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官印 第六百七三章、血酬之恨

作者 ︰ 大話正點

請牢記本站域名,或者在百度搜索:——

程貴陽第一次听這首《曲終人散》是在部隊剛復員那一年,正在經歷一場愛情,純遭遇戰,不講戰略只講戰術的那種,打的時候無比過癮但打完了全盤潰敗的那種;又面臨著多年的軍旅生涯結束,茫然無措,倉皇離開了,狼狽,其實還是舍不得.

回家那天晚上他在客廳的大沙發里正襟硒著,後來不知不覺就趴在了沙發上,听一個叫張宇的男人唱了這個《曲終人散》,後來他又爬起來正襟硒著,來來回回听他唱,歌詞真刺耳︰最新小說「豬豬島小說」

我終于知道曲終人散的寂寞……

我終于知道曲終人散的寂寞……

我終于知道曲終人散的寂寞……

出事前幾天,這種情景重新發生了一次

在羅守道身邊工作,程貴陽可以從中看到特有的高級官僚化後的奇特臉譜市委書記,或被尊為「黨政一把手」,或被稱為「父母官」,都有準確的定位

問題是有些人混上或一混上這個程度,就開始霸道了天天有改善,年年有進步,最常見的是以自己可憐的見識為尺度,把一切與自己的尺度不符的言行宣布為不服從組織的異己分子,等而下之的則肆意排擠壓制,打擊別人,甚至冀圖把自己不喜歡的人送進監獄最新小說「豬豬島小說」

目的都是把自己打扮成關注民生關注廉政關注和諧的忠誠**戰士,實則諂媚上級,愚弄百姓,欺凌弱者,嘩眾取寵,謀取私利

這樣的人居然還以總書記的「****」典範自居

初時,程貴陽覺得太滑稽

久了,變成厭惡憎恨

貪官污吏任何時候都有,任何人一旦長期于一地掌權都可能走形自己的一切都是對的,有誰敢說半個不字都有對抗領導嫌疑引人深思的不是這些做法的離奇,而是為什麼時至今日這些霸道行徑狂熱言論還有那麼大的市晨

這樣的人多都以國家民族大義的化身自居他們忘了古代天朝就有「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傳統,也應該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一感動著所有百姓的執政理念面前悔改

市民對他曾經充滿了無限的期待,市民也堅信「順應**」應該是他始終不渝的執政目的可是,事實恰恰相反,對權力高調的執迷,讓他沒有擺月兌一著權在手,「老子天下第一」「順者昌」的老大心態

維護法治,維護包括言論自由在內的公民自由,是現代人類的基本道德這是從千百萬天朝人的血淚中總結出來的不能退讓的底線離開這條底線談什麼「國家利益」「民族大義」,非愚則誣

一個權高位重不負責任沒有思想不懂**的市委書記,如果沉迷這一套,不敢正視自身的弱點,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過失,是非功過不敢任由人們去評說,在維護市委尊嚴的藉口下,實際表露的是政治上缺乏自信,為官素質尚待確立

不論處于逆境還是順境,這種人只能或是狂暴,或是沉淪老百姓受夠了這種痛苦扯出發展經濟的大旗,既得利益集團可以為所欲為,誰若敢有異議,他身邊的人會出來充當各種免費打手

羅守道不死,不知是黨的損失,還是市民的不幸

程貴陽就陷入了這個泥淖

※※※一個有血有肉,主要靠嗅覺和扯圍繞在領導左右的人,知道生活中到底哪些看得見的事物讓自己堵得慌,讓自己明知父老鄉親戰友朋友受損害和受凌辱,卻知道這種損害無法被法律量化,被人民看見

「因為法律女神蒙上了另一只眼」但靠著嗅覺和扯,在起草講話和文件中不可以省略那些政治話語的噱頭,刪掉羅守道的唾液和干燥的激情也無法清空一堆一堆的統計數據……

他辭職,他變成死囚,則是國家大幸

行動前那天晚上,程貴陽又一次听這首《曲終人散》,忍不住淚流滿面他除了牢牢記住戰場上永遠不會再活著走回來的那些戰友的名字以外,還記住了張宇這首令人傷感的歌

張宇唱「這一次跟我徹底分手」,沒錯他最後為自己做出跟過去徹底分手的決定,完全的個人決定,再也回不去了,他把當秘書這些年來守口如瓶小心謹慎和當作家以來的放ang形含幼稚,孤獨,輕浮自欺欺人都轟隆隆地扔到了過去的大樓里,跟卸車似的, 當,卸掉了精神負擔也卸掉了生命的**

