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713 削弱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3-04-29

就這樣,趙軍利用東部諸部落和中部臣服的部落為前驅,開始打擊那些不願臣服的部落。這樣,既能獲得物資,還能削弱突厥諸部。

雖然有不少部落看出來這是趙王想要利用他們削弱突厥的整體實力,但他們卻不得不如此做,因為,他們不願意如此,那他們就是趙軍的敵人,甚至是,不用趙軍動手,就會被其他的部落的勇士予以擊滅。要知道,想要成為一部可汗的很多,想要依附在趙軍這顆大樹上,卻本身實力不足的部落同樣很多。

至于昔日的突厥諸部的霸主薛捏可汗,現在,各個部落都遺忘性的將之拋在了腦後。不知為何,趙軍並沒有派軍北上數千里之外,再去攻伐薛捏可汗的本部王庭。

對此,各個部落也曾經暗中詢問過趙軍將士,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按理說,以趙軍現在的強勢和薛捏可汗的頹勢,不說多,只要派出兩三萬騎兵,加上各個部落一起行動的大軍,足以將這所謂的薛捏可汗,雙方大戰的罪魁禍首給解決掉。但是,趙詢並沒有再次出手的意思。

既然趙王都沒有理會這個昔日的老虎,現在的病貓,各個部落也無人去理會。當然,也沒有部落敢輕易理會,除了薛捏可汗本部周圍方圓千里的地方。

其實,對于趙詢而言,留著薛捏可汗也不是沒有作用。現在的薛捏可汗對趙軍是沒有威脅了,但是,趙詢還希望這個昔日的猛虎,對自己即將分封的三個統帥諸部的可汗有威懾力。總之,趙詢就是希望他們內斗,斗得越狠越好。

雖然趙軍戰敗了突厥軍,但趙詢很清楚,這並不代表著他已經徹底的降服了這些不開化的游牧民族。想要將他們馴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麼,徹底將他們毀掉。要麼,把他們打殘,逐步吞掉……

七月,炎炎夏日。在趙軍縱橫北方之時,南方的戰事也因為天氣,而減緩了不少。不過,因為被數路諸侯圍攻的齊軍,終于還是呈現敗落之象。

其中,尤其以雍軍為甚。咋司徒雷的親自坐鎮之下,交州,哪怕是有著地方土人、趙軍暗間組織的地方軍隊攔截,最終還是被雍軍佔據。雖然交州比不上中原各州繁華。但是,交州地處南疆,一邊臨海,一面與南方諸國相交。以此,可以獲得極大的貿易之利。這里,終究還是被司徒雷佔據了。

不過,交州東部的瓊州島,卻被趙軍佔據。當然,這也和齊軍無法掌控交州有關。既然這里守不住,還不如讓給其他人堅守。在慕容成等人看來,讓趙軍的海軍出現在交州的門口,要是和司徒雷起了紛爭,那才是最有利的事情。

交州的損失對慕容成來說,還不算極大的傷痛。但整個荊州的失去,卻讓他有些疼痛難當。雖然現在的荊州比不上秦漢時代,但也有大半個古荊州那麼大。此地佔據水利之優,故而貿易昌達,且田地肥沃。因此,這里人口眾多,且對江州、揚州都有著順江而下的威脅。好在唐軍佔據荊州,並無強大水軍,否則,慕容成只怕真的難以安眠了。

因為雍軍、唐軍的迅猛攻勢,也使得齊軍在揚州之地的反擊行動受到影響。故而,被徐州軍佔據的四府之地,依舊還在僵持之中。

對于慕容成而言,其他的地方都可以丟,但是,揚州不行。因此,齊軍與徐州軍在揚州戰斗的十分艱苦。不過,徐州軍之主李熾也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其他諸侯都有成果,偏偏他卻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效,李熾自然是不樂意的。再者,在長江南岸打開缺口,立下根據地,也是徐州軍向南發展的必要條件。所以,盡管與齊軍相斗,傷亡很大,但是,李熾依舊是堅持了下來。

現如今,徐州北方是趙軍轄地,西部是兗州軍,東部是大海,南部則是自己的敵人齊軍。就目前而言,齊軍是最好應對的,誰讓慕容成現在成了所有人的公敵,口中肉呢?這也是李熾拼死與齊軍交戰的緣故。其擔心北方霸主趙詢一旦完成對突厥軍的行動,勢必就會將目光轉移道中原諸侯爭霸之中。那麼,他這個緊緊挨著趙軍,且實力不強的諸侯,就會使第一個被打擊的目標。

雖然揚州東北部這四府之地在李熾掌控之中,但是,這四府之地卻沒有徹底歸心,甚至是,沒有形成完全歸屬于他李熾的統治。其中的原因,一來是因為這里處在戰亂之地。二來,這里是齊王慕容成的根基之地,齊王慕容成在這里的影響,非同一般。

但不管是司徒雷,還是其他的諸侯,只怕除了慕容成之外,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在趙詢擊敗突厥軍或者解決完北方與突厥軍的戰事之前,在南部諸州分出勝負來,為自己打下穩固的基礎,好讓自己有能力抵御天下最強的北方梟雄。

