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機變 第一章 坐鎮京口

作者 ︰ 青年近衛軍

滾滾長江永遠日夜不息的向東奔流,帶走了泥沙,帶走了卵石,也帶走了無數的英雄夢。

虎踞龍盤之地,如今卻沒有什麼進取之心,雖然永嘉之亂的硝煙還沒有散盡,雖然兩帝蒙塵的恥辱還沒有被遺忘,雖然華夏故土上胡騎依然肆虐,可是,他們,似乎已經不在乎了。

日日笙歌夜夜歡,這,就是如今世族圈里的寫照。

這次南疆叛亂,最終還是不了了之,士錚既然上表請罪,皇帝司馬睿就輕飄飄的下詔「怒斥」士錚的「失察」之罪,並且罰俸三年,但是考慮到士家世代鎮守南疆,勞苦功高,就恩旨士錚繼續駐守番禹,領安南大將軍餃,同時加爵安南候,士錚自然很滿意,特意遣使來謝恩。

至于當了俘虜的士鋒,王攀等人,司馬睿倒也沒有為難,直接各自給個閑散官職,放在建業軟禁。士錚倒也沒說什麼。

明眼人都知道,即使司馬睿想說什麼,恐怕也說不了什麼,就算能說出來什麼,也算不了什麼。

不過,對于士錚,司馬睿算是「責罰」的話,還有一大票人,可是要賞的。

大體說來,此次「剿匪」,不消說,王家,謝家,陶家,都立下不小的功勞,朝廷的大小官員們也都咸有功勞,自然一個都不會少。

王導王敦自然都發揚風格,聲稱沒有做什麼事情,不要功勞,司馬睿當然不干,還是給他們本就已經很長的頭餃又加了幾個字,同時不知道又把哪個鳥都不拉屎的地方給他們做采邑。王導他們一想,也沒推辭。

謝鯤自然就是重頭戲了,不管怎麼說,這次謝鯤鎮守南昌,以一城之人物,力阻數萬之「山賊」,功勞不可謂不大,加上謝鯤自己也是一派的龍頭,自然少不了抬轎子的。

朝堂之上,當太監馬凌搖頭晃腦的從伊尹姜望孔明陸抗,終于說到謝鯤時,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豫章太守,彭蠡水師大都督謝鯤,公忠體國,體會朕心,將萬余之眾,拒數倍之賊,一戰而南疆平,再戰則四海清,其功不可謂不大,其心不可謂不忠,當此國家危難之時,正是賢良報效之際,著加謝鯤為豫徐二州牧,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假節。」

說到這,馬凌頓住,抬頭看看眾人,見其他的大小官員也沒有露出太過驚駭的神色,不由有些得意的繼續念道︰「

兼鎮京口!」

這話一出,朝堂上,靜得連一枚針落地都能听見。

震驚!絕對的震驚!

如果說前面的封賞都在正常範圍內的話,那麼鎮京口就是別有意味了。

誰都知道,如今的豫州大部,徐州的一半都在石勒手上,加封謝鯤只是因為其他地方基本上都被封出去了,至于侍中,假節什麼的,更大程度上是提高謝鯤的身份,可是這京口就不一樣了。

京口地處長江下游,北臨大江,南據峻嶺,形勢險要,為兵家所重。其地為江南運河的北口,過長江與江淮運河相聯。東吳在此置卒戍守。我朝南渡,征北、鎮北、安北、平北等將軍府及北中郎將府常設于此,因有「北府」之稱。而如今,四府一郎俱都是朝廷上最炙手可熱的幾個人之一,司馬睿居然把謝鯤派到哪里,不得不說有著很大的考量和計算了。

再加上永嘉之後,大量流民南下,京口居民多為幽、冀、青、徐、並、兗諸州僑民。民風勇悍,五月五日為斗力之戲。京口、晉陵僑民常征戰于江淮間,亂世里,人口就是最大的財富,有了人,就有了兵馬錢糧,就有了本錢!誰都沒有忘記,幾年前,祖逖就是在京口招募了三千流民北上,卻一路上所向披靡,若不是他……恐怕現在就已經把胡人趕了出去。

如今啟用當今威望如日中天的謝鯤復鎮京口,難道是朝廷企圖恢復了?幾個白胡子老臣已經激動的眼淚嘩嘩的,難道他們這輩子終于能看到王師北定之日了?

有點眼里見的,卻把目光投向了幾個大佬。

司馬睿自然笑吟吟的坐在尊位上,一般只要朝會,他是不會不笑的,除非有人叫囂或者要殺人。

王導也是一臉恭敬,老神在在的,和平日里沒什麼兩樣,不少人就在心中暗嘆,姜還是老的辣啊,王相的風度氣質,嘖嘖,泰山崩于前也是不變色的。

王敦這次出人意料的也沒有動怒,他的神色也很淡定,不少人就開始琢磨,莫不是王家河謝家已經就此達成妥協?天哪,若是王家謝家妥協了,那麼……

終于,有人注意到了,庾亮的神色不對勁!

一傳十十傳百,竊竊私語中,很快,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庾亮,讓還在廢話的馬凌郁悶不已。媽媽的,難道那大白臉就那麼好看麼?咱家就長得不足以讓你們好好看看打量打量嗎?

恐怕知道馬凌想法的人,會惡寒不已吧。

庾亮!庾亮背後的庾家可是如今中小世族的代言人了,如今最大的兩個居然敢苟合?是可忍孰不可忍,很快就已經有人開始戰隊了,庾亮背後的人悄悄多了起來,當然,跟在王謝兩家的更是不少,很快開始還按班列站立的群臣,悄悄就已經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坐在高台上的司馬睿,卻是得意不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玄機變最新章節 | 玄機變全文閱讀 | 玄機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