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陽邪君 第59章︰三府一庫無垢天魔

作者 ︰ 小妖

第59章︰三府一庫無垢天魔

登大帝位,李興憑借前世經驗,建軍機處,設兵部,以應對天元洲之敵;立法典,設刑部,監察天下修士,彈壓處置為惡狂妄之徒。建十庫,設戶部,管理天下修煉資源,減少各派間的摩擦糾紛。

另立內閣,內閣長老由尊級大能們擔任,負責監察各部,輔佐大帝攝政。之下,又有若干機構,都有專門職司。

當然,身為大帝的李興也明白,規矩多了,修士們必然不耐煩。所以條例之中,並無嚴苛之法,只是劃出一個規矩。眾人行事,要在規矩之內,一旦出矩,將受到刑罰。

身為一代大帝,必然要對自己的江山了如指掌,所以沒坐熱,儒尊們便認為李興應該巡察天下,觀民生疾苦。在他們眼中,修士重要,平民百姓一樣重要,天下花生,並無高低貴賤之分。

李興深以為然,決定東巡。當然東巡之後,還要北巡、南巡、西巡,直到他徹底了解天元洲各地勢力劃分、風土人情等等才算完。

東巡之日在即,天邪大帝卻告訴李興,天邪府庫中的寶庫,就位于東邊。天邪大帝是最近的一位大帝,珍藏自然極眾,有三府一庫。

原來,天邪大帝當初,也是一個氣運好到不得了的人物,奇遇無數。諸多奇遇中,有三大奇遇對其影響最大。

此三大奇遇,分別是發現了上古神話時代的眾生神府,上古大破滅時代的三清仙府、十地巫府。

後來,天邪大帝搜刮天下珍藏,建立天邪寶庫,于是才有了三府一庫。三府一庫之中,都有對李興極為重要的東西,可以輔助他的修煉。

這一日,帝殿。龍皇、大周王及血影道人俱在。大周王的身份,屬于龍宮之人,後因犯戒,被驅逐出宮,流放蠻荒海域。

論起來,大周王還是龍皇的一位族弟,二人此刻面對面,頗有些尷尬。

李興微微一笑,道︰「大周王,你如今可知本大帝的身份了?」

大周王不是傻子,早就知道李興並非蠻皇,但他依然決定跟隨。原因很簡單,一代大帝,比什麼狗屁蠻皇出息多了。不過,李興一直不挑明,他也裝傻子。

此刻,李興主出真相,他拜伏于地,道︰「微臣該死!」他身後,血影王、陰山王、金剛王、大力王、毒蜂王,也都跪下。

大周王,已被李興封為蠻荒龍王,掌管蠻荒海域,如今是名副其實的大周王。他身後的人,也都各得其所,輔助大周王共同掌管海域。

李興微微一笑︰「當初你們設計本大帝,雖然有罪。但後來屢次相助,將功抵過,從此不再追究。」

大周王等拜謝,長松了口氣,這心事總算放下了。

李興又道︰「義父,給本帝一個面子,寬恕大周王當年之罪,準他回龍宮省親。」

龍皇微微一笑,他身為龍皇,當然有龍皇的氣魄心胸,當即道︰「是。」轉向大周王,「大周王,你是蠻荒之主,只是手下兵將不多。本皇決定,調八十萬大軍給你,如何?」

大周王心中一動,明白龍皇算徹底接納他了,拱手一禮︰「多謝龍皇。」這一聲龍皇,也表明了他的態度,算是認祖歸宗,重入龍宮了。

李興準備東巡的時候,命各部內閣,同時明令天元各地國王,為李興立長生牌位,每日虔誠供奉,自有好處。國王哪個敢不听?全力做事,甚至強制百姓執行。

百官對此不解,李興也不多說。他可是神靈的身份,已經開闢出神靈國度,只有獲取更多的信仰之力,才能夠不斷壯大神靈國度,強大實力。

稱帝之後,上古各族,恢復向李興進貢神靈晶石、真人本源,若無以上兩樣,則要進貢奇珍異寶。進貢之事,由禮部負責,監察其行事。

每月都得到大量神石,李興怎會浪費,盡靈敏吸收,用于擴張神靈國度。神靈國度之中,神靈的意志也是駁雜的。不過,這參悟混元之道的李興來說,輕易就能解決。

不管混亂之力、秩序之力、建造之力等等,經過混元鼎後,皆轉化成為渾沌神力。此時,若說李興的神格是什麼,那便是渾沌神格。

當然,除了吸收神靈晶石,李興還要接受眾生的信仰,甚至繼續修煉星帝經,接受群星信仰,如此神靈國度方可圓滿。

天元洲,生靈子民不計其數,全部都向李興立長生牌位。此種規模,只有神王洲的真理教才能做到,承受一洲之民的信仰。

有信仰即有感應,下令不久,李興就感覺無數道意念投影至他的神靈國度之中,有的純粹,有的包含懷疑。這些意念,使得李興的渾沌大陣迅速運轉起來。

可以說,要不是之前融合了天機大陣,被這麼多意念沖擊,他會直接爆炸,堂堂大帝就此隕落,成為九洲笑柄。還好,渾沌大陣推算能力強大,可以第一時間對如此龐大復雜的信息分類處理,做出決定。

