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為戰神 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

作者 ︰ 風雪雲中路

如果真的按照楊震所說,遇到蒙古軍隊阻擊,不管不顧的打過去,那麼也就等于徹底的和他們翻臉,外蒙古的那點軍隊不足為懼,如果沒有蘇聯人的掣肘就算順手將他們滅了,抗聯現在的力量也足夠了。

但是畢竟打狗還得看主人,上次是外蒙古人未經莫斯科允許,擅自進入中國境內,但這次恐怕就沒有上次那麼好說話了,蘇聯人現在的確是無暇東顧,但是在對外生命線還掌握在他們手中的前提之下,很多的事情還是一句話顧慮太多。

王光宇如果真的借道外蒙古,恐怕真的要一路打過去,而出現這種情況,對于抗聯來說在眼下並不是一個好的結果,不僅要白白的浪費必要的兵力,還要消耗寶貴的物資,更為嚴重的是,一旦外蒙軍隊出現死纏爛打的情況,在時間上對于抗聯來說也是相當不利的。

听到郭邴勛的擔憂,楊震擺了擺手道︰「和他們商議什麼,等他們請示莫斯科,繞一圈在回來黃花菜都涼了,而且莫斯科也絕對不會同意我們借道外蒙的,蒙古軍隊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戰斗力,駐蒙蘇軍已經全部撤出外蒙調往西線。」

「就算他喬巴山不想讓我們入境,他也沒有任何實力來阻擋我們,就憑他手頭那點殘兵敗將,他拿什麼阻擋我軍的騎兵裝甲集群,而且蘇聯方面,現在還有閑心管我們借道蒙古的事情嗎,只要我們不在外蒙境內停留,我想蘇聯方面現在也不會太介意的。」

「老郭,我也不願意在眼下與蘇聯人有任何的沖突,但是南興安的地形,你也清楚,那里正位于大興安嶺以及蒙古高原的交界處,雖然山勢不算高,但是卻地處丘陵、淺山、草原多種地形交替的地區。」

「其烏拉蓋兒河兩岸還有大片的沼澤和濕地,西老頭山海拔高度超過一千米,地形太過于復雜,無論這個五十一師團戰斗力如果,但讓王光宇這麼一個一個山頭的去攻擊、去硬啃,先不說兵力和裝備上的損失,單單時間上我們就耽擱不起。」

「而從阿爾山一線,渡過哈拉哈河以西的外蒙古則是地形平坦的大草原,有利于我軍裝甲、摩托化部隊的快速推進,而巴林左旗與外蒙交接地區的東烏珠穆沁一帶,為草原、低山地形地勢平坦,並可以有效的避開烏拉蓋河兩岸的沼澤濕地,以及沿途的幾座海拔超過一千米的高山,可以讓我軍以最快的速度,進抵二十三師團側翼。」

「而且這一線雖然是外蒙軍重點警備地區,但是在海拉爾一戰後,外蒙軍眼下還在調整補充,王光宇指揮的部隊,又是以機械化和摩托化為主,只要行動迅速,完全可以搶在外蒙軍隊反應過來之前通過外蒙。」

「不過告訴王光宇,如果外蒙軍不開第一槍,他們也不要開第一槍,如果出現蒙古軍隊攔截,就使用坦克開路直接沖過去,告訴他們我就要一個字,那就是快,他們在外蒙的動作越快越好,行動越快我們就不會被動。」

「至于前郭、乾安一線的戰局,我看可以抽調松江軍區司令員易良品指揮,易良品姓格堅毅、戰法多變,在五師師長任上表現的極為突出,在讓他指揮目前在第二松花江東岸的二師,以及抽調的六師,組成前郭集群,負責乾安、前郭、扶余一線的戰斗。」

說到這里,楊震看了看地圖後,微微皺了皺眉頭道︰「不過除了前郭一線的部隊之外,由于王光宇要迂回外蒙,由太平嶺一線南下的四師和十七師也需要一個人去指揮,那里選派誰去為好。」

「四師和十七師負責正面對五十一師團的作戰行動,姚兒河以南地形又相對復雜,他們除了要完成自身的攻擊任務之外,還要掩護王光宇的側翼迂回行動,沒有一個得力的人指揮,恐怕很難完成這個任務。」

听罷楊震的擔心,郭邴勛琢磨了一下後道︰「一號,這樣,我們總部現在已經遷移到了哈爾濱,我看雙城一線的杜開山所部行動,完全可以由總部直接指揮,不如將杜開山調到阿爾山,指揮四師和十七師的攻勢。」

「或是抽調東線的劉長順、王效明兩個人中的一個,將王效明在五常的作戰任務,交由杜開山統一指揮,或是將劉長順在寧安一線發起的攻勢,交由在琿春、圖們一線的陶淨菲統一指揮。」

「劉長順在寧安的作戰任務,主要是切斷曰軍部署在蛟河、汪清、圖們一線的十二師團與舒蘭、吉林的曰軍聯系,並配合陶淨菲在圖們、汪清的作戰,他這里完全可以交給王效明或是陶淨菲兩個人中的一個指揮,我看可以在杜開山、劉長順兩個人中選擇一個比較恰當。」

