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693章 奪城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3-01-08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是形容個人的,但對于關乎整個城池百姓的大事,自然不會不出門。一時間里,那四城門周圍的布告上所言之內容,很快的時間就已經傳遍了城中百姓的耳中,不少膽大的百姓已經開始歡呼起來。

對于驍果軍,不少百姓,尤其是商人和那些與商人有過交流的百姓,都是知道的比較清楚的。再者,驍果軍轄地生活好,賦稅低,分田地等一系列好處,還是在天下各地都流傳的。所以,在這告示張貼之後,城中的百姓都是喜上眉梢,倒沒有多少懼怕之色。

城中的百姓們很快就發現了,原本巡視的並州北軍士卒現在一個也看不到了,城中那些大族的囂張家奴,現在也很少出現在人前了。不少大族豪紳的府宅之地,已經被這城中的驍果軍封門了,這讓那些對城中那些黑心的大族豪紳不滿的百姓,更是心中暗喜。

城東城西的兩處大營,以往這里早上都會進行點卯操練一番,雖然並州北軍欺軟怕硬,不敢和突厥人對戰,但並不是說並州北軍就不行了。曹剛麾下的並州北軍半數還是昔日和幽州都督李懷遠麾下的龍驤軍同出一源,只不過是上面的主帥和突厥人媾和,下面的士卒自然不敢有異議。

所以,每日的訓練,還是正常進行的,雖然效果和以往邊軍的龍驤軍不敢比,但依舊是每日訓練,聲傳半個城池,只是今天早上太陽都已經掛上半空了,營中卻依然靜靜的。好似昨夜所有的士兵都還在沉睡當中,偶爾出現一兩隊士兵,卻也都是穿著驍果軍士兵。

軍營之中當然不是沒有士卒了,只不過,在昨晚行動之後,兩處大營之中除了各三千驍果軍之外,還有一千並州北軍和一千五百余大族豪紳的私丁。驍果軍步軍都尉此時的忙著對城中的這些士卒進行整編。

對于驍果軍來說,並州北部諸地,已經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既然打了下來,那就不能不管不顧,對于這些不安定因素,驍果軍那絕對是快刀斬亂麻,先將之處理干淨。

並州北軍原本則是又龍驤衛和並州之地的府軍混編而成,是為並州北部之地的邊軍。至于戰斗力,那自然不用多言。但是,自從中原諸大勢力紛爭,司徒雷派遣司徒健前來並州之地接管並州軍權開始,這曹剛麾下的是早就和以前大不一樣了。

武將出身的曹剛很清楚自己能有如今地位的原因,手中有兵,他才是威震並州北部的鎮北將軍,要是沒兵,他什麼都不是。尤其是在這亂世,他比話雖都看的清楚。他親眼看到了驍果軍的一步步崛起,自然不甘心將手中的兵權交給司徒雷派遣的並州副都督司徒健。司徒健一時奈何不了曹剛,但是,也停止了糧草輜重和錢餉的供應,就是兵甲器具,也沒有再繼續往北提供了。

這一下算是給曹剛的打擊不小,但是,曹剛依舊不屈服,其將手中的兵馬整合一番之後,將那些朝廷派來的人全部清理掉,將自己的親信全部放在各部領軍之位,使得這十余萬將士變成了他的私兵。為了籌集糧草,為了供養大軍,他開始和突厥人進行各種貿易,沒有任何禁忌。

雖然曹剛通過這種手段養活了十余萬將士,但是,其治下的百姓可就是遭了殃。不知道多少百姓慘死在突厥人之手,多少人被突厥人擄掠而去,成為草原之上的奴隸和累累白骨。也因為此,不少士卒對曹剛心有不滿。因此,這收攏士卒的行動還是很好進行的。再加之驍果軍士卒的待遇非常不錯,這些降卒就更沒有什麼異議了。

所以,在兩日之後青年近衛軍第二鎮軍護衛著文官抵達之時,代州府很多地方已經徹底平穩下來,而他們需要做的不是穩固地方,而是負責分配田地,安置那些被驍果軍救回來的二十余萬百姓。

在解決了城中的守軍之後,還將城中經過訓練的青壯也統一哦一起,進行了一番整頓。當然,驍果軍不是需要這些青壯成為驍果軍士卒,而是不希望這些青壯在城中被人誘導,搞出什麼禍事來。

在解決完城中的安全問題之後,驍果軍步卒留下了五千守軍之後,帶著五千降卒,合計又是一萬五千大軍離開強陽縣,向南而去,準備對其他城池進行行動。

一夜之間,驍果軍兵分十余路,對整個代州府進行了突襲。不得不說,因為這里是並州北部,是和突厥人接壤,所以,曹剛並沒有在各縣留下太多的駐軍。當然,他也養不起那麼多的軍隊。雖然有青壯,但那都是在戰時守城才會用到。再加上以突厥人的身份出現,所以,代州府九縣十五城除了四座城池發現了異常之外,其余的盡皆被拿下。

除了代州府治所代州縣兩城因為守軍較多,是代州府大本營之外,其余兩城雖然發現異常,但還是在驍果軍大軍騙開城門的剎那間,強攻而下。可以說,整個代州府在一天之間就被驍果軍給拿下了。其中,突厥人是最大的立功者。這也是曹剛屈服在突厥人之下所付出的代價,否則,突厥人進城,守城士卒焉能連問都不敢問一聲?

