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674章 並州5植樹 援兵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3-01-21

兩個理由,分別關乎士卒和軍官將校的心,所以,對于曹剛的意思,撤離雲州府,投降並州軍,讓這些並州北軍的將士們很不願意。

第一個原因,則是關乎普通士卒的。他們和軍官不同,他們是普通士卒,家眷自然不能隨軍行動,尤其是在這種戰爭期間,那更是不行了。驍果軍在並州北地實行新政,那新的戶籍制度、分配田地制度,都是與家中人口而相關,這關乎切身利益,這些原本就對曹剛不滿,又聞之驍果軍新政之好的普通士卒,自然不願意再跟隨曹剛倒向南部的並州軍。

第二個則和軍官將校有關。曹剛和並州軍對立,雙方不知道產生了多少摩擦,交戰了多少次,陣亡士卒、將校、大族豪紳不知道有多少。普通士卒還好些,但他們這些軍官,要是進入並州軍境內,還不知道會不會被並州軍的一些將校為了給自己的袍澤報仇而暗害他們。所以,這些將校都不願南下並州軍境內,寧願在此地死戰。

當然,所謂的死戰,曹剛是不相信的。他相信,這大廳之中的將校,更希望的是曹剛帶領他們投降。因為驍果軍有言在先,或者說打出的口號在前,凡是投降的並州北軍將士,赦免過往罪責,但必須按照驍果軍的新政處理家族財物。

相比之下,能保住性命,還能保住全家性命以及基本的財產,這些軍官將校還是樂意倒向驍果軍的。因為他們已經被驍果軍的迅猛攻勢所降服了,自知難敵驍果軍的攻伐,更有不少軍官將校的家眷,已經處于驍果軍的管轄範圍之內了。

曹剛自然不願意讓這些麾下將士投降驍果軍,他很清楚,如果手中沒有實力,跑到並州軍境內,他什麼也不是。但現在他也無法可想,將士們一致拒絕,他又能如何呢?最後,在將士們隱約的威逼之下,曹剛只能帶著家族和自己的親衛,以及願意跟隨自己南下的兩萬將士一起南下,將雲州府交給了自己麾下將士處理。

在曹剛帶隊抵達雲州府南部的桑乾城之時,雲州府治所雲中城守將就將雲中城獻給了趙詢,投降驍果軍。隨後,驍果軍就以此為中心,四面開花,對各縣進行攻伐,原本就無心抵抗,再加上曹剛的離去,這些縣城先後臣服。可以說,這雲州府北部、中部之地,是趙詢兵不血刃拿下的。

八月初,趙詢和東部主帥李塵風會師與雲中城之中,驍果軍基本上實現了並州北地的攻略計劃。接下來,需要的就是對並州北地各府縣進行改制和整編。這些,對早有準備的趙詢來說,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早在開戰之初,幽州之地,就源源不斷的派來了文官和武備學院的儲備軍官,接管各府縣政務和在各府縣組建縣兵、府兵以及鄉鎮之間的巡檢司,以達到對並州北地的全權掌控。

與此同時,趙地商人,也紛紛出現在並州北地,在並州北地開戰商貿,以活躍地方經濟。從突厥草原帶回來的牲畜,則低價或者賒欠給了並州北地的百姓,以供其耕種所用。至于俘虜的突厥奴隸,就成了修築城牆、馳道的免費勞力。至于俘獲的突厥女人,則賞賜給有功之士。

「恭賀主上,擊敗突厥人,獲取並州北地。」雲中城大將軍府,昔日曹剛的府邸,現如今趙詢的落腳之處,會師的兩軍將校,齊齊向趙詢恭賀。

趙詢哈哈一笑,道︰「這可不是我一人的功勞,東西兩線出擊,將士用命,才有今日之局面。今日,我與諸將士同慶此戰之勝。來,共飲此杯!」

整個將軍府頓時陷入歡樂的海洋,趙詢、李塵風以及各鎮將軍和騎兵都尉,齊聚將軍府內廳,听著外間的歡樂,商議著後續戰事。

「李將軍,各軍情況如何?士卒折損是否統計清楚?」

「會主上,已經在每戰戰後統計完備。畢竟,我軍將士除了身上所攜帶的身份銘牌之外,各部軍官之處和後勤司以及軍法官之處,皆有將士名冊,統計起來,十分的方便。」李塵風沉聲回答道。

趙詢收起大勝之後的笑容,臉色一正,道︰「我們一定要做好戰後撫恤工作,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疏忽之處。除了將士名錄要出現在功績碑之上,還要讓每一個士卒的家人們知曉,他們的親人為國捐軀,他們不會被我驍果軍遺忘。」

「主上放心,這些,都有軍法官、軍需官以及軍事核查司的軍官們查察完成,絕對不會遺漏一人。」

「很好,我們現在的榮耀,是將士們用生命換來,是將士們用鮮血鋪就,我們絕對不能忘記他們。各部補充是否完備,將士是否能戰?」趙詢凝聲詢問道。

「此番大戰,連戰連勝,士卒們早已經隨時準備參戰了。再者,最近這十來天里,各部一邊補充士卒,一邊也在休整,隨時可以參戰了。」李塵風笑了笑,道︰「此外,南面的雍州方面,也在按照我們的計劃進行,此時也正是我們奪取並州之地的最佳時段。」

