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 正文 第四卷 登基 第六十一章 大戰將起

作者 ︰ 傳說中的饞蟲

父親,司馬懿大人向陛下獻計,出五路大軍,兩路趙,三路赴雍州,抵擋劉備。」賈穆開口說道。

「五路大軍?哪五路?詳細說來。」

「第一路建東孫權,由荊州伐蜀;第二路南蠻孟獲,北進成都,此二路乃是圍魏救趙之兵。另外羌王徹里吉,鮮卑軻比能,再上加上曹真領兵十萬,三路大軍赴雍州夾擊劉備。」賈穆說道這里,臉上掛起了一絲欽佩的表情︰「司馬大人果然是天縱奇才,有此五路大軍之謀,定能擊敗劉備!」

「擊敗劉備?哼哼……如此能擊敗劉備?我看是雍州危矣!」賈詡嘆了口氣。

「父親此話怎講?」

「司馬仲達是有才干,但是還是太小看諸葛亮孔明和龐士元了!諸葛孔明與龐士元皆有經天緯地之才,而劉備麾下五虎上將各個驍勇善戰,所謂的五路大軍,除了南蠻以外,恐怕根本難對劉備造成威脅!」

賈詡說著,從桌案上拿過地圖,打開說道︰「這羌王徹里吉雖然年年上供,歲歲來朝,但是你可記得這羌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上供的?」

賈穆想了想開口道︰「大約先皇征討張魯那時候開始,羌王徹里吉就開始朝拜我朝了吧!」

「不錯,可記得當日楊阜借兵敗馬超,馬超兵敗逃到了漢中。那時候徹里吉才開始上供來朝的!馬超在羌人中頗有威望,羌人視馬超為‘天將軍’,若以劉備只需以馬超前往羌地,徹里吉必然會退兵,到時候還說不定反而會幫助劉備!」

賈詡說著,話音頓了頓,指了指北伐鮮卑的位置,接著道︰「鮮卑三大部十幾小部,軻比能只不過是其中一部的領而已,軻比能東面有鮮卑慕容部、西面有鮮卑拓跋部、實力皆不弱于軻比能。所以軻比能絕不敢將手下士卒都消耗在雍州。一旦羌人退兵,軻比能獨木難支,恐怕也會跟著退兵。那時,雍州也只剩下曹真這一路人馬了!曹子丹通曉戰事,不過卻遠遠不及關羽張飛之流,若是曹真緊守長安,憑著手下十萬精兵,定能保長安不失,可是若是主動出擊的話,雍州必失!」

「父親。那還有孫權跟南蠻呢!只要是孫權或南蠻進攻益州。益州危險。劉備必然會回軍救援益州。雍州之危也可迎刃而解了。」

賈詡搖了搖頭︰「你想地太過簡單了!諸葛亮此人為事謹慎。哪會不防備孫權。若是我所料不錯劉備必定已經派大將鎮守江州。防備孫權來攻。而這鎮守江州之人必然是熟悉蜀地地地形。西川本來就是易守難攻。再加之地利。孫權恐怕難進益州一步。這唯一能夠威脅到成都地。恐怕就只有南蠻孟獲了!」

「南蠻孟獲?」賈穆瞥了瞥嘴︰「父親。那南蠻人不過是一些未開化地方外之民。听聞南蠻人至今仍然是披獸皮持獸骨。飲血食生。不通文化。形如野人。比之那山越更有不足。如何能成大事?」

「南方乃是不毛之。瘟疫之鄉。南蠻久居此地。自然無恙。可是蜀軍若是進入蠻地。恐怕必遭疫病侵襲。憑著地利之便。南蠻便進可攻退可守。蠻王孟獲頗有野心。這孟獲本為一部落之領。後來娶了祝融部落地領。吞並了祝融部。成為蠻地最大地部落。而後采用遠交近攻之策。逐步統一了南蠻諸部。孟獲也被薦為蠻王。如今南蠻帶甲十余萬。而且精通山地作戰。雖然讓他們攻下成都有些強人所難。但是卻足以雄霸雲南、建寧、永昌等郡。威脅朱提。而朱提距成都不過四五百里。走岷江幾日便可達成都城下。朱提乃是成都南面之門。戶絕對不容有失。」

