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686 缺人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3-04-01

「從豫州遷移人口?倒也是一個辦法。不過,豫州之地已經開始實施新政有一段時間了,估計這些有了田地的百姓不會輕易離開。」趙詢輕聲說道,「再加之月前豫州處理了一大批的大族豪紳,空置下來的田地不再少數。」

「從曲陽城、淮浦城遷移一部分倒是可以,畢竟這些地方的新政剛剛開始。來到淮陰城周圍諸縣,還能獲得更多的田地。不過,這也遷移不了多少人。畢竟,有了新政就有了田地,這些人不會因為一丁點的利益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園。」

「另外,這淮陰城處于徐州最東部,是容易發生戰亂的地方。這里剛剛才發生一次大屠殺,想讓這些百姓遷移這里,怕是不太容易。」趙詢帶著淡淡的擔憂說道。

解決了徐州軍的麻煩之後,趙詢等人就著手考慮淮陰城及周邊六縣境內的人口問題。經過齊軍的一番屠殺,這六縣之地,可以說是空了**成。足可以安放三十萬人口的地方,成了空白。

雖然齊軍只是屠殺了縣城百姓,對于周邊的鄉鎮村落並未下手,但是,縣城還是佔據了絕大多數人。更嚴重的是,縣城的焚毀,也讓一些依靠縣城存活的鄉鎮、村落百姓有時間難以為繼。

縣城周圍的很多鄉鎮、村落之中的百姓,都在為縣城之中的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他們也依靠此過活。現在,縣城沒人了,一時之間,他們的生活也就成了問題。就像生物鏈,斷了一個環節,下一個環節的生物就沒得吃了。當然,這也是短期的。但是,對于普通貧苦百姓而言,短期的沒生活來源,那就是致命的威脅。

故而,才有了這麼一次話題。隨即,趙詢一邊運輸物資安頓百姓,同時讓鄉鎮、村落的百姓集中在縣城之中。一方面就開始讓豫州境內的官府張貼告示,鼓勵一些百姓遷移入淮陰城六縣境內。

在風子鳴、魏東等人看來,在淮陰府有著大量的田地可供分配,而且有言在先,在淮陰城可以得到比之豫州境內更多田地的條件下,會有不少人遷移此地的。可結果卻讓他們大吃一驚。去官府報道,準備遷移淮陰城的寥寥可數。

通過查察才得知,正如趙詢預料的那般,這些人大都不願意離開家鄉,抵達異地生活。雖然淮陰城分配的土地會多上一些,但是,在豫州同樣有田地可供分配。此外,如果想要更多的田地,完全可以自己去開荒。當然了,一般分配的土地大都夠一家之用。和趙地一樣,在兗州軍轄地,田地多了,同樣要交高額的賦稅。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所處地勢的緣故,這淮陰城是淮陰府的最東部,而整個淮陰府都是徐州的轄地,也就是說,這淮陰府還是徐州軍的治地。雖然現在兗州軍佔據了,但是,這淮陰府在北、東、南三面被對方包圍,隨時都有可能發展戰爭,而淮陰城尤為最甚。

要是遷移至淮陰城,一旦徐州軍打了回來,或者兗州軍和徐州軍之間有什麼利益交換,那麼,這淮陰府就會易主。到最後,很有可能就什麼也得不到。畢竟,徐州軍治下可沒有兗州軍治下這般好的政策。

如果只是這些,還是小問題,要是一不小心在戰亂之中丟了性命,那可就是一切皆休了。連性命都是問題,其他還重要嗎?

當然,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原因,那就是淮陰城曾經死了太多的人了,使得淮陰城幾乎成為死地。一些人也忌諱這些地方,故而也不願意遷移。

「不行啊,還真被主上給說中了,這豫州的百姓是不願意過來。現在,各縣品均下去的人數,甚至連萬人都不到,和以前相比,是在差遠了。這六縣縣城的人口,最鼎盛之時,品均每個縣城足有幾近十萬。而淮陰城,在昔日和平時期,也有十數萬之眾。可現在……」淮陰府刺史柴旭苦巴巴的訴苦道。

柴旭是趙詢任命的淮陰府刺史,在幽州之地,也是一員能吏干將,故而趙詢才將其調至這從徐州奪下的淮陰府擔任刺史。與淮陰府府軍都尉,也是後衛軍都尉李維正相互配合,負責淮陰府文武諸事。

不過,這治下缺少人口,無論是做什麼可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更不要說,在淮陰城等縣,還是一片白地。就是收拾,那也需要人手啊。士卒畢竟是士卒,不能成為善後的勞力。

「是啊,現在六縣無人,而六縣又是臨近徐州東南部之地。徐州東南部則是徐州軍雲集的地方,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戰爭。可恰恰在這些城池,我們沒有百姓居住。另外,地方縣兵現在都成了民夫了。」府軍都尉李維正搖頭苦笑。

