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恨 第三章 賭注(六)

作者 ︰ 大愛諾諾

收費章節(8點)

孟積珍手里捏著那一紙公文,眼楮直勾勾瞪著,密密麻麻的一眾字里邊,他只認得三個字︰孟積珍。兒子要忙著應付歲考,他叫了扉娘給他再仔細地念一遍,然後苦思應對之策。

「限期一月,差數補齊「,這一點好辦,忍著肉痛割下一小塊,也就齊了。

「外結仇寇「,這一條看起來罪名最重,應付起來卻是最輕松的,萬一追究起來,老子來個抵死不認也就過去了。

「風聞汝家廣有隱匿之田,寄于皇莊……今責汝即行整飭,實報實納,不然,欲待某親至田間,持弓挽臂,再行清丈乎?」這一條是最是難辦。這縣令真夠狠絕,老子就不信你堂堂縣令之尊,真的親自跑到我田間地頭,翹著手指一攏一攏的數過去……孟積珍心里抖著狠,面上還是不敢馬虎,萬一這縣令閑得慌,真就拿著量弓跑來了呢?孟家隱匿多年的田地,可不就見了光?

孟積珍愁眉苦臉想了一陣,還是沒個頭緒,眼角余光不經意瞥到了旁邊的扉娘身上,思路頓時就通暢了起來︰家里有個現成的救星,為啥不用呢?雖然她自稱是被逐出家門的,並且與家里斷了音書,可虎毒不食子麼接下來,就看兒媳婦的本事了。

于是,孟積珍很和善地看了看扉娘,嘆道︰「孟家要完了呀」

扉娘心里咯 一下,靜候他的下文。

果然孟積珍又道︰「公文你也看過了,你看你爹把咱孟家催逼的,你是田氏女,也是孟家婦,孟家待你不薄,這個坎兒你得幫著家里過了。」

「如何幫,還請爹明示。」扉娘一臉恭謙。

「唉田孟兩家已是姻戚親家,本不該如此相煎……你往縣城娘家走一遭,記住先去見你母親,再讓你母親去吹風……」孟積珍殷勤地將策略都替兒媳婦想好了。

扉娘卻不太懂︰「相煎?」

「對你爹拿國法煎我」

扉娘無語凝噎了,過了片刻才道︰「公文媳婦看過幾遍了,都能成誦了,卻不知是哪一個字說的錯了?」

孟積珍狠狠地噎了一下,眼楮跟著瞪大了一圈︰「怎麼說話的呢出了閣的女子,便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跟娘家還有幾文錢干系?那就是潑出去的一桶水你怎的不識好歹,這般維護你爹?」

「既然媳婦都被娘家潑出來了,那麼爹還要媳婦去做這個說客?非是媳婦不願,只是這幾文錢的干系,怕管不了用啊」扉娘恭敬地站在下首,表情有幾分委屈。

孟積珍噎得半晌說不出話,他腦子再靈光,此刻也無法反駁,只是想不到更叫他難堪的還在後面。

「今兒爹說,媳婦生是孟家人,死是孟家鬼,這話可是當真?」扉娘一臉殷切的問。

孟積珍沖口而出︰「怎麼不真?你讀書也不少,連這都不曉得?」

「媳婦曉得了,謝謝爹原先媳婦還擔著心,春郎要真成了狀元郎,那媳婦豈不要做定了那趙五娘?如今有爹這一句,媳婦可算放心做孟家婦了。」扉娘說著話,一本正經地對著孟積珍福了福,表示謝意。

這一下,孟積珍噎得更厲害了,臉上都在做燒,是誰這般多嘴長舌,把自己的私房話漏了出去?是自己的好兒子雅春,還是當時站在門口的那幾個下人?

孟積珍又窘又怒,將一腔子騰騰熱氣發泄在手上的公文上,轉瞬揉搓成一團,狠狠往牆角一甩,板著臉往外就走。

「爹」扉娘叫住了他。

孟積珍心里微微一動,莫非她氣出完了,也想通了?立住腳回過頭來,面上又有了一絲期待。

「咱家那五百畝隱田,前頭的就不說了,今秋的糧賦還是完納了吧?萬一被徹查出來就大大的不妙了,如今國庫里也不充盈……」

「得了吧國庫充盈不充盈,與我何干?我只管孟家充盈不充盈」孟積珍怒氣沖沖,聲音也拔高了幾分。

扉娘嘆氣,明知會對牛彈琴,還是忍不住說了。她對著孟積珍行了禮,轉身回文魁院里去了。

花廳里,那一張紙團兒在牆角里躺了幾好日,灑掃的僕婦一見那露在外面的大紅官戳,撿也不是,掃也不是,還往老地方一仍。有一日被孟宜春撿起來,展開看了一遍,當時就變了臉色。

「爹,這麼大的事兒,怎麼都不與我們說?」

孟積珍手一擺︰「算不得什麼大事有本事叫他來,到咱地頭蹲著,自個兒數去。」

「那不就露餡了?」

孟積珍不屑地笑︰「他嚇唬我呢老子打賭他不得來,俗話說得好,嚇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嘿」

「那您也不能當廢紙亂扔啊也不能就這麼吭都不吭一聲啊,我寫個辯函,歲考過縣時呈交上去……差額可以補,隱田可以扯,可這外結仇寇的罪名可不輕坐實了,可要掉腦袋的。」

「咱啥時候外結仇寇了?那一趟河南之行,是去賑濟災民流民,這叫樂善好施」孟積珍說的理直氣壯,而且面不改色。

孟宜春先是一愕,然後他的五髒六腑都在一齊欽佩自己的老爹。

他回到書房就開始寫辯文。

芮城縣學生員孟宜春謹致台尊座下︰前發公函,學生沐香拜覽,字字切責,學生不勝惶恐之念,且容學生一稟下情。

今歲盜亂結連兵災,庶眾逃乞又兼投賊,以致失丁口、荒田畝,稅賦不足實屬情理,然吾父上思國恩、下面民情,情願補差以足。

隱田之說,實乃坊間妄談。吾母原出陝西田氏大族,與京師皇親田家實出一脈,所謂隱田,實乃皇親田莊,代為營謀耳。

再者,吾等實為良子善民,賊寇乃是禍亂流毒,別雲泥、分涇渭,是為兩端。糧米珍饈、酒漿牲勞,遠赴僻鄉實為放賑濟民也,豈敢資賊之用,助賊之焰乎?

萬望明府恤下情、察秋毫、辨是非、分良莠,則學生感佩戴德,不勝涕零也。再拜

寫完,孟宜春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字句尚通暢,只是這內容麼,牽強了些,不知縣令老爺信還是不信?(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枝恨最新章節 | 金枝恨全文閱讀 | 金枝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