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 第七十八章 大幕拉開

作者 ︰ 鞋子的無奈

宣武二十一年,靺鞨伯咄部入侵燕州,五萬靺鞨騎兵分三路,如滔滔洪流,卷入燕州府,燕州府東北側的白縣尚未反應過來,就被早有準備的靺鞨士卒一戰而下。整個燕州狼煙四起,陷入混亂時期,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什麼?你說什麼?」燕州刺史鄒靈听了疾馳而回的信使傳回的急報後,臉色難看說道。

「刺史大人!靺鞨部入侵燕州,現白縣已經失陷,靺鞨人正奔燕州府而來。」從白縣奔逃而回的信差再次說道。

「該死的靺鞨人!」鄒靈厲聲罵道,信差也在心中附和道,他的家人現在已經落到了靺鞨人的手中,不知道結果如何。

「該死的靺鞨人,我還有三個月就到任期了啊,你就不能再晚上三個月再打嗎?」

「…………」這次信差的臉色難看了,不過對面可是燕州刺史,自己也只是在心中罵罵而已。

「額,你怎麼還在這?出去吧!」鄒靈發泄完畢,發現信差還呆在自己面前,看到信差,不由的心中煩躁,連聲呵斥道。

信差陰沉著臉除了刺史府,一群官府服飾的青年立刻為了上來︰「徐大哥,怎麼樣?刺史說什麼時候派兵救援白縣了嗎?」

徐大哥黑著臉,悶頭向一邊的酒館走去。

「徐大哥,你倒是說話啊?」

靺鞨入侵,燕州也有消息傳來,整個酒館的客人並不多。坐下之後,悶喝了幾大口烈酒後,徐大哥才開口說道︰「救援,救援個屁!刺史大人根本就不予理會。」想到刺史先前的那句話,徐大哥心中一陣憤怒。

「那怎麼辦?我們的妻兒老小還在白縣呢?再說,我們在這里也無處落腳啊!」一人哀聲說道。

「那你說怎麼辦?就憑我們七個殺回去?能救得了白縣?能救得了父老鄉親?」一人反問道。

「我……」開始那人用力的撕扯著自己的頭發,滿臉痛苦。

眾人默然無語。

「喂,你們听說了嗎?火麟軍又開始招人了!」一個酒客開口說道。

「不是吧,這火麟軍現在已經快五千人了,還招?刺史府和都尉府能答應?這火麟軍的戰力很強,他們能放心?」一人疑問道。

「這位兄台就不明白了,現在靺鞨入侵,燕州城流民越涌越多,以至于刺史府無法安置,現在有人能合理的處理一批流民,刺史府歡迎還來不及呢。至于你說火麟軍戰力太強,讓官府不放心的問題,以前或許擔心,現在怕是擔心火麟軍的戰力不夠強,畢竟靺鞨人殺來了,要守住燕州,人越多越好啊!」一個中年人解釋道。

「哦……」不明所以的人都恍然大悟。

「可惜,我的體質還不行,要不然也去火麟軍當兵去!」一個大漢喝著悶酒說道。

「李黑頭,你也不怕戰死沙場?」一人調笑道。

李黑頭仰頭喝了一口酒說道︰「戰死沙場又如何,那樣的話,我的家人就有著落了。火麟軍士卒,戰死者,家眷有火麟軍奉養,直至能夠自力更生。」

「火麟軍,真仁義啊!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漢子要去參軍!可惜,我沒那個身體。」一人說道。

「走,弟兄們,我們去火麟軍那里應征吧,說不定日後能殺回白縣呢。」姓徐的青年扔下酒碗,看了眾人一眼,咬牙說道。

白縣失陷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燕州城,官府也無法遮掩,只好加派人手,巡視四方,避免有人借機生事。

刺史府。

「司馬大人!周大人!蘇大人!想必三位已經知道鄒某請你們過來的意思吧!」刺史鄒靈面帶笑容的說道,但眼中的焦急和慌張也沒有瞞過眾人。

蘇允道︰「刺史大人放心,我已經派人通報給祁縣校尉,讓他堅壁清野,死守祁縣,切不可讓賊人鑽了空子,樂縣我也派信使過去了,絕不會出現白縣的情況。」說完還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司馬雲。

白縣校尉是司馬雲的人,而司馬雲似乎又與靺鞨有不菲的關系,這次白縣一戰而下,失陷與靺鞨人之手,讓蘇允很是懷疑。

看到蘇允的目光,司馬雲當然知道他在想什麼,但白縣絕不是自己故意丟出去了,不過自己也沒有向對方解釋的必要。

周俊和司馬雲也想鄒靈說了自己已經派遣了信使,讓各縣嚴守縣城,並開始堅壁清野,召集青壯,為固守待援做好準備。

鄒靈暗松了一口氣,說道︰「那燕州的城防呢?據報,這次來襲的靺鞨人不下于五萬,我們能守得住嗎。」

對于文官來說,人數對比就是勝負的關鍵。司馬雲道︰「刺史大人請放心,燕州城內有府軍三千,我麾下營兵三千,周大人麾下營兵兩千,蘇大人也有三千,合計就是一萬一千多人。靺鞨人不善攻城,只善馬戰,想要攻打萬余人守衛,且守備齊全的城池,絕非易事,何況,燕州城現在隨時可以招募幾萬青壯來守城,絕不會輕易失陷的。」