真難過艾居然活夠了

無論是審訊期間回答審訊者的訊問,還是後來接受采訪回答女記者的提問,程貴陽都幾次提到一個人,這個人叫胡文海,山西晉中人,農民

下面,不妨看看胡文海在法庭上的陳述(節雪︰

胡文海︰「他們當村支書和村主任時,三年揮霍貪污了至少五百萬,三個煤礦讓他們賣了兩個我到鎮上告狀沒人管,他們就恨得我不行,就想抬死我年6月19號,我到地里澆水,xxx兄弟(其中一個被滅門)借口和我吵架,往我頭上劈了三鐵鍬,我縫了幾十針

要不是頭硬早讓他們劈死了村支書派人找我,要出錢私了,我不干從那時起,我就起了殺心了本來準備今年三十晚上下手,那時都看春節晚會,能殺干淨月19號,我把村支書和村會計叫來,讓他們寫貪污了多少,他們不干,這時外面有警笛聲音(路過的警車),村會計就氣粗了,指著自己的腦門說‘文海,有本事朝這里打’;我就給他腦門上一槍,把他打死了他還以為我不敢」

胡文海︰「我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我消自己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為此,我不斷地去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自己從小時侯起的性格,就是仗義執言,敢做敢為村里的那些無權無勢善良的村民和我和睦相處;有時,我就成了他們利益的代言人

然而,近年來,歷任村干部貪污行賄乒百姓,村里的小煤礦等企業上交的400余萬元被他們瓜分了年來,我多次和村民向有關部門檢舉反映,都石沉大海,紀檢檢察省市區的官老爺們給盡了我們冷漠與白眼……可是,我們到那里去說理呢?誰又為我們做主呢?

我去報案,那些只想著掙工資的人民的公務員,開著30多萬元買的小車耀武揚威,根本顧不上辦案,甚至和村干部相互勾結乒老百姓……」

胡文海︰「我只有以暴制暴了,我只能自己來維護老百姓的利益了……實際上我每年的收入都有45萬元,我完全可以不管這些事,但是,我不能,我的良心告訴我不能這樣做,我不能對此置之度外

官逼民反,我不能讓這些蛀蟲們再乒人了……我知道我將死去,如果我的死能夠引起官老爺們的注意,能夠查辦了那些貪官污吏,我將死而無憾!否則我將變成厲鬼也不放過他們……」

听眾席上暴發出熱烈的掌聲,審判長急忙制止

在庭下,當記者問胡文海後悔不後悔時,他理直氣壯地回答︰「不後悔,一點不後悔!就是遺憾,沒有把該殺的都殺了」

胡文海的言論不一定對,但是,這種情緒這個影響廣泛的事件對社會矛盾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普遍意義他自己在村里並不窮,這是「無直接利益沖突」的典型案例

胡文海在法庭上公開抨擊社會不良現象,死到臨頭時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無疑是現代社會很突出的一位無直接利益沖突的「暴力代表」他的自白,沒有被法庭采信,但是,這種長期的堅持,對有些事情比如那些乒百姓的貪官污吏,確實起到了作用他的作用,為公平社會和公眾所尊重,使社會受益也為法律所不容

記得,讀包括馬加爵(獄中詩)邱興華(獄中文)時的感覺,與讀到胡文合面這些庭審自白一樣令人禁不住熱淚盈眶,心情久久無法平靜

人,都有一死一位網友在其文章中說︰「看了胡文海那些略顯粗糙的大實話,我沉默了很久,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

我們那些動轍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的大手筆,在這里相形見絀;那些表面上的花哨和噱頭,在這里滑稽可笑我沒有去詳細了解胡文海說的那些事情是不是真的,但是,由于听到太多官員對百姓疾苦的冷漠,對**行為的縱容甚至同流合污,和天朝有些地方老百姓苦難的生活,這讓我們不得不相信胡文海陳述的真實性

如果我們的所見所聞,是真正像他們說得那樣,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是真正像他們說得那樣,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是真正像他們說得那樣,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那麼,胡文海說得那些現象,會被我們認為是污蔑和造謠我多麼消胡文海說的是一堆瘋話;是他為了減輕自己的罪行,無中生有的辯解,然而,現實讓我們很難相信這一點」