代州府畢竟是一府之地嗎,雖然各縣守軍不多,但是,在這代州縣內,可是有著一萬余士卒的。這也是為了防止代州府出現問題,畢竟,曹剛再怎麼和突厥人走的近,他也是知道這代州府還是他的轄地的。

李塵風在決定展開行動之後,就知道代州府各地的實際情況。除了從突厥人俘虜之中詢問之外,驍果軍的探子也早就密布並州之地也是重要原因。所以,這代州縣兩城之地,李塵風親自帶了五千騎兵來取。當然,在其後,還有兩萬步卒。

代州縣兩城,相隔三十余里。代州城是代州府的治所,另一城寧山城則是代州府的糧草輜重重地,位于代州城南部。因為寧山城依山而建,城內並無太多的百姓,所以,這里只有三千守軍。因為在內線,平日又沒有人會輕易抵達,所以,倒也安穩無恙。

此次李塵風行動,前部的騎兵卻在這兩地收到了阻礙,城中的守軍根本不讓他們進城,反而詢問他們的軍隊主將名號和番號,甚至還要行動軍令。這樣,一下子就把冒充突厥大軍的驍果軍給難住了。很快,對方就察覺了異常,識破了陰影之地的假冒突厥大軍,並且發出警示,召集守軍守城。無奈,騎兵只好後撤。

第二日通過查問周圍的百姓,李塵風知道,城中守軍將軍是李守明,乃是負責代州府軍務的武賁郎將。此人出身龍驤軍,是個人才。也是因為他,才使得代州府各縣之地的訓練從未因為各種原因停息過。也是因為他,才使得各縣都多多少少有著經過訓練的青壯存在,是為守軍的後備兵馬。奈何,各縣的守軍軍官在曹剛的軍令之下,不敢得罪突厥人,致使諸縣一一陷落。

對于城外忽然有敵軍攻城,守城的李守明也是極為不解,不明白對方來自何地。隨後在看到對方解除突厥人偽裝之後,打出的旗幟才明白,對方則是東面的驍果軍。雖然他很佩服和敬重驍果軍,但是,並不代表他就願意向對方屈服。所以,李守明毫不猶豫的回絕了城外的勸降。當然,他也不清楚驍果軍現在的攻勢究竟如何,為何會出現在代州府境內?甚至是,他對其他諸縣的情況也不甚了解,因為,他們派出去的探子,皆被對方的騎兵給襲殺了。

五千騎兵沒有強行攻城,因為他們是騎兵,也因為他們手中沒有攻城器械。而步卒一時半會又抵達不了,所以,李塵風準備將城中的守軍給調出城來再行動。

城內的並州北軍沒有騎兵,不是他們沒有戰馬,而是他們養不起。斷絕了朝廷的供養之後,曹剛就將僅有的騎兵統一在自己的直轄之下,所以,這各地守城的守備軍隊,是沒有騎兵編制的。也因為此,城內守軍對城外的情況一無所知。可以說,雖然驍果軍沒有圍城,但是,他們已經斷絕了和外界的聯系。

驍果軍用騎兵斷去代州與外界的聯系,然後佯裝攻打南部的寧山城,由于城外都是驍果軍騎兵探騎,所以李守明根本就搞不清楚城外的驍果軍是不是真的去強攻寧山城了,而外界各縣是否已經查知這有驍果軍入境。

雖然加上青壯,城中守軍現在有著兩三萬之數,但是,在第三日,他也看到了城外萬余驍果軍的步卒。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守明終于坐不住了,雖然他有十足的信心守住代州城,但他卻對兵力較少的寧山城極為擔心。雖然寧山城易守難攻,但是,畢竟守軍太少。再加上和突厥人走得近之後,並州北軍的戰備也就松懈了下來。在寧山城,可是沒有青壯協助的,陣亡一人,那可是少一人的。

寧山城作為代州府的後勤重地,是一府之地的要害。並州北軍通過和突厥人貿易,獲得利潤,在從各地購買糧食,代州府的糧草,平日都是貯存在這里的。要是被攻陷了,代州府全境就完了,各縣的軍糧絕對不會超過撐一月所有。當然,他並不知曉代州府已經是全境陷落。之所以不將代州府的糧草輜重放置于此,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因為這里時常有突厥軍隊駐扎,不管是曹剛還是李守明,都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得來的糧草輜重,最後卻落入突厥人之手。

在第三日下午,代州城收到了寧山城守軍的求救信函,李守明這下再也沉靜不下來了,于是,其趁著城外驍果軍步軍不備,親帥五千士卒和五千青壯武裝的新卒,向南而去,準備支援寧山城。說起來,寧山城在一定程度上,要比代州城更重要。