趙詢點了點頭,沉聲道︰「如此甚好!此次,我們不僅要將並州北地給拿下來,還有將並州南部納入麾下,並入我趙軍體系之中。此外,這並州北地的戰事並不是就此就完結了。在朔州府往西,涼州的延居府向東。這之間有相當于兩府之地,河套平原相等之大的疆域在突厥人之手。現如今突厥人敗退,這里,我們要接受。雖然其在長城以外,但是,其卻是突厥人冬季過黃河,入侵河套的要害之地。此處,必須在我們手中。」

雖然河套之地的兩府之地在黃河和長城包圍之中,但是,在其西北之地,卻有著缺口,胡族通過冬季黃河凍結之時,直接跨過黃河入侵河套之地,進而攻入並州以及雍州。歷來北方胡族都是如此而為,趁著中原王朝勢弱,從北而下。

「李塵風,我留下第一鎮、青年近衛軍第一鎮和靺鞨八旗合計十萬正兵以及八萬輜重兵,有你全權負責並州北地的戰事。」趙詢沉聲說道。

李塵風隨即應命,又道︰「那延居府乃是涼州之地,如果我們想要將這一大片草原之地納入麾下,這延居府最東面也是需要餃接上,不給突厥人留下缺口的。那烏山城就是延居府最東面,抵御突厥人的重城,如果我們要拿下這中間部分,這烏山城就是涼州攻擊我們的前沿,我們是不是……」

「如果可行,那就先派人突襲拿下這烏山城吧。現在,我們也無需避諱什麼。司徒雷現在應該忙的是雍州,而不是涼州角落以及並州北地。」趙詢徐徐說道。對于涼州地形,他也是清楚的。

交代完軍務之事後,趙詢又將目光轉向一個三旬上下的文士。此人面容清雋,略顯清瘦,下頜留著三濾長須。「成清明,你是幽州那邊的老人了,在我趙軍文官體系之中,也是佼佼者。今將你從幽州調來,擔任並州巡撫,也是政務司對你的認可。」

「雖然並州之地只有半數在我驍果軍之下,但,這里也是我們立刻恢復對地方的有效統治和善後處理之中。我驍果軍的行政之策,你也是極為熟通的。對于這里的政務,交與你,我很放心。」趙詢緩緩說道。

成清明,並州現任巡撫,也是並州文官之首腦。聞趙詢此話,當即恭敬一禮,道︰「屬下定不負主公希望,這並州之地,將是我趙軍的穩固後方。」

趙詢笑道︰「很好,政務之上的事情,交與你,我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但我還有一件事要交與你去辦。」

「請主上吩咐!」

「植樹造林!凡是並州北地百姓,都需要在各城之外,田野之外,尤其是那些略顯荒漠化之地,需要栽種一顆樹木。這,則是作為我驍果軍減免賦稅的條件之一。此外,我們俘虜的突厥人奴隸,在修繕官道、城池、水利工程之余,也需要統一栽種樹木。宣撫使方濟,此事你們有你們宣撫司監察。凡是砍伐樹木者,需要栽種,並保持活命樹木等同方可。無故砍伐幼苗者,一律嚴懲不貸。」趙詢沉聲說道,「我不希望若干年後,這北方之地,盡皆劃為荒漠。我不希望我們的後代,居住在沙漠之中。」

「主上仁義,屬下佩服!屬下定不負主公之意,此舉,乃仁義之舉!」成清明、方濟以及到任的文官官員齊齊感嘆不已。他們現在可是很清楚的明白了趙詢的意思,對于趙詢此舉的目的,自然也看的很清楚。

李塵風道︰「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源源不斷的將樹木往北栽種。能長草,就能長出那些樹木來。畢竟,樹木可不比那些糧食那麼嬌貴。我們也可以通過此舉,緩緩的將邊界往北挪移。」

這個想法,趙詢到沒有其他多余的想法。因為,趙詢可是很清楚,這土地荒漠化帶來的後果是什麼?他沒有忘記,這黃河流域泥土流矢的嚴重性。現如今,這並州北地的一些地域,已經出現了輕微的沙漠化,趙詢不能視而未見。現在開始治理,亦或者預防,那可比等到這徹底變成了沙漠再治理簡單多了。種植樹木,這不是很難的事情。

…………

晉陽城,太原府的治所,也是並州之地最大的城池,也是並州的首府之地。現如今,同樣是並州軍的大本營,並州大都督的行營駐扎之地。

大都督府,並州大都督司徒泰臉色鐵青的坐在主座之上,听著單膝跪地,向他稟報情況的小校說著讓他怒火上涌的情況。而大廳兩側,司徒文、司徒健等一些文武官員,都臉色深沉的听著中央士卒的回話,大都是眉頭微皺,略顯擔憂之色。