賈詡話音一頓。接著說道︰「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如今劉備最大地破綻就是未能安定南蠻就出兵北伐。不過听聞劉備留下劉禪鎮守成都。我想有劉禪在。那孟獲只有兩成地機會可以成事!」

「父親很推崇那個劉禪啊!」賈穆有些嫉妒地嘆道。

「不是我推崇于他,而是先帝推崇于他!」賈詡口中的先帝,自然就是曹操。

「父親,那這麼說來,雍州豈不是沒救了?」賈穆問道。

「非也……劉備傾全力來攻,陛下當傾全力布防,嚴守各地,每城必爭!哪怕是自損一千傷敵八百,這仗也要打!另外前千萬不要與劉備主力交戰,避實就虛,以防守與拖延為主。蜀地地域狹小,不耐久戰,待到劉備軍乏困,糧草用盡,必然退兵。只是這樣一來,非二十萬大軍難守雍州。可是主公只給了曹真十萬人馬,如何守得住雍州!」

「父親,既然你知道雍州有危險,為何不進宮告訴陛下?」賈穆接著問道。

「糊涂!」賈詡臉色一冷,開口道︰「此等大事,不光我不能告訴陛下,連你也不準把此事傳出去!」

「父親,這是為何?」

「陛下雖然封我為太尉,但是陛下心中最忌憚的還是我!陛下好大喜功,卻不善于軍事。加之前些日子陛下接連平定汝南、烏丸和涼州,此時陛下必然是心驕氣傲,我現在去告訴陛下雍州不保,豈不是自討沒趣,而且還會平白的引

猜忌。若是少用不慎,遺禍無窮。目前陛下可能怎麼樣,但是若是我不在了,陛下想秋後算賬,受禍害地是你們這些子孫後輩!」賈詡說道。

「那父親為何不讓我去跟陛下說?這可是大功一件啊!」賈穆委屈的問道。

「我問你,你比起為父來,如何?」

「我當然比不上父親您了!」

「哼!算你小子有自知之明!你想,如今連為父都要韜光隱晦,告病不出,你小子本事遠不如我,豈不更是自討沒趣!」賈詡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罵道。

賈穆見賈詡要生氣,急忙低下頭來。而賈詡略微平息了一下,接著說道︰「為父地謀略,你學不來不要緊,但是為父的自保之道,你一定要學全,不但要學全,還要給我流傳下去,如此,方可保我賈氏一族子孫豐衣足食,不至于遭到滅門之禍!」

……

江東。

陸遜滿面憂容的從大殿內走了出來。

幾日前,陸遜被孫權召回,而今日,孫權命陸遜領陸軍十萬,水軍三萬伐蜀。

孫權認為如今劉備北伐,主力都去了雍州,蜀地必然空虛,正是伐蜀的大好時機。

對于巴蜀,孫權是垂涎久矣。當初劉表尚在地時候,周瑜給孫權制定地戰略計劃就是先佔據荊州這個交通要地,然後西征劉璋,奪取益州,如此便可以跟曹操二分天下,然後在伺機北伐,一統天下。這跟諸葛亮的隆中對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諸葛亮將天下東西而分,而周瑜卻是將天下南北而分。

不過因為劉備的突然崛起,再加上孫劉聯盟,完全打亂了孫權的計劃。而劉備又佔著荊州遲遲不肯走,使得孫權大計落空,也是因為這樣,孫權才命呂蒙偷襲荊州。

而如今,孫權認為劉備大軍都被牽制在雍州,而此時趁著劉備與曹大戰之際,一舉奪取益州,這天下便佔據了一半,當然周瑜制定的戰略也能夠達成。而若是劉備跟曹拼一個兩敗俱傷,那更是再好不過了。

可是此時,陸遜地頭腦還是很清醒的。蜀道難行,當年劉備能夠奪取益州,多靠劉璋引狼入室,再加上張松獻上西蜀地形圖,還需要算上劉璋昏庸,最後不站而降,多種因素下才得到了益州。可是如今孫權伐蜀,可是要從荊州一步一步的打進去的,而且劉禪也不可能像劉璋一樣不戰而降,所以陸遜覺得伐蜀的成功率極低。

