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399章 聖旨又至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長賀城一戰,趙詢的名聲也在安東府傳了開來,不是威名,而是神名,機會安東府所有的人都在盛傳,趙詢乃雷神轉世,專門平定四方,作戰之時,能召喚天雷相助。對此,趙詢自然樂見其成。

就在趙詢休戰三日,準備出發之際,幽州來了一群人,打斷了趙詢的行動。[www]

朝廷的傳令使者和徐州的聯盟使者都來了,不知是因為趙詢久不回去,讓其無法完成任務,還是因為听聞驍果軍又出現了神兵利器,想來一查,總之,可謂星夜兼程的趕來了。

按理說,趙詢身為朝廷邊將,是不能和徐州版亂分子有聯系的,更不會讓徐州叛亂之人光明正大的出現在人前,跟別說和朝廷使者面對面了。可現在朝廷未給趙詢合理的地位和安排,反而打壓甚至驅逐消滅,趙詢豈能做老實的小羔羊?于是徐州之人和朝廷之人面對面就出現了。

車隊足有千人有余,除了朝廷使者的護衛外,大半數都是驍果軍運來的火藥原材料。

朝廷使者是吏部員外郎張謙,徐州使者則叫張煜,兩人同姓張,都是三旬四五的年紀。相比起來,張謙更顯威嚴,可能是久為官的緣故。

隨車隊前行,進入東三府之後,兩人都默默觀察東三府的情況,所到之處,東三府的百姓無人不感激驍果軍,無人不感激趙詢,至于朝廷,早就不知道拋到哪里去了。在東三府漢人百姓眼里,趙詢就是救世主,不僅解救了他們,還給了他們好的生活。減免賦稅,分發田地……

兩張則是默默而視,誰都沒有說趙詢的不是,無他,趙詢確實是將東三府從粟末靺鞨部的爪牙下解救了出來。甚至一些他族百姓也對驍果軍感謝至極,他們之中,很大一部分原本是粟末靺鞨部貴族和地主的奴隸,就算是平民,身上同樣受到盤剝。但現在,他們臣服于趙詢之下,同樣減免賦稅,分配土地,子女接受免費得讀書機會。

「趙大人,真豪杰!」張煜淡淡的說道。徐州叛亂,也是因為承受不住朝廷賦稅徭役的重壓,雖然也是直言減免賦稅,解救百姓,但他們卻遠沒有趙詢做的那般好。他們做的,不過是將繳納給朝廷的賦稅,減免少許又上繳給徐州軍罷了,跟別說分配土地,創辦書院。

張謙則是眉頭越皺越緊,因為他看到趙詢在這些地方的影響,不客氣的說,在這些地方,他就是皇帝。不僅是東三府,幽州、冀北,這些地方的百姓也開始接受趙詢統治,而不是朝廷。

張謙用朝廷的名號行走幽州之時,根本就不受到幽州百姓、商人的待見,甚至唾罵。

現在一路行來,兩人又從百姓口中听到了趙詢新的稱呼,雷神轉世。現在東三府百姓都稱呼趙詢為雷神轉世,解救世人。開始以為是趙詢讓部下故意散布傳言,後來發現隨行的驍果軍士卒也是大為不解和百姓口中傳言,趙詢在戰場之上招呼神雷助戰,大破敵軍後,才知道,這些傳言都是被前線的靺鞨人民夫傳出來的。

車隊行至長賀城,諸人發現城外那兩大堆京觀,他們也知道,這就是里應外合破了遼隧城的遼東軍一部。

「張大人,張先生,請!說家大人在府上等候兩位。」親衛營都尉韓猛帶人在城門口迎接道。

兩人默默無言,尤其是張謙,作為朝廷傳召使者,何曾被人如此對待過?不親自來迎接倒也罷了,還一路上被迫與叛軍之人同為一個車隊。但看迎接自己這些士卒滿不以為然的表情,張謙就知道,因為朝廷的舉措,驍果軍上下早就對朝廷不滿至極。

兩人隨著韓猛一路向臨時將軍府行進,看到路上靺鞨人大都是右手綁著白布,便不解的詢問道︰「將軍,這里的百姓為何如此?」

韓猛看了看張煜所指的百姓,笑道︰「我可不是什麼將軍,我是大人身邊的親衛營都尉。這些啊,因為遼隧城就是靺鞨人百姓從城內發動叛亂,轉而攻破了城門。所以,大人有令,將這些心思不正的家伙,全部剁了右手拇指,讓其永遠也無法握刀、搭弓射箭。但卻不影響其正常生活勞作,還給與這些人一定賦稅之上的優惠。當然,如果還是心懷怨恨,城外的京觀,就是他們的榜樣。」

看著韓猛臉上殺氣昂然的樣子和那些被剁了拇指百姓時不時痛的齜牙咧嘴卻和漢人百姓坦然相處的情景,張煜和張謙都暗中贊嘆趙詢辦事手段之高。

「兩位,請!」韓猛將兩人帶到將軍府面前,笑著說道。

「諸位的護衛和侍從,我們另有安排!」韓猛和麾下攔住了想要緊隨而至的隨從。

張煜不以為然的說道︰「那就有勞了!「他本來也沒幾個隨從,他自救就能代表徐州軍。」

張謙怔了怔,道︰「這兩位攜帶有朝廷聖旨和一些文牒官印,他們要協助我,其他人就隨都尉大人安排吧。」說著指了指身邊的兩個稍微年輕的文士。

兩人進入府中,趙詢則帶著諸將迎了上來︰「兩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趙某略備酒菜,大家共飲。」