「胡文罕人償命,從法律的角度沒有任何回轉的余地;他把貪官們的家屬連根拔起,也讓我們看到了他殘忍的一面但是,老百姓對貪官污吏的憤怒到了這樣一個程度,還是應該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

每個朝代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民憤都是最大的動力我們從法庭上那熱烈的掌聲,可以感覺到老百姓對胡文海的除暴安良行為在道義上的聲援我特別欣賞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任何一個朝代,在打江山的時候,都會把民心放在首位,沒有民心就沒有兵,沒有兵就不可能奪權;但是,奪了權以後,又有幾朝幾代真正關心過民心呢?于是乎,每一個朝代的老百姓都在盼望青天,以為青天已經到了,卻發現青天還在前面;于是,一代一代地就這樣盼著,青天也成了永遠地期盼」

「應該說」采訪時程貴陽在這里停頓了一下,說︰「山西殺人犯胡文海的案子對我影響很大知道那個農民吧?對,」他見女記者點頭,繼續道︰「就是那個人,他在法庭上的最後一段話讓我淚流滿面」

好像是法官問︰知道為什麼逮你嗎?

胡文海︰知道,殺了點人

問︰殺了一點?你殺了十四個!

胡文海︰不止十四個吧?

問︰那你說多少?

胡文海︰我記著是十七個

問︰死了十四個!

胡文海;我不記的還有活的,我都撥拉過,看誰象沒死的,就再給兩槍那就是沒殺淨

問︰你知道後果嗎?

胡文海︰(對滿臉媚笑)知道知道,我的給人家抵命

問︰後悔不後悔?

胡文海︰咋不後悔,有個女圭女圭不該殺人家,你們一說,才知道人家是串門的再就是該殺的沒殺淨

問︰你還想殺誰?

胡文海︰就那幾家的男人

問︰你為啥殺人家?

胡文海︰「沒有辦法,只能提前動手……」

……

程貴陽當時就想,這個胡文海為啥呀?他覺得自己整天在市委書記身邊忙活得團團轉,這些年來其實基本沒他馬的的干一件正事,更很少干對得起老百姓們的大事!自己的所有付出,不過是為了羅書記個人的享受和威風凜凜充當狗腿子和幫凶而已這麼一想,許多時候他覺得這個人有點像他法院審判胡文罕,他站的筆直,捧著自辯書大聲朗讀,就象農村勞模發言共同受審的還有一個幫他殺人的朋友,胡答辯時說他朋友沒有殺人,跟著他是一直勸他不要殺

這時,控方指出,一個受害者(裝死躲過)指證他朋友拿斧子砍過他胡答辯,我一槍打的他趴在地上,他就再沒回頭看過是我撿起斧子砍他的控方又指出,他朋友拿鉗子夾受害者

胡文海當即辯道︰是我拿槍逼他干的他不夾受害者,我就開槍打他明目張膽的大包大攬判胡文海死刑後,退庭時,胡文海逮著一個審過他的干警就握手,邊握邊說︰‘先走一步,先走一步’那麼些人,躲也躲不及他,實是滑稽

程貴陽說︰「記者同志,往大了說,或者高攀一點我也算你半個同行看到這些,該如何評價胡文海?

從事實上看,他是個十惡不赦的殺人犯,是個殺人不折的劊子手,理應受到法律的嚴懲

但從他在死刑判決儀式上的發言,我們是否應該認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至少行將走上不歸路的他不會在最後陳述上還像無處不在的貪官污吏那樣信口雌黃謊話遍地吧

如果是這樣,他應該是英雄還是什麼?這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情形,我們都習以為乘,但胡文海並未喪盡天良,很自不量力地充當起了替天行道的角色,無法無天而冷血殘酷地殺死了他認為的貪官污吏,在殘破的法律面前自己擔當起來權利救濟的責任,試圖彌補制度的真空,以自己的視死如歸踐行和諧社會的要義」

從法庭上听眾席中爆發出來的對殺人犯臨終發言的掌聲里,我們能夠听到些什麼呢?一個殺人犯竟然受到如此禮遇,反襯出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嚴重缺失,和人們對這種狀況的極大擔憂和不滿

更可怕的是,當胡文海的行為被民間傳播並演義之後,這種應該被強制性制止的行為慕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同情支持乃至效仿,進而為了降低風險走向組織化和更加殘忍的地步,也就是說,會形成黑社會的泛濫和主宰社會生活進而填補權利救濟制度的空缺

這還不夠讓人膽戰心驚的?

