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658章 兗州雄主現7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2-12-17

「是嗎?府外的守衛都被撤換了?」徐階臉色微微一變,低聲說道。

「都督大人,屬下猜測……猜測,是左軍將軍楊道龍所為。因為屬下听人稟報,這個楊道龍府內,有山陽軍的進出過。屬下建議,我們當立刻離開臨時都督府,進入親衛營大營之中,隨後前往城外的右軍大營。右軍將軍劉志超劉將軍,乃是都督的學生,當不會背棄都督大人。」徐楓急聲說道。他是徐階的親衛營校尉,也是徐階的族佷子。真要是徐階被處死,他也好不到哪里去。

徐階苦笑一聲,道︰「晚了,右軍在前日就已經調到南面防衛武衛軍去了。現在,只怕已經抵達浚儀之地了。」

「什麼?調走了?怎麼可能?小黃和浚儀兩地,不是有八千大軍守衛嗎,再說了,現在的武衛軍,上次已經損失慘重,現在當不會再對我們動手才是。」許楓大吃一驚。

徐階恨聲道︰「是不會,但是,在三日之前,前線發來急報,言封丘之地的武衛軍,又有了新的舉動。浚儀之地的守軍擔心武衛軍趁火打劫,故而求援,所以,在和諸將商議之後,則有右軍南下支援。」

許楓臉色發苦,道︰「看來,這也是楊道龍所設計了。」

徐階點了點頭,道;「沒錯,應該是他們所設計。現在你明白了吧,如今的兗州府軍已經不是昔日的兗州府軍了。我已經對他們沒有用掌控力了。就連前線的守軍,都能慌造軍情來欺騙我,你認為我還能翻身嗎?許楓,帶著你的家人,離去吧。」

許楓臉色微微一變,道︰「叔父,可是你……佷子不能就這般離去。城內有親衛營士卒一千人,府中有三百人。只要我們出了府,我就不信,他楊道龍敢眾目睽睽之下對都督大人下手。他也不怕日後會被山陽軍責怪?想要投靠山陽軍,現在太早了,簡直是痴心妄想。」

徐階搖了搖頭,道︰「楓兒,你還是不明白。如果我隨你一起出府,楊道龍會以你挾持都督為名,對你們趕盡殺絕,而我,也會死于其中,當然,是你們所為,而不是他。要知道,我的存在與否,山陽軍並不看重。或許,山陽軍更希望我死去。你听我的,離開這里。帶上你的家人離開,日後莫要再參與進來了。」

許楓急聲道︰「不行,要走一起走,楓兒知曉有叔父供養,安能棄叔父而走?我這就給叔父換上衣服,裝作我的親衛,離開這里。就算是以後為民,也要活下去。」

徐階拉住了準備起身準備的許楓,道︰「楓兒,你听我說。我是不能離去的,不管是城中想要投降的府軍軍官,還是山陽軍的人,他們都不能讓我悄無聲息的離去。除非是死,不過,叔父身為一州都督,焉能被人所擒拿。」說著,徐階的嘴角流下一抹紅中帶著黑色的血跡。

「叔父,你怎麼了?」許楓驚懼的喊道。

「楓兒,你听我說。」徐階頓了頓身形,強免提起精神,拉住許楓的胳膊,有些艱難的說道,「誰都可以走,但是我不行,再說了,我已經老了,不想在東奔西跑了。我是一州之都督,山陽軍要替我而立,我是不能繼續存在的,否則,就會給山陽軍帶來隱患,所以,他們是不會看著我離去的。你帶上你的家眷,里去吧。至于府中,你不要理會,任由其原樣即可,切不可打草驚蛇,讓人懷疑。還有,不要擔心這些士卒,告訴他們,府門被破之時,投降即可。去吧。」徐階沉聲說道,聲音漸漸低沉。

「我徐氏一族,本來就人丁不旺。楓兒,帶上你自己的家眷,好好活著。你要記住,能走就走,就算不能,就順勢歸降山陽軍吧。以後再找適當的機會離去,找一處普通的地方,安穩的種田。切莫再有什麼其它的想法了,這山陽軍和驍果軍,關系不菲。山陽軍主將,極難應對。一切小心!」徐階急聲說道,「將我送回內宅,躺在床上休息去吧。說著,沒了聲息,而許楓則感覺著叔父的手漸漸無力,身體漸漸冰涼。

