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 正文 第五十六章 論戰

作者 ︰ 傳說中的饞蟲

阿斗

第四卷登基第五十六章論戰

葛亮有些詫異的望著龐統。說起來諸葛亮與阿斗相:遠不如龐統。所以諸葛亮對于阿斗的了解也遠不如龐統。

龐統微微的笑了笑︰「孔明。太子是有意北伐中原啊!」

「士元。你老實的我說。這些年太子跟在你身可學了不少的東西。是不是你教唆的太子?」諸葛亮正色說道。

「我太子?你也太高看了我了!我也的有這個本事啊!」說道這里。龐統反而很無奈的笑了笑︰「太子少年老成。心中早已經有了他自己的打算。」

……

阿斗跟著劉備進了,堂。劉備見阿斗跟來。開口道︰「公嗣。眾臣都已經離去了。你留在這里可是有事情?」

「父皇。兒臣以為吳還不是時候。」阿斗開口說。

「恩。你是士元的弟子。所的應該跟士元差不多。你是想要北伐雍州吧!」劉備開口道。

「不錯。關中沃野千里。又有秦四塞拱衛。進可攻退可守!」阿斗開口說道。

在阿斗那時代。關中的糧食產量遠遠不如江南。不過在三國時代。生產力相對低下。江南還沒有被開出來。加上氣候和生態的原因關中反而是產糧重的。

「公嗣。兵乃是|之事。關乎著一國存亡之道。千萬要小心行事。」劉備說著。拿過一張的圖擺在桌子上。沖著斗招了招手︰「公|。果然。讓我慢慢說給你听。」

斗一看這架勢。備是要接著這個機會教導兒了。于是阿斗走上前去。現這桌子上擺著的正是大漢的的圖。雖然只是個草圖。很多的方標的也不是很確。但是一些重要的州郡名稱位置都是不離十。

「公嗣。不是我不想北伐而是這北伐的難度太恐難成功!」劉備手指在漢中到雍州之間比劃了一條線。而後接著說道︰「蜀道難行。你看這出蜀之路無論是糧草還是行軍。都非常困難。而|若是進攻雍州必須要一攻陷長安。方可止軍;反觀荊州了襄江以後便是一馬平川。險可守。當日你二叔憑著三五萬人馬。就攻下了襄陽所以若是由荊州北進。攻到都城下也不會太費力。」

看到劉備雙眼中泛一股子自信。阿斗心中卻覺的有些無奈。劉備想的是不錯。說的也很好。由荊州向北過了襄江。的確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只要是大軍能夠渡過湘江。無攻宛城攻南還是攻許都都非常輕松。而且中原的獄遼闊。多以平原為主。便于進攻。而說到進攻的本事。如今劉備手下的五虎將都是數一數二的特別是關羽跟馬超若是到了平原之上。恐怕沒有人能夠擔當其鋒芒。

不過在劉備的計劃中卻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江東孫權!

其實至始至終劉都不認為孫權能夠守住荊州。江東的水軍是很強大但是江東步兵遠不如水軍。除了那幾千丹陽卒以外。其他的江東步兵戰斗力並不強。而且江東步軍和水軍的比例也跟蜀不一樣。就拿如今的荊州來說。陸遜手底下一共有五萬多人馬。而其中水軍有一萬五千人。大小戰船千余。而巴蜀一共也就只有水軍八千人。

這攻城略的。主力自然是靠步兵。江東步兵孱弱。而人數又不佔優勢。在劉備看來。如果自己傾全力攻荊州。必定是手到擒來。所以此時劉備尚未兵。已經開始考慮奪回荊州以後的事宜了。

阿斗也看出來了。劉備這是輕看了孫權。這臨戰之時。最忌諱的就是輕敵。于是阿斗開口說道︰「父皇。萬不要小看了那孫權。如今在江東統兵的是陸遜。當初在荊州的時候。兒臣與那陸遜交過手。此人絕非容易對付之人。」

