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687章 草原之戰1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3-01-01

見凌霄三人沒有其他意思,司徒雷沉聲說道︰「那就這般定下吧,隨後傳來各個王子,讓他們做好交接準備,每個王子之能攜帶五千人的衛隊赴任。此外,各地的錢糧賦稅和政務,則有中樞直轄,他們不得干涉。軍隊所需糧草物資和兵甲器具,也要上報與我,才能給予撥付。讓他們接令之後,立刻將手中事務交與他人,折返洛陽面見本王。」

听了司徒雷這話,林世文三人才微微松了一口氣。他們三人,最怕的就是司徒雷將各州的一切,全部交給了各個王子,那才是最嚴重的事情。

三人離去之後,司徒雷坐在書房之內,低聲自語道︰「唉……幾個小子,沒有一個能讓我放心的。要是宣武帝還沒死,我直接選擇其一為王世子。但是,現在我雍軍勢力面臨天下諸侯討伐,地方不穩,不能為了讓你們從地方上縮回。否則,彈壓不住那些心思不軌之徒。希望你們幾個小子能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真的學點東西,漲漲見識。否則,就算將司徒家交給你們,那又能如何呢?」

接到軍令的四個王子,絲毫不敢耽擱,就算心中有什麼想法,也只能埋在心中。都將手中的事務交接之後,前往洛陽面見司徒雷,傾听司徒雷的訓示。

隨後,司徒雷就將自己的決定傳達了下去,通告了雍軍勢力,並讓所有文武官員停止議論王世子之事。至此,才將蔓延了一個多月,聲勢越來越大的王世子之事,緩緩的給壓了下去。

不過,就算這般安排了,但議論的人絲毫不再少數。唯一不同的是,他們不再繼續向司徒雷上書了。畢竟,司徒雷已經嚴令禁止上奏。不少雍王勢力之人,都認為司徒雷這般的做法是取禍之道。四個兒子,各個手握大權,日後如何讓其在一日號令四方呢?尤其是現在司徒雷的身體還不行,這要是有個什麼意外,雍王勢力可真的被拆散了。

當然,也有人認為現在這種做法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無他,因為宣武帝之死,司徒雷背上弒君篡位之名。外部是天下諸侯討伐,內部也有些不穩。如果不讓這些司徒雷的嫡親去處理,不好好震懾地方,地方之上,遲早會出現問題。

利與弊,各有說法。但在雍王勢力範圍內,文武官員也逐步開始分化,形成一個個勢力派別,也就是結黨。這種事情是免不了的,支持大王子的自然會和支持大王子的文武官員走在一起,支持四王子也就會和支持四王子的官員走在一起。他們以前是為了雍王司徒雷效力。現在麼,他們效力的重心開始偏移,慢慢轉向各自支持的王子。

這種事情,不是他們想與不想,而是不能不去這般做。要是不為自己支持的王子效力,他們如何被王子接受,如何被其他官員接納?

不管雍王勢力如何變化,齊軍、驍果軍以及各個諸侯和一些有志之士听聞這個消息之後,都各有想法。不過,大多數都是對司徒雷的嘆息。

其中慕容成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不由大喜。同時還嚴令麾下士卒加強訓練,他日,必將重新攻伐雍州。

不過,不管雍王勢力境內如何變化,趙詢和進入突厥草原的一南一北兩路大軍算是無暇顧及了。因為一開始驍果軍四鎮鎮兵的行動緩慢,且守得嚴密。所以,突厥大軍就放棄對驍果軍的騷擾,進而開始進入並州之地,劫掠百姓,搶奪財務和糧食。用突厥薛捏可汗的話說,驍果軍殺我的人,搶我的牲畜。那麼,我就去殺並州的漢人,搶奪他們的財物和糧食。于是乎,幾近二十余萬部落聯軍,進入並州之地活動。這,是東部突厥部落的聯軍。