亞當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論》中提出,在自私自利之外,人還有另一個本性,就是獲得社會的認可尊重

社會治理完全交付給市場那只斯密稱之為看不見的手,在八十多年前已經被凱恩斯認定無效,會由于市場失靈而造成效率非但不能提升反而會導致社會資源的極大ang費以及社會公平的嚴重損毀

對于當前的濱江市來說,我們必須面對的是市場和政府雙失靈的狀況,于是,無論是戰友趙吉林無辜受罰的慘狀,還是社會環境的種種問題,尤其是胡文海現象對程貴陽的刺激作用,這些都是必須引起社會高度重視和思考的大問題

「人在遭遇巨大驚恐時一般會出現應激性驚恐反應,甚至以後還會形成驚恐障礙不瞞你說,柳記者,這種反應後來就真實地在我們面前出現過,主要表現為遭遇驚恐的人認知活動能力減退,思維呆滯,不知道該做什麼,嚴重的人還會出現軀體僵硬發抖或無法支配身體行動,第一反應是自我防衛,這些都是正常反應

羅守道書記當時可能出現了類似狀況,因為案發時間極短,他其實也沒有時間作任何判斷或死與不死的抉擇」

「一切我們說了算」

「他因此而恐懼」

女記者突然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厭惡和疲乏,她大聲疾呼道︰「你的道德觀價值觀不受法律和人性左右,而是受到時代和潮流左右這本身也說明你的靈魂在某個角度看過去並不自由不是麼?」

她順手在本子上記下了一句什麼,然後目光抬起直盯著對方,「我相信你看到了什麼,那一刻,你和你的同伙……噢,就是你的戰友吧,終于看到了你們最想看到而從來也不敢相信會看到的東西︰驚恐萬狀?對吧?你們就滿足了麼?還是同樣也驚恐萬狀?」

程貴陽不答

在濱江市委,程貴陽十二年的主要工作就是作為市委書記羅守道的「私人秘書」而存在,替他打理各種各樣的事務,比如書記不能辦的他辦,書記不能說的他說,書記不能喝的時候他喝,陪同接待上面來的領導及他們的家屬,也經熾同省委辦局領導到濱江市調研或休假,對別人無法知道的信息了若指掌,包括市委書記的**

但是,程貴陽都能守口如瓶,從縣委到市委,從來不利用這些信息甚至**為自己謀取什麼,這是整整十幾年如一日羅守道越來越信任他的根本原因,為此,程貴陽也獲得了更多近身其他領導的機會

如果民眾不能就業的話,容易引發系列問題,造成社會成本政府需要平衡其中的成本和收益污染過多要治理,但如果民眾不能提高收入,就會引發不滿情緒,如此一來也會造成政府的麻煩

這在事實上造成了民眾與政府的對立而且在突發事件發生之後,地方政府的第一時間反應往往想到的是如何封鎖消息,這更造成了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

正如濱江委市委書記滅門事件折射出來的一樣,信息不公開,民眾就可能采用較為極端的方式來傳遞各種消息政府就會陷入比較被動的局面實際上,信息公開天蹋不下來,反而有助于各方參與討論應對之策

回觀一下,趙小鬼兒案件在審理階段就長達數月,期間一審二審經過了多次來回,最終還是沒能阻擋這起錯案的發生那麼,公檢法三道關口在所謂「盜竊案」和「誹謗案」上是如何失守的呢?

一提冤案,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案件存不存在刑訊逼供和其他案件相似,趙小鬼兒案也沒有置身刑訊逼供的程式之外不是誹謗卻承認自己誹謗,答案不言自明

一位資深警官老夏(當時參與審訊的中隊長)私下承認,盡管公安機關對刑訊逼供有很多制度約束,但由于辦案人員在辦案過程中相對**,又有大隊長和局領導羅本強的暗示,約束機制最終沒有發揮作用

