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738章 西域3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3-05-26

數路趙軍一起,形成網狀由東向西齊頭並進,趁著焉耆國後方沒有得到詳細消息之際,大舉行動。浪客中文網短短五六日功夫,趙軍已經向西推進千里之遙。

而這,只不過是剛剛開始,數路趙軍在方圓千余里的範圍內,如蝗蟲過境一般,所過之處是寸草不留,當然,這里的草是指人口和地方居民畜養的牲畜。

特別是隨著繳獲的戰馬越來越多,趙軍的戰術越發靈活多變。各路大軍都開始→步兵變騎兵,最起碼,也是騎馬的步兵,行軍速度,不再是制約趙軍的關鍵因素。于是乎,五路趙軍各帶七八千兵馬,在焉耆國境內燒殺擄掠。不僅是與敵軍交戰,而且,還針對居民點和城鎮,趙軍也沒有放松手。所有地方,戰勝之後,就是搶了就走,然後回頭再來繼續下一個地方。

焉耆國的的人口確實不少,能在西域諸國之中稱雄,自然有一點基礎。但是,再強大的基礎,可也耐不住趙軍如此的搶掠啊……

和趙軍交戰?不是沒有行動,兵力少了,戰不過趙軍,焉耆軍隊已經有四五支敗在與趙軍交戰,結果,無一不是大敗虧輸。現在,焉耆國東部軍隊已經對趙軍感到恐懼了,他們已經明了,對面的趙軍,絕對不是昔日的涼州軍。

焉耆軍隊開始準備糾結更多的兵力,對這一支支趙軍下手。然他們發現,事情並不是那麼好辦的。五路大軍齊頭並進,遙相呼應,每兩支就要時時聯系,配合的天衣無縫。他們實行的是步步推進的戰略,絲毫不露破綻。

攻打任何一支軍隊,都會引起另外一路,很快,其余三路也會相互呼應,你打一支,其他四支人馬就會馳援。

焉耆王得到東部區域失陷半數疆域,東部百姓,竟然有半數被趙軍擄掠之後,差點沒將報訊的軍官亂刀分尸。緊接著,焉耆王就得到了緊挨著焉耆國的危須和尉犁兩小國已經被趙軍滅國,國君死于戰亂。

這讓焉耆王心頭巨震,兩小國並不被其看在眼中,但是,兩小國處于焉耆南部區域,是己方的南部前沿,現在被滅,不僅是趙軍已經從東面形成半包圍之勢,還可以看出,趙軍這要是要下狠手了。

焉耆王當即就開始調動軍隊,準備集結于東部,阻攔趙軍的繼續推進。要是再這般下去,焉耆國早晚會滅掉,成為歷史。然此刻,焉耆王又得到了西面龜茲國大軍加速入境的消息。這個消息,頓時讓焉耆國雪上加霜。

看著密密麻麻的人群,看著開始泛青的平原,趙詢不由心情大好。原來,現在的這里,並非如同後世難辦,成為一片荒漠。現在的西域,河流為數不少,雖然不能與中原相比,但依舊有不少地方適合大規模聚集,建城。

歷史上,這里究竟是在唐朝中後期還是在宋朝之時開始向荒漠化轉變的呢?趙詢不清楚,他也對此並不感興趣。他需要的,則是預防這里徹底成為沙漠。

「主公,北面的高昌國開始有調動軍隊的跡象,似向來,應該對于我們現在的成果,其感到害怕了。」魏子林沉聲說道。

「魏大人,你還不知道吧,自此這幾日我們已經推進焉耆國東部區域,屢戰屢勝之後,這北面的高昌國就不安寧了。開戰之前,他們都將我們當成是涼州軍一般的軍隊。但開戰之後,他們現在感覺到恐懼了。前日,高昌國就派人前來知會我們,意我們已經打敗了焉耆**隊,收獲已經足夠彌補焉耆劫掠趙地商人的過錯。希望我們就此罷手,不要繼續西進。」一邊的司徒亮笑著說道。

魏子林一震,冷笑道︰「只怕我軍將士在這十余天的表現,已經讓這距離我們很近的高昌國感到害怕了。」

司徒亮點頭道︰「是啊,我大趙現在的疆域與高昌國和焉耆國比鄰,偏南的焉耆國現在已經被我們拿掉了三分之一的疆域和四分之一的人口。那麼,處于北面的高昌國,自然會感到憂心了。這高昌國的使者還再次強調,西域之地,乃是西域諸國的轄地,是西域人的居住地,不希望我大趙侵佔此地。」

魏子林不屑的說道︰「高昌國膽敢如此?他憑借什麼?我大趙在伊吾府,依舊駐扎有一萬精銳,根部不懼怕他。至于這焉耆國,東面三分之一被我們佔據,西面三分之一,現在只怕也已經被龜茲國佔據。剩下的地域,他憑什麼和我們斗?沒了焉耆國,這方圓一千五百里的地域,可就只有高昌國一個國家了。周圍,北方是西部的突厥人部落,西南和南面是即將被我們佔據的焉耆國,而在東南和東面,則是涼州西部的伊吾府。他高昌國,也配和我們談條件?」

