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750章 襲擊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3-06-07

在襲擊了蘭古原的牧馬場,兵順利獲得了三萬戰馬之後,李塵風和徐鄴就明白,他們已經順利的吸引了烏孫軍的注意力。當即,一邊開始收攏人馬暗中撤離,一邊加大對烏孫軍情報的探查。

果然,接下來各個城池的烏孫軍都開始行動起來,四下瘋狂的尋找那些游蕩在外的敵軍。然趙軍已經隱匿,烏孫軍根本就無法追尋這些襲擊了己方的敵軍。反倒是各地的馬賊遭了殃,紛紛在暴怒的烏孫軍刀下,成為亡魂。

听聞各城回報,烏孫軍主帥相力頓時大怒︰「一群廢物,為何連一只敵軍都沒有發現?馬賊?你們以為馬賊有如此大的膽子嗎?馬賊會直接對軍隊下手,反而放過地方之上的居民?難道他們以為軍隊要比那些普通百姓更好劫掠?」

「將軍,這突襲了蘭古原的敵軍定然是明白我們會大舉報復,所以,他們必然會隱匿起來。這敵軍之中,有高昌**隊存在,對于地形的熟悉,我們遠遠不如,被對方逃匿,也屬正常。」在場的將校當然明白,這各個城池的守將將之所以上報的捷報皆是剿滅多少馬賊,也是逼不得已。

相力自然也是明白的,深吸了一口氣,恨聲道︰「就這般吃虧,本將軍是絕對不甘心的。上萬將士傷亡,合計三四萬余匹戰馬被劫掠,這簡直是對我們最大的羞辱。」

「可是,我們的將士根本追上敵蹤,如何是好?」雖然相力所言,說出來烏孫軍將校的心聲,但解決之道,卻並不容易。

相力冷冷的掃視了諸將校一眼,接著道︰「所以,本將軍以為,各城除了必要的留守之外,騎兵立刻出擊,加大在各地境內的巡查。此外,我們也不能這般被動防守,而是要出動出擊。」

「將軍之意是我們對趙軍發動攻擊?」不少將校臉色微微一變,有人擔心的詢問道。

「憑什麼對面的敵軍能來我們的地域襲擊我們,而我們卻要被動防守呢?本將軍認為我們也可以與他們一樣,出兵東面,殺入高昌國境內。他們能派出人馬襲擊我們,為何我們不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反擊?我們的糧草正好不足,就從對面補充吧。」

「大將軍,我軍之所以固守高昌國西部之地沒有與趙軍和高昌**隊繼續交手,就是因為我軍後勤補給不足。現如今,後方國內正在為我們的繼續擴大戰果做準備。現在動手,是不是不太適合?萬一要是與對面的敵軍全面交手,我們根本沒有後勤補給。」

「另外,這高昌國西部之地我軍新佔,尚未徹底穩定下來。經過此次敵軍這麼一折騰,我們在這里就更難落腳。末將以為,我們現在當務之急是先清除內患,穩定這已經佔據的地域,將這里經營為我們接下來繼續東征的大後方。」一員老將則說出了不同的意見。

相力冷聲道︰「你所擔心,本將軍已經明白。但是,我們在這里,根本沒有高昌**隊和趙軍更有優勢。先不說能不能將藏匿在境內的敵軍清楚干淨。就是我們繼續這般被動下去,就算後勤補給到了,我們和被對方折騰的差不多了。」

「另外,本將軍是要派出小隊襲擊對方,而不是要與敵軍大戰。你認為趙軍會在此刻與我們全面交戰嗎?他們那趙王已經帶著三萬將士直奔龜茲國,現在還在安撫龜茲國上下。你以為他希望此刻與我們全面交手?」

「在本將軍看來,趙軍這般行動,主要就是為了拖住我們穩定地方。他們需要時間,我們也需要時間。他們是為了龜茲國能為己用,而對于我們而言,我們需要的,則是後方後勤物資的支援。」

