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機變 第七章 太學

作者 ︰ 青年近衛軍

太學之名始于西周。漢代始設于京師。漢武帝時,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的建議。武帝建元六年在長安設太學。太學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設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宣帝時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當政時又增至三十人。學生稱為「博士弟子」或「太學弟子」。太學初建時為50人,漢昭帝時增至100人,王莽時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賦役的特權。「博士弟子入選」,內由太常負責選擇,外由郡國察舉。武帝還下令天下郡國設立學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統。太學的目的,當然一來是培養大儒,二來就是各級的接班人了。

因此,太學是從西漢起,就是設在京師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本來西漢早期,黃老之學盛行,儒學根本沒有任何地位,甚至沒有公開的教授,儒學家也基本死絕,只有少數地方還有私家教學,卻沒有出現傳授學術的學校。漢武帝罷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後,采納董仲舒的建議,始在長安建立太學。最初太學中只設五經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從武帝到新莽,太學中科目及人數逐漸加多,開設了講解《易經》《詩經》《尚書》《禮記》《公羊傳》《谷梁傳》《左傳》《周官》《爾雅》等的課程。漢元帝時博士弟子達千人,漢成帝時增至三千人。沒有廣告的王莽秉政,為了樹立自己的聲望,並籠絡廣大的儒生,在長安城南興建闢雍、明堂,又為學者築舍萬區。博士弟子達一萬余人,太學規模之大,實前所未有。武帝到王莽,還歲課博士弟子,入選的可補官。

後來,東漢建武五年,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城東南的開陽門外興建太學。後來漢明帝劉莊還到太學行禮講經。漢順帝永建元年,對太學進行了重修和擴建,費一年時間,用工徒十一萬二千人,建成兩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所招學生稱之為太學生。其後,太學生人數多至三萬人。漢靈帝熹平四年,為了刊正經書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經,樹立于太學門外,全國各地來觀看和抄錄經文者,絡繹于途。兩漢時太學在培養人才和促進文化發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隨著政治的**,太學生開始參與政治。西漢哀帝時,博士弟子王咸曾聚集太學生千余,以圖解救執法不阿的司隸校尉鮑宣。東漢晚期陳蕃、李膺等人反對宦官的黑暗統治,得到太學生的支持和響應,于是太學生也成為宦官打擊的對象,不少與黨人有牽連的人遭到禁錮。熹平元年,太學生被宦官逮捕和囚禁的達一千余人。

魏文帝曹丕黃初中恢復了洛陽的太學,有博士十九人。太學生在魏明帝時增至千余。時依漢制設五經策試之法,通過考試的可補掌故、太子舍人、郎中等。

而在本朝,武帝時就有太學生7000余人,依《晉令》規定,試經及格者可拜郎中。不過教育體制卻發生了重大變化,是為五品以上官僚子弟專設了國子學,形成了貴族與下層士人分途教育,國子學、太學並立的雙軌制。我如今乃是寒族,當然只能選擇太學了,不過話說回來,如今皇家人丁單薄,所謂的國子學也已經名存實亡。

不過,天潢貴冑畢竟也是少數,如今雖然世族門閥位高權重,卻也還沒有完全忽略了中層的人才,在太學里,無論是先生還是弟子,也都是人才濟濟。

太學的教師,主要是博士。戰國、秦朝已有博士之官,用來管書籍,備顧問。自西漢始,以對弟子授業傳道為博士的主要職責。同時還要奉使議政,試賢舉能。漢代規定博士須熟習經史,「明于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的一代鴻儒巨賢,方能充當博士。

自西漢武帝草創太學,立五經博士,開弟子員,其在學人數,至西漢末仿孔子弟子三千,太學亦設員三千。王莽時天下散亂「禮樂分崩,典文殘落」,「四方學士多懷協圖書,遁逃林藪」,太學零落。當東漢光武帝劉秀稱帝後,戎馬未歇,即先興文教。于建武五年十月起營太學,訪雅儒,采求經典闕文,四方學士雲會京師,于是立五經博士。在洛陽城南開陽門外建太學,距皇宮8里,學業重開。劉秀曾多次親幸太學欽鑒諸博士相互論難,考究諸生學業,觀看學生的「雅吹擊磐」等娛樂活動,並物質獎勵博士弟子以勸學,從此,原本一度衰落的太學重新名揚天下。

自董卓之亂,太學被毀,典策文章,竟共剖散。當魏文帝曹丕稱帝後,才又掃除太學灰碳,補石碑之缺,備博士員,開始招收弟子。至魏齊王曹芳正始年間又以古文、篆、隸三體刊刻石經《尚書》、《春秋》二部,以供取正。太學自曹魏在廢墟上重建,至晉武帝時再次「廓開太學,廣延群生,天下磷萃,遠方幕訓,東越于海,西及流沙,並時集至,萬有余人「。晉武帝曾三臨太學並行大射禮,王公卿士、博士助教,並治禮掌故、弟子門人咸在列位。又設宴班饗,對學生的「勤學務禮,遵修舊典」大加贊賞。對學校各級官員,下及學生、樂工,厚施豐備。「人知所勸,宇承風,莫不景慕」,並與咸寧四年十月二十日立碑頌德,此即《三臨闢雍碑》,太學再次發展進入**時期。可惜永嘉之亂,洛陽太學復又被毀,如今太學南遷建業,在朝野的共同努力下,才又煥發生機。

因此,從策略上來說,我選擇進入太學,還是很有考量的,一方面,固然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補上過去缺乏正統教育的一課,另一方面,進太學也只是暫時的沉潛,避開當前大熱的情況,以免成為眾矢之的。再者,在太學里,等待雕琢的璞玉也實在太多,而如今,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人才啊!

我幾乎都要為自己的決定而歡欣鼓舞了,但是我知道,司馬睿還沒有說話,而他沒有說話,一切都是未定之天,天知道他腦子一熱會做出什麼決定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玄機變最新章節 | 玄機變全文閱讀 | 玄機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