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579章 安排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更新時間︰2012-11-09

威脅暫時被清除了,最起碼,泗陽城內,算是沒有威脅了。府軍士卒穩定了,但城中百姓卻又不穩定了。

當然,這不是說他們要做什麼,而是因為府軍公告說了,他們要離開。是啊,離開,你離開了,可拿了糧食的我們該怎麼辦?還有拿了兵甲器具的又該怎麼辦?

對于那些城中百姓苦苦哀求府軍留下之類,趙詢直接否決。以至于最後在布告上直言現在局勢的嚴峻,並建議百姓,離開此地,投奔親友。當然,這是針對那些拿了較多糧食和兵甲器具之人說的。

「將軍,城中那些倒向唐軍的富戶是不是……留著他們,他們也是為唐軍服務。我問過了,下面的百姓說了,他們和馬奎一樣,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一向板著臉的李國昌悶聲說道。

「恩……可以,讓士卒們動一動,也算為這里留下的百姓們出出力,最重要的是,給唐軍再添上一刀。沒了這些富戶,他們想要為前線緊急籌措糧食,穩定地方可就沒那麼容易了。」趙詢面色冷峻的說道。

除了看押的兩千俘虜,城中那些有隱患的抵抗力量一律清楚了。隨後,五千已經被趙詢接納的府軍士卒開始行動起來。除了負責守城和警戒的士卒外,其余的絕大多數人像蝗蟲一樣在城里肆虐,普通百姓自然是秋毫無犯,可那些躲在深宅大院里的富戶大族卻遭了老殃,在趙詢等人的刻意縱容和誘導下,包括一些城中百姓和那些想要加入府軍,但沒有獲得批準的青壯,也參與其中。

總之呢,行動之時,他們參與了,以後就算與府軍有了那麼一絲聯系。對比之下,現在殺回來的府軍豈不是要比唐軍更好?

「唐斌,此地有我們多少人隱匿與暗地?」屋內,將諸人都支派出去之後,趙詢向唐斌詢問道。

「親衛營的弟兄百余人,至于打探情報的,在梁州府諸縣,各有兩三人吧。」唐斌有些遲疑的說道。他並非情報部門的人,只不過是暗中護衛趙詢的親衛營,在趙詢準備行動之前,就隱匿在身側周圍的聯系人。

「讓他們分開,數人一組,將城中的那些想要參軍,或者無家之人、對唐軍有仇之人,通通帶走,帶上糧食,潛與周圍山嶺,彼此之間保護聯系,達到遷至唐軍,亦或是洗劫唐軍軍需糧草等物。對于那些富戶望族,凡是倒向唐軍的,也可以處理掉。」趙詢冷聲下令道。

「主公的意思是,將這些人組織起來,為我所用?那為何不將他們全部帶上,人多,也好抵御唐軍啊。就算是用來襲營敵軍注意力,也是不錯的。」唐斌也不是善茬,一開口就想到將這些人當誘餌用。

趙詢笑道︰「我們身處敵軍重重包圍之中,雖然現在唐軍還未對我們進行圍追,但他們要是知道這里的情況,諸縣校尉,鐵定會發了瘋一般對我們進行追擊。人多,隱患大。如果他們都是軍隊出身,那自然不一樣了,可很多都是百姓,自然是不行的。就算將之當做誘餌,也怕起不到多大作用。」

「與其如此,還不如將他們帶走,加以訓練,為我所用。讓下面的東西們分別帶走,一伙也無需太多,一二百,或三五百人就可以。尋覓一處妥善之地,安置下來。等唐軍追擊我們之際,你們也可以小小的在一些地方謀求好處。」

「則梁州府府軍體系算是毀了,除了加入新附軍之外,就淪為民夫青壯,為唐軍運輸糧草,亦或者成為匪患。弟兄們依靠如此,也可以壯大起來。說不定,以後還能用得上。」

「屬下這就去安排!」唐斌點頭應道。

「記住,告訴他們,讓他們多攜帶些武器,多攜帶些糧食種子,情況不對,就不要輕易招惹唐軍以保存實力,吸引百姓和難民為主。對了,將從富戶那里收集的錢財和牲畜,也一並帶走。現在就開始行動,如此一來,唐軍的注意力就會吸引道我們身上。」

