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活一世之悠閑的生活 101、胡慶余堂(一)

作者 ︰ 滄海秋葉

收費章節(12點)

說實話,小鷗在前世和徐亞芳一家人也沒有打過幾次交道,一次是二十歲那年在杭州做手術時,老媽在她家住了些天,每天送飯菜到醫院來,而小鷗出院後也只在她家住了一天就走了。老倆口和這個小兒子都挺熱情,可是另外三個就不地道了,總認為小鷗媽是去打秋風的,前世的小鷗很懂得看臉色,見別人家是那個態度,出院後也不多待就回家了。

餐廳里,柯小鷗很抱歉的和董方解釋了自己失約後,就陪著自己這一世第一次見面的冬表哥一起進餐。季冬冬自從見到這個名義上的表妹後雙眼就離不開了,當看到柯小鷗和董方搭話時,心里就有點不舒服。

「小鷗妹妹,剛才那人是誰啊,好象你們挺熟的」

「一個朋友,也住在這里。」

「你一個人出門可要當心點,別隨便和陌生人搭話」

柯小鷗听到季冬冬的話,只是「哦」了一下聳了聳肩並不以為然。

昨天小鷗在植物園里收集到不少的植物種子,原本打算今天去探一下天目山的,可是季冬冬的到來打亂了她的安排,看著他那熱切的表情,也不忍拒絕這個帥直爛好心的偽表柯。

一頓早飯吃下來柯小鷗對這個偽表哥算是進一步有了了解,本來看外表也就是二十出頭,只是沒想到他還是一個在校的大學生,只不過是專科,今年也就要畢業了,小鷗很奇怪,為什麼他會選擇地質專業,不過這個問題小鷗沒有問,打破沙鍋問到底可不是小鷗的習慣。

「小鷗妹妹,你今天有沒有什麼打算,準備去哪里,我給你做向導」

「幾個景點這幾天都玩過了,今天打算去一下河坊街和吳山,看一下杭州老街的景致,那里工藝品應該會多一些吧」。

柯小鷗這個借口尋得也有目的的,河坊街那里有杭州的老字號藥店《胡慶余堂》,這所百年老店和北京的同仁堂是號稱中國著名的南北兩家國藥老店。

空間里的高級藥材都快泛濫成災了,如果自家消耗十幾代也用不光,偶爾發賣幾個,換錢是小事,關鍵是也許能救上幾條人命,昨晚上在整理空間時,小鷗就準備了二只野山參和二只金邊靈芝,除了一只山參是三百年以上的,別的都只有二、三十的年份。反正自己隨身帶著證明,用這些物品也許能從這里在杭城打開一遍天空,建立自己的交際圈子。

河坊街位于吳山腳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屬于杭州老城區,舊社會的時候與中山中路相交得「清河坊四拐角」,這里相當于是一條老文化街,老字號的商鋪有孔鳳春香粉店、大昌旱煙、萬隆火腿店、張允升帽莊,胡雪岩故居也在這條街上。

因為季冬冬在的原因,柯小鷗破天荒的沒有打車,香格里拉門口就有湖濱專用的公交車線,也不用倒換車程,因為他們出來的時間比較合適,上了車還有座位,柯小鷗沒有和季冬冬爭,讓他付了四角錢的車費,而季冬冬更覺得自己付錢買票是應當的。

坐在公交車上看著窗外的風景,也看著路上的行人百態,柯小鷗第一次覺得坐公車也不是件壞事,當然這要是在不擁擠的情況下,前世杭州的公交可是很難受的,特別是每天早上的公車,那時候公車都換上了空調封閉式,本身空氣就不流通早起趕著上班的人們,在公車里吃東西,肉包味,豆漿味,油條味,百味具全,那那個氣味啊,暈車的人是肯定就大吐特吐的。每次小鷗弟弟請她去杭州游玩時,能推小鷗就都推掉了,就是因為怕坐公車。

河坊街在2002年被政府開發,成了杭州一個非常熱鬧的景區,特別是里面的小吃一條街讓小鷗這個小摳門是每每最容易大出血的地方。

現在的杭州私家車很少,而道路也很能流暢,公車晃晃悠悠不到半小時就到了吳山腳下,然後要步行去往河坊街。

「冬冬哥,這里的街區景質真好啊,古色古香的」看著那古樸的老式建築,小鷗真的很感慨,記得前世來這里的時候,這里都被開發了很多現代式的建築融合進來,和現在看到的完全不一樣。一路行來,都是一些小型的商鋪,有賣雜貨的雜貨鋪,有專賣醬菜的醬菜鋪。

小鷗走進了一家醬菜鋪,看到里面有數十種醬菜,其中就有小鷗最愛吃的辣羅卜,那腌的金黃的羅卜上沾著一小塊一小塊的粉碎的紅辣椒,讓小鷗不自主的吞咽了一下。忍不住饞的就買了一角錢的辣羅卜。