趙詢和風子鳴面面相覷,無言以對。二人也沒有想到,現在這里居然招不到人了。

風子鳴苦笑道︰「以我們的政策,從來都是不求人來的。現在竟然招不到人了,這真是……」說著,風子鳴也搖頭不已。

听到風子鳴的話,趙詢腦海之中神光閃現,隨即笑道︰「我們太笨了,完全忽略了我們的優勢。」

「優勢?什麼優勢?主公請言明?」風子鳴、柴旭等急聲詢問道。

趙詢淡聲道︰「剛才子鳴也說了,以我們的政策,歷來都是不缺人的。而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早先的幽州、冀州、青州,現在的並州、夏州,皆是如此……」說著這里,就看見風子鳴眼楮一亮,他頓時就明白,風子鳴已經猜到自己想要說什麼了。

趙詢暗自贊嘆風子鳴的思慮轉換之快,嘴上不停歇的說道︰「為何現在我們找不到人了?原因在于,昔日我們招人,都是從外部其他州府縣流入。也就是說,其他州府縣的政策遠沒有我們這里好,故而,他們願意為了這些優越的政策而來。但現在,我們在境內征召百姓遷移,且遷移至戰亂之地,這些百姓自然不願意了。因為,他們已經享受到同等的待遇,除非我們實施強硬措施。」

這些說道這里,柴旭和李維正都已經明了,二人臉色的焦急之色也為止消散。柴旭頓時笑道︰「主公,你的意思是,讓我們吸收徐州境內的百姓吧。這倒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我們這里的政策可比徐州軍治下要好多了。往常可是經常有徐州境內的百姓逃至兗州,也正是因為此,李熾才聯合唐軍一起抵/制我們。現在在這里,更方便了。」

趙詢點頭道︰「是啊,我們早先都大意了,忘記向外吸收百姓入住了。要是能讓徐州的百姓進入我們這里,那才是最有利的事情。對了,前一段時間,齊軍正在南面的廣陵府境內搞屠殺,致使廣陵府境內的百姓掏出逃亡,我們完全可以派人南下吸引他們北上入我們這里。」

「雖然現在齊軍以及停止殺戮,但到處劫掠百姓,讓他們成為流民。想來,他也是向制造一批流民,給李熾增加壓力。畢竟,十數萬大軍作戰,徐州軍的後勤壓力也是很大。而我們此刻行動,想必李熾也是樂于見成的吧。」

柴旭大喜道︰「那好,屬下這就派人南下去行動,讓這些流民進入我們這里。我就不相信,他們對我們這里的條件一點都不動心?」

「主公……!南方傳來消息!」就在趙詢等人想法吸引百姓入境之時,一親衛急匆匆的趕了進來。

「嗯?南方的消息?」趙詢微微一愣。旋即接過密封的情報,打開來看。片刻之後,趙詢臉上浮起笑容。

「好消息,真是好消息,我們在南方的弟兄,已經佔據瓊州島全部。現如今,這瓊州島已經是我們海軍南方的一個基地。此外,還是交州行動隊伍的後方支援基地。」

「另外,我們還拉攏過來了三分之一的揚州海軍。這下,我們大趙海軍的力量,無論是從船只還是兵員,都已經是揚州海軍的二倍了。」說著,這下大笑著將手中的情報遞給身邊的三人。

風子鳴率先看過,隨即也是臉上浮現笑意,道︰「對于我們而言,這可真是最好的消息了。揚州海軍減弱,我們大趙海軍加強,對于整個局勢而言,比我們佔據了豫州還要重要。」

「是啊,現在我們已經有第一第二艦隊,現在就混編一下,重新拆分,組建第三艦隊,就駐扎在瓊州島吧。我想,不說現在慕容成還沒有得到消息,沒有回去。就是得到消息,回到揚州,只怕也不敢輕易的再招惹趙軍吧。更別說他現在擁有的海軍,已經遠遠不是我們的對手了。」

風子鳴點頭道︰「從這份詳細情報上看,揚州海軍已經得到了慕容成現在的境地,似乎,這些海軍已經不看好這位齊王了。否則,也不會在我們的人一拉攏的情況下,就輕易的割掉其三分之一的艦隊。這可是數百條戰船啊,兵員足有三萬有余。加上輔兵。足有五萬將士。更為嚴重的是,不少士卒和輔兵,都是從海港離去,而揚州海軍士卒竟然沒有阻攔。這說明,他們已經不敢對我大趙海軍動手了。」

柴旭面帶驕傲的說道︰「最近幾年里,我大趙海軍不斷擴展,而揚州海軍卻停滯不前。進退之間,實力天翻地覆。一開始的幽州海軍,也就是第一艦隊很多戰艦都已經更換,那些老舊的,速度慢的,載重小的,不利于海戰的,都已經被換下。可以說,在現在,我們大趙的海軍艦隊已經遠超揚州海軍。就是前往夷洲貿易的海商,也必須懸掛我大趙的旗幟,否則,都將會被扣下。這揚州海軍,自然是不敢輕易招惹我們。」

風子鳴、李維正抵達兗州久矣,對于趙地的情況不甚了解,而柴旭是趙軍的精英人物,能被調至淮陰府這樣的要地,自然是對趙地較為了解,對戰事也是較為了解。故而,柴旭能將海軍情況說的很清楚,但風子鳴和李維正听了則大吃一驚。

