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農家 第150章 元宵

作者 ︰ 果無

初三彎彎在家呆了一天,初四是祭灶日,該恭迎灶神回來,這天大伙兒都要守在自個兒家里,灶王爺是要差點人口的,百首準備了新鮮的果品,焚香,點燭,放鞭炮,恭迎灶神回來。

到初五,又稱破五,百首和來生將家里大掃一遍,所有垃圾全部清掃出去。一直到初七,女人不能動針線,剪刀,有孩子的更不能罰孩子。之後,大伙兒便可以相互走動了。

到了十五元宵節,今年彎彎和百首沒去鎮上的寺廟,地方小,人太多,兩人都不放心,不過元宵節晚上鎮上有燈會,還能放河燈,所以兩人決定今年就去看燈會。

十五這天大伙兒的晚飯都特別早,等百首收拾好,院子外,村路上已經陸續有了說話聲,走路聲。

關好門,三人也出去了。

臨出門時彎彎還多拿了一件衣裳,怕夜里涼,以備不時之需,而且她還拿了一塊布,里面裝了少許米,幾粒黃豆,放在身上,說是避邪的,她這也是前幾日听石頭女乃女乃說的。

大家伙成群結隊朝集市走,一路上熱鬧得很。彎彎依然坐的牛車,車板上墊了好些東西,很軟和。百首在前面牽著牛,元寶娘和石頭娘走在車旁同她說話。

來生和石頭,元寶三人邊玩邊跳,一會兒往前跑,一會兒又蹲在路邊,很是開心。

走出一段路,天便完全暗了下來,幸好今夜是個大月亮。皎潔的月光照著路亮膛膛,不過為了照顧她,大伙走得很慢。

後來,元寶娘和石頭娘便提議一會兒去集市可以買了一盞燈籠,回來路上有燈能更好些。

彎彎也覺得這主意不錯,用完了還能掛家里,好看。

有人一起說著話,一點也不覺得路程長,一行人很快就到了集市。

街道兩邊鋪面都掛上了紅燈籠,縣太爺為了增加年節的氣氛。讓小鎮顯得更加喜慶。也為顯示地方在自己管轄下一片繁榮景象,命人在主要街道,還有河邊樹上都掛上了小紅燈籠。這主意當然受到廣大百姓的支持,不僅讓黑夜增加了喜慶熱鬧。給小鎮是添了溫馨。光明。

慢慢朝著河邊走去。越到河邊,花燈區人越多,比現代的夜市更加熱鬧。路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小攤。這熱鬧的地方更少不了吃的。從一到集市,來生便拿著早準備好的銅板,一會兒買這,一會兒買那。

莫說孩子,連她這個大人瞧著也饞起來了。

一路走來,燈會還真和電視上有幾分相像。無論大攤小攤,都擺有花燈。特別是那大攤位,花燈樣式多種樣,許多燈籠上還有畫,或人,又或詩詞。

有可以直接掏錢買的,有些燈籠,老板故意在上面掛上一個上聯,若有人對出下聯,便可免費得此燈。也有些上面是字謎,猜對了也可拿走。

若是像京城那種地方,一般都是對聯或典雅有趣的字謎。花燈自然也更加漂亮,精巧。在這小地方,也不乏讀書人,但更多的是目不識丁的鄉下人。大家伙兒都是來湊熱鬧,沾喜氣。

于是,這燈謎自然也簡單許多。攤主會選一些和莊稼人生活更貼切的字謎。

彎彎對古詩詞賦豪無興趣,瞧了一兩個對聯便沒了興趣,然後專心欣賞起各色花燈來。百首一直緊跟她左右,生怕她有個閃失,還不停問她有沒喜歡的,他送她。

後來彎彎瞧中了一個南瓜形狀的花燈,形狀沒啥特別的,圓圓的,像個南瓜,上面涂了顏色,有些粗糙,但它的做工卻特別,雙層的,外面是幅「仙童拜壽圖」,里面是「蓮花圖」,內外交錯,卻不重疊,讓人在觀看外面的圖時,絲毫不會覺得里面的圖礙眼或多余。

設計可謂獨特,畫可是精妙絕倫。能看出這做燈的人手藝不錯,為了節約成本只得用下等的紙。

可惜彎彎問了價,這花燈得二兩銀子。她舍不得,沒要。

百首卻不以為然︰「只二兩銀子罷了,難得你喜歡,再說這燈會一年也就一次。」

「也對,一年一次,那明年我再來選。」說完,拉著百首擠出人群。

花幾百塊只圖買個新鮮,在現代她也不會干這事的。模了模隆起的肚皮,彎彎笑著道︰「不就是照個亮嗎?待會去買個便宜的便是,剩下的給孩子留著。」

一提到孩子那就是一百個順從,百首咧著嘴笑︰「行。」牽著彎彎的手高興的去了另一邊。

元寶娘和石頭娘在後面瞧著直感嘆。

「以前我和我那口子剛成親那會兒,都沒見他這麼舍得過。」

「是啊,百首對彎彎那可真是沒的說。」

……

幾個人走走看看,都沒瞧中的花燈。又都是胸無點墨之人,也沒贏得有花燈。不過,李大智倒解了幾個謎底,李大石拿著兩盞花燈,來生眼楮一直盯著他,李大石覺得他樣子可憐,便給了來生一盞,來生喜得不得了,這倒省了他們去買。

