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色 一一二節 天下(急求月票!推薦票!)

作者 ︰ 墨武

布衣見到眾人皆驚的樣子,微微好笑,暗想自己也終把。

這首詩當然不是他做的,他還沒有那種文采,只是記得根據資料記載,這是當初唐伯虎登山的時候,扮作乞丐戲弄眾騷客之作,原文是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舉頭紅日白雲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他略加改動,把登山的詩詞改成憑樓觀望,好在這里是頂樓,地勢不低,一上一上可以當作是樓梯,紅日白雲也有,四海五湖可以泛指中原,當然也可以說是下面的渠道,也算是幾分貼切。

見到眾人目瞪口呆的表情,蕭布衣微覺汗顏,一時興起,幾乎想要再來一首什麼之水天上來的,轉念一想,還是莫要弄巧成拙的好。詩詞在于意境和環境,氛圍不對,氣勢就弱了很多,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事情也是大有發生,拱拱手道︰「不才獻丑,若有不足之處,還望眾才子指正。」

「好,真好,實在的好。」假公子用力的一拍桌子,桌碗也跟著他在喝彩,「好一句舉頭紅日白雲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只憑這兩句的氣勢,兄台絕非等閑之人。」

眾騷客面面相覷,悶不做聲,也不喝彩,都是郁悶不已。

馬和譚余本來都是準備好月復稿,什麼雲頭日,瀟瀟雨,燕子小樓听徘徊;你一馬,我一屁,馬桶痰盂齊喝彩。可他們吟詩作對只是消遣。如今四科舉人什麼地。都要求學業精通,才藝優洽,力驍壯,超絕等倫等,明經進士兩科讓他們這些文人有了出頭之日。進士重詩賦,明經重貼經。墨義,可畢竟詩賦還是要有點文學才能,明經只需死記硬背,所以大部分文人只是奔著一本明經而去,馬和譚余就是其中的二人。

詩賦對馬和譚余而言,不過是個添頭,略顯自己與眾不同而已。本以為蕭布衣這個土包子還能有什麼文采,說不定會吟出老馬拉犁牛耕田。一年一年又一年的詩句來,到時候他們把小樓的風雨一奉上,那還不博得個滿堂彩,這個假公子女扮男裝,雖然是個雛兒,看起來也嬌滴滴的水女敕,到時候羨慕二人的文采,再來點酒意,灌醉一場,一夜歡娛。大家快活快活豈不風流?沒有想到蕭布衣只是一望,他們就知道自己再吟詩只是獻丑,只能悶聲不語。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頂樓上。舉頭紅日白雲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假公子眼放異彩,看來被蕭布衣雷地不輕。搖頭晃腦道︰「這前兩句也就罷了,可是以平淡淺顯開頭,後面奇峰突轉,非胸襟開闊,奇思巧構之人難以做出如此詩句。紅日白雲,四海五湖,皆在一望,妙哉。妙哉,兩位仁兄,這位兄台吟詩一首,這玉已經出來了。就等著你們的磚呢。」

她把拋磚引玉反過來一說,馬和譚余恨不得有個地縫可鑽。

丫環一旁心想,我倒覺得有些一般,和打油賣菜的人做的仿佛,什麼紅日白雲,白雲是有了,可紅日明明是金晃晃的日頭呀,還有白雲低,白雲不是高高在上嗎?可是怕假公子打,只好做著悶葫蘆。

沒有想到悶葫蘆也做不成,假公子又是一巴掌打到,「怎麼的,你覺得不精彩嗎?」

「精彩,高作。」丫環裝作書童,連連點頭,「意境全出,意境全出呀,還不知道這位公子高姓大名?」她後一句卻是替小姐問的。

「我本布衣,大家萍水相聚,轉瞬散開,這名字,不說也罷。」蕭布衣不想多事,只怕後世唐伯虎會指著他脊梁骨跳腳的罵,把假公子方才應付馬和譚余地話借用一下。

假公子突然一拍桌子,「你說什麼布衣?」

蕭布衣嚇了一跳,不解道︰「怎麼了?」

「我現在最恨布衣兩字。」假公子玉臉有了怒容。

馬和譚余一喜,都是點頭,「布衣畢竟是布衣,怎麼能和我們文人相比!」

「你們文人算個屁。」假公子一句話讓二人郁悶半晌,假公子不知道哪里來的怒火,丫環卻是捅了下,壓低了聲音,「公子,這個布衣非那個布衣,你莫名其妙的發火,恐怕人家不喜歡的。」

