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620章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巡視完山陽府諸縣,趙詢等人又來到了博平縣。博平縣是山陽府北方防線,是抵御唐軍南下入侵的第一道關卡。除了博平城之外,趙詢還在博平城兩側各修築兩個塢堡,與博平城遙相呼應。

修築塢堡之事,行動還是很快的。畢竟,無論是誰都清楚,要是讓唐軍殺過來,博平之地,誰也逃不了好。

看著博平城外那男女老少們,全都拿著鋤頭,挑著簸箕、籮筐,在周圍挖土挑土,築牆,建塢堡。使得趙詢都有些直接讓人去北方運輸水泥而來的想法了。現在修築城牆大多都是是在城牆內部砌好泥土之後外面才用青磚或巨石包裹起來,當然了,城牆全部都用巨石或青磚砌起來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那需要的代價太大,除了一些重城之外,一般地方負擔不起。但要是用水泥混合碎石修築,可要快了很多,還無需防備雨水浸泡。當然,以趙詢現在手中水泥的品質,修築出來的城牆,不一定比原來的要堅固多少,但,畢竟要快許多。

只可惜,這種想法,也只是心中想想罷了,為了這兩個塢堡而特意運輸水泥?不劃算。不說趙詢現在還不能直接暴露山陽軍和驍果軍的關系,就是北面治河,也需要大量的水泥。自然不可能為了小小的塢堡而刻意弄水泥而來。

所以,趙詢就將注意力放在了周邊的村野田地之間。因為唐軍的數月圍攻聊城、博平兩地,並奪去了聊城之地,使得博平周圍村鎮毀壞一空。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恢復地方生產。

策馬與鄉鎮小道而行,趙詢觀看了博平城外土地的狀況。其實這些土地土質都算不錯,只是由于水利年久失修,灌溉不便,再加上因為戰亂,而使得當地的百姓都紛紛逃入城中,一下子使得田間都荒蕪了起來。當然,其中也和不少田地都被大族圈佔有關。這些大族圈佔田地,寧可讓他荒蕪著,也不願交給百姓。此外,也與最近幾年天下大旱有關,干旱少雨,農事全賴灌溉,有水之處為沃壤,無水之處便為荒漠,對灌溉系統的依賴性極大。

其實這博平周圍並非沒有河流,大河沒有,小河不少。畢竟,人所居住之地,都是需要水源的。所以這田地周邊數里,數十里之遙的地方,多有河流經過。只是因為戰亂之顧,這里的水利年久失修,使得各處田地除了靠近河流之外,周圍土地無水可灌溉,以至于使得原來的良田變成了荒地。

趙詢現在就在距離博平城東三十里外的紫林鎮,當然,昔日這里應該是一個大鎮,但如今,只怕只能算是一個村落。而這周圍的田地也荒蕪了不少,不過,因為新政的緣故,不少田地都有了自己的主人,這些主人們也開始忙碌自己的田地。

沿著道路緩緩前行,還可以看到原本修築的用于灌溉農田的渠溝的痕跡,只是現在這些渠溝都已經被廢棄,只剩下一道道依稀可見的模樣。

看著這些荒廢的土地,陪同趙詢一起巡視博平周圍情況的博平縣令衛忠有些心疼的說道︰「兩位大人,這些地昔日可都是上好的良田啊,現在都城這樣了。就這麼荒廢實在是可惜了,要是能把河水引入此地,就能把這數千畝荒地變成良田!」

看著一旁痛心疾首的衛忠,趙詢有些側目,畢竟這衛忠也是大族出身,其會為這些田地趕到可惜?

似乎明白趙詢目光之中蘊含的意思,衛忠沉聲道︰「將軍,雖然下官是大族出身,但昔日也是依靠田地生活。不管是為了百姓還是為了自己,我也不希望這些田地變成荒蕪。昔日我衛家也在北方石柱鎮挖過多出深井,供佃戶灌溉之用。只可惜,最終相應者寥寥無幾,最後又因為唐軍襲來,而使得那里徹底被放棄。」

「如果兩位大人要組織人手,統一行動,下官雙手贊同。現如今北面也有流民入境,到時可以讓他們以此養家。此外,如果這些田地變為良田,我博平縣的收入也就高了,也不用現在這般,日子過得苦巴巴,還等著山陽府的撥糧。」

趙詢輕嘆了口氣,那種可供灌田的磚石深井和供灌溉用的水利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人家便可以挖制的,里面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可大了去了。如果只是一處倒也罷了,可這遍地都是需要灌溉的田地。