突厥部落還沒有形成極強的中央統治,還是以一個個部落為主。當然,部落可汗對各個部落有著不小的統轄之權。突厥人起源于西海之東,屬于白種人和黃白混血種人,普遍身材高大,善于騎射,他們逐漸向東遷徙,最後擊敗柔然,成為漠北草原的主人。

因為突厥諸部,一部分重心在東,一部分在西和西南。所以,這突厥部落東部諸部對大燕的威脅是最大的。其實,最早之時,西部突厥對大燕的野心也不小。東西還在一起,但是,在大燕強盛之時,曾大破突厥部落,並將之一分為二,立下兩個部落可汗,封以正統名號。如此,二者彼此不相服。時間流逝,二可汗的後代,也逐步形成了兩大突厥勢力。

在數年前,這突厥人就發現大燕開始衰弱下來,逐步進入並州之地騷擾大燕邊界。隨著大燕諸侯內斗,突厥人越發的囂張。現如今,並州北部的長城,已經成為突厥人活動的範圍,根本不復大燕守軍抗敵之地。

現在,因為鎮北將軍曹剛和突厥人的苟合,使得突厥人的軍隊哨探,甚至可以殺到太原府晉陽之地。使得並州百姓,苦不堪言。

並州北部,雲州府定襄以北。

在定襄西北三百里之外,驍果軍四鎮大軍匯聚在了一起。步騎結合,加上輜重隊、民夫,合計近二十萬余人。這還是因為源源不斷的有青壯和輜重隊將戰利品運往後方的緣故,否則,人數會更多。

帥帳之中,四鎮鎮軍將軍和佐將都齊聚一堂,商議這軍情大事。在大帳四角,各有數個火油燈將整個大帳照耀的通明一片。不錯,現在真是半夜時分。這驍果軍四鎮大軍,也不過是天色剛暗之時,抵達這里,匯合在一起。

在趙詢行動之時,趙詢就已經給這南面大軍傳令。這南線戰事,則有第一鎮鎮軍將軍李塵風負責,統帥所有士卒,與突厥大軍一戰。

「諸位,情況已經很清楚了,在定襄北部之地,突厥幾近十五萬士卒押送著大概有二十五萬的並州百姓,以及從並州搶奪的財物和牲畜、糧食等。我們的任務,自然不用說,那就是將這些百姓救回來,將這些突厥人盡可能的多留下一些。」

「此次大戰將會十分的辛苦,所以,輜重隊和青壯們,都將全副武裝,在兵力之上,我們或許對于地方。但是,對方幾乎都是騎兵,而我們則是騎兵和步兵結合。所以,在一些方面之上,我們還是處于弱勢的。但是,我們絕不怕犧牲。」

「當然,我們的優勢更多。一來,我們這般急速奔至這里,日夜兼程,這是突厥軍隊沒有想到的。二來,我們的輜重隊和青壯,其實也是士卒,雖然是預備兵,但是,他們也是在前面一個多月之中,參與了和突厥部落作戰的士卒,現在,已經成長為真正的戰士了。這,卻是突厥軍絲毫不知的事情。」

「其三,他們此番從並州搶奪了不少的漢人人口、漢人的財物和糧食,此刻,戰心並不是很大。最後,我們在武器之上,有絕對的優勢,尤其是震天雷的存在。那將是敵人的噩夢,此次作戰,震天雷任意使用,盡可能的多留下一些突厥混蛋。這不僅關乎吃飯大戰的結果,不僅關乎為並州百姓報仇的原因,更關乎主公的大事。」李懷遠指著懸掛的地圖,狠狠的在一處劃了一個圓圈,冷聲說道。

「因為我們的騎兵並不多,哪怕是從繳獲的突厥人戰馬之中補充,但騎兵士卒還是欠缺。到現在為止,也不過是五萬騎兵。所以,此次騎兵並不會成為和敵軍硬戰的準備。他們的任務更重要的是釋放震天雷,將敵軍的沖陣給打散,讓他們四散而開。接下來,那就是步軍的行動了。」