她的聲音雖低,蕭布衣卻是听的清清楚楚,不知道這個布衣那個布衣什麼意思。

假公子轉嗔為喜,也是低聲道︰「不錯,這個布衣可比那個蕭布衣強上太多。」

假公子不等問話,蕭布衣已經問道,「還不敢請教兄台高姓大名。」

方才馬譚余詢問假公子名姓,撞了個釘子,別人都以為假公子開的釘子鋪,沒有想到他只是猶豫下就說道︰「不才袁熙。」

蕭布衣听到這兩個字的時候,不由的模模懷中的庚帖,這人說地蕭布衣難道是自己?袁嵐的女兒叫做袁巧兮,是否就是這個袁熙的親人,抑或就是袁巧兮她自己?此人年紀不大,不過及,說是個蘿莉好像又大了點,若非袁巧兮,自己和她素不相識,她怎麼好像要咬自己的樣子?

「袁熙,袁熙,好名字。」馬侗一旁搖頭晃腦,顧左右言其他。沒有想到袁熙沒有忘記了方才說的,「兩位兄台,我還在等你們的磚呢。」

馬和譚余灰溜溜地互望一眼,都是說,「不才不敢獻丑。」

袁熙得意的笑笑,嘴角露出淺淺的酒窩,盈盈笑容就算是男裝,都讓人覺得明麗不俗,馬和譚余見了心癢難耐,卻不知如何才能得到此姝的歡心。

蕭布衣一個腦袋有兩個大的時候,袁熙已經問道︰「雖說萍水相逢。可也有千里有緣一說,不敢請教兄台大名?」

她說是不敢,一雙大眼楮卻是盯著蕭布衣不放,蕭布衣咳嗽聲道︰「在下貝培。」

「貝培?」袁熙喃喃念了兩遍,牢記在心,「貝兄好名字。」

蕭布衣把貝培地名字拿過來借用下。略微心安,只怕說出蕭布衣後,此姝拳頭刀子掄過來,正想說什麼山高水清,後會無期的話來,樓外突然馬聲長嘶,嘩然一片。

眾人都扯個脖子向外去看,馬和痰盂借著吵雜撤到另外一桌。羞的無地自容,見到眾人被熱鬧吸引,沒有注意他們二人,略微心安。

袁熙憑欄一望,突然握緊了拳頭,怒不可遏。樓上眾人也是唏噓一片,只看到遠遠處,寬廣地街

匹馬兒橫沖直撞,數個攤位已被撞的七零八散,哭叫耳。

一個老者腿腳不算利索。被馬兒踩了一腳,倒在地上捧著腿在叫,也不知道斷了沒有。幾個孩童被嚇的哇哇大哭,淒慘無比,遠遠地傳來‘噗通’.‘噗通’地聲響,沿街的攤位不少掉到了渠中。一個老太伸手去抓自己的籃子,一不留神,跟著籃子掉了下去。

一時間遠處慌亂一片,大呼小叫的呼喝救人,馬上的幾個人卻是哈哈大笑,不可一世。

蕭布衣心中憤怒,離的太遠趕救不及。目光從樓上眾人掃了過去,見到袁熙握緊了拳頭。看起來想要沖下去,卻被那個丫環死死的拉住。隔座地幾個書生都是搖頭不已,居然又返回到桌位上,一個書生突然拍案而起。怒聲道︰「朗朗乾坤,天子腳下,這些人真的無法無天了嗎?」