「此外,讓他們多和我們暗中的探子聯系,隨時注意唐軍的東動向。此外,每一隊人,都要有明有暗,但首領之位,必須是我們。你們平日所需,也可以讓暗處的人,為你們換取。」趙詢一連將心中的所想說了出來。

對于這些已經拿了唐軍的兵甲器具,拿了唐軍的糧食,以及那些和唐軍有仇的青壯、百姓們,趙詢有些舍不得任由他們流散。流散之後,這些人,或許被唐軍加倍索回其獲得的糧食,或者被殺,或者落草為匪。既然如此,為何不能在我的人領到下為匪為患呢?

「遵令!屬下這就讓他們行動去。」

沒多久,盧語就前來稟報︰「將軍,城中忽然多了十四五支隊伍,自稱什麼會,什麼山寨,什麼義軍之流的,都在城中征召部下,許多原本打算加入我軍,為家人報仇,為自己討回公道的百姓,都紛紛加入他們了。」

趙詢點了點頭,平靜的說道︰「這很好啊,這還是我讓人去宣傳的。與其讓他們在城中向無頭蒼蠅一般亂竄,還不如讓他們被人組織起來,帶走,就算是和唐軍做多,也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吧。」

見此,盧語若有所思的點頭應是,也沒有在繼續在此事上計較。

午飯之後,關林等軍官吃完飯,忙完手中的瑣事之後,帶著真心的笑容,直奔縣衙內府而來。因為計較說了,午後可能就要離開這里,要早做準備。

縣衙內堂,趙詢神色深沉,正望著面前的簡易地圖發呆,剛進入內堂準備大聲詢問的關林剛進門就看見趙詢這副樣子,頓時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和盧語等校尉軍官一起,一個個肅立左右,噤若寒蟬。計較想事情的時候,可是不能打攪的。

望著地圖,趙詢的眉頭漸漸皺緊。

泗陽城之南二百三十里之遙,就是唐軍右將軍大營,也就是攻擊博平城的軍營之地。如果騎兵,一天可至。就算是步卒,也不過兩天時間。加上路途曲折,有的地方因月前下雨而阻塞,但不要三天,唐軍大營的大軍就能出現在城下,而且還有充足的體力。

雖然不知道自己的行蹤究竟被發現到什麼地步,當初北上之時,最開始的五六十里之地,都是靠著秦嘯的身份令牌通行,而後面的,則都是繞道而行,盡選擇最短的通道前進。那麼現在呢?唐軍的反應也該出現了。自己在清晨時分拿下此城,但趙詢相信,這里的情況,已經早就被人傳了出去。

泗陽城向北向西和向東皆有通道,如何走?想那個方向最為有利,這都是趙詢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走錯路,那結果可就麻煩了。

說起來,其實向西走最為合適,向西則是樂平,但從樂平再向西北,則就是冀州之地。如此,則月兌身無恙。但如此一來,離去方便,再折回可就要向南,繞道直入山陽府了。可是這般一做,那麼梁州府的戰事基本上可能就翻不了身了,接下來影響的自然就是山陽府之地了。

不是趙詢虧大對方,只要自己這支隊伍離開梁州府,唐軍很快且強行征召一部分糧草,誰先給博平解決了。與此同時,後方再次運輸的糧草物資和兵甲器具也達到了。到那時候,戰火自然就蔓延到山陽府了。

而對于山陽府來說,有一個極為不利的地方。那就是,原本的山陽府府軍大部都被葉軒帶去博平之地,先留下的也就是趙詢正在訓練的士卒。雖然他們也是府軍出身,但他們做了潰軍,來自各地,短期內想要形成有效的戰力,那時不可能的。

此外,山陽府治所巨野,距離博平極近,且山陽府成圓盤形,一旦遭受唐軍攻擊,那麼就會導致多數縣城在唐軍的攻擊範圍之內,那麼,以山陽府現在府軍數量和戰斗力,想要全面守護,一個字,難!說的再實際點,那就是不可能。這也是趙詢親臨博平,甚至親自冒險的緣故,他要將唐軍阻擋與博平以北。將戰火止住向南蔓延的趨勢,當然,如果能在梁州府謀取後好處,那時再好不過的了。

向西不去,那就向北、向東,距離較遠,小城較多,至于選擇哪里,那就要看實際情況而定。對于這些,趙詢沉思片刻之後,決定先向西而行,西側有兩座小城,回旋余地大。此外,他也想知道唐軍的反應會如何?