「二十萬將士,十五萬出戰,兩萬守衛大營,看好糧草輜重。剩余的三萬人,則負責安置被這些突厥人抓獲押送的百姓,讓他們有序的按照我們的要求,避開戰場。斥候已經將騎兵傳了回來,我們與敵軍相距不遠。所以,天色一亮,我們就大軍出擊,和這突厥人大軍決一死戰。此番,不僅要要正面將突厥人大軍擊敗,還要讓他們以後見了我們都退避三舍。再加上主公在北面的行動,想來,這突厥部落,在一定時間里,那是不敢輕易的挑釁我們的。」

「好了,都下去準備,五更造飯,讓士卒們做好一切準備。」最後,李塵風沉聲說道。此番大戰,也是李塵風經歷的最大的戰斗,不能不讓他趕到心潮澎湃。當然,更重要的是,此次大戰,是與外族大規模交戰。

由于驍果軍士卒早就明白自己此番的使命,也清楚突厥人在並州的所作所為,所以,和突厥人大軍交戰,不管是鎮兵還是輜重隊、青壯,都沒有一絲絲的慌亂之色。而得到軍令的驍果軍士卒,則當即連夜便開始準備了,所有人都知道天明之後將有大戰,所以,雖然整個大營都顯得有些忙碌,但一切卻又顯得井然有序。

吃完一頓豐盛的戰前大餐,不僅管飽,還有肉。集合鼓聲敲響,鼓聲驚天動地,長號齊鳴,嗚咽低沉的號聲響徹草原,二十萬驍果軍軍,不管是鎮兵還是穿上甲冑,拿起武器的青壯,都以各部為單位,一一列隊。

點將台上,三個鎮軍將軍,十二個佐將齊聚一起,等待中央之地李塵風的軍令。李塵風身著銀色金甲,手握腰間長劍,沉聲說道︰「按照既定計劃,大軍準備出發。」

「咚!咚!咚!」出戰的巨鼓聲敲響,百余長號一齊吹響,「嗚……」一隊隊騎兵和步兵列隊出發,戰馬如洪水、刀槍如鐵林,清晨的陽光照在驍果軍的板甲上,映出森森冷光。

十五萬驍果軍大軍浩浩蕩蕩向西面草原開去,旌旗遮天蔽日,在中軍上空,就像紅色海浪向著西面席卷而去,其中,有四個紅色尖角,處于最前方,殺氣騰騰……

前方數里之外,是不是有士卒大喊︰「左前方,突厥探子!第一隊,上……」。隨即,就會看到一隊突厥士兵在數里外出現,遠遠地查看他們情況,緊接著,就會從驍果軍前鋒斥候指著,殺出幾十人的騎兵隊伍,向著對方沖去。

…………

此時,在五十里外,十余萬突厥大軍也同樣在行軍,這連綿一二十里的隊伍,除了突厥騎兵之外,更多的則是被押送的漢人百姓,其中,大多都是年輕女子,還有少部分年輕的男子。除此之外,還有十余萬身上馱滿東西的戰馬。不得不說,為了攜帶從並州搶獲的東西,這突厥大軍將自己的預備戰馬都當成馱馬用了。

「報……啟稟諸位大王,東部五十里之外,有漢人大軍殺至。」一聲急報,將正在隊伍中央,不停指著被押送的一些漢人女子調笑的數個部落首領驚醒。

「你說什麼?再說一遍?」其中一人頓時急聲說道。

「啟稟諸位大王,東部五十里之外,有漢人大軍殺至。看其旗號,應該是驍果軍軍隊。諸位大王,我們當提早做好迎戰準備。」斥候急聲說道。

「胡說八道!驍果軍的隊伍應該還在二百里之外,怎麼可能突然出現在五十里之外呢?你究竟看清楚了沒有,混蛋!」一個部落首領狠狠的一鞭子抽了下去,將斥候隊長的臉上抽出一道血痕來。