盲目追求破案率,成為了一些刑警的可能選項

而個別領導的暗示或指示,效率和公平,直接影響著辦案人員的行為方式趙小鬼兒的所謂「盜竊案」和「誹謗案」,就是其中突出一例取證困難懲罰無力是刑訊逼供存在的重要因素

練氣功最講究的是入靜,做到全身上下各關節各肌肉群都松弛其實,絕對的松弛,是任何活人都做不到的,只有死人才可能做到

人死後,通常出現的第一個尸體現象,就是肌肉松弛,那是絕對松弛,一點都不緊張在別墅現超法醫看到的羅書記,由于神經活功停止,肌張力喪失而出現的全身肌肉松馳變軟的現象不僅是民間常說的︰「人都死便了!」那樣簡單,最主要和首先的表現,就是死者面部表情喪失,瞳孔散大,眼微睜,口微張,皮膚失去彈性,全身肌肉普遍松弛,各個關節屈曲等這些細節可以向警方提供出準確的死亡時間,為偵查帶來科學依據

可是,趙小鬼兒的案子給社會帶來了什麼呢?

也許他成了滅門案的導火索

……

追問程貴陽日記上所記錄的另外三起命案,是後續審訊的重點但是,經過審訊,最後確認除了另一起由吳榮貴和向左志六年前制造的殺害金礦民警搶奪槍支那起命案外,其余兩起純屬程貴陽虛構

7名被告人(其中有幾人涉嫌窩藏和幫助犯罪嫌疑人)分別關押在3個看守所,等待參加即將開始的庭審公安局說,此案的案卷可以堆到1米多高,檢察院4名工作人員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才閱完

就在這起特大滅門案接近尾聲之際,一直在跟蹤采訪並多次獲得警方有關領導特批直接走進看守所面對面接觸過程貴陽的女記者,在報紙上報道了最新進展本報濱江12月3日電(記者柳雅致)︰濱江市公安局今天上午向本報獨家透露,12月30日,隨著對「濱江市委書記滅門案」偵查終結,涉嫌嚴重暴力犯罪的程貴陽吳榮貴向左志等七名嫌疑人即將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涉嫌的系列犯罪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

……

女記者一直追蹤關注著程貴陽的命運,或者說關注著這一惡**件的進展在采訪程貴陽的日子里,她的感受十分復雜,感覺這個人總在憤怒地罵人,但其實骨子里「很自負」,他說因為他的朋友太少,沒有人替他說這些,所以他只好自己說了

是這樣子麼?她一想起來就忍不住問自己

事情沒發生之前,「逼」得程貴陽只好一個人孤零零地在陰冷的書房里自己對自己「亂說實話」,太不應該了

采訪結束後,她認為自己雖說不是他少數幾個朋友中的一個,但畢竟全面深入地了解了這個人的所思所想和前生今世,又湊巧都能讀會寫,知書達理兼下筆如有神,所以,她這篇報道非常官方,只是向老總交差敷衍了事,走的是千篇一律路子

然而,私下里,每天班上班下她都把自己鎖在辦公室或客廳里,研究那本《犯罪日記》和采訪筆記(听錄音),不知程貴陽的小說是否能寫完,而她已經在趕工,在寫下一部作品了

有天晚上,她剛開了個頭,突然想起原山東泰安市委書記胡建學坦言︰「官做到我們這一級,也就沒人能管了」原廣西李乘龍也感嘆︰「黨給我的權力太大了,沒人敢監督我」

再想想程貴陽的一些感嘆,似乎又加深了一些對自己作品主題的理解是艾無能就是**,何況滅門現場還有二百多萬現金,另有數張一千多萬的大額存單

在這種情況下,也不能怪**的收益如此之大了馬克思曾經在《資本論》有一段這樣的描述︰「為了10%的利潤,他們會全力以赴為了50%的利潤,他們會挺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他們敢于踐踏世間一切法律!」這條鐵律用在貪官身上是最合適不過了

那麼,這個程貴陽到底為什麼呢?

電話中,她跟支隊長就此話題也有過探討劉後與程貴陽差不多是同齡人他們接受的教育是一樣的,那麼黑白分明是非清晰

然而,到了現在,不知從哪一個點上開始,他們的世界觀發生了完全不同的裂變,為了**奮斗終身這種對現實生活來說過于虛無飄渺空洞無物的說辭更是幻象了價值判斷的扯性基船而改革開放進程里的天朝又是如此無奇不有……

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時空上觀念中規範里的交錯重疊的沖突矛盾非吵觀而別扭地共存著,官方肯切誠實的聲音與民間憤世嫉俗的叫喊,都被各自心悅誠服地信用供奉和斬釘截鐵地把持堅守,可兩者之間卻又如此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出現了兩個持有者都認為自己是真理擁有者而將對方針鋒相對的觀點和立場視若死敵的奇觀

如果這種情形發生在科學領域,類似地心說與日心說大陸漂移與內生演變等之間的對立,倒也無妨(姑且不說中世紀布魯諾被宗教裁判所加害或者米丘林對摩爾根生物學爭論被閻聯人演變為政治權力爭斗的工具),可要是到了社會事務上,就會衍生出全社會的錯亂

那麼,程貴陽是不是這樣呢?

