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771章 定六府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永久網址,請牢記!

當秋林得知其于闐國周邊所有的小國都被趙軍滅掉之後,霎時間就傻眼了。這和前面的十個小國被趙軍吞掉不同,這三個國家對于闐國,至關重要。

並不是說這三個國家實力更強,也不是說于闐國必須要依靠這三個國家。只是,這三個國家處于于闐國的後方。

這個消息所代表的意思是什麼呢?不言而喻,也就是說,大趙的軍隊已經將于闐國四面包圍了,不僅封鎖住了疏勒等國的援兵道路,更是斷了于闐國西逃的去路。換句話說,現在的于闐國,依舊是甕中之鱉了。至于何時被漁人捉拿,這就要看趙軍的動作了。

「該死!糟了!」秋林反應過來之後,只是怒罵一句,就開始做應急手段。要知道,現在在于闐國境內的,除了于闐**隊之外,還有這三國的聯盟軍。秋林很清楚,要是這些聯盟軍得知其國已經被趙軍吞並,將會帶來什麼麻煩。

秋林的擔心果然應驗了,倒不是消息傳播的快,而是趙軍逼降三國之後,就已經讓三國國君向于闐國境內的各**隊傳遞的消息,讓他們立刻向趙軍投降。

在秋林做出應對措施之前,整個于闐國就在一夕之間徹底亂了起來。這三國的聯軍與于闐國大軍在一起,共同抵御趙軍的入侵。現在,嚴密的防護網頓時四分五裂,漏洞百出。趙軍趁此機會,大軍迅速直插而入,將因為三國聯軍投降而出現的缺口,撕扯的更大。

原本在于闐境內,雖然趙軍憑借連戰連勝的勢頭,已經殺入于闐國之內,但是,于闐國守軍和周圍的聯軍依舊與趙軍正面對峙,以固守之姿,且戰且退。但經過這臨近的三國一夕被破,聯軍也瞬息瓦解,讓于闐國的正面防御戰線,頓時七零八落。趙軍和于闐**隊,彼此混戰在于闐境內,于闐**隊,再也無法組織有效的防御網。

趙軍的行動和于闐國後路的被斷絕,使得秋林不得不重新認識到眼下于闐國的局面。最讓秋林痛恨的是疏勒等國的援兵遲遲不至,讓于闐國陷入趙軍的四面圍困之中。其次,秋林也看到了趙軍的實力。雖然沒有去過趙國,但其也從來往商人和探子之中知曉,趙軍在西域的兵力,不過是大趙的五分之一罷了,這還只是計算趙軍的鎮軍。趙國下轄十州之地,其余的每一個州,都比西域北方的商州要繁華。

現在于闐國被困,陷入死地,再加上趙軍的強大,秋林明白,這西域南部所謂的聯盟,只怕根本就不是這趙國的對手。

思前想後,秋林最終還是向趙軍請降,這一次,秋林再也沒有提任何條件。不過,趙詢並沒有理會。現在的局面,對于趙軍而言,已經是勝券在握。疏勒國及其周邊的聯盟軍已經被李塵風所部死死的牽制在西部,李塵風所部的五萬鎮兵和三萬屯兵徐徐推進,大有全面進攻之勢。

也是因為如此,疏勒國菜不敢輕易派出援兵。當然,因為趙軍的小股隊伍在疏勒國及其周邊諸國活動,堵截于闐國和疏勒國直接的通訊往來,並襲擾疏勒國派出的查察于闐國詳細情況的人馬。也就是說,現在的疏勒等國,尚且不清楚東部于闐等國聯盟的實際情況。

十一月的西域之地,氣溫已經很低了,但是,這並不影響趙軍將士作戰的士氣和行動。對于位于西域的大軍,趙軍早已經準備好了大軍冬季所需的物資。而于闐國,則與大趙相反。如今趙軍兵臨城下,並且不斷在于闐國境內肆虐,讓于闐國士卒士氣將至低谷不說,就是大軍所需的糧草物資和冬衣,也難以備齊。