趙詢徐徐道︰「高昌國如此反應,也算正常。不過,本王擔心,焉耆不敵我們與龜茲國的聯軍之後,會想高昌國求援。而高昌國又背靠西部突厥部落,很有可能會在戰事僵持之際,高昌國會拉上突厥人。」

司徒亮沉聲道︰「主公,既然如此,我們行動還要加速,要在最短的時間里,將這焉耆國解決掉。此外,既然牽扯到突厥人,我們何不借助我大趙北方的東部的左中右三部突厥部落?」

魏子林聞言,眼楮也是一亮,急聲道︰「此法甚好,既然我們能將東部的突厥部落分化瓦解,並徐徐吞並,為何不能將西部的突厥諸部也效仿東部區域呢?這樣,不僅能解除邊患,還能讓我們大趙的影響,遍布北方萬里草原。」

趙詢點了點頭,道︰「對于攻伐焉耆的戰事,確實需要加緊了,越快越好。另外,讓我們的人給龜茲國的軍隊下令,必須加快速度。否則,後果自負。想必,現在的龜茲國,已經知道我們大趙的厲害,定然不會不從。我們要在焉耆和高昌國之間有聯系之前解決掉他。」

「至于高昌國,我們則讓伊吾府的軍隊,開始向北移動少許,最好做出大軍出征的準備。我想,以現在的高昌國,定然不會無視自己側翼的一萬精銳鎮軍和萬宇地方府兵、縣兵。」

忽然想起什麼,趙詢又道︰「對了,傳令我們營建的十三處居民地,讓他們開始建城。另外,植樹造林也要開始進行。早一日在城池周圍栽出大片樹林,這里就會越穩固。」

「還要給後方的後勤司傳令,讓他們運輸一批水泥來,以此作為城池的根基之用。既然我們現在耗時耗力的打了過來,本王就不希望他僅僅是一個名義上掌控這里的西域都護府。這西域諸國常常反反復復,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魏子林微微皺眉,道︰「主公,要完全統治這里,並非易事。主公是準備廢掉西域諸國的名號,實施府縣制?」

趙詢搖頭道︰「猛然如此做,定然很難讓西域諸國的居民歸心。這西域諸國的國號,還有很有用的。不過,他們將不再有現在這麼大的權利。不,應該是不再具有什麼實權,不再領民、治民,這西域諸國被我們佔據之後,這國王之位,就是一個特殊爵位,而且,只會有這一代。下一代,就要往下削了。」

「表面上,尊奉各國國王,實際上,我們要實施府縣制,地方官府,實權之職必須要由我們的人掌控。這是一個浩大且緩慢的過程,但是,只要我們有心,這西域之地,就將會是我們又一轄地,就讓我們為我們後世子孫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吧。」

司徒亮、魏子林兩人也被趙詢說的雙目放光,情緒高漲。

「臣,願為主公效死,也願意陪同主公一起,為後世子孫謀福。」司徒亮和魏子林齊聲大笑著說道。

「至于西部突厥,雖然與我大趙本土並無直接干系,但是,其深處西域諸國北方,就已經與我們牽扯上了。此外,隨著東部突厥部落分為三部之後,東部突厥部落的威脅性也就慢慢開始減小。」

「東部突厥部落對我們的威脅性減小,對我們大趙本土而言,這是好事,但也同時意味著其的戰斗力減弱,對西面的突厥部落的抵抗力開始減弱,換句話說,這東部上萬里的突厥部落,很有可能在日後成為西部突厥部落的踏腳石,口中肉。」

「西部突厥強大,對于我們而言,絕非好事,所以本王先前的擔心,絕非只是簡單的為了這西域戰事。故而,不管有沒有可能,都要將之給算計在內。」

「司徒亮你先前所言,本王考慮,認為可行。雖然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必須實行。再者,我想,如今東部突厥現在諸部落的生活都開始慢慢變好,這西部的突厥部落,未嘗沒有羨慕之意。」

「所以,本王決定,先打再改制。司徒亮,派人給東部突厥部落的三部可汗傳令,就說,本王準備對西部部落動手,各部,誰繳獲的戰利品,就算誰所有。此外,繳獲的人口、牲畜,本王也可以用中原的鹽茶、絲綢、漆器以及各種物品與之交換。」

司徒亮沉聲道︰「只怕三部可汗並不能號召所有的部落參戰,此外,三部可汗,也並非真心實意的為我們而戰。」

趙詢冷冷一笑,道︰「那就給各部另外傳令,凡是此次功勞最大的三個部落,本王會冊封其為西部的三部可汗。本王就不相信,如此還有人不動心。另外,告誡三部可汗,如果誰的戰績不能讓本王滿意,本王不介意重新換個可汗。想來,窺伺他們位置的部落首領,絕非一人。」

聞言,司徒亮撫掌笑道︰「如此,就沒有問題了。不過,屬下建議,還要派人在西部突厥部落之中將此消息傳出,讓他們不敢再窺視高昌國的問題。此外,東部突厥部落和西部突厥部落兩敗俱傷,才是最符合我們利益的。」