陸遜苦勸孫權,可是孫權就是不听。隨著年齡地增長,加上大權在握,孫權越來越變得剛愎自用。

而且曹為了讓孫權出兵,加封孫權為吳王,這可是孫權一只想要得到的。此時孫權可謂是春風得意,難免有些目中無人,所以陸遜的勸說根本沒有作用。而因為當初阿斗殺了呂蒙,而呂蒙在軍中是深得人心,所以軍中很多地將士也同樣支持伐蜀,為呂蒙報仇。雖然江東也有深明大義之人,認為此時伐蜀不是時候,但是無奈人心所向。

見到無法阻止孫權伐蜀,陸遜只好將伐蜀的指揮大權要了過來。在陸遜看來,伐蜀不易成功,但是也不能說沒有一絲地機會,兵權在自己的手里,陸遜還能夠安心點,陸遜別地不敢保證,但是至少可以在進攻不利的時候全身而退。而若是別人領兵,陸遜真的不放心,說不定一個不小心可就把江東的這點家底子敗光了。

就在陸遜剛出議事大殿的時候,一個聲音從後面傳來。

「大都督,請留步!吳王有請!」

陸遜回頭望去,現說話的正是孫權地一名貼身內侍。

內侍將孫權引到了內堂當中,而陸遜也沒有避諱什麼,跟著內侍走了進去。

孫權是孫策的女婿,按輩分得叫孫權一聲叔叔,陸遜也算是半個孫家的人,所以陸遜進孫府並不需要太避諱什麼。

陸遜走進屋中,現孫權正斜臥在那里,于是陸遜急忙拜道︰「見過吳王。」

「伯言免禮,都是自家人,就不用客氣了。坐吧!」

陸遜坐下以後,孫權開口問道︰「伯言,我知道伐蜀並不容易,不過你也要太過擔心了,我已經命交州士遣使去了南蠻,約南蠻孟獲一起起兵伐蜀。士與永昌太守雍交好,而且到時候交州以及五溪的蠻族也會助孟獲一臂之力!」

陸遜眼楮一亮,這對陸遜來說的確是一個非常好地消息,蠻族人非常彪悍,特別是在山林叢生的地方,戰斗力是非常強大的。而且蠻族人基本上也是全民皆兵,雖然蠻族人總人數比較少,但是能抽調出來地兵馬一點兒也不少。

……

永昌郡。

雍是漢什方侯雍齒之後,而雍家也是益州的大族。自劉璋那時候起,雍就為永昌太守。

永昌郡位于大漢地西南端,而且道路塞,與蜀隔絕,劉備管理起來十分的不方便,可以說在永昌這個地方,雍就是土皇帝。

雍與交州士關系非常不錯,而士降東吳以後,曾經多次勸說雍一起歸降東吳,而雍一直都沒有答應。其實雍並不是不想答應,而是在等待一

的時機,從而獲取更大地利益。

如今雍終于等到了這個時機,孫權透過士向雍許諾,只要雍能夠連同南蠻孟獲一起造反,就封雍為益州刺史。

永昌郡,雍的帥帳當中。

「軍師,我已經答應孫權了,要不咱們現在就起兵吧!」雍開口對身邊一個文士打扮的人說道。

這個文士打扮的人就是雍的軍師,年前的時候,這位軍師毛遂自薦來找雍,而經過雍一番考問之後,現這人果然有些真才實學,所以就留在身邊當了自己的軍師。

而這名軍師,就是周善!