…………

「什麼?徐階死了?怎麼回事?什麼時候的事情?」正在府中處理準備交接的事務之時,听到部下的稟報,心中大驚。

「據大夫所言,身亡時間應該是在昨日下午。其是自殺而死,應該是知道我們的行動哦吧。」部下軍官沉聲說道。

「死了?怎麼會死了?去,立刻將這消息報之與山陽軍的人,詢問一下,接下來當如何應對。」楊道龍眉頭緊鎖,沉聲說道。自從山陽軍攻佔濟陰府和宋州府之後,盧州府的兗州府軍就雲集在襄邑,將本部設立在這里。現如今,兗州府軍尚存兩萬三千余人,在前線之地,有八千人,各部縣兵自然不在正兵序列。而襄邑之地,就匯聚了一萬五千人。這一萬五千人被徐階分為左中右三軍,一軍五千人。

在部下士卒的意願下,在其看到了山陽軍的強橫之下,楊道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什麼。尤其是在從身為致果校尉的妹婿口中得知,大批的山陽軍探子開始和中低層軍官聯系之後,楊道龍更是心頭亂跳。他知道,這也就意味著他的性命就在這些中低層的軍官手中。要是山陽軍發動舉事,那麼,他就很危險。當即,他就通過妹婿向山陽軍的人發出邀請,表示自己願意歸附。

隨後,山陽軍的探子就和其進行商議。對此,楊道龍沒有提出一絲一毫的條件。不是他不想提,而是他沒有資格提。因為,他下面的軍官都和山陽軍的探子有過聯系,可以說,整個左軍之中,都有被山陽軍接納的準備,或者說,整軍都準備投降山陽軍。至于他這個領軍將軍,可有可無。

在山陽軍探子的示意下,其先是將徐階的鐵桿親信,難以拉攏,且控制軍隊較為嚴格的右軍給調出了襄邑,派往了浚儀之地。隨後,又派人替換了都督府守衛,將都督府圍得水泄不通。

在看到中軍沒有任何反應之後,楊道龍就明白,中軍的五千人,只怕也被山陽軍勸降了。現如今,他已經沒有其他的打算了,在山陽軍探子表示,山陽軍不會沒收其財產之後,他已經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十二月十日,兗州府軍之主,幽州都督徐階,自殺與都督府。一個在兗州之地攪動風雲一年之久的梟雄,就此隕落。當然,一個人的隕落,自然伴隨著另一個梟雄的崛起。而頂替徐階的,則是山陽軍之主,李豐。一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現如今,也成了兗州之地最強大的勢力主。

在得到徐階自殺的消息之後,兗州府軍的左軍、中軍全部打出旗號,願意接受山陽軍的接管,向山陽軍投降。隨後,山陽軍直接從臨城出發,接管了盧州府最北端的襄邑和東昏兩地。並向中部的小黃和浚儀發出令信,則其改旗易幟,向山陽軍投降,等待改變,受山陽軍待遇。

對于盧州府之地,山陽軍抵達之後,就開始發放糧食和冬衣,讓百姓過冬,並同時讓在盧州府征召的新兵,領取三月餉銀之後,退伍歸家。一萬余人的兗州府軍,直接變成個七千余人。隨後就被融入山陽軍之中。

在盧州府,山陽軍的政策實施的很快。當然不是地方大族和豪紳的配合,而是為了安撫百姓,山陽軍直接用橫刀說話。分配田地、減免賦稅,釋放牢獄之中無辜或者被冤枉的犯人,施恩與盧州府的百姓。頓時,盧州府的百姓對山陽軍的擁護超過了宋州府和濟陰府。要知道,這盧州府可是四戰之地,受到的摧殘可不小。現在被山陽軍這新政一出,別的不說,就是免除三年賦稅,兩年商稅和分配田地,就讓這些百姓和商人們歡呼了。當然,和其他諸府一樣,田地數額超過一定界限之後,還是要交稅的,超的越多,交的越多。