書生白面,年紀不小,身骨單薄,方才眾騷客起哄之際,也就兩人沉默不語,他就是一個。只是他雖默然不語,臉上雖有不以為然的表情,可還是任由眾人胡鬧,這刻眾人安靜下來,他卻義憤填膺的站起,舉步向樓下走去。

一人死死的拉住那個書生,搖頭道︰「邵安兄,少安毋躁。」

拉住白面書生那人正是臉皮黝黑那人,邵安兄面色微慍,不悅道︰「世南兄,你身為朝廷命官,見到這種場面居然也是無動于衷?你不阻攔我不怪你,可你阻擋我可曾心中有愧?」

世南兄有些尷尬,訕訕的放下手來,旁桌一人嘆息道︰「邵安兄,你多半有所不知,這搗亂的人我們惹不得。」

「為什麼惹不得?古書有雲,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邵安兄臉色凝重,「任憑哪個,這樣欺壓百姓就是不對。」

眾人面面相覷,旁桌那人搖頭道︰「邵安兄初到東都,很多事情並不明白,鬧事之人有一個是當朝柱國李大人之子,你說世南兄一個小小的秘書郎,能做些什麼?」

世南兄臉色更紅,似有羞臊,卻只是沉默。邵安兄本來怒不可遏,听到柱國李大人幾個字的時候,愣了下,「就是有先皇御賜免死鐵卷的李柱國?」

旁桌那人苦笑,「不是那個李柱國,還有哪個?」

蕭布衣遠遠听了,不明所以,這人說話不稱姓名,含含糊糊地好不痛快。可是這個李柱國想必權勢極大,不然什麼秘書郎世南兄和這個義氣書生也不會駭然變色。

遠遠見到那面已經接近尾聲,一個少女拿個竹竿,撲出來想要痛打馬上那人,沒有想到那人習練些武功,只是伸手抓住,連人帶竿的都被他抓住,大笑聲中揚長而去,其余幾個好似下人,也是呼嘯跟過去。只剩下百姓哭天喊地,眾人都是噤若寒蟬,敢怒不敢言。

蕭布衣心中痛恨,卻也知道這是東都,要是管這種事情,那他很可能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只恨旁桌那人不說清楚,不然自己倒可看看是否想個法子。

旁桌的邵安兄臉色本白,听到李柱國三個字的時候,臉色更白,頹然坐下,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再不說話。馬和譚余已經端起酒杯笑道︰「我們文弱書生,哪里管得了很多,來來來,喝酒,喝酒。」

眾人都是唏噓點頭,見到那面熱鬧已散,都是轉過身來。

蕭布衣感覺到假公子望著自己,扭過頭去,只是端酒喝了一杯。剛要拱手,袁熙重重地一拍桌子罵道︰「都是些無膽鼠輩。」

馬回頭笑道︰「不才地確膽小,不過也沒有見到袁兄仗義出手。」

袁熙鬧個大紅臉,卻不能說自己是女人,只是悶聲喝酒,不時的看蕭布衣一眼。

蕭布衣被她看的發毛。感覺懷中的庚帖好像定時**一般,只怕這個袁熙就是那個袁巧兮,那自己可有些吃不消,才要起身告辭,發現遠方又來了幾匹馬兒,到了散亂的攤子前已經停下。

那幾人翻身下馬,卻是開始號召百姓救人。

一些百姓自顧不暇,落水地老太也沒有人理會。這會兒被幾人號召,這才忙碌起來,散到一旁的小船竹筏也向這面靠攏,只是等到老太被撈上來的時候,早就挺挺地沒有了聲息。

蕭布衣還是喝酒,只是心中怒火熊熊。下馬的幾人輕聲安撫,一人從懷中拿出幾吊錢來遞給被馬兒踩到腿的老者,老者看起來腿倒沒有大礙,急急的起身跪地感謝。旁桌地文人一個嘆息道︰「柴公子大仁大義,只是可惜晚來了。」

