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官印 第六百二零章、審訊較量

作者 ︰ 大話正點

歡迎大家來到——︰

肖子鑫他們這個由公-安-部和國際刑警組織、大江省公安廳組成的特別小組安全返回了天朝。

姜天軍也比較配合,沒有在飛機上搞事,這讓人暗暗地松了一口氣。

審訊的概念、意義、任務、方針及相關法律要求,熟悉審訊程序,把握犯罪嫌疑人及訊問人員自身的心理特點,學會運用審訊的基本策略、常用技巧及具體方法,了解案件及每個涉案犯罪嫌疑人的訊問模式,是審訊的前提,也是「南非海外實業有限公司」強迫天朝婦女賣-婬案于濤、姜天軍和趙鐵成三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歸案後,進行審訊必須涉及的實質性工作。

到了這一步,已近尾聲。

審訊,既是藝術,更是較量。

直到從香港轉機,由天朝警官小組的押解下在北京落地,姜天軍既明白自己要為在南非的所作所為負責,有一件事又始終蒙在鼓里,那就是︰他一直以為自己僅僅是南非那點事,既然讓警察抓住了,逃跑無望,那就只好乖巧地跟著他們回天朝,反正判不了死刑,過不了幾年就會出來了……

可是,當他的雙腳一落地,看到北京新國際機場大樓的一刻,身邊押解他的肖子鑫和其他警官才微笑著問了一句︰

「感覺怎樣!」

「沒……」

姜天軍黯然神傷,沒有回答。

「你在遼寧老家還有事吧!」

姜天軍霎時神色大變。

這貌似輕松的一句話,讓姜天軍頓時明白了什麼,有過刑事前科的他知道,南非的事說出大天來,也判不了自己死刑,可是,如果警方掌握了幾年前自己在家鄉的殺(傷)人罪惡,也許就必死無疑,這樣一想,腳就發軟,但是無論怎樣,天朝警官小組至此已經圓滿完成任務。

審訊,是指辦案機關的偵查人員為了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真相,依法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訊和詰問,以獲取真實供述或者辯解,最後決定是否移送起訴或作其它處理的偵查活動,它的意義,既是依法、準確、及時地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實真相,同時也要求查明同案犯罪嫌疑人,追清犯罪線索,查破積案,擴大戰果的必要手段。

當日,姜天軍被肖子鑫、程國權、趙本陽和另一名警官押回省城,直接送往大江省看守所羈押。

隨著審訊工作的開始,姜天軍的真面目也隨之暴露無遺,姜天軍的面目就是頑劣固執,凶惡成性,如果給他機會,他仍然還會跑,現在沒有任何機會了,只剩下負隅頑抗。

本來,面對警方已經調查清楚的「南非案」,也許他並不想過多抵賴,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有一點他深信不疑,那就是十多名曾經深受其害的婦女會向警方控訴在南非遭遇的一切非人虐待,曾經的老板和好「朋友」于濤、趙鐵成也會把一切都說出來,因此,面對眾多證詞與事實確鑿的證據,自己說與不說都意義不大,反正都得判刑。

但是,現在姜天軍似乎改變了主意。

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大江省公安廳刑警總隊、有組織犯罪偵查局借成功偵破「南非案」的強勁東風,肖子鑫、史前進副廳長要求劉建功總隊長、程國權政委和張海山副總隊長他們全體同志再接再厲,發揚連續作戰、團結拼搏的作風,積極投身審訊大會戰,充分發揮主力軍和「尖刀班」作用,多策並用,攻堅克難,徹底查清「南非海外實業有限公司」于濤、姜天軍、趙鐵成等「強迫天朝婦女賣-婬案」等突出犯罪,為結案作好準備。

一、全隊動員,團結拼搏,眾志成城,面對犯罪嫌疑人全部歸案的大好形勢,隨之而來的嚴峻審訊和繁重工作壓力,全隊挖掘內部潛力,動員全體隊員投入審訊會戰,以刑偵一支隊、二支隊為審訊打擊「拳頭」,技術、信息綜合支隊提供審訊支持,綜合室加強值班、外協、後勤保障等工作,整個有組織犯罪偵查局呈現出強大的戰斗力和攻堅克難的氣勢。

