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694 攘外必先安內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3-04-09

趙詢的行動之迅速超乎哈剛的預料,當場就下令李塵風調動軍隊常駐步迦部落,訓練那三萬常備軍。

對此,哈剛心中再也沒有一丁點其他的想法了。現在,他更擔心的是自己會不會被趙軍給除掉,就如同昔日這藍都部落之中的繼承人一樣。其中一個不臣服趙軍者,就被趙軍給除掉了。

雖然步迦部落之中的勇士不下六七萬余眾,皆是能征善戰之士。但是,只有三萬常備軍才是最強大的。按照趙軍要求,九大部落每一個部落都有三萬常備軍,不理他事,只管征戰。此外,只有這三萬常備軍才能裝備趙軍交易的兵甲器具。

當然,你也可以說你不給他們用,給其他人用。但是,接下來,你的部落就會面臨趙軍的武力打擊。就算不動武,那也會斷絕部落的貿易,甚至被趙軍拋棄,兩邊不討好。

讓人將哈剛帶下去休息之後,大廳之中,諸人都不由一喜,幾人都露出笑容來。

「恭賀主公,我們又拿下一部!不過,這哈剛還要留在這里一段時間,必須等到我們的人掌控了這三萬常備軍之後才行。」張元靜笑著說道。

趙詢淡聲道︰「攘外必先安內!李叔,此次派人去,不僅要清除掉三萬常備軍之中哈剛的親信,就連那剩余的幾萬勇士的首領將軍,也要一並除去。從其中挑選出那些心向我們的人負責那其余的勇士,至于常備軍,必須有我們的人掌控。」

李塵風點頭道︰「主公放心,這些我一定會交代他們辦好的。各部的三萬人雖然說起來不多,但都是無需我們承擔各種物資錢糧的軍隊,我們一定會將之納入麾下的。不過,為了能徹底收攏這三萬常備軍,是不是要給與這三萬常備軍的家眷一些優待?」

趙詢點了點頭,笑道︰「當然,再怎麼優待,也無需我們付出太多。最後,我們要用的都是步迦部落的物資,來培養被我們掌控的將士。這樣吧,對于步迦部落的三萬常備軍,他們的身份、地位和家眷,都將與這藍都部落一樣。」

張元靜撫掌笑道︰「主公,如此一來,其余的七個部落的首領可就要頭大了。我倒想看看,等到其余部落的常備軍得知步迦部落的常備軍士卒的待遇,他們會如何?自己掏錢為常備軍整頓兵甲器具已經很不錯了,現在,還要為他們承擔額定的餉銀。戰勝之後,有資格分配四成的戰利品為自己所有。犧牲之後,他們的家眷會得到撫恤。更重要的是,他們成為常備軍開始,他們與他們的家眷就有了平民身份,除了上交額定的賦稅之外,其余的皆為自己所有。」

「當初這藍都部落的士卒待遇提高,就已經引得各大部落常備軍士卒有些異動。只不過,那時,這藍都部落已經是我們掌控。故而,各大部落首領還有借口。但現在嘛,他們可就麻煩了……」

負責統籌流民入境,負責北線大軍後勤的魏子林微微有些擔心的說道︰「此次雖然將步迦部落的首領俯首,但會不會讓其余部落首領對此不滿。平日里倒也罷了,可此時……此時正是大軍相對之際,萬一這幾個部落……」

張元靜笑道︰「無妨,這剩余的七個部落決計不敢輕動。魏大人長期負責後勤和流民諸事,可能對我們現在在九大部落的一些行動不太了解。」

「自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在和這九大部落進行貿易,現在,這九大部落之中,所有日常所需都是由我大趙商人包辦。此外,因為商貿,這些部落之主,獲利的人可不是少數。他們以往堆積的皮毛、筋腱等物資,現在能賣與我趙地商人,換取許多中原之物。而這些部落的貴族和普通族人,也早已習慣了日常用我中原之物生活。」

「要是現在我們突然斷絕和這七個部落之間的貿易,那麼,這七個部落首領鐵定坐不穩他的位子。部落族人也不會同意的,他們沒了現在的生活,那可是難以適應的。」

魏子林點了點頭,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好計策,好計策啊。用商貿手段,就能間接的控制住這些部落,好啊!這下,我們行動可就放心多了。」

張元靜道︰「商業手段在有些方面,確實能起到很關鍵的作用。不過,這也終究是牽制作用,不能作為最終手段。要是這些部落首領魚死網破,這些手段也是沒有用的。」

魏子林笑道︰「不過,這些部落的首領可沒有膽子魚死網破。再說了,我們也沒有讓他們去死,他們也沒有必要以性命相拼。就算是魚死網破,可最終,魚是死了,但網卻一定破不了。」

