負大家的期望,一定緊緊依靠全體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恪盡職守,努力把工作做好。

陸展翼說,九屆全國任期的五年,是跨世紀的五年。這五年是我國勝利完成本世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任務,並為實現下個世紀頭十年的宏偉目標打下堅實基礎的重要時期。華夏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的主張。依法治國是鄭南巡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華夏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是一個艱巨、復雜、長期的歷史進程,貫穿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腳踏實地向前推進。九屆全國及其常委會要堅持以鄭南巡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在黨的領導下,在前幾屆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更好地發揮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

姜恩國、陸展翼的講話博得全場多次熱烈的掌聲。

陸展翼委員長最後宣布︰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

10時許,大會在國歌聲中結束。

在會後,大會舉行了新政府記者招待會,洪定邦總理攜數位新當選的政務院副總理出席了記者招待會。

其中香港鳳凰衛視中文台記者向洪定邦總理發問︰「去年亞洲爆發金融危機,香港的危機也開始顯現。現在香港經濟回升,股市指數又創新高。請問香港如果出現困難,政府會采取什麼措施幫助支持?人們稱您為‘經濟沙皇’等,您對此有何感想?」

洪定邦總理寬和地笑了起來,然後正色道︰「去年發生亞洲金融危機,10月份香港也發生了股災。但由于香港經濟結構比較完善,經濟實力較強,有9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特區政府領導有方,采取措施得力,已經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政府高度評價特區政府采取的對策,也不認為香港今後會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難。但如果在特定情況下,萬一特區需要幫助,只要特區政府向提出要求,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保護它的聯系匯率制度。

對于外界稱我為‘中國的戈爾巴喬夫’、‘經濟沙皇’等,我都不高興。這次九屆全國一次會議對我委以重任,我感到任務艱巨,怕辜負人民對我的期望。但是,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雖然很怕辜負人民的期望,但是很有信心。只要我們高舉鄭南巡理論偉大旗幟,在以姜恩國同志為核心的黨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國人民,我相信本屆政府將無往而不勝。」

其中這最後的一段軍令狀似的話,更讓全國、全世界人民見識到了這位新華夏總理的一片公心。

在這一刻,剎那成為永恆。

但,這次看似一帆風順地會議,其實暗底下的交鋒和妥協卻不知道有多少。特別是這一次政務院的改革如此之大,開創建國之最,其中的斗爭與妥協,又豈足為外人道?

改革開放以來,政務院機構改革歷經多次,的確精簡了一批人,但是隨後就發現政府官員比沒有改革時又多了好多,于是又不得不改革。

「會議」期間,洪定邦在瀟南代表團對家鄉代表說︰「我抱著粉身碎骨的決心來干這件事!」

「會議」閉幕式,意氣風發的洪定邦豪情萬丈地說,哪怕前面有地雷陣,有萬丈深淵,也要勇往直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此時,外媒評價改革闖進兩大雷區︰一是國企改革,一是機構改革。

有地方官員說︰「洪定邦的辦法是拆廟,和尚趕不走,我拆廟趕和尚。」這一次,洪定邦總理一次性拆掉9座小廟,9個專業經濟部門一並撤銷或降格變成行業協會。此舉意味著按照計劃經濟模式設計的政府機構框架逐漸消解。

而精簡人員更是針對所有部委,其中難處可想而知,機構改革剝奪的不單純是部門利益、個人利益,還有集團利益。實際上,對于利益的焦慮和博弈在上一年就已開始。

其實早在1997年12月底,洪定邦在一次講話中道出苦衷︰他正在操作政務院機構改革,找幾十位部長逐個談話;沒有一位部長主動表示自己的部門該撤;長時間坐著談話使他過度疲勞,每次站起來都很困難。

今年這次機構改革的目標是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有華夏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但方案最終確定之前,各部委的官員紛紛向決策層陳情︰市場這只無形的手還不那麼有力,還離不開那只有形的政府之手,部長們都在為各自部門的存在理由據理力爭。