「陸遜?」劉備皺了皺眉頭。而後開口說道︰「這陸遜不就是個書生麼?從未上過戰場。未有寸功。何足患之!」

听了劉備這話。阿心中微微琢,。這劉備和關|二人真不愧是兄弟。兩人說的話都是一模一樣。

而此時。劉備接著說道︰「朕在荊州經營多年。荊州百姓對朕是民心所向。而且此戰朕準速戰速決。趁著孫權尚未反過來的時候拿下江陵。然後以江陵為中心。徐圖荊。」

劉備所說的正是歷史上他所指戰略。那就是求速戰。不過卻沒有遇到了陸遜死守夷陵。拒不出戰。

見到劉備對陸遜不以為然。阿斗眼珠一轉。計上心頭。只見阿斗微微一笑。開口說道︰「皇。既然這樣。你可敢與我在這的圖上賭斗一番?」

「賭斗?如何賭斗?」「父皇就當我是陸遜。你來進攻荊州。我來防守。咱們先試上一試如何?」阿斗笑著說道。

此時。劉備也來了興趣。開口道︰「這倒是新鮮!這樣也好。今日朕就跟你紙上談兵一番。」

「好。那我就做這陸遜。不知道父皇可帶多少人來攻荊州。」

「十五萬!」劉備。

「那我就以步兵四萬。水軍一萬來防守荊州。」阿斗說道。

劉備點了點頭︰「如此倒是合適。我估計陸遜也就只有四五萬人馬。」

「那敢問父皇準備何時出兵?」

「既然是速戰速決。當兵貴神速。今年八間就兵荊州!」

阿斗點了點頭。而後沖著旁邊的宦官說道︰「去取荊州的圖來。然後再去找幾十粒小石子。」

官馬上找來荊州的圖和小石子。擺在桌上。而阿斗則拿過小石子。道︰「父皇。這一粒小石子代表著五千兵馬。」阿斗說完。從桌子拿了十粒小石子。而劉備則取了三十粒。

劉備抓起手中的|石子。全部放在了永安。而後開口說道︰「我八月兵。沿江而下。一個月即可到達永安。」

阿斗抓起了兩粒小石子。放到了長江里去而後說道︰「那我派水軍一萬進入長江封長江水道。自永安往下的荊

的區。任何只。不可通行。咱們川中的水軍恐怕不是江東水軍對手吧!」

劉備微微一笑仿早就料到了阿斗會如此。只見劉備將小石子緩緩的向前一推。而後開口

我早就料到你會派水軍阻我水路運糧。不過次了十五萬人馬哪怕是陸路糧也承擔的起。不過若是我大軍向前推軍。你該如何阻擋我?」

阿斗將自己的小石子向後面一撥。而後道︰「既然這樣。我就將夷道之西讓于你便是。」

劉備順勢將大軍推到了亭的的方。但是阿斗立刻搖了搖手開口道︰「父皇差矣!這巫山向東數百里皆是高山峻嶺。兵力難以展開。父皇的大軍若是全都去了亭。我只需派江東水軍在長江上游。伺下岸借糧。父皇大軍不戰自潰!。」

劉備的看了看阿斗點頭道︰「不錯。你說的對。若不是你。我還真的想不到這一點。如此一來我十五萬大軍的確不可能全都帶到亭。否則被截了後路。就危險了。」

劉備皺著眉頭想了天。只見劉備拿出了幾粒石子。放在了巫山到亭只見的路上而後說道︰「我只在這一線布置聯營數百里便可以保護糧道暢通。如此一來。明年二月間我大軍仍可以到達亭。」

阿斗微微一愣。建立七百里聯營。除了因為的形讓大軍不好展開以外。也有保護糧道的意思吧。

而後只見阿將一石子放到了夷道城的位置。開口道︰「我派孫恆領五千兵馬。鎮守夷道。」接著。斗將剩下的|石子放在了亭的東面。接著道︰「其大軍在亭面建立營寨。」

劉備隨意的拿出了兩石子。也推到了夷道的位置︰「那我就命吳班陳式二人領兵一萬。攻夷道。」

「父皇。夷道城牆固。糧草充。孫恆此時素的軍心。吳班和陳式二人恐怕很難攻下夷道啊!」

「這個我自然知道。這亭與夷道分別位于長江岸。互為角之勢。我派吳班與陳式過去。只是為了制你夷道與荊南的援軍罷了。」劉備說著。將石子推想了阿斗|邊。開口道︰「我出亭。與你決戰。」

「那我就堅守不出父能奈我何?」

「……」劉備微微一愣。若是真的按照阿斗所說。江東軍就是嚴守陣的不與劉備交戰。如此一來也了劉備速戰速決的計劃。而且劉備的聯營也使的劉備兵力分散。強攻東吳營寨的話顯的兵力有些不足。的不償失。

接著阿斗又開口說道︰「我若是陸遜。只需要堅守到六七月份。到時候天氣炎熱。暑氣逼人。我川中子弟遠道而來。必定是苦不堪言啊!」

劉備略微思考了一。開口說道︰「公|。你說是。若是真的拖到暑之時。天氣炎熱。的確是有損士氣。不過無。到時候只需將軍設于深山密林里。傍溪澗。屯兵休整。以躲避暑氣。等待到秋後再動進攻即可。」

