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二百二十一章 政務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燕州城發來的政務之中,除了上面兩件事情外,還有一件需要趙詢拍板決定的事情。那就是在各縣城里治安軍隊,類似于以前的府軍,有縣里主管,負責一縣的治安、剿匪、緝盜等事宜。

雖然規模要遠小于以前的府軍,但燕州城的火麟軍麾下政務官員都不敢對此提議做出任何審批和意見。要知道,趙詢現在在大力收編那些地主、商人的護衛和一些家丁,並嚴格控制他們名下家丁護衛的數額,超出者,暗影衛就會請你去喝茶。也就是說,趙詢對兵權控制的極其嚴格,不允許不在控制下的私兵出現。

現在有人提議在各縣城里縣兵,政務上的官員也不好作出批示,就直接傳到趙詢手中,讓其處理。這件事情的起因並不是軍隊上的事,而是民事上的事情。火麟軍自拿下燕州城之後,就成為燕州府的主人,麾下的士卒來源很廣,普通青壯、流民、府軍、山匪賊寇、私軍護衛等。

但是數月征戰,自然也有不少傷亡,不少火麟軍士卒因為身體受創,已經不能滿足火麟軍作戰要求,無法繼續在火麟軍中效力。火麟軍按照撫恤發放一定的補祿之後,會按照其意願和身體狀況,或放還歸家,或安置在鄉鎮巡檢司,或留在新兵營。然一些歸家的士卒,就出了問題。有些士卒數年都過著刀頭舌忝血的生活,脾氣甚傲,一言不合,就會大打出手。

這些歸家的士卒之中,一些不習慣突然間轉為農民的生活,很不適應,結果就惹出一樁樁是非來,短短數月,就有百余人因為大大小小的事情受傷,雜七雜八的原因都有,但大都牽扯到退伍士卒身上。好在並沒有人重傷和身亡,但麻煩就在這些惹事的人之中,大都有軍人的身影,這讓地方官員甚是頭痛。

對此,趙詢也很苦惱,雖然新兵營和巡檢司能安置一些,但仍舊有很多士卒不能妥善處理,只好讓其歸家。但現在有人提議,在各縣建立有縣里主管的治安隊伍,將那些不能參與敵軍作戰的退伍士卒,安置在其中。雖然不能與外敵作戰,但威懾地方治安,緝拿盜匪,為火麟軍培訓士卒還是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能讓那些駐守的各縣的火麟軍月兌身,歸附軍隊,不必讓這些戰力強橫的隊伍困守在地方之上。

說起這個提議,趙詢也是知道,其實就是再縣里增加一個縣尉之職,和燕國的府軍校尉相似。但與府軍校尉不同的是,燕國的府軍不歸縣里管轄,只听府城都尉之令,都尉服從都督,當然,府縣出現意外,他們也需協助。燕國的府軍體系,是不能插手地方政務,而且是不能有一絲一毫。現在提出的這個類似的縣尉一職,則是歸屬于縣令之下,按照縣之大小,成立縣兵五百之千人,為一縣兵甲之首,處理縣里的治安等事。

說起縣尉,就相當于現在的公安局局長,在秦朝就有,是秦、漢制度,與縣丞同為縣令佐官,掌治安捕盜之事。一般大縣二人,小縣一人。唐初再改為正,旋復為尉,縣二或一人,掌分判諸司之事。宋縣尉以閱羽弓手、禁止奸暴為職責。遼、金、元均沿設,至明廢。不過,燕國並無此職,地方之上只有府軍諸官。但部下府軍,遠超于縣尉管轄之數。

考慮良久,趙詢也覺得這個叫呂子良的家伙說得有理,將火麟軍精銳駐守在諸縣,是一種極大地浪費,且會降低士卒的戰斗力。在地方上建立掌治安捕盜之事的縣尉也是很有必要的。鄉鎮巡檢司,縣里有縣尉。這樣一來,就能將一些地處安全的諸縣之中的守軍抽出,為戰事所用。更重要的是,也能安置一些退伍士卒。這些退伍士卒並不是所有的都是身體殘疾不全,只是有些身體受創,不能繼續參與激烈的作戰要求,但留在地方,對付一些作奸犯科和山匪,還是綽綽有余,更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對火麟軍還是很忠心的,也能減少地方之上騷亂事情的發生。