對于郭邴勛提出的這幾個人選,楊震仔細思索了一下後道︰「劉長順不行,那邊的戰斗在關系到我們此次會戰最大作戰目標能否實現的最關鍵地域,打好了不僅可以牽制五十一師團不能東調,還可以減輕王光宇在進入東烏珠穆沁地區後的壓力。」

「那里又處于大興安嶺南坡地帶地形復雜,戰斗又是主要以攻堅為主,作為指揮員,隨機應變能力必須要強,劉長順本身攻堅能力差了一些,應變能力與杜開山相比更是差的很多,在南興安那種地形之下,面對曰軍一個師團,他的能力還是有些欠缺的。」

楊震的這個評價,還是很中肯的,而實際上郭邴勛也不認為劉長順是一個合適的人選,劉長順在指揮上相對于其他縱隊一級的干部來說,作風相對保守,不僅與他同期的王光宇、杜開山相比,戰斗作風不夠硬朗,就是與由政工改行的陶淨菲相比也差一些。

不過相對于攻守兼備的王光宇,戰術多變、猛打猛沖的杜開山,戰場適應能力極強、的王效明,還有風格硬朗,局勢越復雜越能打出精彩的陳翰章,局面越是惡劣,越是堅忍不拔的陶淨菲,劉長順更擅長于防守,現在的南興安一線的情況,並不適合劉長順本人的戰斗風格,在郭邴勛看來,最適合的人選應該是杜開山或是陶淨菲兩人選擇其一。

但在綜合考慮各個戰線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人選最適合的卻正是任務相對較輕的劉長順,而且在目前戰役已經全線展開,原來在寧安正面與曰軍對峙的牡丹江軍分區司令員馬春生,已經完成配合情報部迷惑曰軍的任務。

調走劉長順之後,對戰場極為熟悉的馬春生完全可以接替劉長順指揮,而不會引起部隊的波動,但劉長順應付復雜局面的能力稍弱,在作戰風格上過于保守,這一點又多少讓他有些擔心。

這個缺點在只牽制寧安、蛟河、敦化一線的曰軍時候,倒還是不那麼明顯,但是要是放在需要進攻能力比較過硬,應變能力突出的南興安一線,卻是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如果不是馬春生駕馭全局的能力,還有一定的欠缺,甚至馬春生在這一方面,都要強于他。

想了想,郭邴勛道︰「一號,南興安那里還是讓杜開山去,王效明那里戰略位置同樣重要,調他去恐怕不行,陶淨菲那邊擔負著切斷關東軍與朝鮮軍之間聯系的任務,同樣也離不開,而且在王光宇要指揮迂回部隊的情況之下,那里也需要杜開山這種風格。」

「而且杜開山在去年夏季會戰的時候,其主要的作戰方向是東部的山區,杜開山去哪里,正好可以發揮他較為豐富的山地攻堅經驗,只是眼下雙城戰線上,正處于膠著狀態,這個時候,將杜開山調走會不會對下一步的作戰有什麼影響。」

「由于從雙城一線發起攻擊,需要強渡松花江與拉林河兩條大河,所以這一線我們只部署了兩個坦克營和一個兩個裝甲車連,現在雙城一線的戰況是七師配屬一個坦克營在火箭炮兵使用一號炮彈的掩護之下,完成強渡拉林河突破曰軍沿江防線後。」

「在向扶余縣城一線曰軍縱深發展的時候,被曰軍二十八師團之三十聯隊,以及第七師團一部死死的阻擊姚家溝至杏樹溝一線,目前七師的部隊,正在于二十八師團三十聯隊、工兵聯隊、輜重聯隊,以及配屬給其指揮的第七師團步兵第二十六聯隊的六個中隊正在激戰之中。」

「而從向榆樹方向攻擊的九師,進展還不如七師,他們目前還在拉林河南岸,大荒溝以西地區與第七師團之二十六聯隊,以及第二十五師團之七十聯隊兩個步兵大隊進行著反復的拉鋸戰,第七師團反擊的力度很大,幾個橋頭堡都是經過多次爭奪才最終拿了下來。」

「榆樹境內的曰軍第七師團不僅集中了大量步兵反擊不惜一切代價的反擊,而且還集中了大量的重炮和坦克,支援步兵進行反突擊,配屬給九師的一個坦克營,已經多次與曰軍坦克發生坦克戰。」

「眼下雙方的傷亡都很大,九師僅僅從中午十時到現在,已經傷亡近兩千余人,其先頭團,已經可以說是打殘了,現在雙方正在東二道溝子至高家屯一線激戰之中,從目前九師的進展來看,今晚之前是很難完成切斷扶余至榆樹公路的作戰任務。」「

「我很擔心,在眼下扶余東與榆樹戰場正處于膠著狀態之下將杜開山調走,會不會影響整個戰局的發展,能不能擊潰這個第七師團,現在是關系到我們整個中線戰場的重中之重,而且臨陣變將,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大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我為戰神最新章節 | 抗日之我為戰神全文閱讀 | 抗日之我為戰神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