然趙軍的強大,或者說突厥軍的敗亡速度之快,已經超出各路諸侯的預料。不管是慕容成還是司徒雷,都對此大吃一驚。尤其是司徒雷和李熾,二人對趙軍大勝之後的行動,十分的關注。畢竟,他們二人都和趙軍轄地相接。現在趙軍攜帶大勝之姿,隨時都能順勢南下,開進二人的轄地之內。

不過還好,讓二人稍微放心的是,趙詢並沒有立刻南下,而是繼續留在北方。趙詢戰敗突厥大軍之後,就巡視夏州、並州直至定州三州北方邊界,又折向東南,準備回到幽州坐鎮,指揮此次大戰的善後事宜。不過,夏州、並州和定州的趙軍並沒有任何南調的趨勢。

雖是如此,但是,不管是那一路諸侯,得知趙軍在北方的戰果之後,都暗自感嘆。心中復雜的心情,各自深有體會。司徒雷得知趙軍大敗突厥軍的消息之後,更是呆立半晌,不由的感嘆道,「我,不如也!」

因為此,司徒雷那原本佔據交州,大敗宿敵慕容成的好消息,也沒能讓他高興多少。反而因為這個消息,司徒雷愈發顯得蒼老了許多。對于司徒雷來說,趙軍擊敗突厥大軍,這對于整個天下的局勢,都有著難以言明的意義。而自己的身體,已經不足以繼續支撐著和趙詢一決高下了。

「哎……是時候擇出王世子了,兒孫的事情,還是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吧。」司徒雷苦笑了聲,暗暗說道。

趙詢從夏州,過並州再向北入定州。所到之處,諸地百姓,無不出迎幾十里歡迎趙王的抵達。要知道,在這些邊界之地,不管是原本就是居住在邊界的居民,還是從其他地域遷移而來的居民,都對趙軍將突厥軍擊敗而高興、慶祝。

那些原本就是邊界的居民,他們曾就飽受外地擾邊之苦。自然希望,朝廷能將這些外敵擊敗,能保護他們。現在,趙軍做到了,他們徹底能放下這個心中的擔心和昔日的仇恨,能安穩的生活在這里。

而那些從其他地域遷移而來的居民,他們大多都是各地的流民。現在遷移至這里,能享受趙軍的各種待遇,有了自己的家園、田地,他們都已經很滿足了。但突厥人始終是一把利劍懸在他們的頭頂之上,隨時都有可能斬落下來。現在,這把利劍已經被趙軍取走,他們焉能不喜?

「百姓的要求其實挺簡單,但就是這簡簡單單的要求,往往難以達到,最終,這些普普通通的百姓,就像滔天巨浪一般,將諾大的帝國王朝,徹底的摧毀。而這股巨浪,往往就會被有心人利用,成為王朝更替的利劍!」趙詢人不足感嘆道。

「主公本就為他們辦到了他們所需要的要求?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如此熱切的來歡迎主公!」一邊的韓猛嘿嘿笑著說道。

「是啊,暫時搬到了。北方游牧民族,一直都是我中原王朝的禍患,不能不嚴加打壓。」趙詢淡聲說道。

趙詢在巡視完一番之後,處理了一些需要自己親自批示的軍政要事之後,就回轉幽州,回到了立刻大半年的家中。

一家老少,滿城文武都前來迎接,一日宴飲,難述大戰勝利之心情……

第二日,趙詢照常起早習武。趙王府的演武場之上,趙詢看到了自己的兩個虎頭虎腦的兒子。老大趙瑞,老二趙恆,現在都是九歲大小,虛歲也有十來歲了。由于生活在富貴之家,所以兩個兒子的氣色看上去很不錯,身高也有普通少年十二三歲等高。趙詢來地時候,他們正在和王府親衛營士卒一起練武。

趙詢仔細看去,兩個兒子都是一桿長槍,揮舞的有模有樣。甚至是,兩人的槍法頗有精妙之處,長槍揮舞之間,梨花萬朵,寒光閃閃。

「父王!」

見趙詢出現,兩個小家伙立刻迎了過來。

「不錯!」趙詢笑著說道,「你們的槍法是誰教你們的,學的不錯!長大了,一定是好手!」

趙瑞大聲道︰「是外公教我們的!父王,我們的槍法真的不錯嘛?為何外公說我們還差得遠?」

趙詢暗自點頭,知道趙瑞所言是指李洛北。于是笑道︰「你們兩個小鬼頭的槍法確實不錯,不過,是指在你們這般大小的年紀之中。想要成為高手,還要勤學苦練。另外,你們可不要疏忽了學業!父王希望你們是文武雙全,而不會匹夫之勇,明白了嗎?」

「明白了!」見父王說自己的槍法不錯,二人都笑著點頭道。

「好了,來,我們父子一起練槍。你們現在用槍,不要只求招式。招式只是讓你的身體對兵器熟悉,更重要的,是要練好基本功。若你想練好槍法,就把最基本地招式拆開來使用,他日達到了一定地步,就可以水到渠成。」趙詢邊說,邊指導自己兩個兒子槍法,演武場之中,頓時伴隨著大人和小孩的歡聲笑語……

