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583章 再破一城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2-11-11

隨城是小城,自左曲五百人在此出城相助校尉許逸之後,現如今城上只有一千士卒,南門位于敵軍進攻的方向,故而大部分兵力集中在此。其余三面,只有百余人留守。

半個時辰過去了,五百人就像滴入沙漠之中的水珠,一下子蒸發了。雖然只有十來里路程,但隨軍出發的可是有騎馬的探子和信使,隨時傳遞戰況的。但現在,自從半個時辰之前,就再也沒有的動向了。

隨城縣令心中微跳,暗暗感覺有些不妙。當即有從守軍之中,派出了兩名探馬,向著南面而去。

十里之外,一片凌亂的戰場之上,府軍士卒正在清掃戰場,收編降卒。五百人對上暗中準備的兩千余人,結果怎麼樣,自然不言而喻。在陣亡了三百余人的情況下,其余的二百人都俯首而降了。

「將軍,小的已經按照將軍說的辦了,將軍是否答應釋放小的弟弟?」先前在縣令面前,將一曲人馬誘出的信使,在趙詢面前沉聲說道。

趙詢看了看這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青年人,笑道︰「做的不錯!」

青年臉色僵硬,沒有說話。畢竟,出賣自己人,可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雖然是為了救下自己親弟弟的性命,但,這都不是月兌罪的理由。在他看來,這對面的府軍將軍這換,有著深深的嘲諷的意味,起碼,在他自己看來是如此。

趙詢是真的絕的這小子不錯,在擊敗以及全殲了隨城出城的一千士卒後,他就在俘虜之中挑選了這麼一個會騎馬的人,還是個小軍官,什長級別。但其有個親弟弟也在軍中生活,以便相互照顧,恰好一起被抓。趙詢經過詢問之後得知,這個叫胡志成、胡志義的兩兄弟,關系極好。于是乎,趙詢就用一個脅迫另一個,去隨城誘敵。

本來,趙詢也沒打算成功,只不過是一試而已。能騙出更好,不能,也不影響大局,只不過攻伐之時,需要出力和損失可能更大罷了。沒想到,這小子竟然面不改色的將一曲人馬從緊張萬分的隨城之中給弄出來了。

看似只不過是一曲人馬,但城中少了這一曲人馬,對于另一例埋伏在隨城之北的弟兄來說,攻伐隨城會輕松的多。要知道,隨城隨是小城,但卻是臨邑南面的門戶。臨邑作為唐軍後勤重心,自然需要在其周圍有阻敵之城護衛。所以,雖然守軍不多,但都是正規軍,且城池高厚。先前的一千人之中,有五百人是唐軍正規軍,還有五百人則是征召的新附軍。

與其他城池不同,此地雖是臨邑南面的門戶、衛城,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尤其是梁州府在唐軍掌控之中後,這里也算不是多麼緊要之地。畢竟,前後左右都是自己的地盤,沒什麼可防的。因此,這里沒有常備的新附軍,也就是說,不用為新附軍提供兵甲器具、軍餉和糧草之類的擔心。但是,這里也有不在編制的新附軍,平時訓練,但不在正軍編制範圍。所以,這新附軍的戰力比之其他城池縣城之流,要弱的多。

拿掉了一千人,城中還有一千五百人,同樣,有五百人是新附軍,有一千人乃是唐軍。經過這麼一騙,城中又少了五百人,剩余的,也不過是五百唐軍和五百新附軍,已經不能對趙詢帶來多大的威脅。當然,趙詢也不想自己麾下士卒有太大的損失。

一個時辰之後,傍晚時分,紅霞蔓延整個西邊天空。而隨城之上,苦侯了一個多時辰的唐軍,終于等來了消息。但結果並不怎麼好,因為城上守軍只看到了敵軍,並未看到被敵軍困住的己方士卒,也沒有看到隨城校尉。

隨著敵軍越來越近,城上的唐軍,臉上終于開始變色。一桿大旗在隨微風飄揚,上書「兗州府軍」四個龍飛鳳舞的大字。更讓城上唐軍感到心驚的是,那旗桿之上,還懸掛這一個首級,那不是別人,正是隨城校尉許逸!