在這種情況下,大趙軍隊開始了對于闐國的最後攻擊,算上投降趙軍被整編的各國聯軍,合計十余萬大軍從四面向于闐國圍殺而去。霎時間,于闐國陷入最後的倒計時之中。

七天,只用了七天,于闐國的王都就被趙軍攻克。于闐國國君秋林自殺身亡,而于闐國的權貴,也在趙軍的刻意引導下,被投降的聯軍屠殺一空。

至此,南部聯盟東部就這樣短短在數月之間就被趙軍全部攻克。隨著于闐國的覆滅,于闐國國君秋林的身死,讓南部聯盟東部區域的戰事,降下了帷幕。

西域南部地區,已經有一般落入趙軍之手。雖然並未徹底拿下南部聯盟,但是,這一次的勝利,也為接下來的行動,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接下來,趙軍沒有繼續向西,而是開始派人接管地方,安撫百姓,同時,並開始遷移百姓,駐扎屯軍。

不得不說,在西域北部地域,也就是現在的商州。在這個秋季,為趙軍南下征討西域南部聯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也是如此,趙詢才決心,立刻將已經拿下的地方,徹底的掌控在手,讓他們融入大趙,為大趙提供助力。

趙詢為商州的收獲而感到滿意,也是趙詢絕對立刻掌控地方,爭取來年春季,這些地域的百姓能種下農作物,能在秋季有所收獲。

在趙軍掌控西域北部之後,修築城池,挖掘河道,開墾田地,植樹造林等一系列手段之後,使得整個北部,終于獲得了豐收,讓趙詢原本還擔心北部百姓生存的問題,徹底不復存在。

說到豐收,趙詢等人就不得不因此而高興。此次大軍南征南部聯盟,這後勤糧食補給,七成都是商州提供。當然,商州連續三年免稅,但是,這並不妨礙百姓將手中收獲的糧食、牲畜賣給趙軍。雖然這些都是趙軍的樞密院從商州百姓手中購買所得,但是,這也說明,這商州之地的百姓,不再擔心生存問題。就是商州的西域人,也因為免稅之策,將手中的牲畜賣與趙軍,而獲得了不菲的收入。

這已經不僅僅是關乎收入的問題了,而是民心歸附的問題。百姓能賣出手中的余糧,那就說明,這些百姓已經不再為生存問題而擔心。也就是說,趙軍遷移而來的漢民和當地的百姓,都能自給自足了,甚至是,他們還能有所收獲。

要知道,在商州之地,趙軍可是動用了大批的昔r 北方諸國俘虜,抓來的奴隸和花錢征召來的青壯將各個河道挖開,使得大批的良田得以開墾。此外,為了不至于水土流失,不至于河道枯竭,整個商州境內的百姓,幾乎閑暇之時,都在植樹造林。耗費如此打的動作,不僅是為了給遷移而來的難民一個生存的機會,也讓無數的田地,得以順利開墾。

雖然商州的田地數目和收成與中原諸州相比,差之甚遠。但是,對于剛剛開始的商州而言,這則是一個太好不過的消息了。趙詢等人堅信,要不了多久,這里會更好。

不少從中原南方逃難而來的百姓感慨,和混亂不堪的南方諸州相比,這昔r 被人認為是苦寒之地的西域,竟然還變成了人間的樂土。也是因為如此,故而在趙軍對于闐國等聯盟軍開戰之際,趙詢卻與魏子林等人一起關注商州的民生情況。趙詢已經下定了決心,來年在要在商州加大屯田行動,加大漢民在商州的生存行動。

也是因為商州的回復情況,趙詢下令對商州官員加以褒獎。除了錢財之上的獎勵,還將他們在西域的作為,通報趙國諸府縣,不少官員,還因此上升職位。讓不少不將西域之地看在眼中的其他府縣官員,紛紛羨慕不已。