趙詢輕輕敲擊這桌子,沉聲道︰「既然各個部落的首領都抵達了,那麼,現在也該到了整頓他們的時候了。」

「元靜,明日讓剩余的二十八個部落首領前來商議各部整頓事宜。此次,本王需要徹底將這三十余部的隱患給平復了。」

頓了頓,趙詢冷聲感嘆道︰「當初是一百余部落,最後只剩下三十五個。如果他們不識趣,那就讓他們成為那七十余個部落一樣,就讓他們立刻消散。至于那剩余的七大部落,就好生安撫吧。此刻,他們也該知曉步迦部落的情況了。本王料想他們也不敢有其他的想法。」

「魏子林,你統籌全局後勤事務,此次解決這三十五部部眾,你身上的擔子很重。」知曉看向魏子林,沉聲說道。

魏子林振聲道︰「能早日解決這些草原胡夷,屬下就是再忙碌,也是值得的。不知道主公對這些部落作何安排?」

趙詢笑了笑,道︰「對于這些部落,當然不能直接動武,也不能一味的將之拆散遷移。我們需要做的,則是在不影響整體穩定的情況下,一步一步將這些部落消化掉。」

「各部之中,挑選青壯善騎之士,統一編制,嚴加訓練,將其安置在夏州西部與涼州的邊界之地。至于各部族人,我們一律按照藍都部落的安排處理。賜予各部所有族人以平民身份,保護他們的私有財產。從現在起,他們除了向我大趙安排的稅務官員繳納一定的賦稅之外,無需再向部落貴族、首領繳納任何東西。」

「本王會讓各部首領駐留藍都部落,伴隨本王左右。而你們則直接派人抵達各部,宣布我們的政令,以求得到這三十五部族人的擁護。」

魏子林不解的說道︰「對于這三十五部,我們何不明日直接對各部首領表示我們的意思呢?屬下想來,明日他們也不敢拒絕。」

趙詢笑道︰「沒錯,他們是不敢拒絕,但是,本王不他們陽奉陰違。明日照常對他們言明,逼迫他們遵令。隨即,讓他們寫下手令,有我們的人直接去各部傳令。如此,既能很好的獲得普通族人的擁護,還能將這些部落首領豎立成各部貴族的靶子。別忘了,要是我們此次這般行動了,受到損失的可不僅僅是部落首領,還有這些貴族呢。」

趙詢將步迦部落首領哈剛和其余各部首領安排在一起,這就說明了他有意讓各部知曉先前的情況,同時這也是為了警示各部,既然依附趙軍,就該有個樣子。趙軍能讓你存留,自然也能讓你消亡,讓他人取而代之。

第二日,二十八個中小部落首領都戰戰兢兢的面見了趙軍之主趙王。和前幾日各部第一次來相見相比,現在的他們更加畏懼。七個部落首領數日之前還和他們一起把酒言歡,但現在,他們的首級卻懸掛在外面的旗桿之上,成為警示他人的標志。堂堂一個大部落首領,趙王親封的鎮守使,轉眼間就被剝奪了部落實權。

趙詢也不含糊,直接對二十余人講了自己的要求。二十八人那里敢多言,他們可不想成為旗桿之上懸掛首級之中的一個。再說了,這三十五部能保存下來,也是因為這些部落首領沒有強橫的掌控欲和野心,部落也不甚強大。面對趙王的要求,他們不敢拒絕。

于是乎,二十余首領寫下來手令,派出了自己的親信,協助趙軍回到他們的部落行事。也就是說,從現在起,他們對部落的掌控力,已經跌至低谷。

不過,趙詢也許諾這些部落首領,鼓勵他們今後與趙地商人行商。甚至鼓勵他們也加入商隊之中,讓自己的財物更豐盈。

雖然失去了部落大權,這些部落首領很不滿。但是,他們自從被趙軍遷移到這些地方開始,他們就知道,這是無法避免的。只不過,事到臨頭有些難以接受罷了。然,現在他們沒得選擇,畢竟,生命可比權利更重要。再說了,失去了權利,能得到錢財,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好,好啊!三十五部盡皆臣服,如此一來,這夏州、並州北部可就徹底安穩了。只要隨著以後掌控力度加大,就可以進行移民了。」魏子林喜上眉梢。

「是啊,三十五部部眾,最起碼也能征召出十余萬的騎兵。就算只需要其中的精銳,最少也能拿出五萬來。草原部眾,各個可都是騎兵的好手。」李塵風從軍事方面考慮,對于武將來說,兵力的強悍、多寡才是最重要的。

趙詢徐徐說道︰「十萬?太多了,我們科養不起這麼多軍隊。騎兵之消耗,那可不是步卒能比。此次只需要五萬精銳即可。將之安排在夏州西南部,與涼州交接之地。需要對他們嚴加訓練,我大趙軍士,軍紀嚴明,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張元靜沉吟了少許,道︰「主公將征召五萬騎兵,將之安排在于涼州交接之地,難道是要對涼州下水了?」

趙詢笑道︰「也不算是要對涼州動手,現如今涼州之地也是不太平。西域諸國越來越不知進退,要是涼州大都督無法鎮住涼州,那我們只能動手了。」

頓了頓,趙詢臉色略顯沉重,接著說道︰「另外,司徒雷的行動也很迅速。現在的齊軍已經被各路諸侯逼迫甚緊。要是我們不能給與一定的相助,只怕這齊軍可就危險了。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司徒雷就會佔到最大的便宜。這與我們預想的有些出入,司徒雷的行動太迅速,而慕容成的反應也太遲鈍了。」