濱江市許多部門工作漸漸滑向庸俗化的惟利是圖的官僚主義泥潭,處于社會底層的工人農民及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階層的子女已越來越難以承受日益高漲的學費,這條社會流動的「獨木橋」如今正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一句話,低階層群體進入較高階層的社會流動障礙正在不斷強化

與此相反,較高社會階層特別是金字塔頂部的強勢階層出現了「代際繼承性」日益增強的趨勢,這是個不祥的信號,它意味著血緣世襲的紐帶成為社會流動的重要保證

采訪中,程貴陽不止一次說自己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對老百姓有感情,看到一些人受苦心里就特別不是滋味,總想幫助他們又常常為無能為力感到困惑和郁悶他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要把帳算到羅守道頭上

盡管作為「潛規則」,世襲制在天朝社會從沒有中斷過,但沒有像現在這樣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這樣演變的結果無疑是爆炸性的,因為維系一個社會正常的延續,需要一定的公正性,也即社會要有相對穩定公開的規範規則,而不能統統按照心照不宣的「潛規則」行事

可以想象,當一個社會堵死了所有正常的述說渠道和向上流動的可能性之後,社會穩定就將失去最基本的畢

在女記者面前,程貴陽也試圖尋找一個可以解釋自己犯罪根源的令人信服的說法但是,直到采訪結束,這種努力也沒有任何成效他仍然被困惑和痛苦折磨

他總是說不清一些事,又總是被這些跟他無關的事情所憤怒「金字塔」投下了揮之不去的陰魂,一方面是上層社會的花天酒地揮金如土驕奢yin逸貪得無厭,這是他親身經歷並在其中享受過十幾年的工作與生活;一方面是底層社會生計維艱求告無門欲哭無淚看不到任何消,這也是他經匙眼所見的事實

程貴陽認為,由于沒有一個龐大的負責任有影響的中間階層發揮社會「緩沖器」的作用,貧富的進一步分化,財富和社會資源急劇地集中在極少數人群手里,決不是什麼福音,而是社會危機的前兆

天朝社會歷來都是在這樣一種惡性循環中過來的

上層社會的腐化暴戾到了下層社會無法忍受的時候,就會以新一輪的暴力呼聲進行洗牌,也就是對社會資源進行重新分配所以在現實社會中,他常常感到痛苦,金字塔的社會貌似最穩定,實際上隱伏著巨大的不可預測的風險,在某種意義上,社會底部無疑是一座間歇性爆發的火山

難道就為這個而殺了羅書記?

當然不是

程貴陽說,有天傍晚五點多鐘路過市委大門前時,見到那幾百名早晨到此來請願的退伍兵還沒有回家的念頭,路的那頭是著裝整齊在維持秩序的一群警察,在深秋傍晚寒風撲面的街頭站成一幅特殊的風景

他佇立片刻,望著自己的同行,鼻頭突然就酸酸的

雖然這只是無數個生活中非常平凡的一個鏡頭,程貴陽卻無端地就被感動著哦,退伍軍人,警察,這就是他們不同的命

一方面是消能夠重新得到工作,養家糊口,沒有奢侈的要求;一方面是奉命而來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他們和他們都是一樣的人,有過太多的感觸和經歷,那一瞬間讓他對自己心中的甜酸苦辣體會得是那樣的深刻!