二、突出重點,多策並用,嚴防「反復」,全隊把「南非案」作為審訊重點,根據「南非海外實業有限公司」刑事犯罪的地域特點,在省看守所開闢了兩個主戰場,要求全體參戰同志靈活運用多種偵破手段,注重審訊藝術,一是堅定信心和決心,針對個別犯罪嫌疑人的頑固不化和對抗講究審訊藝術,全面突破他們潛在的僥幸心理。

針對個別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具有犯罪經驗及其較強反偵查、反審訊能力的實際,逐一分析,精心制訂審訊方案,在做好大量前期串並、取證工作的前提下,和犯罪分子比恆心、比毅力,不輕易滑過一個犯罪嫌疑人員,特別是突破口供難,對抓獲的犯罪嫌疑人員得到應有的罪處。

三、充分運用技術偵查、網上查訊比對、指紋自動識別等各種科技手段,發揮科技在此案中的作用,收集犯罪資料,研究犯罪的規律、特點,對犯罪分子進行認罪服法、改惡從善的教育,保護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四、審訊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總的指導思想,堅持實事求是,反對主觀臆斷,重證據,不輕信口供,正確處理口供與其他證據關系的基本原則,偵查辦案的核心問題是證據問題,證據是制定訊問方法和策略的物質基礎,正確處理好坐堂問案與走出審訊室開展調查研究的關系,嚴禁逼供信,這是偵查訊問不出或者少出偏差的重要保證。

……

前期,在對于濤、趙鐵成和劉祥的訊問中,有組織犯罪偵查局都嚴格按照以上要求開展工作,訊問時,偵查人員不得少于二人,法律作此規定的意義有二︰一是保證訊問活動的正常、安全進行;二是防止個別偵查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違法亂紀,從訊問的角度看也有重要意義。

總之,審訊能否突破、深入地取證、結案,審訊是關鍵。

但是現在,審訊姜天軍出現了難度。

也許他意識到,既然警方把自己萬里迢迢抓回來並非僅僅是為了「南非的事」,那麼,想想就可怕了,自己有命案有身,又有獄中月兌逃的歷史,如今加上南非的事,可就要命了……

面對生死,抵賴為上,因此,除了回答正常提問,一涉及到自己的犯罪事實時,無論涉及南非還是家鄉,他就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抵抗,使得訊問工作無法-正常進行……

拘留和逮捕作為限制犯罪嫌疑人身自由的兩種強制措施,必然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受到極大的震動,並引起激烈的變化,盡管有個體差異,但在被拘捕環節上,犯罪嫌疑人的一般心理狀態通常是緊張、恐懼、懊喪和抵觸情緒的大混合,當然,不同的拘捕時間和地點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偵查人員應當了解和掌握犯罪嫌疑人在被拘捕時的一般心理特征,充分利用犯罪嫌疑人的緊張、恐懼心理,趁其驚魂未定之時,抓緊進行訊問,迫其交代罪行,對配合偵查訊問非常必要,同時也有助于完成看守任務。

可是具體到姜天軍身上,這些過程似乎異常艱難曲折。

肖子鑫十分關注這後期的最後一個重大犯罪嫌疑人的審訊取證工作,據參加提審的有組織犯罪偵查局偵查員們反映︰姜天軍在羈押過程中的一般心理主要表現為︰

1、孤獨壓抑心理

這是犯罪嫌疑人在羈押過程中的普遍心理,不過對于姜天軍來說,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恐怕還與他在家鄉的前罪有關,犯罪嫌疑人被強制與社會隔絕,人身自由和言行受到嚴格限制,個人**不能隨意滿足,而畏罪心理和緊張、恐懼情緒更增強了孤獨感和壓抑感。

表現︰犯罪嫌疑人在此心理支配下,會感到度日如年,格外向往自由的生活;會特別想家,特別是女性犯罪嫌疑人;會急于探听外界的信息。

行為反應︰為了擺月兌孤獨和壓抑感,有的犯罪嫌疑人會認罪服法,爭取獲得從寬處理,以便早日獲得自由!!比如趙鐵成;有的則拒不認罪,比如姜天軍!!企圖以抗拒的方式盡快蒙混過關;有的避重就輕,推卸責任!!比如于濤、劉祥;有的不願獨自忍受罪責感的壓力,便冒險將隱藏的犯罪秘密告訴同監室的犯罪嫌疑人,借以減輕罪責感的壓力,並試圖取得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支持,共同策劃反訊問伎倆,試圖沖破壓力感的束縛,等等。

