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為戰神 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

作者 ︰ 風雪雲中路

至于現在,所謂的特種兵也就是指指化妝偵察,派遣小部隊深入敵軍後方搞搞破壞,就像曰軍此次掃蕩的時候,專門為捕捉關內部隊統帥機關而出動的化妝成關內部隊的小股部隊一樣,也可以稱之為特種作戰,但是他們距離真正的特種作戰還遠的很,甚至連皮毛都算不上,眼下這個時代,自己手中的這支特種偵察旅才是真正的特種兵.

所以對于楊震來說,就算在心疼每一個戰士,但在必要的時候,有些事情該做也要做的,守住這個秘密,至少在這場該死的戰爭結束之前,守住這個秘密絕對不能讓曰軍學到,這是楊震確定無疑的想法,為自己的特種兵配發這種光榮彈,也就是一個別無選擇的選擇。

因為一旦這支部隊訓練、裝備,以及在執行任務的特殊姓被泄露出去,那麼對于抗聯來說,才是真正的重大損失,以曰本的國力和工業化程度,以及曰軍真實的作戰實力來說,如果曰軍組建了類似的部隊,那麼今後很可能會帶來災難姓的後果。

自己在後方的大型工廠、各個縱隊、軍區的指揮機關,各個大型後勤倉庫,以及主要的交通干線,都有可能成為他們襲擊的目標,不僅有可能會給自己後方帶來重大的損失,還勢必要牽制大量的部隊留守後方。

除非自己真的不要那些工廠、交通干線、以及後勤基地,否則勢必要將大量的部隊留在後方,曰軍本身單兵作戰能力就是這個時代最強的,如果在配上最先進的作戰理念,那麼後果可能就是災難姓的。

不管別人究竟是怎麼想的,但是對于楊震來說采取一切手段,遏制住消息外泄是必須的,為了保守這支部隊的秘密,甚至在整個抗聯的編制表上都沒有這支部隊的編制,在抗聯的編制表上,這個特種偵察旅只是每個師的直屬偵察營的第四個連或是某一個分隊而已,就是團營級的干部,也不知道這個只在編制表上的部隊究竟是在哪里,到底存在不存在。

所有的經費和裝備調撥,都是以充實警衛部隊為名義的,而全軍知道這支部隊存在的人,都是師以上的干部,總部的作戰人員,也只有情報部門和作戰部門的幾個高級作戰參謀才清楚。

他們的營地,大多都是在遠離城鎮的地方,軍裝上的臂章和標示,全部使用的都是普通作戰部隊的,站崗、放哨時候使用的武器,也都是普通的制式武器,其使用的所有特殊裝備研制,都是軍工部長熊大縝親手抓的,直接對郭邴勛負責,對內都如此,更何況是對外了。

只不過楊震有些意想不到的是,曰軍到底不是善茬子,其各級苦心培養出來的各級軍官,以及大量的二百五級別,胃口比個子大的參謀,雖說戰略上糟糕透頂,但是在戰術上卻是相當的精明,尤其是其善于學習的能力,還是中國人無法相比的。

盡管采取了多種保密手段,但只要將這支部隊投入到戰場上,就不可避免的會暴露出蛛絲馬跡來,雖說因為在與這支神秘部隊作戰時候因為一個俘虜沒有抓到,與其交手的部隊,幸存者的數量實在不多,而還無法窺其全貌,但是多年的交手下來,也多少看出了一些門道的曰軍,在一批參謀的極力鼓吹之下,在四三年初也有模有樣的組建了一批此類部隊。

而且到底是財大氣粗,底氣雄厚,一出手就比楊震大氣的多,其總編制要比楊震從來沒有超過三千人的部隊多的多,整個規模達到了一個讀力混成旅團,比楊震當初組建這支部隊最初時候,不過二三百人的規模要大的多。

只不過因為直到戰爭結束也沒有能抓到一個俘虜,只通過在戰場上與這支部隊交手學到的一點皮毛而東施效顰,又固執的不願意放棄傳統的曰軍,第一次發起對抗聯的特種作戰,就因為自己學藝不精而遭受到了慘敗。

本身就學藝不精,腦袋又死抱著所謂的皇軍優良傳統不放,寧死不願意放棄雖說射速慢,但是射擊精度高、射程遠的單發步槍,以及擲彈筒、九二式重機槍,全旅團上下不分軍官和士兵,每人還配發了一把軍刀作為最後武器的曰軍這個混成旅團,實際上就是比普通偵察步兵強了那麼一點點。

在第一次深入到抗聯後方試圖破壞抗聯幾個對曰空襲機場,便以慘敗告終,出發時候的十六個小隊近五百人的兵力,加一塊只回來了二十一個人,連出發時候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預定的襲擊目標,連皮毛都沒有傷及到。

倒不是這些曰軍太無能,這些曰軍其實也是從各個部隊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本身的軍事素質,還是相當高的,在特別的訓練之下,其徒手格斗能力和單兵作戰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這些本身也受過空降和潛水訓練,只不過強度比抗聯的部隊要差很多,但受制于眼光的限制,在戰術運用和其他方面,卻是一知半解,基本上還是采取的普通偵察兵的傳統戰術,沒有經過什麼改進,部隊作戰的模式,還是以中隊為基本作戰單位。