「要加快在南部已經被我們佔據地域的築城行動,馳道、河道等工程一並開始。從烏孫國弄來的奴隸和此戰之後的俘虜,都是最佳的勞動力。此外,還有鼓勵漢民遷移至此,以工代賑,讓從中原南方逃難的百姓走過這個冬季。

被趙軍拿下的南部聯盟東部地域,很快就被趙軍進駐,並劃分為六府之地。

得到疏勒等國得到消息之時,已經是年尾了。而此刻的趙軍,已經開始在修築城池和馳道了,趙軍大軍,也逼近南部聯盟西部地域了。這一結果,頓時讓包括疏勒國在內的整個南部聯盟殘余諸國無不心驚。

短短幾個月,趙軍已經拿下了半個南部聯盟之地,讓南部聯盟少了一半的實力。這一下,殘余的聯盟諸國,都開始為聯盟能否抵擋住大趙而憂心起來。雖然趙軍沒有繼續進攻,但是,所有聯盟國都在擔心,自己是不是下一個被趙軍滅掉的國家。

當然,趙詢沒有繼續進攻,畢竟,天氣越來越冷,就算大軍行動可以繼續,但後勤運輸,則會越發的艱難。另外,剛剛佔據的六府之地,也沒有徹底的清掃干淨。

除了新納的六府之地讓趙詢高興之外,從中原傳來的兩個消息,同樣讓趙詢高興。

其一則是關于荊州之戰的,在趙軍對南部聯盟展開行動的同時,荊州之地的戰爭也越發的激烈起來。蜀軍與聯軍在長江一線展開了最激烈的戰斗。雖然洛陽王、漢中王和齊軍聯合起來,整體實力絲毫不低于蜀軍,但是,無論是漢中王、洛陽王還是齊王,都沒有調動全部兵力迎戰的能力。尤其是漢中王和洛陽王,他們還要負擔北方趙軍的壓力。而齊王,則不願為了替漢中王和洛陽王固守荊州而用盡全力,當然,漢中王和洛陽王也不會讓齊軍太多的人馬出現在己方地盤之上。

所以,雙方大戰,蜀軍依舊是處于上風。尤其是蜀軍打造戰船之後,漫長的長江一線,已經不能成為蜀軍的攔路虎。

故而,在十月底,江陵府終于被蜀軍攻克,讓蜀軍正式越過長江一線,在長江以北,有了立足之地。

這一下,齊軍再也坐不住了。在長江以北,荊州之地,齊軍還佔據這江夏府之地。固然,蜀軍在水師之上,遠遠不是齊軍的對手。但是,蜀軍完全可以從路陸展開對江夏府的進攻。而江夏府的丟失,也讓漢中王、洛陽王和齊軍之間的聯系徹底斷絕。

齊軍不得不擔心,如果蜀軍佔據荊州全部,那麼,齊軍將徹底落入下風。從荊州往南,江州、交州等地,都將會成為蜀軍出擊的路線。而那時,齊軍將承擔蜀軍的多路攻擊。

故而,慕容成展開了激烈的反攻。齊軍沒有從江夏府對江陵府展開反擊,而是從江州出擊,突然猛攻蜀軍側翼。而丟失荊州南部的漢中王和洛陽王,也開始全力反攻。在側翼遭受攻擊,尤其是後方囤糧之地被齊軍突襲之後,蜀軍終于在江陵府戰敗,不得不退會長江以南。

這一戰,讓蜀軍損失慘重,不僅折損四萬余將士,還讓囤積在後方的大批糧草化為烏有。也是因為這些糧草被齊軍劫掠,迫使蜀軍不得不停止報復,轉而進行防守。兩方之間,再次回轉到原點,據長江一線防守。

此戰,不管是漢中王、洛陽王還是蜀王,都損失不小,唯獨齊王,頗有收獲。尤其是從蜀軍後方劫掠的糧草,足夠十萬大軍數月之用,一下子就彌補了因為大軍緊缺的糧食問題。

蜀王司徒徹對此氣的是破口大罵,但又無可奈何,只能加深其對漢中王、洛陽王和齊軍的怨恨。再加上冬季的來臨,兩方停止了持續多r 的荊州之戰。但趙詢清楚,他們之間的仇恨,再難化解。