這個時候的商鋪包裝也都是牛皮紙之類的,很環保,而辣羅卜有點水分,店家就用了油紙包,還特地控了一下羅卜里的水份。

「小鷗妹妹,你愛吃這些啊」季冬冬很奇怪的看著小鷗,在餐廳里,看小鷗吃的東西好象都很講究,沒成想還會吃這些小小的醬菜。

如果不是季冬冬在的原故,小鷗肯定會買上好幾斤存放在空間里的。前世小鷗也愛吃這些,不過很少買了,因為很多醬菜都被添加了色素。听到他的問號,小鷗回道「嗯,這個配饅頭,稀飯最好了,這幾天我在外面玩,中飯都是對付吃的,有這個就好多了。」

季冬冬心想,原來是這樣啊。

看到老式的河坊街,小鷗一下子找不到藥店的方向了,只能問道「冬冬哥,听說杭州有一家胡慶余堂中藥鋪就在這附近,能不能帶我去看看。」

「你要去藥鋪買藥啊」

「我在家里拜了個師父學中醫,听說這胡慶余堂和北京的同仁堂號稱南北中藥的龍首,所以想來看看,你也知道的,我們那小地方藥材的品種肯定沒有這里多的。」

「真沒想到小鷗妹妹還會中醫,胡慶余堂離這里不遠,就在那邊的街角拐過去,我帶你過去」

走近胡慶余堂,沿路一堵長長的白色牆面上浮雕著四個黑色的大字「胡慶余堂」,小鷗知道這是到了正地了,因為這堵牆里面全是胡慶余堂的屬地。沿著此牆走到頭只見一古樸的清代建築群,青灰色的牆磚砌的牆面,長門形的門洞邊掛著黑色的二塊牌扁。

走進大堂,濃郁的歷史中醫歷史氛圍及展現在眼前,一塊「真不二價」的牌匾高掛在正堂中央。撲鼻而來的藥香讓小鷗感到很興奮,可是季冬冬有點不舒服了,從小到大生病都是吃西藥,對中醫他還真的沒有了解過,可是看到小鷗的興奮狀,他也不能說要退出。

前世小鷗也來這里,不過是給政府開發過的,整個堂內劃分相當細致,整個就是一個中藥歷史博物館。現在的胡慶余堂還保留著原來的中藥鋪形式,一排排的大藥櫃頂著牆壁擺放著,而堂內最醒目的則是創使人著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岩」于清光緒四年四月親筆題寫的「戒欺」匾額和一塊「真不二價」

戒欺上寫著︰「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

「真不二價」,即做生意講誠信,老少無欺,貧富無欺,不能有絲毫摻假,「采辦務真,修制務精」。

看到這古樸的牌匾,小鷗心里有些激動,想著中醫後來的歲月中是越來越被人遺忘,以至于很多傳承斷了。更有那可惡的韓國人把中藥硬說是韓醫,要盜取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看到這一幕幕,小鷗心想,自己那悠然一生過的想法是不有點太不切實意了,也有點太逃避了,自己手握空間至寶,怎麼可以逃月兌。看來自己回去後是該把《本草綱目》和《黃帝內經》給好好的熟讀一下了。

季冬冬至從進了堂內就一直沒開口說話,看到小鷗外顯的激動表情到後來的平復,現在又不知道在深思些什麼,忍了半天的他終于開口問道「小鷗妹妹,西醫不是比中醫簡單多了,為什麼不學西醫,你看這一排排的藥櫃,就是幾百上千種藥,學中醫不是全在記著啊。」

「冬冬哥,中醫是我們的國粹有著幾千年的傳承,最主要是中藥副作用很少,西醫才多少年啊,哪能和中醫相比。」

「那也太難了,看到這些藥我就頭痛了」

「也不難啊,把《黃帝內經》熟記,就入門了,藥材嘛要熟讀《本草》,再有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唐孫思邈的《千金方》這幾樣精讀練會,就能坐櫃看病了,當然要學得更精除了理論不行,重要的還是實踐,我現在就是缺乏實踐。」

柯小鷗和季冬冬一走進大廳,就被堂內的一些人所關注,起初以為是來買藥的,可是後來他們說的話,讓周邊的人听到一些,其中就包括堂內一個坐診的老醫生,他在邊上細細的打量著柯小鷗,心想這麼漂亮的女娃也會學中醫,要知道現在很多人都報考的西醫臨床學。

小鷗和季冬冬邊說邊走就來到了堂內一側的圍起來的展櫃邊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再活一世之悠閑的生活最新章節 | 再活一世之悠閑的生活全文閱讀 | 再活一世之悠閑的生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