「縣令大人!他們……他們被俘虜了……」一個軍官指著城下府軍軍陣後方之地,略帶驚慌的說道。

隨城縣令驚抬頭,向著後方看去,之間三四百身穿唐軍甲冑的士卒被壓在一起。不用說,他們就是先前出去的兩撥唐軍士卒。

旗下,趙詢提槍肅立,神情凝霜。一名士卒在趙詢的示意下將牛角號從背上卸下湊到嘴里,鼓著腮幫子使勁地吹將起來。

霎時間,沉重悠長的牛角號聲已經沖霄而起。

悠長的牛角號聲將城上唐軍士卒從發怔之中驚醒,這才發現,敵軍已經殺到眼前了。

「殺……」趙詢長槍一舉,厲聲吼道。

「殺……」

「殺……」

兩千余士卒群起響應,喊殺聲聲震四野。趙詢此舉除了震懾敵軍之外,還要將敵軍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更重要的是,還要告訴城中和城西的伏軍,要準備行動了。

雖然先前經過了一番廝殺,但士卒們經過短暫的休息之後,已經恢復過來。再加上大敗唐軍,士氣大振,士卒們更是不覺得疲倦。此刻,他們恨不得殺入城中。

趙詢長槍一頓,牛角號聲嘎然而止,原本震天的喊殺聲也成了回音。霎時間,從喧鬧道寂靜。整個隨城南門,突然間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回首望去,麾下士卒們一個個都把腰桿挺得筆直,炯炯有神的眼神直直地凝視前方。趙詢心中暗自點頭,令他感到欣喜的不單是這些士卒們所展現出來的那股精氣神。那些新加入的一千余新兵,此刻也正式融入其中,成為合格的一名精銳士卒。

「弟兄們,我們從博平出發,轉戰敵軍後方,兵不血刃拿下泗陽城,又調動諸縣唐軍來回奔波與西南。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唐軍沒有我們想想之中的可怕,不過如此。我們能在敵軍環繞之地,來往縱橫。今日,我們拿下隨城,在此城過夜!拒不投降,則打破城池,讓你唐軍士卒,一個不留!」趙詢厲聲喝道。

「打破城池,一個不留!」

「打破城池,一個不留!」

「打破城池,一個不留!」

隨城縣令畢竟是文官,還是從投靠唐軍的隨城大戶之中選拔而出,對于兵事,兵事很熟悉,他擅長的可是民事,而不是領軍作戰。

就在縣令焦急萬分,不知如何是好之際,南門之外,唐軍軍陣陡然又響起三聲驚天動地地吶喊聲,聲浪如利箭般刺破了虛空,清晰地傳進了城樓上每一名唐軍的耳際。

「該死!李曲長、吳曲長,你們乃是軍中軍官,現在,當如何應對?如此下去,士氣必定大跌。」縣令皺眉說道。

李姓曲長出言道︰「縣令大人勿憂,敵軍尚無攻城器械,想要進城,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或許,此刻他們就是我了打消我軍士氣,而非真的攻城。」

縣令臉色稍好,道︰「如此最好!爾等可小心守好城門,不得擅開城門,違令者斬!」

隨縣南門,那桿帶著人頭的大旗正在迎著微風獵獵飄蕩,大旗之下,五百騎兵跨馬橫刀,迎風肅立。再往後,則是兩千士卒布城的四個方陣。黑壓壓的一大片,給城上守軍帶來不小的壓力。尤其是那些沒有經過廝殺,只是經過訓練的新附軍,更為擔心。灼熱的殺機在每一名府軍士卒的眸子里野火般燃燒,他們此刻很激動,與唐作戰起,何時有如此強悍的一面?能逼到對方的面前,而對方卻苦苦忍受?

「爾等主將已經陣亡,快快打開城門投降,如若不降,打破城池,唐軍上下,一個不留!新附軍的弟兄們,你們也是梁州府之百姓,或是梁州府府軍,如若你等投降,前罪皆免!」城下關林,再次嘶吼起來,向著沉聲士卒開始勸降。守城之中之中的新附軍,雖然沒有反應,但心中卻是打起來小算盤。

「我等身為唐軍士卒,豈會向地方府軍投降?區區數千人,也敢在我軍轄地胡作為非?攻下泗陽城,不過是用了陰謀詭計而已,還真以為你們是憑借手中長槍拿下?我唐軍在側有數萬大軍,隨時都能將爾等碾成飛灰。爾等如若知趣,早早離去,方可保全性命,否則,丟了命,後悔晚矣!」城上縣令,冷眼四下掃視了依法後,大聲冷笑著回應。