趙詢點了點頭,道︰「可行,真所謂,死了的敵人,才是好的敵人。就如此辦吧!此事,讓軍務司和駐扎在突厥部落的督察使全權負責。」

趙詢一聲令下,除了駐扎各地的守軍之外,五萬余騎兵頓時加快了前進速度。趙軍在四月初攻破焉耆東部重城南河城之後,焉耆國就等于丟失了整個東部區域。而後,趙軍順勢向東一路殺下去,把個焉耆軍打得是抱頭鼠竄,于五日之後,攻陷焉耆國國都東部的最後防護長勒城,和龜茲國所佔據的西部區域遙相呼應,成夾擊之勢。

此時的焉耆王白彥,也沒有了早先的狂妄。昔日自認為不過爾爾的趙軍,現在竟然成了差點滅國的神兵神將。

白彥一邊派出使臣向長勒城的趙軍求降,說是願意服從大趙之主趙王詢的教化。一邊開始四處求援。然其東西兩面都是敵人,南部的其他國家,臨近的又都是小國,如何敢相助?就是昔日焉耆關系密切的韋旭國等數個依靠焉耆國的小國,此刻也不敢有一句話語。他們不僅不敢出兵相助,還深怕趙軍將他們也一舉殲滅。要知道,被趙軍滅了國家,殺了君主的小國,已經不下五個了。

甚至是,距離趙軍較近的數個小國,直接派人將焉耆的求援使者拿下,獻給趙軍,並表示願意臣服與趙王麾下。

而另一個被焉耆過求援的對象就是高昌國,高昌國和焉耆都臨近涼州西部,而且,他們昔日都曾經出兵劫掠過涼州之地。所以,白彥的求援信上,還拼命敘說厲害關系。現在我焉耆國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趙軍攻伐。日後,趙軍會不會以昔日劫掠涼州的罪名,對你高昌國進行打擊呢?沒了我焉耆國,你高昌國能扛得住趙軍的攻擊嗎?

高昌國國王高雅雖然不是什麼才智過人之人,但也清楚其中的利害關系。他當然很清楚,趙軍現在的行動,就是為了侵佔焉耆國土,要回復舊日漢人在西域諸國的統治,要成為自己的太上皇。

然等高雅準備出兵之際,事情卻並沒有那麼順利。國中大臣和權貴,並不樂意出兵相助焉耆,與趙軍交戰。理由則是,趙軍現在並未對高昌國開戰,高昌國現在一動,勢必會與大趙成為死敵。那麼,以現在高昌國的能力,能扛得住趙軍的攻擊?其次,就算出兵之後,趙軍推軍,那麼,高昌國又有什麼好處?焉耆國已經丟失了三分之二的疆域,如果趙軍揮軍北上,與我們交戰,那單憑龜茲國,就能將焉耆國剩余的三分之一滅掉。那麼,單單一個我們,能與趙軍對抗?

對于臣服在趙軍之下,成為趙王藩屬,也不是不能接受。甚至是,趙軍在這里建立西域都護府,對西域諸國而言,還是好事。來往的商人多了,大家才能有錢賺,不是嗎?

但對于高雅而言,他絕對不希望自己上面還凌駕一個太上皇,再者,他也害怕因為昔日他劫掠過涼州的事情,而將他踢出王位。

高雅當然不知道,他麾下的臣子,大都與趙軍有了聯系。當然,這並不都是被趙軍收買,只不過,如果與趙軍和平相處,他們獲得的利益更大罷了。不管如何,高雅都不會就此罷手,他與突厥人有聯系,自然不懼怕趙軍。于是準備出動軍地,開進焉耆國境內,想要強行讓趙軍就此罷手。

然而,還沒有等他大軍開拔,突如其來的事情就讓他驚慌失措。北方的突厥部落,現在不能再給他支持了,因為突厥人內部要開戰了,不僅不能給他支持,反而向他索要各種物資。

此外,高雅還得到了,伊吾府趙軍大軍開始向北移動的消息。另外,焉耆國東部的趙軍,也有準備向北開進的意思。這一下,就讓高雅當下驚出一身冷汗,而且,國內也因為其的刻意要和趙軍作戰的行為,而開始對他不滿起來。

如此情況,高昌國國王高雅如何還高雅的起來?一邊派人將焉耆國派來的求援使者拿下,交與趙軍,一邊連忙去與趙軍解釋,想趙軍敘說,自己無意和趙軍做對,甚至也表示,趙軍攻伐焉耆的行為乃是正義而為。

因為擔心趙軍會以此次的舉動和昔日劫掠涼州的行為對他不滿,高雅更是送出良馬五千匹和各種物資表示對趙軍的支持。

在他看來,既然不能自己頭上出現一個太上皇,那就不如交好,等趙軍戰後離去,這里,還不是自己做主。

趙軍接納了高昌國的禮物,並好言撫慰。這下,讓高雅稍微放心起來。這樣的情況,昔日大楚和大燕朝,都是如此做的。只要西域諸國願意歸附,漢人朝廷都會毫不猶豫的接納,並好言安撫。

等你趙軍撤走,這高昌國還不是我做主?雖然不能再劫掠涼州,但來往商隊,也可以彌補損失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