周善在去年的時候經過呂的聯系,偷偷的來到了永昌,投在雍帳下,目地除了監視雍以外,還有就是在關鍵時候推波助瀾一把。

周善好歹跟在周瑜身邊多年,也學到了周瑜的幾分本事。而且在永昌這個地方,窮鄉僻壤,也沒有什麼文人名士,所以周善這點水平在雍看來,已經是大賢了,在加上周善辦事也算賣力,很快就取得了雍的信任。

只見周善搖了搖頭,開口道︰「主公,現在起兵還不到時候,南蠻那邊還沒有準備充分,況且只有主公一人,未免勢單力薄。听聞主公與那太守朱及越太守高定交好,主公不如聯系此兩人,一起起兵,共謀大事!」

「軍師所言極是,我這就派得力心月復前往與越,聯絡朱與高定。」

……

與此同時,曹地使也抵達了西羌與鮮卑。

西羌徹里吉當即表示,願意領兵十五萬,助曹一臂之力。而鮮卑的軻比能卻沒有立刻答應。軻比能還是擔心損失過大會讓慕容鮮卑及拓跋鮮卑有機可乘。但是經過使重重的許諾和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軻比能也答應領兵十萬,幫助曹抵抗劉備。

而與此同時,劉備命關羽領兵三萬出斜谷,迷惑曹軍,讓曹軍以為劉備大軍將要出斜谷攻長安,而劉備自己則領大軍出祁山,直奔天水而去。而魏延的五千兵馬則在子午谷南口整頓,等到何時時機便走子午谷,奔襲長安。

不過大家都沒想到,打響雍州大戰一次炮地不是關羽、不是劉備、也不是魏延,而是遠在上庸的孟達。

如今孟達因為援助關羽有功,也被劉備加官進爵。如今上庸、西城等地,全都由孟達統領。

劉備給了孟達極大的權利,命其督軍上庸。根據劉備的指示,在劉備北伐的時候,孟達可以伺機而動,奪取襄陽,當然若是無法奪取襄陽,劉備也不會怪罪,只要能夠牽制住襄陽的曹軍即可。

如今曹仁被調往了淮南,而接替曹仁防守襄陽一線地正是征南將軍夏侯尚。同時夏侯尚還領了荊州牧,並且于江陵擊敗了吳將諸葛瑾。

……

上庸城。

「將軍,成都來信!」小校沖進來,將一封信遞給了孟達。

孟達低頭一看,現來的只是一封普通的信,而不是軍報,心中微微一松,可是當孟達看到信的落款時,馬上又緊張起來。

這信正是阿斗寫給孟達的。

孟達急忙仔細地閱讀起來,而信中,阿斗提及了幾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孟達不要急于進攻襄陽,只需出兵虛張聲勢一番即可,而若是遇到司馬懿,立刻退回上庸,千萬不能與司馬懿正面沖突。

第二件事情就是讓孟達小心申耽、申儀兩人很可能會背叛。

這兩件事情都是阿斗根據歷史上孟達敗亡的經過提醒孟達的。

特別是申耽與申儀兩人,典型地投機分子牆頭草。這申耽兄弟本來是西城的一方豪強,聚眾千人盤踞西城與上庸,後來投靠了張魯,張魯被曹操所滅後兩人又投靠了曹操,而後來劉備伐漢中,兩人見劉備勢大,又投降了劉備,再到後來,諸葛亮北伐,兩人見蜀國勢衰,再一次投降了曹魏,順帶著連孟達一起出賣了。

這位太子殿下料事如神,孟達已經是體驗過了。而且孟達是一個心機很重地人。雖然此時孟達沒有防備申耽兄弟,但是從信中孟達可以看出來,太子好像並不喜歡申耽兩兄弟。

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在孟達看來,他日阿斗登基以後,肯定會鏟除掉一些看著不順眼地人。阿斗不喜歡申耽兩兄弟,哪怕是申耽兩兄弟再忠心耿耿,下場肯定也好不哪里去。至少兩人以後升官是沒希望了。

孟達覺得,應該適當的打壓一些申耽兄弟二人,而且還可以趁著這個機會好好地巴結一些阿斗。相比起來,跟著年輕有為的阿斗,肯定比跟著六十多歲的劉備更有前途。畢竟阿斗是太子,早晚都是皇帝,而劉備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就算讓他蹦,也蹦不了幾年了。

此時,孟達早已經把劉備伺機攻取襄陽的指示拋到了腦後,全身心的撲進了如何討好阿斗的大計當中。

好久沒要票了,厚著臉皮要幾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阿斗最新章節 | 阿斗全文閱讀 | 阿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