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恨 第三章 賭注(二)

作者 ︰ 大愛諾諾

崇禎一十四年,賊兵圍開封不克,丟下大量尸骨兵仗往南敗走……朝廷邸報上的這則消息看起來振奮,似乎又有些不盡不實。

坊間流傳的說法是,奉天倡義大元帥久攻開封不下,棄城移師南下,連克數州縣,殺官奪印,自行委官任吏,並開倉放賑,一時間民情沸騰,流民丐兒饑者歡喜瘋了,合義兵一處盡屠富戶豪紳,得私產無數,軍民悉數瓜分。

得了消息的孟積珍象挨了一悶棍,富戶豪紳不分良莠,除稗草般一齊拔了,那麼自己花費不菲的財產換來的這塊「義士」牌還管個屁用?這一記挨的冤,偏偏還是自己把腦袋湊上去的。

「不講信用的賊子喂不熟的白眼狼」孟積珍來回跺腳,將賊寇們一頓臭罵,等氣平了,他才恍然明白,闖賊和他手下那幫亡命之徒,都是窮苦出身,在他們眼里,誰是要護持的莊稼,誰又是要拔除的田間稗草,起事時起就已分明。他們不是綠林好漢,丟幾個錢就可以買命,他們是江洋大盜,謀了財還要害命,連皮帶骨的吞。

想通這一點,孟積珍又坐不住了,忙叫了兩個兒子來商議。

「就要歲考了,你們弟兄兩個本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可如今事態緊急,爹只懂得聚財,旁事不通,你們書讀的多,主意還得你們來拿。」

孟積珍說著話,拿出邸報給他們看︰「反賊就在黃河邊上晃,兩下里只隔了一條河,爹心里晃晃悠悠著不了地呀」

孟雅春問︰「爹上回不是得了個義士金符?」

「不管用,那廝黑了心肝,一進城就拿好東西好言語哄著那些窮棍,拿刀子斧頭對著大戶,稍有家財的都叫他們害了,弄得人財兩空。萬一他們來了,放的過咱們家麼?弄不好要傾了巢打了蛋哪」

孟家兄弟互望一眼,臉色漸漸凝重。

「要避賊害,辦法是有,只是要辦下來卻有些難……」孟雅春面帶難色,緩緩道。

孟積珍眼楮一亮︰「爹曉得你鬼點子多,快說來听听」

「這第一策麼,咱合家老少移往京師去,托天子之庇。」

孟積珍模著頜下短髭,一臉痛苦的思忖。

人道他風陵渡首富,富在何處?不過是千畝良田和一所豪闊莊院罷了,其余皆是浮財,易得又易失,大家一窩蜂往京城跑,那里的奸商必定哄抬物件,失了根基的一家人能過的幾天好日子?若能卷起地皮攜著跑路,他老早就動身了。

孟積珍嘆一聲,搖頭道︰「且說下一個。」

「兒子也想過這法子不妥,遷徙大事,費精神不說,如今道路不靖,恐財物招災。再則局勢不明,萬一賊勢愈熾,慢說我等黎庶,天子亦難保身。還有一個法子……只怕爹不情願。」孟雅春深知父親秉性,話說得吞吞咽咽。

「你還沒說,咋知道爹不情願了?」

孟雅春澀澀一笑︰「這主意極餿,連我自個兒都聞見餿味兒了……實說了吧,就是咱家散盡余財,一來博個真正的善名,二來家道與常人無異,賊來亦無妨了。」

孟積珍兩眼一翻,果斷地拒絕。

萬一賊敗了呢,豈不白白做了冤大頭?富奢慣了的人陡然陷入貧寒,無異于天上墜入人間,那日子想都不敢想。

「果然餿得緊,拿老子開涮是不?」孟積珍瞪眼道︰「還有沒有實在點的?」

孟雅春苦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又不是神仙……不過呢,我這里好像還有個主意,不過更餿。」

「說來听听。」孟積珍再次振作精神,只要不叫他散財,管他餿不餿呢

孟雅春長長吸一口氣,慢慢吐出驚天動地的兩個字︰「投賊」

孟積珍如聞驚雷,幾乎從椅子上跳起來︰「你,你說啥?」旁邊一直沉默不語的孟宜春也驚得張了張嘴,怔怔地望過來。

「爹您想想看,咱要是反了,闖賊若來,咱以同道之名並入他麾下,危難可立免,還可保家財不失,豈不兩便?」

孟宜春呆了,他與弟弟是雙生,血脈較之尋常弟兄更濃,從小一起長大少有分離,他以為自己很了解這個弟弟的,此刻才發現自己是大錯特錯。弟弟雅春舉重若輕,侃侃而談,言及生死大事面不改色,讓他有一瞬間的陌生感。

「不錯,不消折財,亦可免賊害,的確兩便。那朝廷這邊呢?你當朝廷是虛的,官府是死的?」孟宜春緩過神之後就開始反駁。

孟雅春苦笑︰「要三面光溜,神仙親臨也難辦到。」

「那你為啥不站在官府這邊?這也是兩面光吧?」

「如今是賊勢大過官勢,闖賊步步進逼,官兵節節敗退,從前是官剿匪,而今是匪剿官。」

孟宜春听得心頭火起︰「虧你還是大明生員,讀了滿肚子聖賢書,怎的說出這等狂悖之言?邪不侵正,闖賊必敗,爹休听他胡言」

孟積珍耳朵里听著兄弟倆爭辯,心里想一鍋滾水在煎。

若听幼子之言,賊若敗了,孟家可就萬劫不復。

若听長子之言,官府敗了,孟家一樣難免被賊囫圇吞了。

說來說去,不就是一個朱勝還是李勝的事兒嗎?

孟積珍突然眉心一舒,猛一拍桌案︰「都別爭了,爹有主意了」

兄弟倆一齊吃驚的望他,孟積珍在兒子們的注視下,鄭重地道︰「明兒我去集上找胡半仙去,卜一卜」

求推薦票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枝恨最新章節 | 金枝恨全文閱讀 | 金枝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