「我父王之意若何?此決定是誰做出的?我們這里的情況你報之與我父王沒有?」司徒泰狠狠一掌擊打在身邊的桌子上,冷聲喝問道。

「回稟大都督,我已經將這里的情報報之雍王殿下,並將大都督的詳細奏報上書給了雍王,雍王殿下也責令雍州大都督,也就是大王子殿下抽調雍州兵馬支援。大王子得令之後,已經開始從汜水關和虎牢關分別抽調五萬兵馬,合計十萬軍隊,準備北上並州支援……」

司徒泰冷聲打斷了派去雍州求援的小校的話,道︰「按照你這般說,我父王已經下令支援,而我那雍州大都督的大哥也準備出兵支援了?」

小校沉聲道︰「確實如此,屬下在雍州洛陽之時,已經看到了洛陽府庫和周邊的大倉準備運輸北上大軍的糧草了。」

「可是,他們的人在哪里?我求援至今,也有一個多月了。我並州之地和雍州接壤,為何到現在,雍州援兵還未抵達?我的好大哥,他真的願意派出援兵支援我嗎?要是及時派出人馬支援,我們怎麼能眼睜睜看著這並州北地被趙軍吞並,怎麼會眼睜睜看著並州北軍被趙軍擊敗?現如今並州北軍沒了,並州北地也沒了,我們直接和趙軍面對面了,看我們的援兵呢?現在完全沒有動靜了。李立!剛才你還說,洛陽方面讓我們再堅持三個月,那麼,這是為何?難道從雍州派出援兵至此,就需要四個月的功夫?」司徒泰臉色陰沉至極。

不僅是司徒泰,一邊的司徒文、司徒健等人臉色亦是很難看。要是按照這李立所言,負責雍州軍政大權的雍州大都督,也就是大王子殿下,那是根本不願意派出援兵支援的。先不說他們原本的擴充實力的計劃,但就是抵御趙軍的需要,那也是迫切需求援兵的。並州北地的局勢變化太快,並州北軍敗得太迅速,讓司徒泰等人根本來不及做出相應的準備,只能直接派出軍隊支援。而等待的援兵,卻遲遲不至,這讓司徒泰等人,很是擔心。因為,就並州大都督手中的並州軍不足以抵御並州北地現在的趙軍。

李立,也是被司徒健派出向雍州求援的使者,其也是司徒家的親信,為司徒雷所識得,故而才被派往洛陽求援。見司徒泰叱問,其連聲說道︰「回稟大都督,並非調動大軍困難,而是現如今無法調動。就在雍州大都督奉令調動援兵之時,虎牢關、汜水關之外的聯軍突然對兩關展開了猛烈的攻擊,其攻勢之猛,較之數月之前更甚。虎牢關之地,唐軍、兗州軍也就是山陽軍、徐州軍都加派了援兵,和齊軍一起,猛攻虎牢關,使得虎牢關一日數急。」

「而在汜水關,齊軍也從揚州、江州之地加派了援兵,開始反攻汜水關。因為汜水關被大都督縱火焚毀過……」說到這里,李立小心的看了一眼司徒泰,畢竟,這汜水關是司徒泰為了消滅齊軍所毀,將司徒泰臉色微微一沉,李立不由將心中準備說的一些話咽了下去,隨即接著說道,「故而,堅守較為困難,使得此處援兵更是不敢輕動。此外,慕容成還讓荊州之地的齊軍,北出宛城,攻擊弘農府之地,使得雍州之地,局勢突變,雍州之地的軍隊,更是不敢輕動。」

「雍王得知情況,還因此身體不佳。不過,雍王還是下令寧益大都督,東出交州,從南路給齊軍施加壓力。此外,又讓西涼大都督派出援兵,支援並州。因為涼州之地,已經抽調過一次老卒,所以,需要時間準備。故而,才讓大都督堅持三個月。這也是雍王的意思,屬下這里有雍王給大都督的親筆信函。」說著,李立將密封的信函拿出。

讓親衛接過信函,司徒泰沉聲說道︰「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吧!」說罷,直接拆開信函看了起來。內容和李立所言相同,無非就是將雍州之地的情況敘說了一遍。此外,就是讓他堅持三個月,盡量的拖延趙軍對並州北地的行動,聯合並州北軍抗擊趙軍。

對于上面的字跡,司徒泰還是知曉的,這確實是自己父親的筆跡。但司徒泰並沒有因為這,而心情變得更好。信函上面的策略,司徒泰早已經開始實施,但是,其情況變化之快,已經超乎自己以及洛陽的預料。不僅是他,就是洛陽方面,也沒想到並州北地會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就被趙軍攻陷了。這些所謂的應對之策,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現在並州北軍只剩下兩萬五千余人,被司徒泰放置在雲州府最南端,作為抵御趙軍的第一道防線,為此,並州軍也被陷進去三萬余人,進退不得。現如今,雲州府最南端之地,並州軍和趙軍已經開始小規模的交戰了,這也是司徒泰等人關心援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他們的計劃之中,現在應該是身處局外的,而不是直接進入對立交戰狀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