「要是在繼續讓趙軍這般折騰下去,我們所佔之地騷亂不斷,將士們折去戰馬不說,還要天天被敵軍騷擾。就算日後後援得到補充,我們也不再佔據優勢了。」

「故而!」相力厲聲道,「本將軍也要讓對面的敵人不得安寧。不能讓我們被動的去防守,去承受。如果對面的趙軍真的有心與我們一戰,我們也不懼之。本將軍就不信,如果趙軍打敗或者損失慘重,這被趙軍滅掉的國家和被壓制的國家,就沒有一點的想法。」

相力乃是烏孫軍主帥,他的軍令,自然得到了很好的執行。烏孫軍也開始分成無數的小隊,越過趙軍駐守的城池,在後方開始進行劫掠。

而趙軍則停止了在烏孫軍佔據的西部境內活動,轉而開始追殺烏孫軍小隊。在烏孫軍將校看來,這分明就是趙軍怕了。于是,更多的小隊開始活躍在雙方交接地帶。而此刻的李塵風,則是心在大喜。牽制烏孫軍的任務,終于達到了。

李塵風他們的目的就是激怒烏孫軍,將烏孫軍的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東部區域,讓他們好忽略西南部,為在龜茲國的趙詢率領的軍隊提供方便。故而,對于烏孫軍的襲擊和劫掠,駐守的瑯城及其身後的五座城池,都以被動防守為主。

如此做,除了吸引烏孫軍的注意力之外,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讓高昌國居民對烏孫軍報以仇恨和敵視。說起來,趙軍與烏孫軍一樣,都是入侵者。現在,趙軍通過種種手段,開始吸收容納高昌國。但佔據西部的烏孫軍,同樣在容納和吸收高昌國西部。而烏孫軍還有一個比趙軍更為優勢的條件,那就是烏孫國也是西域諸國的一部分,雖然位于西域的最西北端,但畢竟與高昌國是屬于同族同體的,而趙軍則在這里就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了。

是以,魏子林建議李塵風放緩對入侵的烏孫軍的追擊,讓這些烏孫軍在高昌國境內好好的「收獲」一番,讓這烏孫軍和高昌國居民,徹底不再有融合的機會。

在烏孫軍開始騷擾瑯城後方之地,讓高昌國各地都出現騷亂之際,位于龜茲國的趙軍也開始行動。

在得到李塵風的加緊情報之後,趙詢就明白,是該自己這一路行動的時候了。而龜茲國在這些天的緩慢交接之中,一直都處于平穩階段。為了能一舉將佔據西部的烏孫軍徹底打垮,趙詢準備此次行動出動一萬五千趙軍和一萬龜茲**隊。

隨同趙詢一起至龜茲國的趙軍有三萬,但為了不讓龜茲國產生意外情況,趙詢安排半數軍隊駐扎六個要害之地,作為震懾。雖然突襲烏孫軍後勤要地肥城不用太多的人手。但在突襲干掉肥城內囤積了七八萬大軍所需的物資之後,烏孫軍定然士氣大跌,甚至會就此蹦亂。而此刻,就需要大軍全面出擊了。

既然自己的不下駐守龜茲國,那龜茲國自然就不需要再駐留太多的軍隊,所以,趙詢就將龜茲國現存的軍隊收攏了一下,選其中精銳的一萬將士,作為第二梯隊出擊的部下。一開始,龜茲國王訶黎以為趙詢要對龜茲國的軍隊下手,要將他們派去與烏孫軍相斗,消耗掉龜茲國僅存的軍力,好為趙軍掌控龜茲國做準備。但被趙詢告之實情之後,訶黎菜發覺,自己與這趙王相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自己還在猶豫不決之際,趙王就能一招兩用。得知趙詢的一些行動計劃之後,訶黎甚至還是慶幸,如果不是自己醒悟的及時,只怕這龜茲國就要和焉耆國與高昌國一樣了。烏孫國確實在西域之地強大,但治理地方卻遠遠沒有趙軍那麼精明強干。此外,趙軍的後方支持絕非西域任何一個國家可比。