張煜笑道︰「一切听從將軍大人的安排,在下沒有意見。」

張謙則略微一皺眉頭,道︰「趙大人,我這里有朝廷聖旨,是不是現在宣讀?」

趙詢嘴角微翹,笑道︰「那就讀吧!」但絲毫沒有迎接聖旨的意思。

張謙苦笑了一下,只好任由趙詢站在自己身側,打開了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幽北巡閱使,雲麾將軍,燕城伯,驍果軍統帥趙詢,南平幽州,東復三府,功勛卓著,深得朕心。特令,擢升趙詢為冠軍大將軍,幽州大都督,燕城侯,實封三千戶。著命,趙詢平定三府之地後,入朝朝見。欽此!」

趙詢也被這聖旨震了一下,冠軍大將軍,正三品上,其上只有正二品的鎮軍大將軍和輔國大將軍以及正一品的驃騎大將軍。先如今,大燕國朝廷驃騎大將軍為三朝元老霍山,就不問朝事,輔國大將軍為齊王,鎮軍大將軍無,趙詢成了第三號人物。雖然這個冠軍大將軍沒有給他帶來實權,但其所到之處,皆高一級,冠軍大將軍,諸將軍之冠。

真正有實權的則是幽州大都督,大都督和都督不同,都督乃是一州府軍之主。而大都督,則是統管所轄之地的軍政之事。大都督不常設,一般戰時才有。幽州大都督,則就是主管幽州軍政之事。其實不給幽州大都督,趙詢也是主管幽州軍政大事。

燕城侯則是可以傳至後代的東西,和上述兩職不同,這是爵位,可傳于後代,雖然每代遞減,但也是所有官員最想要的。

張謙看著沒有回答的趙詢,心中不由的直打嘀咕,這個聖旨之中,還有一條,讓趙詢入朝朝見,身為正二品大員,還未入過朝,這是如何也說不過去的。同時,這也讓天下所有的將軍都對趙詢不滿,一個年級二十出頭的小毛孩子,竟然比他們辛苦一輩子爬的都要高,誰能接受?

趙詢笑了笑,道︰「臣接旨!」說著結果了張謙手中的聖旨,隨意的往身後蘇紫煙手中一扔。看的張謙眉毛直跳,有這麼接旨的嗎。

酒過三巡,張謙道︰「大將軍,下官路途之上听聞各城百姓盛傳,大將軍作戰之時,可招來九天神雷協助,是否是真?」

趙詢笑道︰「張大人以為呢?」

張謙尷尬一笑道︰「下官乃是文人,不言神怪。不知可否隨大將軍一行,也見識一番大將軍之神威。」

趙詢沉吟片刻,道︰「也好,明日我軍開拔,北上遼隧城,兩位就隨軍一觀吧。」

對于二人要觀戰,趙詢也沒有多想,無非就是想要了解驍果軍的實力罷了,更重要的是,還想了解一下這個「神雷」的問題,想知道趙詢究竟是如何「召喚」出來的,讓靺鞨人如此盛傳。

酒宴之後,趙詢陪同兩人品茶,同時也從張謙那里詢問一些朝廷里面的事情。

「報……啟稟大將軍,遼隧城遼東軍來使,求見大將軍!」

「遼東軍來使?好啊,我也想看看遼東軍使者之來意,請進來。」趙詢冷聲說道。

片刻之後,一個清瘦的中年人帶著兩個隨從在親衛營使者的看護下,進了大堂。

「在下遼東軍使者拖延野,見過將軍,見過諸位大人!」

「說吧,何事?」趙詢懶洋洋的說道。

「我奉我軍將軍之令,來向將軍傳達善意,願意將遼隧城奉還將軍,並送上良馬千匹,牛羊五千頭,以達互不侵犯!」

張謙和張煜都大吃一驚,原來驍果軍已經這麼強大了,北方諸部已經開始畏懼了。听聞對方之言語,兩人也不由的心中一震,大快人心。

「哦?我燕國之地,你是想來就來想走想走啊!與我驍果軍簽訂盟約,也是前邊簽後邊撕。回去告訴你們那所謂的遼東王,我驍果軍不是任誰都能欺負得主,想要什麼,我自會親自去拿,無需你們奉送。」

「將軍,遼隧城可有雄兵三萬,再加上靺鞨人,足有五萬有余,將軍認為可以輕松拿下嗎?一旦開戰,我族之內,隨時可以……」

趙詢打斷了拖延野,冷笑道︰「那你們就只管派兵吧,我的部下想要立功還正缺少對手呢?與你們盟約,我還不如和粟末靺鞨部盟約。雖然我和他們同樣敵對,但卻不和你們一般,視盟約如無物。滾吧,讓你們的將軍洗干淨脖子等著吧!來人,亂棒給我打出去!」

「將軍……哎呀……」拖延野還想說什麼,但被韓猛帶人給敲了出去。

張謙道︰「大將軍,為何不答應他們呢?如此一來,我們豈不是不用在辛苦作戰?」

趙詢道︰「我大軍北上東進之日,我與遼東軍達成盟約,其後退百里讓與我,奉上牲畜若干,我不與之對戰。可結果,一听到我被粟末靺鞨部圍困,就大軍圍攻。這等小人,我豈能與之盟約?」

「這種人就是賤,不把他打怕,他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為的。再說了,五萬士卒,就算有遼隧城,也沒有什麼。更重要的是,我要為我三萬戰死在遼隧城的將士復仇,必須要用遼東軍的血來祭奠。」

張謙和張煜也對趙詢多了一些了解,難怪會得到士卒的愛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