渾沌大陣,等同于李興的思維所在,一切決斷都要經過渾沌大陣的推算、處理、分析,從而做出最正確的決定,進而采取行動。

神靈不是那樣好做的,好在李興觀想七大魔頭之中,有一尊眾生魔頭。百姓若有戾氣、**、恨意等等,都可用眾生魔頭吸收吞噬,使其內心清明。

不過,眾生魔頭,也只能第一步解決。剩下的事情,要由其余魔頭解決了。諸魔頭,本尊可分身億萬,應念顯化。不過,它們都是李興捕獲的魔頭分身,本身沒有這個能耐。

于是李興施展神道手段,強大的神念,于每一個神靈國度之中,都觀想出七大魔門。如此一來,就等于有七十萬魔頭,幫助李興應付信徒傳達的信息。

可即使如此,李興也感覺不太夠用,決定東巡之前,再觀察幾尊魔頭出來。

天魔凶禪,有一十八重,前七重分別是幽魅、窮凶、混亂、靈感、無形、眾生、斗戰。前段時日,李興突飛猛進,反覺得天魔對他來說,並無多少作用了,所以一直未修煉。

此刻,他有大帝之能,觀想天魔水到渠成。想當初,那摩耶和觀想至第十五重,實力已能抗衡大帝。以李興手段,如今自可一試。

之下八尊魔頭,分別號妙音魔頭、妙香魔頭、妙觸魔頭、妙相魔頭、言惑魔頭、心魔、無垢天魔、大應古魔。

前六尊魔頭,分別代表眼、耳、鼻、舌、身、意衍生之魔。後兩尊魔頭,則比較有來頭,屬于魔界魔聖。前十三尊魔頭,雖然觀想有善後,但本身威能相差有限。

只因各魔頭性質不同,編排的觀想順序。比如,前面觀想的無形魔頭,其實是前十三諸魔之中,本尊實力最強的一個。其次才是眾生魔頭、斗戰魔頭、混亂魔頭,繼而六識六魔等。

天魔凶禪十三重之後,觀想出來的皆為魔聖。傳說之中,魔隨相生,不管仙、佛、聖、人種種萬類,皆有伴生之魔。眾魔,被封閉于魔界之中,不得而知。

魔聖,便如真聖、天聖一般,屬于極強大高端的存在。上古玄經曾言,天界屬陽,匯聚天人;龍象大世界屬陰,魔念匯聚。

前六尊魔頭,對于李興來說毫無困難,幾乎閃念之間便觀想出來,順便就收伏了。六識之魔,使得李興的六識清明,不會輕易受到誘惑,對于他的心境修持有很大益處。

而當觀想無垢天魔之時,李興卻壓力重重,預感到了一絲凶險。

觀想片刻,一尊光明正大,堂皇偉岸,純淨無垢的神明出現了。不錯,這是一尊神明,代表了正義、向上等等好的一面,似乎只要跟著他,就可以獲得好的歸宿。

這就是無垢天魔,它擁有極致的光明,極致的純潔,不容有任何侵染。此魔一出,李興差點失守,心中震驚無比。結合上古玄經記載,他忽然又有所悟。

「追求極致,已然入魔,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正是這個道理。也應了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的道理!」此念一出,結成禪印,頃刻降服無垢天魔。

此時,李興感覺自己的心活潑潑一片,充滿了生機,雖然並不完美,卻有無窮的潛力。天魔凶禪的修煉,顯然也給他的心境帶來巨大好處。

連觀七魔,李興並不停止,繼續觀想第十五尊魔頭,大應古魔。傳說,此魔于天地初生之時,就亙古存在了,天地破滅了,屬于天地伴生之魔。

此魔,顯然境界更高,李興觀想吃力,嘗試了一下,直接放棄了。他感覺,混元大道未大圓滿之前,此魔不宜觀想,否則有大凶危。

觀想七尊魔頭,沒消耗李興多少時間,東巡之事毫不耽擱。這一日,李興乘帝輦,攜隨從,前往天元洲之東。

帝輦不凡,正是那掠奪戰車,由九頭黃金神龍拉輦,奔行如飛。掠奪戰車之外,戰爭之光焰騰騰地沖天,九條金龍都長達萬米,威勢滔天,是黃金龍王贈送的法天九重的神龍。

李興的隨從,只帶了七個,李玄白、李英雄、劍刑天、君千橫、羿小寶、南宮小乙、大周王,全部都是道君,陪同左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九陽邪君最新章節 | 九陽邪君全文閱讀 | 九陽邪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