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339章 天下大事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或許是因為見到父親墳墓的影響,趙詢手段也狠辣了許多。對于賀章、蘇護以及被牽扯進來的官員,他直接以勾結外敵,謀逆罪論處,夷三族!

趙詢狠辣的手段讓城中的官員一顫,本還想和趙詢商量著平州府那些被靺鞨軍破家遺留的田地、店鋪之事,以及想某些私利之人都立馬縮了回去。

隨後平州城的官員被來了個大換血,除了極少數,大部分官員直接被免了官,連他們的罪名都公布的一清二楚,讓他們沒有任何話可說。隨後平州城的一系列政策,被很快的實施,那夷三族的典範可就在那擺著呢。

至于和靺鞨軍交易一事,趙詢給出了答案,只給靺鞨軍兩萬人的糧食,每月一次,比市價高五成。

邏乾很惱火,但有無可奈何,至于其余的糧食,趙詢根本不予理會,只是告訴他,海州府各縣有幾十做城池,里面有的是糧草,想要,自己去取。驍果軍不能過多交易,否則必出紕漏。

冬去春來,宣武二十三年四月,趙詢的第一個孩子出世,是兒子,趙詢取名為趙瑞,祥瑞之意。

靺鞨軍大戰海州府南部,拿下了海州府兩縣八城之地,但四萬三千的靺鞨軍,也只有了三萬不到。靺鞨軍從威州府、平州府繳獲的財物,差不多又都回到了驍果軍的手中,轉而成為治理地方之財。

驍果軍佔據五府之地,自然也遭遇不少人的責難,朝廷之中,不少官員都在上奏,言趙詢割據一方,意圖不軌。

對此,趙詢不做任何辯解,自己只管悶頭發展。而宣武帝似乎也被這些人弄得煩躁了,直接說道,如果你能在靺鞨軍佔據的地方大敗靺鞨軍,我也讓你成為一方巡閱使。而且幽州東部就有那三府失陷的土地,要不,你們也去試試!這才讓那些狀告趙詢的官員停頓了下來。

徐州叛軍似乎越來越強,有向正規軍發展的趨勢。

涼州叛軍和朝廷的衛軍打得有聲有色,之所以如此,無他,朝廷的糧食供應不上了。除了本來就缺糧之外,運輸也是個大問題。

于是乎,宣武帝在年初就讓人提議遷都洛陽,洛陽乃是前朝都城。

遷都的建議遭到了大部分官員的反對,尤其是左相的反對。遷都洛陽,看起來只是簡單的換一個地方,但也意味著朝中權勢的重新劃分,東部和西部的權勢變遷,也就是關東和關內的主次位。

見朝中諸官反對,宣武帝無可奈何,他很想從左相手中拿回做皇帝的權利,但也知道,此事急不來。

但涼州的戰事最終還是幫了宣武帝一把,先是糧食困難,不僅影響到了雍州百姓,就是涼州參戰的左右武衛軍也因為糧草的缺少,而無奈後撤。最終差點全軍盡歿。

是以,在宣武帝的示意之下,再次提議遷都洛陽。這次隨有人反對,但贊同的人亦是不少。不說涼州叛軍打到了家門口,就是文武百官,也被日益上漲的糧價弄得有些受不了。

遷都,自然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完成,因此,部分官員和工部官員率先開進洛陽,對洛陽城進行一番考察和修繕。

「你是說,徐州叛軍有夷州大商人的支持?」趙詢听了趙海的情報之後,皺眉說道。

「是的,夷州自從楚高祖時期進行統治之後,就是我漢人之地。燕國奪取神器後,楚國皇室大多逃之夷州。燕國也曾水師征討,恢復夷州的統治。但最近兩百年間,夷州多次叛亂。我想,這里應該和楚國後人有關。此次徐州叛亂,夷州大商人就提供了錢財的支持。」趙海肯定的說道。

「那好,對徐州叛軍加以注意。」

「對了,海州府水師的接觸怎麼樣了?」趙詢接著問道。

「海州府水師有水軍兩萬五千余,是青州水軍的一部,原本是駐扎在西平府最南端入海口的,但西平府被靺鞨族佔據之後,就撤之海州府。」

「經過了解,似乎這部水師並不受到青州水軍的歡迎,故而雖然被歸于青州水軍,但並未回到青州。」

「屬下已經讓人接觸,現在已經導向我們的有歸德郎將三人,果長二十余人,其下曲長幾十,佔據了三分之一的軍官,但真正導向我們的,只佔全部的半數去,其余之人還在觀望。」

「繼續拉攏,同時也記錄其中真正有才能之士。」趙詢滿意的說道。

「靺鞨軍怎麼樣了?」

趙海笑道︰「我們答應他們,放他們後撤,可他們出不去,也怪不得我們。現在三萬靺鞨軍被困于海州府南端,等待北面的救援。如果不是水師士卒的協助,這靺鞨軍早就跑回去了。」

「唉……家園被佔,他們豈能不恨?這些水師士卒的家眷都在幽州,其中大半因為水師的駐地之緣故,更是將家眷遷至東三府。可結果,三府被靺鞨軍給奪取了,朝廷也听之任之了。」趙詢搖頭說道。

趙海接著說道︰「據涼州暗影司傳回的信息來看,涼州叛軍似乎內部並不和諧,涼王部下的幾個和其同時起兵的都尉似乎都有不忿涼王對自己直屬部下的偏愛。如果不是朝廷衛軍的壓制,怕是早已內斗起來。」

「分贓不均!」

「朝廷再議遷都,基本上已經確定,將要遷都洛陽,大概就在九月左右正式遷移。」

「遷都?這下有看頭了!這左相屈服了?不太像啊!」趙詢喃喃自語道,對于上次的遷都之議,他可是很清楚的,那個提起遷都的官員,直接被左相挾著眾臣讓皇帝當庭給杖斃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