對于趙詢的要求,訶黎自然不敢拒絕。以前大權在握的他尚且不敢反對,更何況現在。不過此舉也算是對龜茲**隊的一個考驗。趙詢也說了,龜茲國新編軍隊,也要從原龜茲**中抽調。其待遇,都是按照趙軍等同。再者,此次大戰,功勞賞賜,都是以趙軍的標準計算,對于龜茲國將士而言,也是一個好消息。對于訶黎來說,自己國內士卒能在趙軍體系之中,也算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原本趙詢還想親自掛帥,突襲肥城。但隨同趙詢一起來龜茲國的司徒亮和張元靜都大為勸阻。不僅這些文官勸阻,就是武將也紛紛勸阻。趙詢明白,這突襲之戰很具有危險性,是短兵相接。而他趙詢現在也非同一般,不再是昔日一軍將軍,而是一地諸侯,一方霸主了。

對于司徒亮等人而言,君子不立于危牆之下,趙詢現在身為一方雄主,豈可參與如此危險之事。如果是大軍正面交戰,趙王出現在大軍之中尚可,這還是看在趙詢乃以武起家,熟于兵事。至于需要冒險的戰事,身為趙王的趙詢是決計不能出現在前鋒的。

早已經做好準備的趙軍當即就開始行動起來,早先早已經暗中調至龜茲國北方的七千余將士,早已經在半月之前,化作馬賊一隊隊從各地之間穿插而過,向著北方移動。而李塵風在東部之地的行動,也讓烏孫軍紛紛將目標看向東部與趙軍靠近的地域。而偏西的地域,卻疏忽了不少。

所以,幾十路小隊人馬在烏孫軍後方散開,向北而行,竟然未被發現,就算是發現,也都被烏孫軍認為是馬賊隊伍。畢竟,每一支隊伍也就二三百人,完全就是馬賊的樣子。當然,他們還時不時的劫掠一下當地的居民,完全與東面突襲烏孫軍不同。故而,在追之不上的情況下,各地的烏孫軍並未刻意的去追尋這些馬賊的蹤跡。

在她們看來,這些馬賊現在還未對他們動手,要是將這些馬賊惹惱,到時候再出現蘭古原那樣的情況,後果可就不怎麼好了。蘭古原丟失大批戰馬,結果則是蘭古城守將丟了腦袋,而對方卻沒有抓住。他們,可不希望再步那位將軍的後塵。

在烏孫軍開始頻繁對高昌國進行襲擊,以為趙軍和高昌國開始退讓之際,七千余趙軍終于出現在肥城之外。

肥城作為烏孫軍糧草中轉地,為烏孫軍佔據的十三城及其周邊各地駐軍提供糧草物資和兵甲器具。按理說,這里應該是重兵雲集。但是,這里的守軍並非預料之中的那般多。

肥城位于烏孫軍佔據的高昌國西部地域中部偏北,故而,他四面丟失烏孫軍駐守城池。而且,為了確保這肥城萬無一失,烏孫軍更是將肥城的居民全部驅趕城外,移居其他地域。換句話說,現在的肥城,除了五千守軍和兩千民夫之外,完全就是空城一座。

而八萬的烏孫軍在突襲原駐扎在高昌國西部的龜茲**隊和被趙軍小隊突襲之後,現存也不過六萬七千余人。在相力等人看來,這處于後方的肥城,五千將士駐守,完全能應付任何意外情況。畢竟,城中沒了居民,城中士卒根本無需開關城門,只需要據稱而守,等待運勢糧草物資的隊伍抵達就行。而在其周圍,最近的城池能在兩個時辰趕來救援。如果不是大軍來攻,五千精銳據守城中,完全可以抵擋任何意外。而大軍如果抵達肥城且其他城池絲毫不知,這只能說明,烏孫軍前線大敗。而到了這個時候,肥城守軍多與少,已經不重要了。