當然了,如果自己讓官府組織人手,統一將這些河渠重新疏通修理,完全可以讓這一帶都成為肥沃的良田。

趙詢看了衛忠一眼,和風子鳴微微一核算,開口道︰「要是疏通這整個博平縣的水利要用多長時間,多少錢財?你可有個大體數目?」

衛忠心中估算了一下回答道︰「回大人話,如果要從河邊引水,勾連至各處村鎮,至少要五千人力和至少十萬銀幣,當然,如果是用流民和災民的話,可能所用錢財要少些,但所需糧食要增多,但最後算下來,相差無幾。不過,要是加上博平收納流民之事的話,用流民為工到時可行之法。」

趙詢听了倒沒什麼,但風子鳴微微一皺眉,頓了頓,道︰「要是在平日,倒也無所謂,但現在……」風子鳴想了想,還是沒有多言。

趙詢明白,風子鳴是想到了進駐兗州府,要和武衛軍作戰的事情。到那時,大軍交戰,後勤壓力極大。要是博平再搞什麼基礎建設,那會給山陽府帶來更沉重的壓力的。

趙詢想了想,道︰「這樣吧,先一步步開始,從人口多的地方開始弄。讓那些分配了田地的百姓也出分力,畢竟,這也是為他們好。至于流民,切忌,一定要將他們打散安排,不要讓他們集中在一起。對那些來歷不明,且年輕力壯之人,將他們遷至南部諸縣,而我們會從南部北上的流民之中,遣人來此。」

衛忠心中一動,道︰「將軍是擔心唐軍?」

趙詢道︰「有備無患吧,凡事早做準備總比事到臨頭要好。現在兗州之地紛亂一片,我們不能不小心。此事,我會讓左都都尉魏晨協助你的。」

衛忠點頭道︰「下官明白!只要是逐步能將這些荒蕪田地疏通河流,再重新把些地翻開耕種,那麼明年我們的糧食就不會再有什麼缺口了。」博平位于前線防御之地,不說百姓,就是軍隊就駐扎了萬人,所需糧草後勤極重,但這些都需要山陽府供應,此外,因為戰亂的緣故,這博平縣縣長也需要山陽府為其提供大量的糧食。如果能將博平縣的田地開墾和發展起來,也能為山陽府後勤提供極大的幫助。

「對了,以後,我們要在各個鄉鎮建立巡檢司,負責地方之上治安、緝盜、防衛等事務,此事,也要有縣里官府負責,有守備軍為你提供人手。我不希望在看到鄉鎮之間,依舊是是那些大族和一些鄉老老頑固自己做主。在我們的地盤上,我需要的是全權掌控。衛大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嗎?」趙詢沉聲說道。

衛忠一頓,道︰「下官明白,下官已經在籌備此項事務了。」

「那時最好!此外,各地的戶籍都要新擬定,告訴那些大戶和縣里的百姓,要是沒有新式戶籍,以後有什麼特殊情況,一律按敵軍探子處理,殺無赦!」趙詢冷聲說道,「我知道在大族和一些百姓家中,有許多隱戶存在,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的。但又發現,嚴懲不貸!還有,沒有新式戶籍者,官府所辦書院、科考等,不得允許其參加。」

衛忠沉聲道︰「下官回去就回張貼告示,宣示此項事情。」

「這分明就是驍果軍境內的行事準則和政策,他們,果然是北方霸主驍果軍的一支。雖然族內丟失了很多利益,但相比者亂世紛爭之下,還有什麼比保命更重要?再者,只要我靠上驍果軍,老老實實的辦差,早晚能爬上去。」衛忠心中暗暗思慮道,「不過,他們在外**一支做什麼?要想謀奪兗州?可是為何不直接讓驍果軍大軍出動,亦或者擺明身份?罷了,這些事情,還不是我該考慮的,先治理好著博平縣吧。」

在博平縣巡視了一日半,才將博平縣周圍的情況查察清楚,抵達博平和泗陽縣相交的位置。當然,兩地相交,彼此之間,足有八十余里沒有人煙居住,留作緩沖地。再說了,也沒有百姓願意居住在兩軍交戰之地。

「衛忠,在那東北和西側兩處山嶺之上,修繕兩座烽火台!這里已經我軍的最前線,有了烽火台,唐軍一動,我們就能知曉,後方也就有了準備。」趙詢指著兩處高峰對衛忠說道。

衛忠看了看兩處地形,點頭道︰「下官領命,無需五日,這兩處烽火台就能建好!」h!~!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