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官印 第六百四五章、報社主筆

作者 ︰ 大話正點

?盡管只是草草翻閱,但看得出前市委秘書、現作家程貴陽果真名不虛傳,難怪為市委書記所器重十幾年如一日,難怪他曾「打算回家自由寫作」而最終辭職,其最大特點是︰言簡意賅,文通字順——

但支隊長更感興趣的目光最後落回到扉頁上。

我的自白︰

我知道,無論被當場擊斃還是落入法網,都難逃一死,既然做了,就不怕留下基本信息︰程貴陽,男,1968年生,當過兵,立過功,負過傷,參加過中越那場局部戰爭,復員後當過工人、國家國家聘任制干部,思想復雜,經歷亦不簡單……

如果我被抓住,相信這本《犯罪日記》也會被警方找到並公之于眾,這是本人所希望的,但不希望它成為法律定罪的證據。

這些文字透露出的信息十分詭異,就像程貴陽的表情和內心世界一樣難以捉模,他似乎有過很長時間的思考,不僅僅涉及犯罪,從他預先寫下這樣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話,可以讓人聯想更多。

按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扣押物品、文件清單》應一式三份,由偵查人員、見證人、被扣押物品(文件)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後,一份交物品、文件持有人;一份由偵查人員持有;另一份交給見證人。

他讓偵查員制作完《搜查筆錄》和《扣押物品清單》後,先讓柳雅致在見證人後面簽字,再讓程貴陽在筆錄和清單上簽字,程貴陽一口否認上述物品是從跟他有關的地點搜出的,拒絕簽字。

這讓劉海洋意想不到。

……

人民廣場最繁華熱鬧的地段有一棟引人注目的摩天大樓,高二十六層,豪華壯觀,氣派雄偉,裝飾別具一格,它是新濱江的標志性建築之一。

這座摩天大樓的門牌號碼是︰鴨江路157號。

這里是省報業集團總部所在地,柳雅致供職的、發行量居全省第一、全國晚報都市報前十的《濱江都市報》社,便在這座摩天大樓內的第f11-f15層。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以1982年而言,這座省轄市只有三家報社,其中《濱江都市報》是輩份最小的一家晚報,同時也是那個時期新聞出版界整頓後唯一幸存的一家市級晚報。

經濟大潮洶涌澎湃之後,官辦報紙和各種體制的早報、晚報、都市報社如雨後春筍,而《濱江都市報》在諸多同行中月兌穎而出,在九死一生的拚殺爭奪戰中,一躍成為全省報業集團內部的龍頭老大,發行量很快居諸報之首。

經濟上的優越地位,直逼佔盡政治優勢的真正老大︰省委機關報!!《xx日報》,前者完全是憑市場發展,後者則仍未斷女乃,這在遠離首都的濱江已屬奇跡,後來在確定省報業集團到底是選址在省城還是濱江問題上,由于大部分錢是後者出,因此最終還是定在濱江,而屬于該報自己的《濱江都市報》十六層大廈也即將竣工。

為何《濱江都市報》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集團的總結是︰一是報社資金雄厚,該報「聯合體」老總是商界巨子!!北方綠色食品進出口總公司吳江總裁,二是總編輯桂夢鄉女士,幾年前海外歸來加盟該報,是個報界不可多得的奇才。

三是報社有一批無孔不入的記者,這些敬業的人總是能搶先一步搞到其他報紙很難搞到的重大新聞內幕,四是從上到下有一個共識,他們知道老百姓最關心什麼,也知道如何每日讓六百多萬本地百姓和十萬日流量人群心甘情願地掏出八角人民幣奉獻給他們的報紙,五是除一版外,其他二十三版各有搶眼的亮點吸引人的眼球,其中不乏剛剛發生的新鮮的社會、娛樂業花邊新聞。

六是報社經過二十多年的精心運作,培養了一批公開的消息提供者,這些堪稱一絕的鐵桿報友源源不斷地向報紙提供可靠情報和準確消息,報社一得到重大線索,立即由對口部門負責組織專門班子跟蹤調查,深入了解,常常捅出「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新聞或丑聞。