隨後,趙詢又開始檢查兩個兒子的學識。趙詢征戰在外,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疏于管教,一事無成。

隨後,趙詢就將自己這半年的經歷,當做故事講給自己的兒子听。一方面,當做為孩子開拓視野,一方面,也將一些治地策略,也開始潛移默化的交給他們。畢竟,將來接替自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兒子。

金戈鐵馬,兩軍對決!兩個兒子雖小,但對于這種熱血沸騰的故事,他們還是極為感興趣的。趙詢一邊講,他們一邊不停詢問著趙詢各種問題。有時候,讓趙詢都難以回答。說到緊張處,兩個小家伙的臉色都開始發白。

「父王,這突厥人,他們為何要屢次侵犯我們?」趙瑞仰著腦袋,不解的詢問道。

趙詢笑道︰「因為他們不會種地,但又不想餓肚子,所以呀,他們就專門到我們這里搶/劫。為了不讓我們的東西被他們搶去,為了不讓我們的人被他們殺害,所以呀,父王才要將他們徹底的打敗,打垮,打得他們再也沒有能力來搶/劫為止。」

「這些突厥人,他們不僅劫掠我們的東西,還肆意屠殺我們的百姓。所以,對于他們,絕對不能有任何仁慈之心,只有徹底的將他們摧毀,或者將他們吞並,才能消除這些隱患。」雖然知道,現在對他們說這些沒用,他們也無法听懂。但是,趙詢還是將一些強硬的觀點,漸漸的灌輸道這些孩子們的心中。同時,趙詢也開始向他們講述,擴張的利弊。

「父王,為什麼我們不能接納他們呢?我們從其他很遠的地方都能接納流民,為何不能接納這些不會種地的突厥人呢?」趙瑞又詢問道。

趙詢微微一怔,不明白十歲左右的孩子,為何會明白這些。但是,不管怎麼說,他已經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對于趙詢而言,這都是好事。

趙詢笑著說道︰「這突厥人和我們漢人不同,他們可不會感恩。除非,我們將他們徹底的打怕了,而且,我們要佔據絕對的上風才行。否則,一旦我們衰弱了,他們就會立刻從從羊變狼,撕咬我們。」

「這樣吧,父王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有一個農夫,在雪地里看到了一條凍僵的蛇,于是他就心軟。把那蛇放在懷中,用身體為它取暖。可是蛇暖和了之後,卻一口咬在了農夫地身上,把毒液都注入了農夫的體內,令農夫很快就死了。」

趙瑞和趙恆異口同聲的說道︰「這個農夫真笨!」

趙詢笑著說道︰「你們都認為農夫很笨是吧,不分好壞。而在這個故事里,我們就很可能會成為農夫,而那突厥人就是毒蛇。你現在可憐他,日後,他就會要你的命!在大燕國之前,不知道有多少的國家都是這樣常年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欺辱。」

「我們強大了,他們就屈服。可一旦我們衰弱了,他們立刻就變成毒蛇,就會狠狠的噬咬我們。一次,兩次,當我們身體強壯的時候,還能抵擋那毒液,可在身體虛弱地時候,只需要一下。就可以要了我們的性命。所以,對于北方游牧民族,絕對不能有任何心軟的念頭。」

「額,原來如此!瑞兒長大了,定然會剿滅北方諸部!」

「我也一樣!」

趙詢哈哈一笑,道︰「好,那就好好識文習武!」

趙王府,趙詢和政務司的諸官齊聚一堂,準備對九個鎮守使和三個部落首領正式下達冊封的詔令。

按理說,這種冊封的詔令,只能有朝廷,有大燕皇帝才能下達。不過,現在的大燕國已經名存實亡,至于那個皇帝,早就沒有人將他放在眼中了。最起碼,在整個趙軍治地,大部分人都沒有將所謂的大燕皇帝放在眼中。在他們眼中,趙王才是他們的主公,才是英明神武的至高存在。

「主公,到目前為止,三部大汗的人選還沒有確定下來。尤其是西部,根本就沒有較大的部落前來聯系。所以,對于三部大汗的冊封詔令,現在還無法下達。」

听了裴毅的話,趙詢淡淡一笑,道︰「是嗎,這又有何妨?先將九個歸義伯給冊封了吧。另外,給東部、中部各個部落首領傳話。從現在起,他們可以率軍向西征伐,我大趙願意用他們繳獲的牲畜、戰馬和奴隸還換取他們所需要的糧食、箭矢、刀槍、鹽茶等物。」

「此外,告訴他們,本王會在這些參戰諸部之中,選擇表現最好的三個部落首領冊封為三部大汗,凌駕諸部之上,得享我大趙庇佑!」

裴毅負責笑道︰「主公此舉,甚妙啊!這樣一來,就能讓他們自相殘殺,整體的削弱突厥諸部的實力。」

趙詢點了點頭,道︰「其中有一點要注意,與突厥人之間的交易,一定要把好關卡,甚妙可以交易,什麼不可有交易,商業司必須要有一個章程。本王可不希望,一番貿易之後,真的讓突厥諸部變得強大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