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二百五十五章 政務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久別勝新婚,是夜,心情大佳的趙詢,大發神威,巫山**春意濃,把兩位嬌妻都喂得飽飽的,一夜在兩個房間出沒。冬日寒冷的天氣,讓進出的趙詢感到甚是不爽,如果不是兩女臉皮較薄,他都想來個大被同眠,也不至于讓自己冒著嚴寒來回奔波。

一早醒來,看看身邊摟著自己胳膊,看著帶著淺淺笑容的容顏,趙詢頓時感覺自己雄風再起。深吸了一口氣,側臉吻了一下李若蘭,輕輕移開她的胳膊,翻身而起。李若蘭嘟了嘟嘴,繼續深深的睡眠著。

在嚴寒的天氣里,趙詢一如既往的舞了一陣長槍之後,吃了早飯後,讓諸部負責人趕往都尉府,準備議事。

趙詢趕到之時,諸人已經奉令到達,除了楊望清四個新歸附的人才外,司徒亮、呂子良,土地戶籍司司長薛朗,監察司司長高圖,稅務司司長徐賀,財務司司長胡易,政務司司長裴易,商業貿易司司長沈夢和後勤司司長張浚也紛紛到達,此外暗影衛和血影衛的兩名負責人趙海和葉朝歌也位列其中,留守的右府軍將軍薛雷同樣在列。

趙詢先是向諸人介紹了一下新加入火麟軍體系的楊望清四人,隨後又贊揚和認可了在場所有人的功勞。同時,趙詢也看到了那個給自己提了不少建議的呂子良。呂子良看起來不過二十三四,面容清俊,看起來一副文人雅士之模樣,用趙詢的話說,這小子長的還不賴。

「此次南北兩線皆是大勝,除了前線戰士的奮勇殺敵之外,還有諸位的功勞,正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結果,我們才能在南北同時開戰的情況下,獲取勝利。同樣,正因為諸位的努力,我們已經在燕州府徹底站穩了腳跟,至于營州府,我想也不在話下。」趙詢笑著說道。

「不過,有好也有壞,經過探查,我部諸縣官員,因為沒有上層官員的協調,一些需要鄰縣或數縣配合的事務,都無法(和諧?)正常執行。對此,有人提議,在縣之上,再立府官,協調諸縣事宜。同樣,因為某些原因,我們治下的官員大都是新任,很大一部分都沒有真正的為官經驗,並未將一些事情很好的處理。不過這點並不重要,人嘛,都是在一步步成長的。不過,監察司以後要加大對轄內諸官的監察,我可不希望,能力成長起來了,私欲也隨之成長。」

監察司司長高圖立刻站起身來,正色說道︰「大人放心,監察司絕對不會放松對諸縣官員的督查,對于那些敢于以權謀私之人,屬下一定會嚴懲。」

趙詢笑道︰「高司長辦事,我自然放心。」

「對于成立府以級別的官衙,你們怎麼看?」

政務司司長裴易率先說道︰「屬下以為可行,隨著戰事休止,各地都將進入休養生息的時段,一些地方,也要按計劃展開拓展、開發,很多事情已經不在是一縣可以完成,要牽扯到數縣之間。因為責任、收益等緣故,沒有上級官衙的協調和指令,一定會出現紛亂和糾葛。雖然各司都可以給諸縣下達指令,但畢竟要承擔火麟軍治下所有的地方,現在尚且不明顯,如果營州府計算在內,就會給各司加大執行、統計難度。所以屬下認為,此事勢在必行。」

其余幾司司長也紛紛表示同意,都建議成立府一級別的官衙。再說了,原本的營州府刺史府依舊存在,雖然並沒有實權,可也有一些不太好的影響,所以,必須成立新的刺史府,或者代行刺史事。

至于司徒亮和呂子良,更是大聲贊同,不過,二人的意見則是,成立新的刺史府官衙,與原本的刺史府合並,代行刺史之事。至于原本的刺史府諸官,全都當為火麟軍培養官員的老夫子養著,但不消除他們刺史府的名錄。這樣一來,也不至于對外造成不好的影響,以免招來朝廷的打壓和激烈的反應。

趙詢見眾人說了自己的意見之後,做出決定︰「既然如此,那就成立府官。稱呼就為府尹,等同原本的州府刺史。佐官錄事參軍事一人,錄事三人,此外還有司功、司倉、司戶、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參軍各一人,與刺史府原制相同。諸曹參軍分掌各州府的軍政縣兵、財政、刑法、農田以及戶糧諸事務,諸曹參軍由各州錄事參軍事統轄,錄事負責。錄事參軍為綜領督察。至于市令、丞、文學、醫學博土等照舊,這些人,就用原來的吧,當然,如果他們不配合,那就換掉。」

「裴毅,你為政務司司長,可有合適的人選,燕州府和燕州府需要兩個府尹。」

裴毅戰起身來,恭恭敬敬的說道︰「回大人的話,屬下以為,營州府府尹應有政務司副司長馮國擔任。馮國為人耿直細心,做事一絲不苟,且精于安民,此人可擔當新納入治下的營州府府尹。至于燕州府,因為治理的時間較長,只需繼續以往的政策即可,府尹為人清廉即可,政務司主事劉承、洪勝皆可。」

對于各司諸官,趙詢也有所了解,沉吟片刻,作出決定︰「那好,營州府府尹馮國,雖然營州城尚未拿下,但已經不在話下。燕州府府尹則有劉承擔任,此人善于經營,我希望他能將燕州府經營起來,成為我們的大後方。至于下轄佐官,各司合計之後,上報與我,到時在做任命。」