2、緊張不劉斌理

產生原因︰孤獨感和監所環境給犯罪嫌疑人造成的壓力是原因之一;懼怕罪行被揭露而受到刑罰懲罰則是該心理產生的主要原因。

緊張不劉斌理會促使犯罪嫌疑人急切地向同監室的犯罪嫌疑人求助對付審訊之策,以構築和完善其防御體系。

3、抵觸反感心理

產生的原因︰

1)對社會抱抵觸、敵對態度。

2)對公安司法機關不信任。

3)否認犯罪,對被拘捕受審不服。

表現︰拒不認罪,研究反審訊對策;傳習和教唆對抗審訊、繼續犯罪的經驗;破壞監規紀律……

針對上述情況,肖子鑫、史前進副廳長、劉建功總隊長和程國權政委分析研究之後,讓助手與張海山、費永生結合實際共同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因素和解決方案,一般而言,具有前兩種悔恨心理的犯罪嫌疑人,經過教育之後,其犯罪心理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實現良性轉化,進行自我悔悟,認罪服法;具有後種抗拒心理的犯罪嫌疑人,則可能采取相反態度,或者把交代罪行作為早日出監、繼續犯罪的方式。

應及時發現,及時矯正。

肖子鑫和史副廳長指出︰姜天軍這樣的人,完全明白承認就是死,這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實敗露後被采取強制措施,面臨刑罰懲罰情況下產生的一種消極心理,該心理會使犯罪嫌疑人采取自暴自棄、頑抗到底的態度,如果不及時給予恰當矯正,必然會影響其他犯罪嫌疑人老實交代問題,爭取從寬處理的積極性。

因此,要千方百計解除于濤、姜天軍、趙鐵成和劉祥的情緒緊張、恐懼,精神壓力重!!或逃避罪責、進行抵賴和抗拒心理;或供述時語無倫次、避重就輕現象;或對前途悲觀絕望等等,加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和對自己行為性質的認知。

同時,對偵查訊問活動而言,既有不利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是,畏罪心理會讓這些人產生逃避動機,支配犯罪嫌疑人采取抗審行為,但是,如果疏導得法,畏罪心理又會成為促使犯罪嫌疑人老實交代罪行,爭取獲得從寬處理的一種心理動力。

因此,針對于濤、姜天軍、趙鐵成和劉祥各自特點,不同人要不同對待,綜合施策︰對確有重罪而畏罪的犯罪嫌疑人,如姜天軍應當采取「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對策;對于罪行並非真正嚴重,因思維過于狹隘導致畏罪心理過重的犯罪嫌疑人,如趙鐵成則應向其正確闡明政策和法律,適當緩解其心理壓力,使其對自己的罪行和可能受到的處罰有一個正確的了解。

訊問人員應全面而具體地了解整個案情,模清這些犯罪嫌疑人僥幸心理的根據,在此基礎上,再有針對性地研究破除他們僥幸心理的方法和步驟,可以舉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加強心理攻勢外,關鍵是要技巧地使用證據,通過幾個月的艱苦工作,我們掌握了那麼多的確鑿證據,現在是使用的時候了……

怎麼使用,于濤、姜天軍、趙鐵成原本是同伙,也是朋友,還有那個劉祥,但現在對于他們來說,形勢變了,心理活動勢必也隨之產生變化,對相信攻守同盟牢不可破的犯罪嫌疑人,訊問人員在設法破除其攻守同盟的同時,可以巧用離間計,使犯罪嫌疑人相信攻守同盟已被破除,還可以變換羈押地點,打破其幻想。