于是趙詢做出批示,在各縣成立縣兵,立縣尉一職,掌治安捕盜之事,一縣有正職一人,副職兩人,下轄縣兵按縣之大小,或數百,或一千。事由都尉府、暗影衛和政務司攜手行辦。

除了此事之外,這個呂子良還提了一個提議,讓趙詢都有些吃驚。他的提議是趙詢有些想做,但暫時不能做,也沒精力做的事情。這個呂子良提議,迅速拿下順州府和海州府,拿下順州府則卡死南面三府靺鞨軍的退路和北面靺鞨軍南下支援的通道;拿下海州府,則能讓火麟軍財力大增,不必在依靠大清洗去獲得財稅,同時還能佔據幽州東北部。換句話說,現在屬于燕國的幽州有一半就會落在火麟軍手中,實力大增。

用呂子良的話說,現在的幽州,明顯是放棄了四府之地,燕軍已經不在處理四府的靺鞨軍。何不佔據順州府,卡死靺鞨軍南下或者北上的道路,至于處于燕軍和火麟軍包圍的靺鞨軍,又能有什麼出路呢?燕軍不管佔據四府的靺鞨軍,可不代表著還會讓其繼續南侵。那這四府的靺鞨軍豈不就是甕中之鱉,想怎麼收拾就怎麼收拾,當然,前提是你能擺得平。以火麟軍現在的聲勢,會怕靺鞨軍嗎?

至于海州府,是幽州北部與海相交之地,地勢狹長。海路商人皆是通過海州府通往其他諸府縣,北與靺鞨人,東與高句麗、新羅、百濟、倭國來往通商,南則交流與青、徐、揚州,可謂幽州之地商貿之勝地。這也是鄰近燕州府人口眾多的原因,與營州府相比,燕州府人口幾乎是其二倍。

海州府富庶,趙詢早知,但海州府並未被靺鞨軍所佔。趙詢猜測,這也是靺鞨諸部與幽州協商之後的結果,海州府依舊是燕國的。趙詢沒有理由去攻打,這站不住大義名分。呂子良的主意則是將營州府的靺鞨軍趕往海州府,火麟軍緊隨其後,繼而行事。實在不行,也可以將威州府的靺鞨軍也驅趕至海州府。海州府北與靺鞨軍佔據的建安府相接,靺鞨諸部一定會南下救援。那樣也有進入海州府的理由,至于如何操作,就要看實際情況了。

呂子良!趙詢以前還未听說這個名字,他也不知道自己麾下有此人物,可此人的主意,完全就是在自己割據的前提之下。都尉府幕僚之首司徒亮也說,此人是新近投靠的幕僚,解決了數次政務之上的難題,司徒亮見獵心喜,將之納入幕僚團。要知道,幕僚團都是火麟軍的人,加入需要暗影衛的嚴格審查,這也說明這個家伙沒有問題。

呂子良的主意是好,如果不是北海軍冬季南下,說不定趙詢也會考慮這些,可現在,北海軍強大的壓力壓在自己的頭頂,自己不能不解決。另外,順州府也不是很好解決,三個萬余人的勢力彼此糾纏,還有靺鞨軍的數萬軍隊,此外幽州都督李懷遠和契丹人也摻合進去,實在不是插手的好時機。不過,趙詢還是對呂子良起了主意,也查看了一下呂子良的底細。

呂子良是幽州城小戶子弟,三年前搬遷至燕州城,直至如今。本無問題,但似乎他的女人和幽州的什麼大戶有了牽扯,兩人貌似是被人逼至此地。但其他並無問題。對此,趙詢沒有做出什麼決定,但還是傳令,讓暗影衛將密探鋪至順州府和海州府,加強對兩府情況的查察。如果條件合適,趙詢還是會殺入兩府之地的。同時,暗影衛的另一大重點,就是平州府。

平州府是趙詢的老家,趙詢不會忘記,自己的父親和一府之人,皆被平州都督和刺史所害之事。雖然有緹騎司參與,但他們也逃月兌不掉。殺父之仇,毀家之恨,不共戴天。平州官員,在趙詢的眼里,那只有一個下場,死!

至于營州府的戰事,目前的消息所看,一切順利。對于麾下諸將的表現,趙詢還是很滿意的。但兩府的財政情況,也讓趙詢有些抓耳。打仗打的是什麼,不就是錢嗎。可現在,自家的底子實在薄弱,有些撐不住了,這也是趙詢急需解決的問題。

處理好燕州城送來的一些政務,隨其一起送來的還有幾封家書。兩個有了夫妻之實的女子,書信之中,自然充滿思念和愛意。其余的也有信函送來,寄住在趙府的李欣顏就直言,戰況如何?是不是來玩玩之意。看的趙詢一陣冷汗,這個李欣顏,怎麼看,怎麼不像一個都督家的貴小姐。除了信函,還送來了一些冬季的衣物,都是幾女自己所制,當然,還少不了幾件披風。

看著這些東西,趙詢心中一陣溫暖,似乎這嚴寒的冬季,也不再那麼寒冷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