那一天,當程貴陽獨自整理著記憶,在女記者面前述說這一切時,記憶里許多的碎片就那樣清晰地浮現在眼前,他看著她匆匆忙忙在記事本上寫下了那些文字

隨著國家法制建設的日益健全和群眾法制觀念的逐步提高,對執法者對警察的要求越來越高這本來是個好事情,但是,在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的背後,卻常常有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被許多人忽視著,忽視了警察首先也是普通的公民,也有著普通老百姓的感情和思想,同時更是維護社會正義的公器

他們有自己的工作和原則,也應該享有普通公民應該享有的合法權益而市委書記羅守道為了追求「社會穩定」的大好形勢,常常忽視這一點,主觀意志,把發生在自己面前的事情加于夸大,甚至大加渲染,粗暴地動用警力,好像警察是為他個人所建立,天下的警察都是這個樣子的

這是造成警察與濱江市社會矛盾激化的重要原因

越是不被了解,越是容易被誤解

警察,警察,在威嚴的警服背後有多少辛酸,又有誰能夠體會到呢?

采訪結束後的一天,柳雅致又走進市公安局

她看到,張鐵山等人正在忙碌

偵查已經終結他們正在整理案卷,將一份份偵查活動中形成的各種文書以及有關材料,按照歸檔要求進行審查核實,分門別類,分別制作《訴訟卷》《偵查卷》準備提交檢察院起訴

看到她來了,張鐵山大隊長笑笑,由于這段時間的接觸,其他刑警也跟這位漂亮的女記者熟悉起來,他們詢問何時能看到她關于程貴陽的長篇紀實報道或文學作品,消在寫到他們時真實一些,客觀一些

「那當然」柳雅致笑道「我要好好寫你們啊」

偵查終結是指公安機關對經過偵查的案件,認為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法律手續完備,足以認定案件性質時,決定結束偵查,並對案件依法作出處理的一種訴訟活動

女記者在辦公室里轉了一圈,好奇地停在一個刑警身邊,看他正在制作的《偵查終結報告》

那上面,有她熟悉的說明程貴陽等三名重大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況,以及是否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強制措施,偵查所查明的案件事實和證據情況,擬對案件作出何種處理及法律依據等等,準備報請局長批準後結束偵查活動

《訴訟卷》又稱主卷,是按照《刑事訴訟法》第129條規定,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起訴的訴訟案卷根據修正後的《刑事訴訟法》有關律師在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閱卷範圍及檢察院向法院移送起訴時案卷材料移送範圍的限定,通常又將《訴訟卷》分為《事實卷》和《法律手續卷》

《偵查卷》則是反映和記載偵查活動的有關報告指示計劃等情況的材料是偵查人員依法開展有關偵查活動的重要法律依據,是記錄研究和檢查偵查活動情況的重要文書材料

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這些刑警們大部分都需要經常值夜班,一年最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要與家人分開對家人的照顧都特別少,對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非常平常的夫妻相聚,父子相依,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卻是他們最奢侈的願望特別是發生類似市委書記滅門事件這樣的突發大案或節假日里這些人就更加忙碌

女記者柳雅致理解到,對他們本人來說,是工作上的苦,而對其家人來說是分離,是寂寞無所依之苦她發現自己先前的準備都是多余的,只要走到這些人中間,到處都有感人的章節和故事

她打算跟張鐵山坐下來聊聊,但發現他好像並沒有時間,就算了

過了一會兒,柳雅致告辭,出門向樓上走去

她想見見支隊長劉後

不料,張鐵山跑出來在後面叫她,大聲說道︰「晚上,有時間麼?」

「有事?」她心生好奇

「沒事,談談」

「好!」她爽快應道︰「七點怎麼樣,地方你燻單我埋」

「最好拉上支隊長」

「拉上他?」

「對」

大隊長做了個鬼臉,消失了

案子破了,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柳雅致能夠從張鐵山的一舉一動中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在樓梯上,女記者忽然想到剛才那個人對她說過的話,就是辦過無數大案要案的劉後曾經說,每當穿上警服他都不由自主的會產生一種無形的約束和莊嚴的感覺,處處檢查著自己的一舉一動是否符合一個人民警察的標準和群眾的要求,也時時在審視著自己是否無愧于「我是警察」這四個響亮的字眼

張鐵山說,不管你說我理想主義也好,不管你說我幼稚天真也好在這個許多人高喊信仰危機,崇尚物欲的社會里在警察的工作強度和難度越來越高,工作性質越來越不受理解,職業越來越受到輕視的社會里,支隊長始終是我從警的榜樣,我依然為這一身警服而驕傲,為自己是一名警察而自豪,為自己的選擇而無怨無悔

跪求分享

最快更新最少錯誤請到

最新最快章節,請登陸-是一種享受,建議您收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官印最新章節 | 紅官印全文閱讀 | 紅官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