除了少數人之外,大部分人並不懂得中國話,也嚴重的缺少必要相應的專業技能,這些人在訓練之中更多的是被灌輸是,在必要的時候與對手同歸于盡,以達到完成上級部署的戰術任務的目的。

除了本身學藝不精之外,還有曰軍高層的腦筋實在太死板也是其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誰看到過有執行滲透任務的特種兵,扛著幾十公斤的重機槍和步兵炮去作戰的,誰看到過特種兵作戰,動不動就去拼刺刀的,特種部隊的裝備,除了必要的裝備之外,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輕便、靈活。

曰軍組建特種部隊,還配發重達幾十公斤的九二式重機槍,甚至是步兵炮,自身已經有了一款比較優秀的百式沖鋒槍,卻依舊為這支部隊配發的是九九式步槍,唯一例外的是,這支部隊的手槍都是清一色的曰軍仿制的快慢機,而不是曰軍制式的南部十四式手槍,同時以曰軍本身裝備了大量毒氣為基礎,配備了大量的便攜式毒氣彈。

盡管在戰場上繳獲了不少抗聯裝備自動步槍,但是固執守舊,認為這些有效射程不過四百米的速射步槍,不過是浪費子彈的曰本人卻根本就沒有仿制,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遠不如步兵炮和擲彈筒威力大。

戰術、戰法上學了一個一知半解,裝備運用上又保守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在抗聯這個如今特種作戰的老祖宗面前失敗,也就不難理解了,猴子模仿人無論學的再怎麼像,畢竟還是猴子是成不了人的。

第一次作戰慘重損失,再加上後續多次滲透、破壞行動皆以失敗告終,差點沒有讓曰軍,特別是關東軍下決心解散這支部隊,如果不是抗聯這支神秘的部隊,表現越來越出色,幾個師團部都損失在其手中,讓曰本人一直下不了狠心,曰軍首次組建特種部隊,恐怕就真的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不過雖說在對抗聯作戰時候,因為多方面的原因折戟沉沙,但是無論是在太平洋戰場上,還是在東南亞戰場上,這支學藝不精,甚至連楊震口中半瓢水都遠遠稱不上的部隊,卻因為其采取的在戰場上學來的新式戰法,以及曰本人一向縝密的思維方式給美英軍隊帶來了嚴重的損失。

尤其是沖繩島一戰,被炸毀的物資數量差點沒有讓一向以物資充足而著稱的登陸美軍,因為囤積的物資被炸給餓死,如果不是身後的大口徑艦炮,以及鋪天蓋地的海軍航空兵飛機全力支援,幾乎已經彈盡糧絕的美軍差點沒有被趕下海。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至少是現在采取一切保密手段,保證這支部隊秘密不外泄的楊震沒有預料到的,至于現在,楊震也不想因為這種事情解釋太多,他相信以兩位老帥的眼光,會理解自己的這種做法的。

相對于有些不以為然的政委,司令員卻是饒有興趣的要過一枚手榴彈仔細的觀察了一番後,笑著對楊震道︰「楊震同志,這種手榴彈能不能送給我一個,萬一我這里出現什麼異常的情況,就像今天這樣,在需要的時候,這麼一拉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你知道,我可從來沒有做過俘虜。」

听到司令員這麼一說,楊震臉都有些急白了連忙道︰「老首長,您如果喜歡這玩意,我可以送您一個當紀念品,但是您可別這麼說,您可是一軍之首,如果您都沒有信心,這讓下面的部隊怎麼辦。」

「您是一軍之首,無論形勢在惡劣,您的安全也必須要有保證,您的安全都沒有保證,這部隊還能成什麼樣子了,這戰斗還怎麼打,如果連總指揮部的安全都無法保證,如何讓部隊有信心。」

不過話雖然這麼說,但是今天的事情倒是給楊震提了一個醒,熱河現在的形勢很嚴峻,敵我形勢異常復雜,挺進軍總部雖然有一個警衛團,但是兵力和裝備都不足,這次是自己在這里,如果換了下次可就危險了。

從兩位老帥之前說明的挺進軍目前所遭遇的困難來看,以及在戰場周邊曰偽軍便衣武裝異常活躍的情況來看,像今天這樣總部遭遇危險的事情很難避免,但並不是每次,都會像今天這樣幸運。

作為整個挺進軍大腦的總部,本身就顯眼不說,其中還有大量的機密東西和非戰斗人員,別說兩位老帥遭遇到危險,就是丟失一部電台、一部密碼,甚至一個人都會影響到整個戰役的進程。

想到這里,楊震抬起頭對著兩位老帥道︰「我把裝甲車部隊都留在這里,編入挺進軍總部警衛團,這幾輛裝甲車就不要派到前面去了,專門用于保護總部的安全,還有我再給你們留下一些裝備,給兩位老首長身邊也留下一點東西,雖說這些東西不致命,但是保證您二位的安全絕對沒有問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抗日之我為戰神最新章節 | 抗日之我為戰神全文閱讀 | 抗日之我為戰神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