不僅李大智,還有王媒婆的兒子,李開明也得了一盞花燈,不會對聯,又有喜歡的,那便只有出銀子買了回去。

除了花燈,小吃,彎彎最後還瞧見了雜耍,觀看人群里三層外三層,喝彩聲一陣一陣,好不熱鬧。

在燈會逛了一圈,百首和彎彎,還有來生便去了河邊放河燈。如荷花般美麗的河燈在忽明忽暗的河里,順著水緩緩移動,猶如天上明亮,閃耀的星星一樣璀璨,令人歡喜。

放完河燈,來生又嚷著還要看雜耍,三人又看了會雜耍,這才慢慢離開了熱鬧的燈會。

牽著牛車剛要離開小鎮便遇到了與百首相熟的那兩個衙役。

一個姓謝,一個姓馬。兩人均比百首大。

因佩服百首的箭術,覺得他為人可結交,不等百首開口,兩人便先招呼了他。

「百首兄弟這是看完燈會了呀?」

看見兩人百首也很高興︰「是啊,謝大哥,馬大哥。」又瞧見兩人身上還穿著衙役的衣裳,詫異道︰「今夜該二位大哥輪值啊?」

「是啊,這喜慶的日子,就咱兩沒得歇,還得當值。」謝天無奈的笑著道。旁邊馬雁也笑著附和。

幸好這地方小。等燈會散了。他們還能尋著機會回家歇歇,若是京城那種地方,責任重大,連眼也別想眨。

三人又說了幾句。謝天和馬雁去了河邊。百首和彎彎還有來生離開了集市。

燈會人太多。大家都自顧自的欣賞,早和元寶家還有石頭家走散了。這會回去路上只有他們三人,不過能時不時遇上幾個看完燈會回去的人。後來在半道上。石頭家和元寶家又趕上了他們。兩家人也不急,便一同和彎彎三人一起慢悠悠走回了村子。

今夜在燈會上遇上了不少認識的人,不過卻未看到王里還有王小草。也不知道幾人究竟有沒來。

過了元宵節,年節的氣氛就淡了。而正月過了沒多久,梅子便生了,是對雙保胎小子。王寶山一家高興得嘴都合不隴了。也算梅子運氣好,生產過程沒出啥意外,不過就是折騰了她一天一夜。

寶山爹給兩小子一個取名叫王大寶,一個叫王小寶,很有意思的名字。

村里生男娃的不少,不過一生就倆的可是幾輩人都沒出一個,這可算是楊家村的一個喜事。

到了孩子滿月酒這天,村里人幾乎全去了,瞧著兩個粉嘟嘟的孩子別提有多可愛,人人見著都夸。

唯有蘭花娘一幅不以為意的模樣。想要的人一直得不到,沒花心思的人卻一得得倆,怎麼能不讓她心里隔應。當著寶山娘的面不好多說什麼,背地里冷嘲熱諷,笑梅子生再多兒子,還不是再嫁婦。

人人都說她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她自己卻不承認。等到了滿月酒那天,跟著大伙一起看了兩孩子,雖說是雙胞胎,兩小子一點也不瘦,眉眼和梅子有幾像,長大一定是兩俊小伙。

蘭花娘瞧著瞧著眼楮就離不開了,等沒人的時候卻悄悄拉著梅子問她有啥生子秘方?她不求一生倆,只要一個兒子就行了,弄得梅子好不尷尬!

村里這兩年關系緩和了不少,好些人因為跟著彎彎每年要去兩次莊子上幫著干活,平時不怎麼交流的人,或多或少有些小矛盾的人都親近起來。遇上梅子生了雙胞胎,大家都來幫忙,寶山家的親戚見了,直夸楊家村的人熱情。

元寶娘和石頭娘更是在幫忙之列,彎彎身子不便,便一直在屋內陪梅子說話,倆小子長得一模一樣,吃完女乃就呼呼大睡,誰看了都喜歡。她沒去抱孩子,一是自個兒現在身子笨,還有便是當初王里生了的時候,她娘曾提醒過她,雙身子的人不能去抱別人家的女乃娃。

所以,她坐在旁邊,等兩孩子醒了,她就拿東西不停的逗孩子,可惜這才一月的孩子除了吃便是睡,對其它東西並未太多的反應。

家里熱鬧,進來看孩子的自然也多,大伙兒都說這倆孩子長得整齊,以後長大肯定是個俊的。後來梅子就跟彎彎說︰「其實我也沒多的希望,只盼孩子能健康快樂長大,以後能生活的幸福就好。」

彎彎不由點頭。

懷了孩子她也才理解為人父母的感受,真不在乎孩子以後是否真的成龍成鳳,是否能給自己一個安逸的晚年,只希望他能快樂健康長大,以後有個幸福的家。這就是做父母最大的願望。

世界上只有幸福是最難奢望的。

開春後,天也漸漸暖和起來,彎彎月兌下厚重的棉襖,以前的衣裳已經穿不了,百首到集市特意替她做了一件寬松的,一件並不夠,懷孕時候穿的衣裳都很肥,怕以後穿不了,她不想浪費。需要換洗的時候,便將百首的衣裳套在身上。(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秀色農家最新章節 | 秀色農家全文閱讀 | 秀色農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