也就是說,如果一人之田地,超過三十畝,一家之田地,超出三百畝者。則超出部分,在五十畝之內需要繳納一成,五十畝至百畝之中,除開五十畝之內的一城之外,其余的部分需要繳納一成五。以此類推,越多交的越多。如此,則限制大族富紳的田地數量。此外,還限制一家的人口數量。趙詢不希望養成大家族,一家數百人口的大族。迫使其大規模的分家,異地而處,形成小家族,數代之後,就是同姓關系。當然,這只不過是大災之後的臨時制度,在以後,自然會有更復雜,更嚴格的制度。這些,在驍果軍已經有詳細的劃分。

十二月十五日,小黃和浚儀的一萬三千士卒降服,和先前一樣,讓盧州府的士卒領取三月餉銀和糧食,回家務農和與親人團聚。除此之外,不願意繼續為兵的人,也會放其回家。最後,得到降卒六千余人。

至此,徐階轄地的所有地盤,都被山陽軍接管。而山陽軍正式頂替徐階,成為兗州之地的霸主。接下來,山陽軍需要處理的則是各個諸侯的態勢。

對于徐州軍的使者,趙詢直接回復,年前不與商談此事,一切外部事物,年後處理。不僅是徐州軍的使者,就是其他派往祁縣的使者,都得到了這樣的回復。也就是說,現在的山陽軍,正在忙于處理內部事務,你們這些諸侯,等來年再說吧。

但是,就在諸方勢力以為山陽軍不會有什麼事情之時,山陽軍卻偏偏行動了。再收降了一萬五千余降卒之後,右衛軍已經達到了六萬的編制。除開其中要逐步放到各地的縣兵萬人之外,還有五萬余人。其中,兩萬余士卒在濟陰府境內清剿盜匪義軍,並開始清除塢堡勢力和宗族勢力。這兩萬余人,趙詢會從中選取一萬五千人。因為,這兩萬人都是隨著唐斌在濟陰府西部實戰了大半月之久,可謂都是不錯的人手。那麼,盧州府的三萬人,趙詢只需要一萬人即可,再加上五千余補充前衛軍的士卒外,尚有半數是不需要的。

如何選,那就以實戰來做出判斷。十二月十八日,山陽軍對封丘、平丘和長垣三縣實施突襲。其中,平丘和長垣兩縣一戰而下,被山陽軍收復。封丘之地,雙方各自匯聚兩萬余人,進行大戰。

祁縣,對于武衛軍的使者的責問,風子鳴只回復道,這里是我山陽軍的轄地,不退去,就打。而徐州軍使者,則是大加鼓勵,贊同山陽軍的意思。至于唐軍使者,對于山陽軍和武衛軍先開戰,自然是喜上眉梢。如此,也就意味著山陽軍不會輕易的對北線的唐軍動手。

面對三方的一致逼問,武衛軍使者知道,除了山陽軍需要這三縣之地,恢復盧州府的統治之外,其余兩方,都是巴不得山陽軍和武衛軍大戰不休。

最後,風子鳴單獨對武衛軍使者說道︰「我軍並不是真的想和你武衛軍對著干。但是,為了顯示我山陽軍頂替徐階,能比徐階做的更好,那自然需要一項功績來。而盧州府被你們佔據的三縣之地,就是我們最好的功績。如果你們將軍還要和我山陽軍一戰。那麼,我豐維縣的一衛大軍,合計兩萬五千人,就會揮軍南下了。到時候,誰勝誰敗,你我心里清楚。」

在得到使者的回復,而且又得知,在封丘之地,雙方只是僵持,成為的山陽軍並沒有急著攻城之後,武衛軍主將徐東明最終決議放棄這封丘一地,將其讓與山陽軍,以修好兩軍關系。

十二月二十五日,山陽軍奪回被武衛軍佔據的盧州府境內三縣之地,使其正式納入山陽軍管轄範圍。也是因為武衛軍的後撤,使得山陽軍境內的百姓和周圍的諸侯,都認識到,一個梟雄又在兗州之地崛起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