要是在漢人地域,這種情況自然是很少出現的。但在這里,一座城池相比漢人地域,也不過是一座小縣城或者大鎮子類似,而城中居民,也並不是很多。

抵達肥城外,主將張舉和副將南宮浩都沒有靠的太近。雖然肥城守軍不多,守軍守衛的也並不是嚴密,但二人都不敢有一絲一毫的疏忽。他們此次的目標,則是一舉而破肥城,殺傷敵軍都是次要,主要的則是將這里囤積的足夠七八萬烏孫軍一月所需的糧草物資和儲備的兵甲器具。

在烏孫國不能及時將糧草運來的現在,一旦這肥城被攻破,糧草被焚毀,那這佔據高昌國西部十三城的七八萬烏孫軍,將缺失糧食和兵甲器具的補充。那麼,這也到了趙軍大軍行動的時機了。

在自習查察了周圍的情況,詢問了城中的情況之後,張舉和南宮浩認為,行動的時機到了。為了弄清楚城中糧倉的準確位置,他們還抓了數名烏孫軍巡哨以審問情況。

為了此次能一舉成功,趙詢讓這七千騎兵準備了大批的火油,平均每人都備有一羊皮袋子的火油。此外,每人還有一震天雷。這一次,幾乎用掉了西域境內現存的三成火油和震天雷。不過,只要能取得勝利,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模清敵軍情況之後,張舉和南宮浩不再猶豫。畢竟,抓了數名城中士卒,時間長了,必然會出現意外。于是,張舉和南宮浩率領七千將士,在夜班時分,悄悄靠近肥城,對肥城進行突襲。

肥城雖然在高昌國西部算是大城,但相比趙軍治下,也不過就是一座普通的縣城大小。甚至是,遠沒有趙地治下縣城堅固。畢竟,漢人習慣在居住地修築堅固的城池以自保,而西域人,並不擅長這個。西域諸國內,很多國家還是習慣游牧生活,他們隨草而居,隨水而移。

夜色深沉,伸手不見五指,這正是突襲的好日子。

「這肥城只有東西兩門,所以,此次我們兩路齊出,用震天雷將西門和東門炸開,以最快的速度將城中的守軍打垮擊潰。記住,大軍用震天雷開道,用火油焚燒所有的建築。其中,尤其以八座糧倉為重。」張舉對身邊的諸校尉沉聲下令道。

「弟兄們也無需擔心,這肥城守軍,並未料到在這月復地會有敵軍來襲。故而,他們的守衛較為松懈,我們的行動,必然會成功。另外,城中並未有完備的滅火措施,只要我們將守軍擊潰,這肥城必然會成被焚為灰燼。」

伴隨著一連串的轟隆巨響,在肥城東西兩門先後閃耀耀眼奪目的紅光。旋即,在肥城東西兩門之外,傳來了一連串的喊殺聲和萬馬奔騰的轟隆聲。

震耳欲聾的轟隆聲自然立刻傳遍全城,城中的守軍自然听的十分清楚。不過,大多將士都莫名其妙的起了身,旋即又準備躺下睡覺。但對于那些身經百戰的老卒而言,緊接著傳來的喊殺聲和馬蹄聲讓他們頓時明白,這應該是敵軍突襲了。

「敵軍……偷襲……」

距離東西兩門最近的巡哨士卒是最先發現趙軍來襲的,當下淒厲的嘶吼起來。但是,他們的嘶吼,也讓他們成為死的最快的烏孫軍。奔騰而入的趙軍一路奔殺,沿路將裝滿火油的羊皮筏子直接泡在兩側空下來的民居之上,旋即射出火箭。頓時,一團團火焰騰空而起,映紅整個天空……

「轟隆隆……」趙軍笨至剛剛出來正在結陣的烏孫軍前方,幾十個震天雷拋出,頓時就將這一個個攔截軍陣炸成飛灰……

見到來襲的敵軍打著火焰麒麟旗,他們自然明白這是趙軍。但他們卻不明白,趙軍為何會出現在這里。但緊接著趙軍使用的那種會爆炸的武器,頓時讓所有的烏孫軍拋開心在的一切想法,只剩下逃跑的念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