收前往夷洲交易的海商,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大趙的海軍已經開始在征收夷洲的商稅了。換句話說,從某種意義上講,大趙已經有了殺入夷洲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夷洲實施了某種主導權利。

「主公,這是真的?」李維正作為軍人,自然一臉興奮。

趙詢點了點頭,淡聲道︰「是真的!畢竟,我們這幾年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海軍的發展。遼州之地,可是一直都在為海軍提供木材。這麼長時間下來,我們的海軍早已經不是舊日的情景了。不過,此次能接過三分之一的揚州海軍,可以說,從數量上,我們已經是現在的揚州海軍的兩倍有余,甚至是三倍了。」

「此次組建第三艦隊,讓他們駐扎在瓊州島,日後,整個揚州、江州、交州東部區域,都將會是我大趙海軍的攻擊地點。將來,我大趙海軍將會出現在各個海域。」趙詢一臉沉重的說道。

對于有著另一個記憶的趙詢,自然是明白海軍的好處的。自然也是知道整個藍天之下,世界是有多大。也是知道,曾經有一個面積不大的國家,拼接海軍的四處征討,幾乎佔據了世界四分之一的面積。

遠的不說,就說現在,強大的大趙海軍出現在夷洲,也就是日本島,一開始夷洲的本土勢力不服,在大趙海軍的強烈打擊治下,本土勢力的戰船被毀的七七八八。連番開戰,連番大敗。直到夷洲戰艦幾乎全被被毀,直到大趙海軍登上夷洲陸地。

雖然這夷洲在前朝被楚國佔據,分封給楚國王子,但軍事力量和一些基礎水平,都遠弱于本土王朝。故而,在大趙海軍艦隊的登上岸以後,震天雷的幾次出現之後,就將夷洲最西部的九州島之上的勢力就基本上依附了大趙。而其他三島的諸侯勢力,也在水軍戰敗之後,不敢對大趙派遣海軍收稅有任何不滿。

也是因為此,趙詢才正式開始對夷洲實施殖民統治。第一個目標就是夷洲的九州島,現在,大趙已經通過戰艦,運輸了萬人的隊伍,進駐了九州島,向九州島東部諸侯強行低價購買一大塊領地,作為臨時駐扎之地,也作為護衛商隊的護衛隊。

「主公,這奏報之上還言,這三分之一的海軍艦隊人員足有五萬有余,他們的家眷,也請求離開揚州之地,這都等待處置。現在,當如何安置?會不會導致阻攔?」看來奏報的柴旭沉聲詢問道。

趙詢笑道︰「無妨,既然揚州海軍主帥沒有阻攔,就說麼他也不看好慕容成,而且,他也不敢對阻攔這些人投降我們。更重要的是,這個揚州海軍主帥,只怕也有了其他的心思。但不管如何,這揚州海軍的人士不敢阻攔。那麼,現在揚州西南部地區,還有誰敢阻攔數萬的海軍家眷從沿海地區離去呢?」

「這樣,一會給他們回復,讓他們將家眷盡快遷離揚州之地。畢竟,揚州已經陷入戰火之中。先將他們安置道瓊州島,等三支艦隊編制完成之後,再按照駐地隨他們安頓。」

「要是李熾得知,在他的身邊,趙軍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了三分之一的海軍艦隊,不知道會不會氣的大聲怒罵。」風子鳴笑著說道。

「一定會,想想看,徐州軍拼死拼活,還在和揚州軍爭奪揚州諸府。而趙軍什麼都沒干,就在數千里之外,拿下了數萬將士,百余戰艦,如何不讓人氣憤?」柴旭大笑著回應道。

李維正接道︰「那正好,我們開始吸收徐州的百姓過來。雖然李熾對于我們接納一部分廣陵府的流民不會多說什麼,但是,他的心中,絕對是淒涼而疼痛。」

隨著淮陰府散播出去的消息,南部的廣陵府、東部的雎陵府和北部的楚州府都開始有百姓入境。雖然廣陵府距離淮陰城最近,遷移過來最為合適。不過,淮陰府的兗州軍可從來不會拒絕百姓入境。總之呢,無論是你來自哪個方向,淮陰府的官府都是歡迎的。

見到這種情況,除了廣陵府,雎陵府和楚州府的官府都是極為的惱火。昔日徐州軍和唐軍聯軍抵/制兗州軍,為的是什麼?不就是兗州軍的政策吸引的己方境內的百姓紛紛逃至兗州嗎。現在可好,又來了。

不過,現在可不比當初。現在徐州軍大部分軍力都在南部,和齊軍交戰。各城各地的守軍要麼是新卒,要麼就是守軍不足。故而,對于這種情況,他們也是無能為力。之好派人到兗州,向兗州軍發發牢騷。不過,兗州軍會理會他們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淮陰府六縣境內,百姓漸漸多了起來。官府也開始忙碌起來,縣城昔日的廢墟也漸漸被清理出來,建成新的建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