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機變 第一百一十三章 加冠

作者 ︰ 青年近衛軍

三個丫頭都是心智不凡,暗藏機鋒,我也心里寬慰了不少,上天待我何其幸也,不僅讓我有了這類機緣與宇內三大奇書結緣,還讓我得到這麼多紅顏知己的心,若是不能挽救這段劫數,挽救華夏的命運,我真不知還有何面目存在于世!

只是出人意料的是,我還在和三女溫存,卻有丫鬟來報,謝鯤急招,著我立即過去,不得耽誤。

看樣子事情不小,我也不能再耽誤,只是三女倒也知情識趣,讓我快去快回。

依次和三女吻別,我匆匆趕到謝鯤的書房。

輕車熟路的推開門,謝鯤正坐在書案前,眉頭緊鎖。

「謝公。」我關上門,行了個禮。

「不必多禮。」謝鯤揮揮手,示意我隨便坐。

剛剛挨著凳子,謝鯤突然說道︰「卜機,你今年十八歲吧。」

「嗯。」我點點頭,不知謝鯤這話是什麼意思。

「還差兩年,不過卜機,你也該取個表字了,畢竟以後世族圈里,總叫名字不好。」謝鯤笑道,可是他臉上的愁容卻是一點不減,很明顯,這話只是他稍稍放松自己而已。

「可是,得加冠以後,才能有表字吧。」我有些猶豫的答道。

按我朝的風俗,冠禮基本沿襲周朝時的禮儀,一般也是三次加冠,其中冠者初服︰采衣、紒。冠者加冠前︰緇纚、笄。冠者一加︰玄端。玄裳、黃裳或雜裳。緇帶、爵。冠緇布冠,用缺項固定,加青組纓。用黑屨,青色絇、繶、純,邊飾半寸。冠者再加︰皮弁服。素積(素衣、素裳),用白緇布為之。素、緇帶。皮弁用白鹿皮,加白色笄。配白屨,緇絇繶純,邊飾半寸。冠者三加︰爵弁服。絲制玄衣,纁裳,緇帶,韎鞈。爵弁外玄里紅,加笄,加緇色纁邊的。纁屨,黑絇繶純,邊飾半寸。

冠禮對于世族,尤其是對貴族圈的男人來說,可以說是一生最最重要的時刻之一。說實話,只有行了冠禮以後的成人,才能被圈子里真正承認,像我現在還沒行冠禮,雖然有個少年英雄的好名聲,可是卻因沒有成年,而受到諸多的不公平對待。至于冠禮的細節,卻很莊重,嚴謹,乃至繁瑣。

首先,舉行冠禮的日子要通過佔筮的形式來選擇,不得隨意決定。選擇吉日的儀節稱為"筮日"。冠禮之所以要選吉日,《冠義》說是為了"求其永吉",希望冠者從此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冠禮是家庭繼承人的成年禮儀,是關系到家族的傳承和發展的大事。儀式的鄭重自然不必多說,必須在家廟進行。《冠義》解釋說︰"行之于廟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有著以祖先的名義行禮的含義,也就是《禮記•文王世子》所說的"冠、取妻必告"的意思。

日期確定後,作為冠禮的主人(將冠者的父親),要提前三天通知各位同僚、朋友,邀請他們屆時前來觀禮。這一儀節稱為"戒賓",戒是告知、通報的意思。

主人再次通過佔筮的方法,從所通報的僚友中選擇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擔任加冠的正賓,這一儀節稱為"筮賓"。冠禮之日,正賓必須到場,否則不能成禮,所以,人選一經確定,主人要提前一天前往正賓家中作特別邀請。除此之外,還要特邀一位"贊者",即協助正賓加冠的助手。通過佔筮來確定冠日以及正賓的人選,都是鄭重其事的表現,所以《冠義》說︰"古者,冠禮筮日、筮賓,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禮,重禮所以為國本也。"

冠禮的主體部分,是由正賓依次將緇布冠、皮弁、爵弁等三種冠加于將冠者之首。緇布冠實際上是一塊黑布,相傳太古時代以白布為冠,若逢祭祀,就把它染成黑色,所以稱為緇布冠,這是最初的冠。冠禮先加緇布冠,是為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輩創業的艱辛。周代貴族生活中已經不戴緇布冠,所以冠禮之後就擱置不用。其次是加皮弁,皮弁的形制類似于後世的瓜皮帽,用白色的鹿皮縫制而成,與朝服配套穿戴,地位要比緇布冠尊。最後加爵弁,"爵"通"雀",爵弁所用質料與雀頭的顏色(赤而微紅)相似,故名。爵弁是協組國君祭祀等莊重的場合戴的,地位最尊。三次加冠,將地位最卑的緇布冠放在最前,地位稍尊的皮弁在其次,而將爵弁放在最後,每加愈尊,是隱喻冠者的德行能與日俱增,所以《冠義》說︰"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加冠之前,三種冠分放在三個竹器中,由三位有司捧著,從西階的第二個台階依次往下站立。加冠者在堂上有專門的席位,其位置因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嫡長子的席位設在阼階之上,庶子的席位在堂北偏東的地方。堂的面向都朝南,堂前有東、西二階,東階供主人上下堂專用,所以稱為主階,也叫阼階;西階供來賓上下堂,所以稱為賓階。《儀禮•士冠禮》說︰"嫡子冠于阼,以著代也。""著"是彰顯的意思,"代"是替代,阼階之上是主人之位,讓嫡長子在此加冠,意在突出他將來有資格取代父親在家中的地位。