「報……啟稟大王,東四十五里外……」霎時間,接二連三的情報從東面傳來,而且各個部落的斥候都有。

「不好,立刻整軍,整軍。阿史那度大人,薛捏可汗可是將押送這漢人奴隸的重責交與你,此戰,就有阿史那度大人指揮,我等,只讓全部听命。」一個小部落首領急聲說道。

阿史那度是薛捏可汗的親信,此次負責將兩個月的收獲押送回後方。他這個小部落首領,不想一會成為其他人的炮灰,此刻就只能緊緊跟著阿史那度的腳步。

「傳令下去,大軍集結,就在此準備迎戰。我倒要看看,進入草原的十萬驍果軍,究竟有和能耐。他們不過就是突襲了我突厥部落的一些沒有勇士守衛的小部落而已,還真以為自己有能力和我突厥勇士一戰了。」阿史那度也不含糊,直接結果指揮大權,對七個部落首領下達的軍令。

七個部落首領絲毫不敢大意,直接應命而去,先前的調笑之聲,似乎從未出現過。現在阿史那度軍令一出,這些部落首領,立馬乖得和老鼠見了貓一般。

達阿史那度是薛捏可汗的親信,及得薛捏可汗的信任。今年約四十余歲,藍目闊臉,身材魁梧。此人心狠手辣,且從不顧及對方的身份。同時,他又像狼一樣狡猾。如果平時嬉鬧也就罷了,要是在大事之上和他開玩笑,你鐵定死的很慘。其中有三個部落首領都是死在阿史那度之手,這三個部落最後也被薛捏可汗直接吞並。因此,此次阿史那度軍令一下,各個部落首領都不敢含糊。

「阿史那度大人,士卒全部迎戰,那這些漢人奴隸和這些戰利品……」

阿史那度沉聲道︰「無妨,只要我們戰勝了這十萬驍果軍,這些人還能翻天不成?誰要是膽敢逃跑,事後,就當給士卒們增添一點樂子。」說著,臉上殘忍一笑。

詢問的萬夫長也就不再說話,則個阿史那度手段可是殘忍著呢,被他虐待致死的人,可是不在少數。再說了,正如阿史那度所言。在這荒無人煙的草原上,這些奴隸怎麼能逃的出去呢?

在阿史那度的軍令之下,突厥人的軍隊開始緩緩集結,他們在漢人奴隸和那些馱運著物資的戰馬偏北的前方位置列陣,準備迎戰奔襲而來的驍果軍。

雖然阿史那度話語很坦然,渾然沒有將這驍果軍放在眼中。但是,其心中並並不是這般想。二百里之外,分部在南北相隔百余里距離的十萬軍隊,一夜之間就出現在了自己眼前五十里之處,這不能不讓他趕到驚訝。要是己方這般速度,他倒也不怎麼驚訝,可問題是,對方大部分都是步軍,而非騎兵。再者,對方還有大批的民夫青壯隨行,絕非簡簡單單就能抵達的。可是,在自己斥候還沒回來稟報之前,對方已經出現在自己眼前,這就說明,對方早有謀劃,而自己派出去的幾十余支斥候隊伍,只怕全部陣亡了。

這驍果軍是不識時務的人嗎?不是。對于驍果軍,他雖然知道的不多,但是,從漢人口中可是听到其和其主將趙詢的傳聞不少。能搞定契丹人,收復靺鞨人,能簡單的了嗎?對方此次而來,會沒有準備?

在從斥候口中得知對方十余萬大軍直奔自己這里而來之時,阿史那度就知道,這驍果軍沖的就是自己這十余萬勇士,沖的就是這身後的漢人奴隸和戰利品。所以,他心中一面暗罵斥候的無能,一面又派出斥候詳細查察對面的情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