「下達任命之後,燕州府府尹就要去刺史府辦公了,至于那些刺史府的舊官,將他們通通安置在後衙,實在不行,就在刺史府旁邊修建幾間庭院,讓他們在里面修養去吧。對外則宣稱,府尹是刺史府此時佐官,暫代刺史事。」

「此外,各司正式成為府尹之上的體系,現在起,政務司主管火麟軍治下所有的政務,其余各司皆為政務司下屬單位。政務司不設司長,設立政務使。政務司直屬火麟軍,只向本人負責,政務司下轄各司實管火麟軍所有政務,向政務司的政務使負責,也可向本人稟報。」

諸人聞言一怔,趙詢此話含義,政務使則成為火麟軍政務最高官衙,統領兩府政務,各司也與各地隔離,不再實地處理各地事務,將于地方主管相互監督相互依存。換句話說,現在的政務司就是趙詢處理政務的小朝廷。

看了諸人一眼,趙詢又說道︰「政務司的政務使暫且有裴毅、司徒亮、呂子良、楊望真四人擔任,任何政務,四人協商處理,無法作出決定,就上報與我。官員調動之事,監察司和暗影衛查查之後,有本人批示方可任命。」

趙詢的話,讓諸人一陣深思,至于眾人心中所想,趙詢並不以為意。司徒亮則心中暗暗高興,趙詢現在一步步開始替代燕州府和營州府兩地的官員體系,成立自己的政務官衙,換句話說,兩府之地,屬于火麟軍,而不再屬于燕國。當然,表面上依舊是火麟軍戰勝靺鞨諸部軍隊,是個大英雄。

「此戰雖然大勝,但也讓我們兩府之地的經濟捉襟見肘,後勤補給和糧草也極度空虛。如果不是數月前從那些大地主手中收繳一部分,怕是戰士們早就的餓著肚子守衛白縣城了。所以,接下來我們就將轉入恢復經濟、農業上來,以發展為主,就是開戰,也是小規模作戰,而不會大打,更不會兩線或者多線作戰。」

「代我巡查各地的楊望真給我提了他的意見,說是此時可以修繕各縣官道。我考慮之後,認為可行。半年來,連續戰亂不休,災民不少,雖然營州府和燕州府基本戰休,但還有兩府依舊戰亂不止,逃往兩府的災民不在少數。雖然災民來此,能增大兩府的人口,但同時也讓我們的壓力大增。我們不能就這麼白白的養著他們,所以,以工代賑是個不錯的法子。讓他們出勞力,修繕官道,同時我們以次來賑濟災民,同時還能剪除一些意外事情的發生。」

「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熬過這個沒有生活來源的時段,等到來年春天,我們就可以分給土地,發放種子,讓其安穩下來,成為火麟軍治下的一員。同樣,諸縣官道也會煥然一新,無論是對商人還是對軍隊的調動,都是一個很大的幫助。至于這件事情,則有兩府府尹和諸縣為主,各司派出人手協助進行。」

「此舉大善!」司徒亮說道︰「平州府、薊州府,都不願北方災民入境,我們這樣一來,就能宣傳我火麟軍的仁義之名,對我們極為有利。除了順州府和威州府,連被靺鞨軍佔據的東北三府同樣有百姓南線,進入我們境內,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火麟軍聲名遠播,連被靺鞨軍佔據三年之久的東三府都已知曉。大人,屬下以為,我們應該給海州府打聲招呼,讓南下的百姓和災民可從其境內穿過。」

「我想,這海州府的刺史是不會同意的。」監察司司長高圖搖頭說道,身為燕州府的老官員,對于身側的海州府還是有一定的了解。海州府地勢不大,但海貿便利,較為繁華,他們是不會允許災民入境的,尤其是東三府的災民,誰知道會出現什麼。

司徒亮陰仄仄一笑,說道︰「身為朝廷官員,身為一方父母官,不能為百姓謀福利,視百姓生死于不顧,當殺!說不定,那些被阻攔的百姓群情激奮之下,會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到時候,能伸出援手的就只有我們了。」

眾人都不是傻子,說到這里,諸人哪能不了解,司徒亮是看上海州府的錢了,當然,地盤也不例外。

趙詢暗自點頭,對于海州府這個北面富庶的地方,他也是垂涎三尺,至于如何操作,還是要仔細謀劃的。

「此次白縣城一戰,我們抓獲俘虜一萬一千人,除了少數重傷殘疾之外,一萬余人基本都是身強體壯之人。如何安排?這是一個不小的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將其按照種族劃分,正統的靺鞨人,只能去礦場,為我們開采礦產。拋開這些之外,還有六七千的其他各族族民,如何安置?加入軍隊,自然是不可能的,我們也養不起那麼多軍隊。就算養得起,也不能養那麼多異族軍隊。全去開采礦場,又趕到有些惋惜,再者,我們暫且也沒那麼多鐵塊可以開采。」

「大人,不若這樣吧,吸納一部分如軍隊,為軍隊培養騎兵。一部分善于養馬的則安置在雁北馬場,為我們牧馬,此次我們可是繳獲了不少戰馬。剩余的部分,則打散隨同在忙一起,修繕官道,至于以後如何處置,且看時局變化。」楊望清開口說道。

「好!就按你說的辦,各部協助,楊望清,你是北方歸來,這些俘虜就交由你主管了,各部會協助你的,不要出現什麼事端來。」

「大人放心,屬下一定會很好的解決這件事。」楊望清大喜道,現在他也得到了趙詢的認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