現在,只有對方出招了,趙詢才能做出應對之勢。不是他不明白,先出手有先機的道理,奈何,他對這里的情況不甚明了。更重要的是,這不是兩軍對峙,而是他身處敵後,且干了一件讓敵軍恨之入骨的大事情。

等到泗陽城已失的消息,傳到唐軍前線大營,亦或者傳到後方臨邑重城之中,無論是哪方,他們不可能沒有反應。不說在自己境內出現這麼一支敵軍,就單單說敵軍攻下一城,從己方手中將萬人的十天糧草和兵甲器具奪走,絕對會讓他們顏面盡失,甚至影響原本的進攻計劃。到時候,唐軍一定會想辦法消滅自己,官軍會怎麼做?是在前方張網以待,徐徐推進,還是圍追堵截?趙詢不得而知。

泗陽城雖已拿下,趙詢卻從未考慮過要據城而守,只憑五千士卒就想和整個一府唐軍對撼,無疑于螳臂當車、自取滅亡。

「你們都來了,做吧!」看著站立兩側的數人,趙詢笑著說道。

「也不知道博平那里情況如何?雖然我們在這里大勝,可是要是博平打敗了,我們這可就是白忙活了。」關林坐下之後,忍不住嘆息道。

趙詢笑道︰「我已經在昨日就將我們大勝的消息給傳了回去,想來,我們的人應該先得到消息。所以,就算唐軍垂死反擊,也休想破城。唐軍前線缺糧、缺少兵甲器具,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如果他們受到此地的消息,一定會進行一次最後的拼搏的,這一次,可能攻勢更凶猛。如果城上守軍堅持住了,那麼短期里,唐軍是不會再對博平有什麼想法了。到時候,我們就會將前線的唐軍的注意力吸引到這里來。而博平,就會得到修養的時間。」

「將軍,你是說,你在我們行動之前,也就是昨夜就讓人將信息傳了回去?天吶,將軍大人,你也不怕出現什麼變故?如果此次失敗呢?」關林驚呼道。

趙詢笑著說道︰「我料想,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當然,如果失敗,我們謊報不謊報軍情,又有什麼關系。博平不保,一切皆休了。」

三人相視一眼,都沒有多說什麼。他們都知道,趙詢所言甚是。此刻,這個消息確實很重要,但也可以說,並不是很重要。

「立刻準備,大軍整頓之後,向北而進,造成直奔臨邑重城之像!」趙詢冷聲說道。

「遵令!」

…………

平輿鎮,距離泗陽城以南五十里,是泗陽城南面的一處關卡。烏蒙奉令向北,查察府軍蹤跡,從上午之時,在南面關卡就未曾得到過府軍經過的消息,而在此,同樣得到的是,未有大隊人馬通行的消息。

初听聞此消息,烏蒙心中大定,只要府軍並未曾在這里現身,那麼自己的任務就簡單的多了。只需要傳令諸縣,查察一下境內日是否有大隊敵軍蹤跡就好。除此之外,自然是催促輜重隊,加速運輸。

對于府軍的蹤跡,烏蒙雖然也很關注,甚至甚為想知道,這府軍為何設計埋伏了己方一次之後,就消失不見了。但他也知道,自己有任務在身,先將自己身上的擔子解決了之後,才能思慮其他。

