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機變 第五十六章 密謀

作者 ︰ 青年近衛軍

「鏗」的一聲,山喜拔出馬刀,刀尖斜指天空,山喜一夾馬月復,高呼道︰「兒郎們,跟我沖啊!」

身後的親兵們哄然應諾,洪流一般的鐵騎隨著山喜一起,從西門直接沖進了樊城!

只是,這里是樊城,而不是襄陽!

襄陽那里是毛中的空城計,而這里,卻叫將計就計。

憤怒填滿胸臆的山喜真準備直接沖進城守府,搶走城守的妻女,突然覺得有些不對,一股死亡的氣息當天而下。

他本能的一夾馬月復,坐下駿馬一聲嘶鳴,奮力超前一躍,而就在這時,那原本就不小的陰影變成了從天而降的巨石,剛好把自己身後的輕騎砸成了肉餅!

好險,就差那麼一點,就差一點死的就是自己了,可是還沒得山喜反應過來,原本大開的城門居然緩緩的合上。

「隆」的一聲,大門終于閉上了,而山喜驚恐的發現,自己的前方,突然出現了數百的弓弩手!

「啊∼∼∼∼」山喜的怒吼聲,驚起了無數的飛鳥。

…………

建業城內一密室。

幾個人圍坐在一個巨大的沙盤前,一個身材矮小聲音尖細的蒙面人正拿著一支柳條在講解。而其他人明顯是圍著一個人,這個人,才是這群人的核心。

「如今朝廷在長江沿線置列有一系列軍事重鎮,扼守長江的幾處要點。荊襄方面且不說它,下游易渡之處有二,一是采石渡,一是瓜洲渡,分處建業的上下游。胡馬若欲渡江攻建業者多出此兩處。」

蒙面人頓了一下,拿起柳條輕輕在沙盤上點了兩下,道︰「就是這里,還有這里。而與此二地隔江相對的,東面是廣陵,西面是歷陽,胡騎南下,往往東抵廣陵,西抵歷陽,故亦立重鎮以守之。如今王家的淮揚軍,主力就駐扎在廣陵和歷陽,大概有8萬之眾。」

當中一個青衣青年微微蹙眉,道︰「如今雖然前線各鎮已破,可是采石,瓜州,京口,歷陽,廣陵五鎮尚在,胡騎縱有百萬之眾,只怕也難以渡江啊。」

「不然。」那黑衣人搖頭道,「如今京口乃是孫權古都,雖然名城大邑,可是新進由謝鯤出鎮,謝鯤也尚未正式到任,此時兵力並不強大。我們完全有機會,有可能做到……再者采石鎮隔江與橫江渡相對,其地突向江心,有比較好的渡江碼頭,是長江易渡之處。昔日秦始皇巡視東南,即由此處渡江。孫策略取江東,也由此處渡江;後遂建為重鎮。我朝滅吳之戰中,吳丞相張悌率軍至采石,渡江迎戰我軍,兵敗,上游諸軍遂長驅直入,直抵建業。如今采石依然是長江沿線最大的港口,舟楫無數,艨艟過千,雖然駐有重兵,卻也不是沒有圖之的可能,關鍵看殿下您。」

「看我?」那殿下有些疑惑的問道。

「不錯,相比于京口,采石附近,江面較窄,京口一帶,江面較寬,且京口以北,河湖密布,北騎驅馳不易;采石以北,隔淮西而直面中原,敵騎驅馳,容易抵達。北騎南來,趨采石較趨京口為易。因此,按道理,胡騎必然由采石渡江才對,不過這一次,在下卻敢鐵口直斷,胡騎一定是從京口渡江。」

「這……小王愚魯,不知先生所言之妙,還請先生不吝賜教。」那被喚作殿下的人倒是謙虛,直接作揖請教。

「殿下折煞在下了,不過天機不可泄也,其中奧妙,殿下日後自知。」那蒙面人雖然嘴上恭敬,可是口風卻嚴的緊,一點關鍵都不漏。

殿下略微有些失望,不過依然笑道︰「雖然如此,還是多謝先生替小王解惑。」

蒙面人點點頭,繼續說道︰「除卻采石,京口外,殿下切切不能忘記姑孰啊,,姑孰地處建康上游,控御采石和東梁山二處險要,翼蔽建康。我朝僑立豫州于此,號為南州,與北府京口、西府歷陽一道拱衛建業。顧祖禹稱姑孰‘控據江山,密邇畿邑,自上游來者,則梁山當其要害;自橫江渡者,則采石扼其咽喉。金陵有事,姑孰為必爭之地。’倘若襄,樊一破,我敢斷定陶侃守不住江夏,謝鯤守不住湖口,那麼胡人若是翻臉,順流而下的話,不拿住姑孰,我們可就一點本錢就沒有了。況且,如今王敦駐守姑孰,在這里經營十余年,根基甚深,殿下一定要謹慎圖之,不可操之過急。」

「那麼江北二鎮呢?說到底我們還是必須拿到二鎮,不然就算事成也守不住這片基業啊。」殿下倒是很誠懇的問道。

「殿下果然遠慮,守江南必鎮江北,守江北必守淮揚,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江北,與京口、采石二地隔江相對的是廣陵和歷陽,二地可謂兩淮根本。北騎南下,自淮東來者,最終必趨廣陵;自淮西來者,最終必趨歷陽。南方有事北方,二地則是南方人力、物力的集結地,廣陵足以策應山陽、盱眙,歷陽足以策應鐘離、壽春。

廣陵為淮東根本,翼蔽長江。北不得廣陵,則無以渡瓜洲;南不得廣陵,則無以爭淮北。昔日西漢時,廣陵為吳之國都,吳王劉濞據此,煮海為鹽,鑄山為銅,國用富饒,遂招天下亡命之徒以反漢。三國時,廣陵為曹魏所有,曹魏黃初五年,魏主曹丕親率水軍自壽春至廣陵,欲攻江東;孫權屢爭廣陵而不得,故其在淮南方向的北伐屢出而無成,最終只得以長江為守。如今,廣陵為僑立兗州的治所,有流民數十萬居于此地,這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殿下不圖,恐怕為他人所有,殿下不可不急圖啊。」

見殿下點頭,蒙面人接著說道︰「歷陽乃是淮西月復心,自淮西方向南下趨建業,必經歷陽。壽春、鳳陽以南,巢湖當其要沖;巢湖以西,地形復雜,不利大軍穿行;巢湖以東,山丘和河道較少,利于大軍通行,北方勢力南下,多出此途。歷陽當此沖要。顧祖禹言︰‘自昔國于東南,未嘗不以歷陽為襟要;有事江南者,由壽陽、歷陽來者十之七。’因此,歷陽雖不如京口,廣陵緊要,但殿下意欲平治天下,則不可不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玄機變最新章節 | 玄機變全文閱讀 | 玄機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