蘇允冷笑道︰「不會輕易失陷?那白縣是怎麼回事?」說完轉身對鄒靈說道︰「刺史大人,現在首要任務是立刻讓城外的百姓遷往附近的縣城和地勢較好、較為堅固的塢堡之中。不留一粒糧食給靺鞨人,掩埋所有的水井。讓靺鞨賊人進了燕州府得不到任何補充,同時也能保護我們的百姓。」

「二是,立刻驅除所有城內的靺鞨人,無論何等身份,全部驅除,避免城內出現類似白縣的情況。三則,開始禁宵,避免夜晚有人乘夜行不軌之事。四,立刻控制燕州城內的糧食和軍用物資,避免日後長期固守,導致糧食物資緊缺。最後,可以讓刺史府的衙役在城內張貼告示,安撫百姓,同時對舉報圖謀不軌者,有重賞。」

听了蘇允的話,鄒靈嘆道︰「蘇大人言之有理,本官這就去辦,至于守城之事,就拜托三位大人了,後勤之事,鄒某盡力協助。唉……千萬別被靺鞨人奪了燕州府去,不然,我們可就成了……」

固山堡。

現在的固山堡幾乎就是一個大軍營,方圓里許大小的塢堡幾戶就是一個小城。離上次奪取齊嚴的莊子過去了近三個月,趙詢已經募兵兩次了,親衛營一千騎兵,校尉趙青山;怒鋒營一千弓箭手,校尉趙寧,其原來的職位有趙詢安排親衛隊的杰出者擔任;重甲營一千重甲重盾步卒,校尉則是高大魁梧的順子,也就是改名後的趙順。火字營和山字營也達到一千的編制,新兵營無人數限制,一直在訓練新兵。趙詢頂著壓力擴招士卒,位的就是今日的結果,現在自己的猜測終于成真了,否則,他還真難以抗住燕州府的壓力。

「周文舉,匠做營完成我要的東西了嗎?」

匠做營則是整個火麟軍的武器制作營,專門為火麟軍打造武器、皮甲等器具。

「會大人的話!重甲只有二百具,鐵質重盾現有七百余件,投槍已經打造了三千余,還未達到大人需求的數量,主要是缺少鐵料和鐵匠,難以加快速度。」

「嗯,這個我回去想想辦法,你們加快速度吧,主要是重甲,先以重甲為主,至于投槍,這個簡單,可以讓普通士卒協助打造。」

由于缺乏遠程強力攻擊武器強弩,為了對抗人多勢眾的靺鞨人,趙詢想到了投槍這種制作簡單,殺傷力大的武器。

投槍,也就是標槍,在西方,標槍都是重要的步兵武器,不過在中國,由于強弩的出現,使得標槍變成了一種雞肋武器,因為無論是射程、射速、穿透力還是命中精度,標槍都遠不足以與強弩相提並論。不過,標槍相比強弩也還是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造價低廉,而且便于攜帶!

中國歷史上馬超軍團就出現過標槍騎兵。馬超軍團不尚弓箭,而擅長使用長標,且以月兌手長標為特色,對于密集的曹軍往往產生一標連傷數人的殺傷效果。這種月兌手飛標實際上月兌胎于古羅馬的投槍,確切的說,就是斯巴達克斯和羅馬軍團死戰時使用的兵器.它的槍身長(2.3米以上),自重大,殺傷力強,對于甲冑簡陋的輕裝軍隊(對弓箭有一定防御性)攻擊力遠勝弓箭,普通的鎧甲和木盾,觸之即穿,難以抵擋。當時的戰斗,連中數箭死戰不退的場面時有所見,而中了西涼標槍者則立即失去戰斗力。比之現代,就是槍榴彈與步槍子彈的區別。在宋代以後,標槍被列為軍中的常規作戰兵器。

當然,這種標槍大規模使用,還是很倚重後勤的,為了防止靺鞨人拾取自己扔出去的投槍進行反擊,所有的投槍的槍頭幾脆,投出去一般就不會再用,步卒用的短制投槍則不再此列。

趙詢的想法是,除了重甲步卒外,所有的步卒皆帶三到四只短制投槍,這玩意在近戰還未接觸之時,那就是大殺器。騎兵考慮到人手,難以防御對方的騎兵的掩殺,所以,縮短投槍的長度,減少攜帶數量,只有三根,另外一面圓盾抵御對方射程更遠的弓箭,再加上一把加寬橫刀,近身作戰。

這橫刀要比原來的腰刀和砍刀更為好使,一經鍛造,士卒們紛紛換上了他,這和標槍一樣,都是趙詢按照前世的記憶弄出來的。

說起來,弩箭的效果要遠遠強于投槍,省力、精準,射程遠,雖然硬弩與騎兵不符,但步卒用之,加之以重甲步卒守護,絕對是大部分兵種的克星。可惜的是,這玩意府軍都不多,更別說自己這種營兵了,有錢也搞不到木業不能搞,這種東西可是朝廷嚴格控制的武器之一,誰沾上,絕對會有大麻煩。

對于現在的趙詢來說,什麼都缺,缺人、缺兵甲、缺戰馬,唯獨不缺糧食,現在趙詢私藏在石屏村的糧食足有五萬多但,也就是五百萬斤,換句話說,足夠十萬人兩月消耗,如果節省,還可以用的時間更多。在固山堡,也有一萬多但存糧。當然,這個不缺也只是相對來說,這也是趙詢最近大規模招兵的緣故,糧食有了,但也得守住才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逐鼎最新章節 | 逐鼎全文閱讀 | 逐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