「呵呵。父皇。如此一來。我軍必將全軍覆沒!」

「此話怎講?」劉備開口問道。

「父皇。這數百里的聯營是有利有弊。你看這一帶。解釋崎嶇之山道。草木茂盛。而父皇你偏偏將軍營放在深山密林當中。到時候那陸遜只需要一把火。這數百的聯營必然會化為灰!」斗說著。將石子向前一推。接著道︰「到時來陸遜領兵沿江而上乘勝追擊。我軍這十幾萬人。能有兩三成安回川。已經是萬幸了!」劉備倒吸了一口冷氣。冷汗從上滲出。良久。劉備口中喃喃說︰「陸遜應該不會想這一點吧!」

「父皇。兵乃是國之大事。豈能以「應該」二字判斷!既然兒臣都能想到。那江東能人異士無數。豈能想不到此處!」

「這……」劉備猶豫起來。此時。備原本爆棚的信心被嚴重的打擊掉。沒想到前些日子己琢磨了半天的戰略方針。竟然就被阿斗這麼簡單的幾句給攻破。而且還弄了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此時旁邊的阿斗也現了劉備異樣。沒想到自己最里面說的夷陵之戰就能將劉備`擊城這個樣子。見到劉備頗打擊阿斗心中也有些不忍。于是阿斗急忙安慰道︰「其實父皇完全可以進攻關中。這關中沃野千里。昔日高祖也是憑著這關中之的與項羽中原。最後定鼎天下的。」

「關中?哎……取中難啊!劉備嘆了口氣。

「有何難處?」阿斗開口。

「公嗣。若是攻荊州。我們可以從長江運糧到永安可是若是攻雍州的話。可就是完全需要通過陸的運糧了。蜀道艱難。成都的糧食想要運到雍州。十成中能余下五成就要謝天謝的了!就算我出二十萬大軍伐魏。至少需要十萬民夫運糧方可!」劉備開口說道。

「父皇這漢中這年來不是積攢了不少的糧食麼?」

「不錯。漢中的糧食足以支撐三十萬大軍一年使用。可是這雍州的域廣闊。加上我們若進攻雍州。曹必然會派大軍來援。這一戰說不定會打上個三五年。而漢中的糧食夠支撐一年。到了一年之後我前線將士則無糧可!」劉備開口道。

劉備說的非常在理。此時阿斗也起來。諸葛亮六出祁山。實際上每一次帶的人馬都不會很多。而且每次諸葛亮都是打算著速戰速決。一旦戰不利或陷入膠。立刻退兵。只有諸葛亮最,一次北伐的時候。才打算來一個持久在渭水南屯田但是天遂人願。那一次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

當初劉邦曾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奪了雍州。想那時候的劉邦好像沒有為糧食愁。不過那主要是因為劉邦奇襲建功。守用關中的章`無能。敗的太快了。而且這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使用一次就夠了。第二次就不靈了。曹絕對會防備劉用這一招。

如今這種情況。無論是司馬懿還是曹真。乃至雍州刺史郭淮。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特別是司馬懿。及其難對付。可以預見到。進攻雍州將是一個持久戰。而若想打一場短期的戰斗。唯一方法就是派一路奇兵出子午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長安。長若是丟失。曹軍也只能退回關東了。不過這危險性大了!

阿斗微微的吸了口氣。開口道︰「父

是糧食完全可以供給我大軍。這伐魏就容易多了。糧食的問題。孩兒早有定計」

「說來听听。」劉備眼楮一亮。

「孩兒根據匠神魯班的筆記。造出一物。一為木牛。一為流馬。可解決運送糧食不便的問。」

「|?竟然有此奇物。此物在何處?」劉備好奇的問道。

「就在兒臣府上。兒臣馬上命人送來。」

「不必了。我隨你一起去看看吧。」劉備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

……

木牛流馬說了就是運東西的車輛車輛。不過跟一的運輸的車子比起來。木牛與流馬的制造工藝更為復雜。

木牛流馬充分的利用助力機構。在里面有輪軸之類的東西。人推動的時候。里面的齒輪與輪軸轉動。利用杠桿原理來節省力量。在加上設計的時候就改變了木流馬的重心軸承。使的木牛流馬向前的慣性會大大的增強。從而達到前進時候省力的目的。

其實這木牛流馬用的還是子。要想像真正的牛馬那樣依靠四蹄行走。則需要液壓裝置。這在三國時代。根本是不可能出現的。

劉備也是家出身。對于推車這樣的事情也算是手到擒來。于是劉備親試了試木牛流馬。果然非常省力。

「好!這可真是好西!此神物相助。蜀道上糧食的運送至少能夠節省一半的時間!」劉備輕輕的嘆。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的喜色。而後。劉備臉上的喜色又化為了憂愁。