加冠之前,先由贊者為冠者梳頭,再用帛將頭發包好,做好一切準備。為了表示潔淨,正賓都要先到西階下洗手,然後上堂到將冠者的席前坐下,親手將冠者頭上包發的帛扶正,然後起身,從西階走下一級台階,從有司手中接過緇布冠,走到將冠者席前,先端正其容儀,然後致祝辭說︰"月份和時日都很吉祥,現在開始為你加冠。拋棄你的童稚之心,慎養你的成人之德。願你長壽吉祥,廣增洪福。"祝畢,親手為他戴上緇布冠。接著由助手為冠者系好冠纓。冠者進房,月兌去采衣,換上與緇布冠配套的玄端服出房,面朝南,向來賓展示。

二加、三加之禮的儀節與此基本相同,只是第二次加冠時,正賓要從西階走下兩級台階;第三次加冠時要走下三級台階,因為捧持皮弁和爵弁的有司站在不同的位置。此外,每次加冠的祝辭略有變化,但意思相同,無非是勉勵加冠者拋棄幼小嬉戲惰慢之心,而樹立進德修業之志。這是前輩對冠者的衷心祝願,是成年教育的重要內容。祝辭之後,冠者都要應答。每次加冠之後,冠者都要進房換上相應的服裝,然後出房,向來賓展示。

三加之禮完成後,舉行醴冠者的儀式。冠者的席位在堂上的室門之西,正賓向冠者敬醴酒,並致祝辭︰"甘美的醴酒醇厚,上好的脯醢芳香。請下拜受觶,祭獻脯醢和醴酒,以奠定你的福祥。承受那上天的美福,長壽之年猶不忘懷。"冠者按照規定的禮節飲酒,然後起身離席,為冠禮圓滿完成而拜謝正賓,正賓答拜還禮。

冠禮完畢後,就要給人取字了。正賓為冠者取字有嚴格的儀式。正賓從西階下堂,站在正對西序之處,面朝東。主人從東階下堂,站在正對東序之處,面朝東。冠者站在西階下的東側,面朝南。正賓為冠者取表字,並致祝辭︰"禮儀已經齊備,在此良月吉日,宣布你的表字。你的表字無比美好,宜為英俊的男士所有。適宜就有福佑,願你永遠保有。

冠禮完畢,冠者要拜見有關的尊長。先從西階下堂,折而東行,出廷院的東牆,面朝北,拜見在這里等候的母親,並獻上干肉,以表敬意。母親拜受後準備離去,冠者拜送,母親又拜。這一過程中,作為兒子的冠者只對母親拜一次,而母親卻拜了兩次,這是上古時代婦人對成年男子的拜法,稱為"俠拜",

冠者又去見站在堂下的親戚。親戚向冠者行再拜之禮,冠者答拜還禮。然後出廟門、進寢門,去見姑姑和姐姐,儀節與見母親一樣。冠者拜見母親、兄弟等,是表示在家中從此以成人之禮相見,所以《冠義》說︰"見于母,母拜之;見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與為禮也。"

冠者回家月兌去爵弁服,換上玄冠、玄端和雀色的蔽膝,手執一只雉,前往拜見國君。見面時,要將雉放在地上,不能親手交給國君,因為親手授受是尊者與尊者之間的禮節。禮畢,再執雉分別去拜見卿大夫和鄉先生。所謂"鄉先生",是指退休還鄉的卿大夫。這是冠者首次以成人的身份拜見國君、鄉大夫、鄉先生,所以《冠義》說︰"玄冠、玄端,奠摯于君,遂以摯見于鄉大夫、鄉先生,以成人見也。"

冠者拜會尊長完畢,主人用醴酒酬謝正賓,用的是一獻之禮。所謂"一獻之禮",包括獻、酢、酬,即主人先向賓敬酒(獻),賓用酒回敬主人(酢),主人先自飲、然後斟酒再敬主人(酬)。為了表示對正賓的感謝,主人以五匹帛和兩張鹿皮相贈。冠禮至此結束,正賓告辭,主人送到門外,再拜,並派人將盛有牲肉的禮俎送到正賓的家中。

這樣「折騰」好久,才標志冠禮的完成,而士族也正式接納這個人,成為他們的一員,而他,也就必須用自己的肩膀承擔國,家的責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玄機變最新章節 | 玄機變全文閱讀 | 玄機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