因為並未發現府軍,在加之北方就是泗陽城。在烏蒙看來,有城池在手,府軍自然是不敢強行攻城的。因此行動也就不那麼急切,在平輿鎮好好的吃了午飯。

「報……報……大人……大事不妙!」就在烏蒙坐在平輿鎮軍官給自己安置的小宅院里之時,隨自己一同北上的親衛急匆匆的沖了進來。

烏蒙見親衛如此慌張,眉頭微皺,臉上顯現不愉之色,道︰「慌里慌張做什麼?本都尉身邊的人了,怎麼連一點沉穩勁都沒有?說吧,怎麼了?天塌了?」

「大人!先前有泗陽城的守備軍士卒奔至這里,言……言泗陽城已經被一隊數千人的府軍拿下,城中的守備軍校尉、縣令以及昨日運輸糧草物資至此的臨邑守備軍校尉,盡皆被府軍斬首。糧草物資,盡落入府軍之手。」

烏蒙臉色一頓,霎時蒼白,愣在當場,沒有任何表情。

「大人……大人?大人……」親衛見烏蒙如泥塑一般,連忙急聲喝道。

「泗陽城逃亡士卒呢?在哪?讓他立刻來見本都尉。」烏蒙臉色由先前的萬里無雲,變成了烏雲密布,話語之冷,讓親衛不由心中一跳,連忙應聲而去。

「府軍……府軍……好……好啊……」親衛離去之後,烏蒙臉色霎時殷紅,怒目圓睜,雙數緊握成拳,嗓子里發出低沉的聲音。

片刻之後,五個狼狽不堪,有如難民的青壯被親衛帶了進來。此刻,烏蒙臉色稍顯正常,定定的坐在主座上。讓人一看,到像一個只為查察的軍官。

「你們是泗陽城守備軍士卒?」烏蒙眉頭一皺,看著這些有如難民的青壯說道。其心中也涌現出一種奢望,希望這些人並不是真的守備軍士卒,亦或者說,他們是因為逃兵,故而才胡言亂語。

「回報大人,千真萬確,這是我等的身份驗證!」說著,幾人從腰間掏出了一個兩指寬,一指長的黑色木條,其上刻有花紋和字跡。

烏蒙一看就知道,他們所言不假,這則是唐軍士卒的身份標記,每個士卒都有。

「說,泗陽城情況如何?」烏蒙急聲詢問道。他想知道現在泗陽城之中,有多少府軍,是如何攻城的,折損又是多少。此次其北上臨邑,主持查察大局,但其身邊並未帶有大軍跟隨。

其中好像小軍官一般的士卒開始回話,因為並不清楚府軍是如何行動的。但因為他有事請假,並未隨同校尉閬中出城平廢匪患。因此,他也是知道的,這府軍出現的蹤跡,就是從南面而來的唐軍之中。應該說,他們假冒的就是己方前線軍官。

烏蒙听著對方所言,在得知對方兵不血刃,就憑借一個校尉令牌,就輕而易舉的的將一個有著數千人的城池給拿下了,心中氣的幾欲吐血。自己等人在南面各處關卡查察對方蹤跡,最後還落得一個不知所蹤的結果,誰曾想,對方竟然早就出現在北面,還拿下了泗陽城。

讓烏蒙趕到咬牙切齒的是,對方竟然假借右將軍之令,為糧道安全計,指派城中留守校尉出城平匪。結果又借著右將軍之令,拿下了縣令和臨邑而來的守備軍校尉。可以說,對方不費一刀一兵,就拿下了泗陽城。

隨後又听說了這府軍首領,公開發放城中有臨邑運來的糧草和兵甲器具,並征召了一些士卒。還正大光明的和來回跑了近二十里地的守備軍一戰。以逸待勞,大勝,壯了府軍士卒的膽氣和決心,也禍動了城中的百姓。

其他的不提,就是听聞府軍將從臨邑運來的物資給當眾發放,烏蒙眼前一黑。什麼叫全城當眾發放,那就是說,連府軍自己都運不走,送給百姓,那麼還會留下?前線大軍該怎麼辦?烏蒙似乎都隱隱看到右將軍那怒氣沖天的臉龐。

「來人,將他們立刻送往前線,等待右將軍的垂詢。」听完這士卒所言,烏蒙心里哇涼一片,但他也清楚,此刻需要做什麼。當即坐下,讓親衛研磨,些軍情奏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