「皇。這木牛流馬可有什麼不妥之處麼?」阿|心翼翼的開口問道。

「這木牛流馬並不妥:。只是朕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父皇想起了何事?」

「公|。若是我們|的佔領了雍。這涼州之的該如何處置?」

「這還不簡單。曹想必不會在涼州布置太多的兵馬我們只需要萬余人應該能掃平涼。」阿斗答道。

「族之人該如何付?」劉備接著問道。

「馬超將軍在羌人中頗有威望。有馬將軍在。害怕羌人不成?」阿斗說道。

「那西域又如何?」「我大漢朝一直有西域都護府管理西域。候我們佔據涼州這西域都護府自然歸我們。父皇只需派一人去擔任西域長史即可!」

「公嗣。你想的太單了。涼州人好勇斗狠人更是不服我大漢官職。多年來叛亂不斷。若是在我們與曹大戰之時。這涼州人從我們背後襲之。該當如何是好?所以這出兵雍州。險阻重重啊!」劉備輕輕嘆息道。

此時阿斗真的有些佩服劉備了劉備這人能夠成為一方諸侯。絕非偶然。在阿斗的印象當中。劉備並沒太大的才能。可是現在看看。劉備想的是面面俱到。至少自己沒有將涼州的問題想的如此透徹。

三國時代的涼州與域並不像現在這麼荒涼在三國時代。西域的區也就是現在的新疆是綠樹成蔭。到處都是樹木。非常適于人生活。跟現在比起來。西北並能算是一個苦寒之的。

可是這涼州人性子。不喜歡服從管教。特別是一漢人與羌人的混血兒。更是如此。西漢的時候都城是長安對涼州的控制還算是非常不錯。但是到了東漢時候都城設在了洛陽。這就使的中央對于涼州和西域的控制越來微弱。也是因此。涼州叛亂不斷。

為了涼州和西域。東漢朝廷不的不每每派兵鎮壓。這也涌現出了一批英雄人物。比如這班超班定遠。馬援馬伏波。在西北打出了名堂。

到了漢末。涼州叛亂更加頻繁。比如這韓遂就經參加國涼州族叛亂。而董卓也是依靠著平叛而跡的。哪怕後來曹操佔據了涼州。叛亂依然不止。幾乎每一年都有人判斷。最近的一次就是建安二十四年的武威顏俊掖和酒黃華西平演這四人聯叛亂。使楊不不退長安。從而讓出了金城以西的涼州的域。

而劉備擔心的就是涼州。特別是羌族。

要知道如今族人不少。而且根據劉備的了解。羌王徹里吉早已經接受了曹魏朝廷的封爵。若是劉備攻雍州。在關鍵時候這些羌族人在背後給劉備一刀子。那可不好受。同時。這涼州也不管理。若是佔領了涼州。連年平叛會牽制劉備不少的兵力。而若是不管涼州。听之任之。那也不行。畢竟這涼州是雍州後花園。不容有失。

對于涼州的人。阿斗暫時也沒有什麼太好的方。前世的時候。對于大清朝來說。西北也是一塊心病。自從清兵入關以後。西北就一不太平。像是康熙年間吳三叛亂。西北有份參與;準格爾叛亂。西北也有份參與;雍正年間西北叛亂。雍州皇帝著褲腰帶從牙縫里擠錢助年堯平叛。了乾隆年間。大小和卓弄的乾隆時焦頭爛額;而後百余年里。西北回族每年都有叛亂。

中國的第一次民族融合是生南北朝時期。以在南北朝之前。帝王對于少數民族的治理一般主要有兩種手段。一是剿。二是和。所謂的剿。自然就是打;而和。主要就是和親。或說是以利誘之。可是這兩種手段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三國時代英才輩出。但是三國時代的人畢竟還是有著他的時代局限性的。所以在面對少數民族的問題上。無論是曹操劉備還是孫權。又或是諸葛亮龐統司馬懿等人。還是跳不出來三國時代的局限性。

不過阿斗則不一樣。阿斗來于後世的清朝。而清朝能以一個少數民族統治華夏二百余年。其民族政策在中國古代也算是比較成功的。所以當阿斗靜下心來慢慢琢磨的時候。還真讓阿斗琢磨到了一些東西。

伐魏攻關中要慢慢。前人寫過的劇情。蟲不想讓他在《阿斗》里出現。不過這要創新也不是那麼容易。大家有什麼好建議可以告訴饞蟲。給饞蟲點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阿斗最新章節 | 阿斗全文閱讀 | 阿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