網絡時代的到來,更使其如虎添翼,別人還在觀望或困惑的時候,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電子版,許多時候,柳雅致坐在電腦前長時間地瀏覽各種信息,關注自己的網站,《濱江都市報》已經成為一張在全國輿論界影響力極大的親民報,連省委辦的黨報,有時也不得不對這位政治上的小老弟禮讓三分,甚至四分。

這天上午九點三刻,報社新聞部主任兼首席記者柳雅致準時來到底樓大廳,坐電梯上到十三層,走進自己的辦公室。

柳雅致今年二十六歲,有一張鵝蛋型的臉,身材很高,足有一米七,曲線優美,健康豐滿,猶如高貴的郁金香,一頭黑發飄灑自如,面頰上常常掛著令人捉模不透的親切微笑;有時也布滿秋風寒氣。

一雙眼楮似兩汪清泉,秋波閃動,燃燒著撩人的青春火焰,乳-房高聳,倍增魅力,令人神魂顛倒,一雙修長的大腿不知引來多少羨慕的目光,加上穿著時新得體,首飾耀眼,幫助報紙掏盡了許許多多企業老總的錢袋卻毫毛未損,稱得上是一個有能量的知識女性。

驚人的美貌常常助柳雅致一臂之力,在這個記者雲集(包括中央級駐省記者)的北方重要城市,許多重大事件突發之初,別人無法弄到的新聞能夠讓她弄到,加之畢業于名牌高校的她才華橫溢,筆鋒犀利,使她在事業上取得了與她年齡不相稱的巨大成就,成為《濱江都市報》數一數二的首席記者。

今天,這個《濱江都市報》的名記者,臉上看不到往日的微笑,眼楮里閃爍的目光也毫無光彩,當她坐在自己那張「老板台」前時,簡直喪氣極了。

柳雅致環視自己單人辦公室里的小擺色,突然覺得疲憊不堪,往日對這些從四面八方辛苦淘回來的小物件的欣賞完全變了味道,她知道心中的感覺來自哪里,因此,連給自己沖一杯熱咖啡的心情都失去了。

她用中指和食指支撐住臉頰,微微合上眼楮,就那樣枯坐著,思想毫無頭緒,她的巨大壓力與其說來自突發事件本身,倒不如說來自遙遠的京城同行更準確。

頑固的電話鈴聲迫使柳雅致不得不張開眼楮,台鐘顯示是10時12分。

柳雅致相信桂總會在今天早上召見她,她有忍受詈罵的心理準備,桂夢鄉侮辱下屬的污言穢語在報社上下皆知,不知這些貨色是她從海外學來,還是近幾年汲取的大陸特色。

…………

柳雅致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半睡半醒地等待未知的命運,不敢走過鄰室向桂總聆听質詢,希望這段信任危機能混混沌沌盡快過去,因為彼此都失去了向對方傾述的願望。

幾年中,同為女性,雖說職位不同,但她們互相吸引,自然而然地就相處在一起,覺得不可分離,工作生活毫無缺憾,可靠的職業,充裕的金錢,舒適的住宅,可這一次,這是她們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面臨著的「坎兒」。

柳雅致下意識地打開電腦,朝電話伸了幾次手,但她沒有接,依然那麼一種姿勢坐著。

已經有一段時間,她耽溺于突發的市委書記滅門案件中沒有進餐和喝早咖啡的心情了,過去她是連星期天都必須工作才感到日子不空虛的工作狂,而現在……

不過,她依然喜歡睡到8時30分,9時3刻趕到市中心的報社,在辦公室里閱報吃早點,然後瀏覽網站。

一切無形壓力都來自紫花池山莊槍殺滅門的驚天大案,網上的帖子且不說它,這起全省乃至全國發生的史無前例的罕見惡性新聞,最先報道的不是她柳雅致,而是《北方晚報》那個她一貫瞧不起的男記者王標率先捅出了一條寥寥百字的頭條新聞,爾後《濱江都市報》才慢了半拍對此案有所反應。