「我看也是沽名釣譽之人。」袁熙低低地說了一句。旁桌或者沒有听清,或者是不屑和她一般見識,馬卻是搖頭晃腦道︰「柴公子先祖曾是北周驃騎大將軍,先父鹿郡公,柴公子出身將門,若是方才來到。遇到這等不平之事,多半早就和那子理論。」

眾人都是點頭稱是,惋惜一片。

馬又道︰「柴公子宅心仁厚,你看他出手就是幾吊錢,這些人雖有損失,也大可彌補,如此看來,也算是因禍得福。」

蕭布衣心中暗罵這個馬讓人作嘔。譚余卻是連連點頭,「那也得踫到柴公子這樣的人才好,不然可真是得不償失。」

眾文人都笑,只有那邵安兄怒哼一聲。一拍桌子,揚長而去。世南兄抱拳向眾人道歉道︰「世南先走一步。」

眾人見到邵安兄走了都是沒有大動作,世南兄一起身,卻都是還禮。等到世南兄追邵安兄離去,馬侗又道︰「秘書郎絲毫沒有架子,倒是我等幸事。只是踫到這種事情,不要說是秘書郎,我想就算柴公子都是無能為力。」

文人們又是點頭嘆息,只說莫談國事,莫談國事。眾人喝了一會酒,也就散了,袁熙遠遠望見柴紹走開,又是輕‘呸’了一口,「什麼鋤強扶弱的柴公子,我看也是沽名釣譽之輩。」

蕭布衣見到袁熙這等憤世嫉俗,搞不懂她的心思,不過對于袁熙最後一句話倒是心有戚戚。他和那些文人不同,見到柴公子是從李柱國兒子離去的方向趕過來,如果說不遇上,實在不太可能。既然如此,那人擄走了一個女人,柴公子沒有道理踫不到,如果有耽擱,他又怎能適時出現?

這些分析看起來復雜,說穿了只有一種可能,柴公子幾人或許只是等到李柱國兒

才出面,避免和李柱國起了沖突,用心不言而喻。布衣也是苦笑,柴公子這樣做法,已經算是經驗老道,即可以拉攏人心,又不和李柱國起了沖突,至于犧牲的那個女人,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見到酒樓已經靜了下來,蕭布衣向袁熙問道︰「兄台,還不知道這柴公子是個什麼樣的人?那個李柱國呢,又是朝中的哪個大員?」

袁熙看白痴一樣的看待蕭布衣,「這你都不知道,難道你才到東都?」

蕭布衣點頭道︰「地確如此,兄台方才不是說也才到東都?」

袁熙不滿眾書生,對蕭布衣看起來很感興趣,看了眼身邊的丫環,吩咐道︰「去,再要點小菜和酒來。」

「公子,你不能喝酒。」丫環怯怯道。

「討打,你是公子還我是公子?」袁熙又揮起了巴掌。

蕭布衣想問問她是否認識那個獸醫薛寅佳,不然怎麼動作如此的神似。丫環卻是不迭的跑走,有些委屈。袁熙壓低了聲音道︰「貝兄,實不相瞞,剛才去要酒菜的是我的內人。」

蕭布衣喝了口酒差點噴到洛水去,咳嗽不止,半晌才停住,「袁兄說什麼?」

袁熙臉上呈現出得意之色。「原來貝兄沒有看出來,她其實是個女人,士族千金,看重了不才地文采和學識,這才和我私奔到了東都。」

蕭布衣已經不敢喝酒,只怕不醉死也會嗆死。喃喃自語道︰「怪不得,怪不得,兄台好福氣。」

袁熙搖頭嘆息道︰「什麼好福氣,我現在苦不堪言。我本是一個窮困書生,家貧如洗,和她私奔到了東都,盤纏已經用的差不多。只希望年後開考,能得到個功名。這才能夠回轉家鄉,不然的話,多半只能埋骨外鄉了。」