他知道,如果城破,亦或者投降,他這樣的絕對沒有好下場。他可是協助唐軍,清剿過境內府軍,為唐軍平定這里,處理了不少骯髒的事情,可以說,他們這些諸城縣令,都是府軍最為仇恨的人。要是城破了,府軍入了城,他們絕對沒有好下場。

趙詢在城下做威逼攻城之勢,但始終沒有行動。而城上的守軍也知道,城下的敵軍看似勢大,但好像並無攻城之意。雖是如此,但城上守軍不敢有任何松懈之意。誰也不敢保證,這下面的敵軍是不是在趁自己放松之機。

相持不斷,天色漸晚。城內雖然派出了數十余騎北上稟報情況,但都被一一格殺,使得城牆之上的唐軍又驚又怒。

暮色之中中,李國昌帶著右營兩千人馬緩緩趕到隨城西門外,只見城頭上插著幾支幽幽燃燒的火把,上百名負責守夜警戒的士兵像木樁般杵在城樓上,眼楮無神地望著前方幽暗的虛空,城牆之上,還有來來回回的巡邏隊在巡視。

天色微黑,但城牆之上已經豎起了火把。雖然唐軍士卒們依舊堅守崗位,但心思早就飛到南門去了。畢竟,那是不是傳來的一陣陣喊殺聲,可不是假的。

「城中怎麼還沒有行動?」李國昌微微皺眉,南門僵持了不短的時間了,西門也該行動了。但城門未開,他也不能強攻,當然,也強攻不了。

西門,城內。

四五十個黑影緩緩緊挨著城牆向城門模去,帶隊之人,霍然就是校尉盧語。此次要拿下此城,且因為沒有時間準備攻城器械,要從內部攻破,盧語就親自負責城內呼應事宜。

盧語身邊的隊率小聲道︰「大人,怕是李校尉他們在城外等的都開始罵娘的吧!」

盧語笑道︰「等我見到李校尉,我就去把這話給他說說……」

校尉嬉笑的臉色一僵,道︰「別呀,我只是說說,緩解一下緊張心理罷了……」

「最好準備,給城外的弟兄們發信號,破城!一小隊攔住從城牆之上下來的唐軍,二小隊隨我直撲城門下,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盧語看了看近在眼前的西們,沉聲吩咐道。

「咻……」

一支耀眼的亮光從西門升起,直射天空,落入城門之外。

隱藏在數百米之外的李國昌眼中厲芒一閃,擊掌說道︰「他娘的,終于有反應了,我還以為你們死到里面了呢!來人,吹號,弟兄們準備!騎兵隊的人呢?上馬,隨本校尉一起,準備奪城門!其余弟兄,待城門一開,隨我殺進城去。」

李國昌身邊一士卒,當即拿起隨身攜帶的半米大笑的小型牛角號,湊到嘴里使勁吹奏起來,霎時間,嘹亮的牛角號聲響徹西門周圍。

「騎兵隊的弟兄們,上馬!」李國昌冷喝一聲。雖然此刻天色漸暗,但還是能看到百米之內人影,再加之城牆之上那

李國昌一聲大喝率先翻身上馬,兩百名騎兵隊另一部分也紛紛翻身上馬,緩緩舉起手里的鋼刀,濃烈的殺機已經從他們的兗州流露出來,一個個就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野狼。

幾乎是城下號聲甫起,西門城樓上警戒的士卒就發覺了。

「號角聲?怎麼會在這里?」守城的士卒驚呼道。

「別傻站著了,城外有敵軍,立刻吹號,向南面求救!」守衛西門的隊率頓時驚呼道。雖然不知道為何敵軍會出現在這里,但他知道,這城外有敵軍那時一定的了。

正要吹號示警時,陡听城外遠處傳來一陣陣親衛咚咚聲,守城士卒驚抬頭遠眺,只見一片黑影向城門而來。

「騎兵?不好,這里竟然有如此多的敵軍!快,蠢豬,吹求救號角。」隊率看著遠處那一片黑影後,臉色驚駭的說道。

就在此時,城牆之下傳來一陣陣的喊殺聲。城樓上的隊率吃了一驚,急轉到城牆內側,攀著女牆往下一看,只見底下城牆腳有一伙四五十人的精壯漢子已經手提單刀從城內沖殺而來,這伙漢子甫、一殺出,就立刻兵分兩路,一路二十余人直撲城門,另一路三十余人已經順著登城梯,吶喊著向城樓上殺來。