「看看這篇報道,這次他們成了明星。」她清楚記得桂夢鄉當時的聲音里都是恚怒,摘掉眼鏡,揉著眼楮,在她面前的辦公桌前走來走去,「這個王標是什麼人,晚報也有這樣的人才!」

柳雅致沒吭聲,心里翻倒了五味瓶。

在心里她是不服氣的,她相信自己長期建立起來的政法部門人脈會很快幫助自己扭轉乾坤,在天朝,事件越大,采訪難度越大,新聞價值也越高,一向搶在前面的柳雅致這次沒有為《濱江都市報》爭得頭功,桂夢鄉的調侃和明知故問讓她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也令她憋氣。

桂夢鄉一離開,她把《北方晚報》「啪」一下扣在桌面上,扣過去的頭版登載著王標搶到的大幅現場照片和那篇百字文,然後氣呼呼地拎起采訪包黑著臉下樓去了。

在樓下,她致電張鐵山︰「你不夠意思!」

不等回答,關機上車。

直奔市公安局。

沒有人不認識柳雅致,這個漂亮能干的女記者形象經常出現在執法機關、電視或其他媒體上,由她采寫的報告文學《警匪大較量!!生死攸關》正被全國多家報刊轉載,女人特有的心態,桂總的無形壓力,柳雅致如果沒有大塊文章給予《濱江晚報》回答,她不甘心。

當時在市局刑警支隊重案大隊辦公室,張鐵山正在忙碌,他給柳雅致的解釋是,不是不夠意思,實在是情況太特殊,省廳專家組都到了,市委書記全家被殺,網上雖有披露,但那是小道消息,上頭有死命令,他不敢往槍口上撞,「你不會眼睜睜看著我這個‘線人’被掐了吧,從長計議好不好!」

「我不管。」柳雅致強調,「既然如此,王標那邊是如何搶先的,還是你不夠意思!」

「再說,網上都炒翻天了,就你們嘴嚴!」

「網上是網上,報紙不登,就是小道消息,不足為憑。」張鐵山笑道。

柳雅致要知道的是,目前有無犯罪其他嫌疑人線索,偵破工作進展情況如何,為什麼讓她在搜查現場見證,之後又改變承諾不讓見報,能不能幫忙「借」那本《犯罪日記》看看。

但是,張鐵山始終不給她一句答復,守口如瓶,連現場勘查後的一些情況也不肯透露,使她最後的一招也宣告失敗,沒有辦法知道她想知道的一切東西或搞清一些背景新聞,看來他是真的怕了,擔心紀律處分。

柳雅致悻悻地離開了專案組。

她接下來的文章內容顯得分量有些不足,她寫到︰「9月28日夜幕降臨之際,位于本市南關區紫花池山莊一別墅突發一起滅門血案,時間雖然過去了54小時,但據不願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向記者介紹說,這是建國以來濱江突發的最大一起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凶殺案!」

「警方進入現場時,目光所及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由于被害者身份重要,這位人士介紹說,警方趕到後,立即封鎖了現場和一切消息源,有關領導一面迅速調集警力全市範圍內設卡堵截可疑人員,一面上報省廳和公-安-部,七名死者的身份現已全部查明(根據警方要求,具體名單暫不宜披露),凶手是誰,為什麼制造了這起驚天大案,目前,案情撲朔迷離,全市警力總動員,千余名警察全部深入一線進行模排走訪的行動仍未停止,本報將繼續關注此案進展,隨時作深度追蹤報道……」

這無疑是一篇不夠具體、有些虛張聲勢的東西,既沒有網上帖子內容詳盡,又沒有最新進展情況,且這篇報道是在網上和《北方晚報》的消息轟動了輿論界之後。

因此,柳雅致無論怎樣努力也少了些期待的「爆炸性」效應。

她心里當然明白,這樣一來,自己的名聲肯定會受到影響,工作壓力也會越來越大,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向要強的她是決不會在這次突發**件中甘拜下風的,必須千方百計彌補回來,。

=================================

ps:求票求收藏!!,吐槽拉書迷,粉絲無上限。

v看首發無廣告請到——

請分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官印最新章節 | 紅官印全文閱讀 | 紅官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