公允地說,人員精簡的決策,各部委人浮于事的現象確實嚴重。時下流行一段順口溜,說一個部委人員構成的狀況︰「廳級干部一走廊,處級干部一禮堂,科級干部一操場。」3月份「會議」召開,已經正式決定政務院系統要精簡47%,但具體到各個部,如何分流裁員,還沒確定。

傳言隨之四起︰一會說政法部門要加強,不會怎麼裁員,裁掉的是經濟部門;一會又說只能一視同仁,都砍掉47%。

等待,是備受煎熬的。政務院系統精簡47%已成定局,而具體到每個部門,如何精簡還在進一步博弈中。「會議」後,大樓換了新部長,這一變化似乎有了緩兵不動的理由。

剛剛履新的部長和各位司局長都在觀察,大家都不先走一步,就像開車一樣,踩住離合,看情況再打方向盤或提速。

新部長上任伊始,就在會上安慰大家,說政法部門不會像經濟部門那樣砍得狠,大家不要多慮,好好安心工作,組織也會對每一位官員負責到底。分流的口號是,「讓走的同志舒心,留下的安心」。

結果分流的途徑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離退休還有幾年的老公務員提前退休,不少人樂得利用資源下海兼職發揮余熱;第二條途徑則是政府拿錢去大學學習三年,本科畢業的去讀碩士,碩士學歷的去讀博士,三年期間各種待遇不變,這些研究生的名額是特批的;第三條途徑則是調到直屬國有企事業單位,直屬單位就不人滿為患了。

雖說人員減少了近一半,但部級官員和司局級官員的職位基本上沒什麼變化,處級職位減少也不多。比如薛劍那個司僅僅將8個處減少為7個處,老干部局和機關服務局從公務員編制就地變為事業編制——這樣就不佔編制名額。

減少的主要是科級和科級以下的職位。比如原來每個處四人,處長、副處長各一,現在變成一個處僅三人或二人,處長、副處長職數不變,每個處要麼留一個科員要麼一個科員都不留,全是官員。對具體辦事者來說,首先要平衡各方面利益,再然後就是考慮分流工作的難易程度。

機構改革在政務院層面不但包括部委,還涉及意圖政企分開的很多央企。比如,政務院決定,解散華夏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組建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該局為國家經貿委管理的國家局。改革方案,由中編辦和該局抓緊商定後,報政務院審批。

但是這場驚心動魄涉及多方利益的改革並沒有出現曾經預想中的尖銳矛盾。就像官方學者聲稱的那樣,前面的幾次機構改革已為冗員安置探索出了寶貴經驗。

在改革沒有完全進行完畢之前,工作還得照常干,而且大家都表現得更加積極,連那些平時泡病假的人也每天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希望避免成為分流名單上的人。而在往常,大伙兒爭著到各省特別是風景秀麗的地方出差,但這時候大家都覺得︰萬一不在機關,會在分流中吃虧——這實則是一種杞人憂天的可笑想法。但事實上很多人基本都沒心思干活。很多人都知道︰「有關系有能力的人肯定留,那些只有關系或只有能力的人最緊張。」

政務院部委精簡人員都相繼動起來了,那些被撤銷的部委,如紡織部、煤炭部、供銷總社,部長都沒有了,分流起來倒是干脆,相當一部分年青公務員去大學讀研究生,因為他們佔了先機,所以在專業選擇上很理想。

這時候各部委給出的條件也不盡相同,財政部作為強勢部門是此時分流政策最好的部委之一。精簡的時候,財政部新任部長蕭正為部下們給了18項優惠政策,比如分一套房子;由公費出錢去讀書兩年,有去英國劍橋美國哈佛的也有在華夏財經的;還可以選擇去財政部下相關的事業單位。等等。當然這些政策不可能一人獨佔,只能在其中擇一。但是據說,各部委分流干部無房者普遍分到了住房。

可還是有人沒有抵抗住這場並不嚴酷的改革,政務院一位女公務員被精簡後心情一直不好,一直沒有想通,因無法適應國外求學生活只讀了半年便回國了。不久又與丈夫離婚了,最終失去理性選擇了自殺。事後她的同事說︰「她如果料到過了兩年,去讀書的多又都回到了部里,估計也不會做出如此選擇吧。」但這已經是後話了。