蕭布衣看著他繡著金邊的衣服,華麗非常,手上偌大的一個碧玉戒指,光澤可人,喃喃道︰「兄台真的很窮,真地很窮……」

袁熙不知道自己錯漏百出,還要說什麼,蕭布衣只怕她向自己借錢。岔開了話題,「兄台好像認得那個柴公子和李柱國?」

袁熙點頭,「當然,柴公子叫做柴紹,的確是出身將門,都說他力大無窮。而且武功卓絕。以前是元德太子地千牛備身……」見到蕭布衣有些詫異的樣子,袁熙不解問,「貝兄,你怎麼了?」

蕭布衣最近已經被雷的不行,再次被雷多少有些抵抗能力,听到柴紹兩個字的時候,已經知道又一個印象中地大人物蒞臨,忍不住問道︰「千牛備身是個什麼官?」

「看來貝兄真的是個布衣。什麼都不懂。」袁熙炫耀道︰「千牛備身就是太子地陪伴,有名無實,掛個虛名而已。元德太子死的早,他這個千牛備身也無處可陪了。不過柴紹家底不薄,也能經得起他假仁假義的折騰。」

蕭布衣不知道她怎麼對柴紹印象如此之差,只是自己記憶中的大人物都是不過如此,隋唐第二條好漢的老子宇文化及是個弼馬溫,一心和自己搶生意,沒事還要陷害自己。大唐衛國公李靖不過是個員外郎,還在宇文化及下面,這個柴紹看起來赫赫有名,也不過是個陪太子讀書的,還是個死太子。這樣看來,他們比自己高明不了多少,不知道他們是生不逢時,還是自己穿越來的不是時候,自己看起來也不用妄自菲薄。

「那李柱國是何許人也?」

袁熙搖搖頭,「這世上還有人不知道李柱國嗎?」

蕭布衣含笑道︰「不才恰好是一個。」

袁熙雖然不解,卻還是給蕭布衣解釋,「李柱國就是李敏,當初他娶樂平公主的女兒為妻,樂平公主可是聖上的姐姐,當初樂平公主都把天下讓給了先帝,你說李敏功勞大不大?」

蕭布衣被這里面的關系搞地頭痛,只是記下來,算了下關系,算不明白,只能含糊的說,「怪不得,怪不得。」

他搞不懂李敏在這里有什麼功勞,但是既然李敏是樂平公主的女婿,想必這功勞也是樂平公主給他爭的。

袁熙白了他一眼,「貝兄除了怪不得三個字外,好像不會說其他的。」

蕭布衣一笑,「我只要听你說就好,李敏和聖上是親戚,怪不得他的兒子飛揚跋扈,無人敢管。」

袁熙嗤之以鼻,「你以為他只憑這點關系就敢在東都天子腳下鬧事?」

蕭布衣不解,「難道還有別地門道?」

袁熙微微撅嘴,小鼻子微微皺起,看起來有著說不出的可愛,「李閥在東都根深蒂固,只有個李敏那也囂張不起來。李敏的堂叔叫做李渾,可是當朝的右驍衛大將軍,功勞直比宇文述,你說權力大不大?」

蕭布衣直皺眉頭,感覺這里水實在很深,這些人的權勢之大自己一個草民怎麼能抗衡,最多不過是刺殺一兩人後,亡命天涯而已。

「听說李渾有個小妾就是宇文述的妹妹。」袁熙又道︰「這麼說李渾又是宇文述的妹夫。他們一個右驍衛大將軍,一個左衛大將軍,權傾朝野,李渾更因為父輩功勞,手持先帝親發的免死鐵券,你說這樣地一個閥門,李敏的兒子不過搶了一個女人,不要說邵安兄一個文弱書生,虞世南秘書郎都是不行,就算柴紹是什麼所謂的抑強扶弱,千牛備身也是遠遠不行,不敢和人家爭執。」

蕭布衣听到宇文述三個字地時候。又是皺了下眉頭,暗想李靖不過是個員外郎,現在朝廷上兩個大將軍聯手,雖說隋朝這幾年要倒,可是眼下真地不能正攖其鋒,實力不濟。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讀好書,請記住唯一地址(http3qz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江山美色最新章節 | 江山美色全文閱讀 | 江山美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