其二,齊王慕容成正式建國,其立齊國,號稱繼承大燕,為天下正統。而此刻的大燕皇帝則掌控在洛陽王手中,但因為洛陽王需要齊王與自己聯手對抗蜀軍,所有沒有發出反對的詔令。

此外,蜀王也自立蜀國,自成一國,與舊朝大燕徹底斷絕關系。至于漢中王和洛陽王,因為他們手中有大燕皇帝在手,再加上洛陽王麾下不少都是大燕舊臣,沒能立國。至于楚王李熾,其有自知者明,知道自己的實力,沒有單d l 國,還是以大燕皇帝分封的楚王自稱。

于是乎,整個中原之地,有三個自立國,三個自立國王和三個大燕分封諸侯王。雖然六王都是一樣稱王,但是,其中的差別,還是顯而易見的。

蜀國的建立和齊國的建立,也使得大燕徹底成為歷史。雖然沒有人自稱皇帝,但是,天下人都明白,大燕是永遠也回不來了。而整個北方只有一國,南方卻出現兩國,也顯示出,趙國的實力比南方兩國要強出不知多少倍。

而趙軍接二連三的將西域之地並入大趙,也讓天下人聞言大喜。在南方諸侯依舊混戰不堪的時候,北方的趙國,卻在開疆拓土。在南方諸侯治地百姓苦不堪言之時,北方趙國的百姓,卻豐衣足食,他們甚至不擔心戰亂的到來,不擔心外敵的入侵。不,應該是外族擔心趙國的入侵。

從某種意義上看,趙國已經獲得了天下絕大多數讀書人和有志之士的認可。而從根本上來講,趙國已經獲得了天下普通百姓的擁護。沒錯,趙詢做看南方諸侯混戰,也是讓南方的百姓認識到南北諸國直接的差別。等到趙軍南征之際,雖然不敢說萬民相應。但是,只要戰敗這些諸侯王,趙軍就能很快獲得地方百姓的支持,很快掌控地方。

此外,從風子鳴之處傳來的消息看,兗州軍也正式全面的融入趙軍之中,而兗州和豫州,也正式融入趙國之中。趙國的各項政策,也在兗州和豫州之內,得到完整的實施。

在台灣島,已經安置了幾近百萬的百姓,而此刻,趙軍已經拿下了整個台灣島。雖然不能說對台灣島百分百的台灣島,但是,台灣島之上的一些土人,也慢慢的融入大趙管轄之下。而從南方臨邑和真臘等國獲取的水稻,也在台灣島順利的種植。此外,大批的甘蔗園也在台灣島種植而出。沿海之地,許多曬鹽場也得以順利的建成。

在交州的沿海之地,以廣州府為中心,趙軍也開始擴大地盤,雖然沒有佔據三分之一的地域,但是,其也與齊軍和蜀軍不相上下。另外的一些地域,多為地方土族佔、豪強據。但是,趙軍以廣州府為中心佔據的三府之地,卻是交州之地,極為繁華之地。雖然齊軍和蜀軍對此都極為的不滿,但是,不管是齊軍還是蜀軍,都不敢輕易的對這佔據交州東南之地的趙軍動手。

倒不是他們懼怕趙軍,而是他們擔心,一旦對趙軍動手,這趙軍就會相助另一方。要知道,趙軍除了佔據這三府之地外,還佔據這瓊州島,並有著威力強大的海軍。

要是趙軍支援某一方,對于另一方而言,絕非好事。趙軍的物資,就能源源不斷的通過大海,運輸給另一方。另外,不管是齊王慕容成還是蜀王司徒徹,都願意因為這里的情況,而給趙軍一個出手的借口。現在趙軍西征,已經是南方諸侯巴不得出現的情況,他們可不願意再出現什麼意外,將趙軍給拉回中原戰場。所以,在交州之地,依舊是三方鼎足而立

為你提供j ng彩熱門小說免費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