在城中守軍出城之後,城外的驍果軍自然就得到了消息,隨後,就將之傳到了各部。在代州城和寧山城之間,距離代州城幾近二十里之處,有一山嶺,臥虎領。雖不險要,但卻是必經之路。在此,李塵風早就將那尚未出現的一萬步卒和五千騎兵安置在這里。至于寧山城,除了大肆的示威了一番之後,倒也沒有強行攻城。不過,震天雷的出現,也使得寧山城守軍軍官急匆匆向李守明求了援。

在李守明離城不久之後,城外的驍果軍頓時一改前態,不再是圍而不攻,而是進行了攻城。萬余大軍全軍而上,霎時間,整個代州城一片喊殺聲。與此同時,城中安置的些許探子和內應,也開始在城內鼓動氣來,響應城外的驍果軍大軍。

城內主帥離去,守軍調走半數,城中又到處都出現了問題,守軍士卒在驍果軍的喊殺聲和勸降聲之中,很快敗退下去。半個時辰之後,在付出了三千人傷亡的代價下,驍果軍拿下了代州府治所代州城。

夏日的白天很長,十余里的路途,在急速心覺得情況下,很快就走過去了。因為關心寧山城的情況,李守明倒也顧不得其他。但幾乎就在他領軍到達臥虎領山下之時,李守明的前軍剛到山腳,前方突然一陣煙塵繚繞,地面微微顫動,李守明頓時腦子一清,隨即臉色一白。他是軍中出身,一听聲音就知道不好,「敵襲!盾陣御敵,快!」

盡管李守明反應機敏,但是行進之中的的大軍哪能這麼快列陣。如果皆是精銳老兵,百戰之兵還成,但這里的萬人軍隊,其中半數是士卒半數是青壯。就算士卒之中,也只有半數能算的上是老卒,其余的,不過是從原府軍之中整編而來。自從曹剛和突厥人媾和之後,這些士卒少有血戰經歷。面對如此情況,大軍當即就有些混亂轟而混亂,延緩了盾陣的組成。

「騎兵!該死,他們不在寧山城!」看到對方最前面的是騎兵,李守明暗罵一聲,但此刻,他的麾下,也不過是勉強在前方組成一道防御陣而已,但對方卻已經殺了過來。

五千騎兵是為先鋒,就好似一道離弦的箭,又好似山呼海嘯般的巨浪金重重的拍擊在岸邊。砰的一聲,騎兵前方手中的長槍如同犀利的閃電,在半空中劃小過一道殘影,將幾面厚木牛皮盾幾乎瞬間一分二半,連帶著幾個巨盾的士兵胳膊上也被鋒利的長槍劃出一道幾寸長的口子。鮮血滴答滴答的留下,不過那幾個士兵還沒來得及叫喊,下一刻他們的眼楮猛地凸起,啊的一聲被洶涌而來的騎兵洪流卷入其中。

李守明的麾下都是步卒,在經過半晌的長途新軍,早已經疲憊不堪,焉能是這以逸待勞的騎兵的對手?再加上沒有重甲步兵,而輕甲步兵在面對洶涌的騎兵沖鋒,連陣型都沒有列好的情況下,根本就無法阻擋騎兵的沖擊,瞬間轟兩個匆忙建立起來的防線就被撕裂。

李守明只能咬牙帶領手下士卒迎戰,不過在對方兩側各殺出五千步卒之後,他手中的一萬士卒此刻顯得那般渺小之。李守明果然不愧是昔日邊軍龍驤軍出身,武藝確實不凡,一連斬殺數名驍果軍騎兵。但是,在接二連三的圍攻之下,在箭矢的突襲之下,他還是身受重傷,癱軟的到在馬背之上,被親衛護衛著後撤。

驍果軍大軍就好像似下山猛虎,所向無敵,尤其是李守明受傷後撤之後,並州北軍一下子就沒了士氣。雖然並州北軍多次在軍官和喝令之下,在後面繼續組建防線,在都在驍果軍鐵騎之下,就好似一把鋒利的刀子般被撕裂,一道道動搖的防線金被打垮。一開始就措手不及的並州北軍面對士氣大勝的驍果軍逐漸的陷入下風,被打的沒有還手之力。

「反擊!不要跑,給我結陣,結陣!」李守明身上插著數支箭矢,胳膊和肩部分別被刺了一槍,但他還是厲聲的嘶吼著。此刻的他,雙眼通紅,直喘粗氣。眼前的局勢,可不是他想要的。這一萬將士,竟然眼睜睜在他眼前被驍果軍圍殺,他怎麼能甘心……

「將軍,我們撤吧,現在看來,我們是中計了。不管寧山城有沒有被驍果軍拿下,我們都不能再繼續打下去了。一萬將士,現在連半數都沒有了。將軍,如果你不回到代州城,那麼,我們將什麼都沒有了。」李守明還準備繼續組織麾下士卒反擊,但身邊的軍官都急聲勸阻。

李守明看著眼前已經敗相顯現的情況,心中嘆了一聲轟道︰「撤,能撤多少是多少!我們回到代州城,等待各地援兵抵達。他日,定要這一支進入我並州境內的驍果軍賊子好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