另一部委的一位軍轉的處級官員認為自己身無長處,要是部里分流他就是把他往死路上推,聲稱一旦被分流就從12樓辦公室跳下去……

這場改革,有人說是政府在用種種政策和財物來贖買分流公務員們放棄鐵腕飯的資格,而那些被分流的公務員,大部分實際利益並未受到損害,但心理上卻難免多少有些失落罷了。

從京城飛往星城的飛機上,張毅承拿過一盒紙質包裝牛女乃遞給蕭宸。

蕭宸擺擺手,示意不用。但張毅承笑道︰「像你這種每天腦子里不知道要轉多少彎的人啊,就得多喝點牛女乃。」

「牛女乃補腦嗎?」蕭宸隨意反問。

「這個……我忘記了。」張毅承干笑道︰「不過沒關系啊,我記得是有人跟我說過,多動腦的人,多喝牛女乃有好處,來來來,哥給你拿的,你還敢不喝啊?我還能毒死你不成?」

蕭宸無可奈何地接過牛女乃,順手把吸管插進去,吸了一口,就听見張毅承輕輕嘆道︰「這下老頭子總算不在瀟南了,我這日子才算是解放了啊。」

蕭宸有些無語地看了他一眼,奇道︰「你都結婚了,這都快做爹了,姑爺不至于還管那麼嚴格吧?」

「嚴不死啊!特別是結婚以後,不對,特別是王婷回京以後,我老頭子給我每天回家的時間都有限制,我在星城就跟坐牢一樣!」張毅承睜大眼楮道。

蕭宸哈哈笑出來︰「姑爺是怕你干壞事吧。」

張毅承撇撇嘴︰「我就納悶了,這是我爹啊,還是我泰山老丈人啊?」

蕭宸繼續笑。

張毅承擺擺手︰「不過這下好了,他去了穗仙,成了穗仙軍區總參謀長,我這下算是沒有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做事了,自由了一百倍啊……翻身農奴把歌唱~~」

蕭宸無奈地拍了他一下,示意旁邊有人已經睡著了,別吵著人家。

張毅承干笑一下,道︰「對了,我老頭子去了穗仙市,對你在瀟南省上層……有些影響吧?」

蕭宸微微蹙眉,但隨即展開,輕輕一笑︰「放心吧,問題不大。」

張毅承看了他一眼,微微點頭,心里卻是知道,少了一位軍方的省委常委,蕭宸在對省委局勢的風向掌握上,肯定是要受到一些影響的,而且萬一有什麼問題,也少了非常關鍵的一票。軍方的一票,到了省委這個層次,重要性不是縣委、市委的軍方一票能比的。

「王文華那邊,我讓王婷打電話給他說了一下,不過他們本來也就不是特別親,具體王文華會怎麼處理,你該怎麼應對,還是看具體情況。」張毅承再次交代起這個事情來。

蕭宸隱約知道,王婷的父親跟王文華的父親是堂兄弟,但是似乎關系並不甚好——不甚好的意思是比較疏遠,倒也不是矛盾的意思。至于這其中又有什麼公案,蕭宸就不清楚了,也不打算去了解。

他只需要知道,張毅承是希望自己不要跟王文華發生太大的矛盾,最後鬧到上面,讓長輩們不好說話就行。

張毅承的心思,蕭宸既然了解,自然是會有所考慮的,畢竟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張毅承和王婷肯定是最不好做人的。對于毅承哥,蕭宸心里還是很親近的,他自然不希望讓張毅承有什麼為難。

「我知道了,我會妥善處理和文華支書的關系的。」蕭宸笑了笑︰「朗柳要穩定而快步地發展,也不可能是在一二把手一直處于爭斗之中能夠成功的。」

張毅承就點了點頭,看看機械發條的老東方手表,張毅承輕聲道︰「星城要到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宦海龍騰最新章節 | 宦海龍騰全文閱讀 | 宦海龍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