還應該指出的是,在調查核實、抓捕與審訊中,根據肖子鑫廳長和史前進副廳長的要求,張海山副總隊長始終能抓住三個環節︰

1、無論調查、抓捕或審訊卡殼時,他必然及時到場。

2、親自研究問題,化解矛盾,或做思想教育工作,或者主審,打破僵局。

3、每一次親自出馬,總是要啃硬骨頭,事前充分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

現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移送檢察院做最後一步努力,選準突破口,對查清全案具有關鍵意義而又易于攻破薄弱環節或薄弱對象,薄弱環節一是指犯罪嫌疑人多項犯罪中較易攻破的某一項犯罪事實;二是指犯罪事實中比較容易突破的關鍵性情節;三是指犯罪嫌疑人心理方面比較容易攻破的弱點,這三層含義都強調必須具有關鍵性,即對全案能起牽一發而動全局的作用。

在于濤、姜天軍、趙鐵成和劉祥的審訊實踐中,薄弱對象是指共同犯罪案件的共犯中,較為動搖脆弱,易于突破,又對全案有一定了解的犯罪嫌疑人,正確選擇訊問突破口的意義有利于從犯罪嫌疑人固守拒供的防線上打開缺口,為深入追訊開闢道路,從而突破拒供的心理防線,繼續全面深入追訊,迅速查明全案。

正是在這些關鍵環節上,充分體現了他作為有組織犯罪偵查局長!!一個領導者的領導能力與領導藝術。

……

隨著僵局的不斷打破,姜天軍的心理防線也受到強烈沖擊,審訊是一場關系到犯罪嫌疑人的前途和命運的斗爭,在這樣一場特殊的斗爭中,要達到攻心的目的,取得斗爭的勝利,訊問人員必須審時度勢,寬嚴相濟,既不能從頭到尾只有和氣的規勸,也不能一味施加壓力。

與此同時,造成錯覺的訊問策略的運用,對案情和犯罪嫌疑人心理狀態的正確分析,並且在掌握一定數量的可靠證據基礎之上,偵查員們適時出示已經掌握的大量證據,及時使用攻心為上的策略,都是行之有效、最基本、最重要的訊問策略。

在省廳、刑警總隊和有組織犯罪偵查局領導們的指揮下,偵查員們正是模準了于濤、姜天軍、趙鐵成和劉祥等犯罪嫌疑人相互勾結、又相互推諉、賴以抗拒的精神支柱和阻礙其如實供述的心理,並針對這些關鍵點予以個個擊破,最終使其瓦解突破,避免逐事逐情的追訊,從而大大加快訊問速度,最終取得了訊問的成功。

姜天軍開始如實交待罪行……

對警方出示的他在南非期間犯下的大量罪證,包括對幾年前在家鄉所犯故意殺(傷)人罪行及其羈押期間月兌逃事件供認不諱,從而,專案組經過數月的努力,最後用一條漂亮又嚴肅的證據鏈將涉案所有犯罪嫌疑人牢牢地固定在有些沉重的案卷上,又用一支法律的筆為其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縱觀整個案件,專案組在後來跟肖子鑫和其他公安廳領導匯報工作時得出的印象是︰

于濤︰狡猾型,避重就輕,推卸責任,自視清高,往往是他設計,由姜天軍執行;

姜天軍︰頑固型,具有殘忍性,非人道,非人性,如讓弟弟柳軍當「模特」,逼姐姐柳雲在旁邊觀看,還逼迫她為其「服務」……等等。

費永生副隊長在審訊時,氣憤于之比獸性還獸性。

劉祥︰狡猾型,避重就輕,推卸責任,只是承認自己是中間搭橋,一切都上往于濤身上推,下往李昌浩身上推!!實則他是始作俑者。

趙鐵成︰比較老實。

肖子鑫听了這些匯報和分析後,笑了,他還是非常認可下面這些警官的工作與專業精神的,他認為,這些曾是朋友加「哥們」的人,面對法律,即將接受審判的時候暴露出了各自的私心與本能,誰也不願意領罪,折射出結伙作案時不計後果、肆無忌憚、甚至氣焰囂張,而歸案後則心慌氣短、試圖逃避制裁的普遍心理述求與外在反應。

可惜,為時晚矣。

=================================

ps:求票求收藏!!,吐槽拉書迷,粉絲無上限。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官印最新章節 | 紅官印全文閱讀 | 紅官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