「不好,城里有伏兵!」城樓上,一名軍官淒厲地大吼起來,「快下去,保住城門不失,絕不能讓敵軍多了去。」

軍官當然知道城門的重要性,城門永遠都是城防的薄弱點。但此刻,他也無能為力,不失他不行,而是手中沒人。再加之,所有人都沒想到,對方竟然還有其他軍隊,會在西門突襲。

負責吹號的小兵早將牛角號湊到嘴里,使勁地吹將起來,一時間,城樓上的牛角號聲和城下的號聲交織成一片。但軍官知道,這一切都是徒勞的。要說警/號,就在城外敵軍行動之時吹響的警/號,早就該傳到南門了,可來得及嗎?來不及!

如果襲擊來自城外,憑這百余號士卒雖然無法守住城池,卻足以堅持到援軍到來,敵軍要想攻破這數丈高的城牆,還要防備城牆上的四架弩機,沒有一會,那是不可能的。而隨城城小,從南門救援,也用不了多久。

可如果襲擊來自城內,情況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城牆,用于抵抗外來的進攻,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而城門,則就是一處薄弱之地。城外敵軍攻城,自然都是要破了城門,放大軍入城,總不能讓大軍全部爬城而入吧。可如果用來抵抗內部的攻擊,卻又毫無防備,那城門一丟,城牆的作用就沒了。

要說這五十余人,對城內的影響並不大,相比城內上萬人口,這還真不算什麼。但在此時,他卻發揮著無與倫比的的作用。

唐軍沒有料到西門會有意外,所以,城門洞內在城門關閉之後,也只有十余人看守。雖然唐軍很激烈的反抗,但他們的拼死守護並沒有為守城爭取到多少時間,不到片刻功夫,沉重的城門已經嘎吱嘎吱的打了開來。

「殺!」

李國昌大喝一聲,將長刀一引,不等城門完全洞開,就策馬沖了上去,率先入城。兩百余騎緊隨其後,已經漫卷成無可阻擋的鐵流,帶著席卷一切的聲勢碾壓過來……

「完了……隨城完了!」西門之上,守城軍官看著城下部下兩千人的隊伍,不由悲嘆一聲。就這兩千人入了城,城中根本無法應對,更不要說,南門之外還有敵軍在和己方大軍相持不下。

「放下兵器吧,再打下去,只不過是送死罷了!」隊率看著部下已經無心再戰,于是沉聲下令道。

南門之上,西門的突變情況,他們自然是知道的。但因為模不清西門的實際狀況,也不敢輕易下決斷。畢竟,西門有可能遇襲,但南門之外可是真正的有著兩千敵軍在虎視眈眈。

在一聲號角聲之後,己方的救急號角聲也緊隨其後,縣令和城牆之上的諸士卒都臉色大變。如此情況,說明西門那里,已經是萬分緊急了。

「吳曲長,你立刻帶三隊人馬前往西門救援,一定要將敵軍擋在門外。」縣令臉色蒼白的下令道。

吳曲長也不含糊,應命而去。

「混戰,為何在我們的地盤上,敵軍卻能來去自由,而我們卻毫無察覺呢?探馬都是干嘛的?」隨城縣令忽然怒聲喝罵道。

身邊的諸士卒皆沉默不語,雖然此話說道他們身上,但他們心中也和隨城縣令一樣的想法。他媽的,敵軍數千人從前線繞回,前線大軍都是干什麼吃的。當然,這話只能在心中想想,不能隨意說出。要不然,一個惑亂軍心的罪名是少不了的。

「大人勿憂!敵軍大軍在此,或許……或許西門之處,只不過是敵軍的分兵之計。」縣令身邊的李姓曲長干巴巴的安慰道。但誰都清楚,這是不可能的。能讓有城池之要地的守城士卒發出三聲連響的救急信號,就說明情況已經是危在旦夕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