「本以為司徒雷會在我們東部諸侯正式交戰之後才會行動,誰曾想,這老奸巨猾的老賊,一察覺有問題,立刻就下手。更重要的是,他早就做好了行動準備。而慕容成當初也沒有按照我們預料的那般,及時的撤軍揚州。而是在徐州和李熾僵持了一段時間,讓各路諸侯的行動毫無阻礙。至于齊地的齊軍,在沒有了齊王的指揮指揮,更是各自為戰,不堪一擊。」

「現在,司徒雷的實力已經壯大的太快了,其他各路諸侯也是如此。但我們的外敵,卻絲毫沒有減少。西域諸國,昔日也不過是臣服在大燕帝國的一群小螞蟻,現在,竟然也想翻天。中原衰弱,外敵都想來咬一口啊。」

「魏晨,要隨時注意南方戰況。但有情況,立刻稟報。」

魏晨點了點頭,旋即說道︰「主公,從幽州傳來消息,齊王慕容成再次派來使者,催問我軍出兵的時間。」

想了想,趙詢沉聲道︰「回信,就說北方突厥大軍來襲,在解決突厥大軍之前,我軍不敢輕動。畢竟,相對于司徒雷,突厥大軍更具危險性。另外,告訴他們,本王出現在並州和夏州之地,已經給了司徒雷很大的壓力了。雖然沒有直接出軍,但也相當于暗中相助,足以給他減輕不少壓力了。」

隨後,趙詢沒有與對面的突厥大軍開戰,反而繼續整頓己方內務。正如趙詢所言,攘外必先安內。現在突厥大軍忌憚趙軍漫長的邊界線上都是軍隊,隨時可以拉著依附趙軍的突厥部落從任何方向出兵。故而,他們不敢輕動。

趙詢呢,也無意直接與對方開戰。就現在的情況看,拖得越久,對己方越有利。畢竟,參戰部隊之中,趙軍的軍隊並不大,還分布在夏州和並州之地。所需要負擔的錢糧並不多,甚至只需要付出一些兵甲器具和鹽茶等生活物品就能直接從各大部落購買牲畜食用。不僅減輕了後勤壓力,還未將士們增加了肉食。更別說,趙軍的後勤很大一部分交付給商隊來完成。

趁此機會,趙詢自然毫不客氣的開始對己方的各個部落展開整頓事宜。不得不說,趙詢斬殺了七個部落首領還是極具震懾力的。再加上步迦部落首領的臣服,其余部落更是不敢有任何想法。

對于各個部落而言,趙詢的種種舉動,都損害了他們的利益。不過,趙軍也放開了商貿的限制,也讓他們大賺特賺,為此,在無力反抗的情況下,他們也稍微平復了一下心中的怨氣。

之所以會放寬貿易限制,甚至允許各個部落貴族和首領入南方趙地商貿,組建商隊。是因為他們交出了部落兵權、稅收權,還未趙軍提供了不少兵卒和精良戰馬。

趙詢抵達夏州之地,除了突厥人擔心之外,還有兩個人也很擔心。一個幾十近在咫尺的涼州大都督司徒飛,一個就是駐扎在益州的雍王司徒雷。

司徒飛自然不用說,涼州和並州以及夏州都相接。趙軍隨時都能越界而戰。以他現在的能力,根本無法抵御。而涼州之地,現在也是極度不穩。西面的西域諸國,也開始屢屢擾邊。而在內部,羌胡諸部,也越發的囂張跋扈。對此,司徒飛也是有心無力。畢竟,此時,雍軍上下,都將精力集中在齊地,對于涼州西部和內部,司徒雷根本無暇顧及。或者說,哪怕是丟了涼州,只要能從南方或許好處,那就更值得。

司徒飛雖然心有不甘,但畢竟現在雍軍做主的還是司徒雷。因此,在受到司徒雷調軍令之後,還是咬著牙將涼州兵力抽調不少。

而身在益州的司徒雷,更是擔心北方情況。當然,司徒雷擔心的不是涼州。而是雍州,雍州西部的長安之地。

要知道,現在雍軍重心在南部,但權力中心卻在雍州洛陽。一南一東,中間緊要的餃接之地就是長安這個舊都。

如果長安被趙軍拿下,那麼,雍軍就會被一分為二,收尾不能相顧。緊接著,整個雍州就會丟失,大燕國都會被攻佔。

雖然這個皇帝、國都,誰都沒放在眼中。但是,一旦從雍軍手中丟失。那麼,司徒雷明白,雍軍就無法扭轉必敗的局面了。

故而,司徒雷一邊放緩對齊地的行動,一邊緊急派人注意趙軍情況,搜集趙詢現在的動向。做好隨時折返救援的準備,當然,還有嚴令長安等地做好防御準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