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清廣本紀 第一百五十四章 陳宇老家5

作者 ︰ 半了散人

第一百五十四章陳宇老家5

探險回去沒有一周時間,莊有德和莫衛東就先後的回了北京,讓陳宇嘆息的同時又慶幸自己動作夠快,要是晚一周就不可能和莊有德莫衛東一起去山泉深處探險了。探險回來之後,陳宇和莊有德莫衛東的友情都明顯更深了一個層次,讓陳宇有信心可以和這兩位保持住友誼。莊有德和莫衛東在離開的時候也專門來和陳宇告了別,還再次留下了北京的地址,包括父親和爺爺的名字以及工作單位,這個舉動是其他朋友沒有的。

陳宇清楚,朋友是越多越好,但核心的卻只需要兩三個就足夠了,他現在就把自己和莊有德莫衛東看成是鐵三角。這個鐵三角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就得看日後怎麼經營了,人脈是靠經營才能揮效用的,對這一點上輩子陳宇看得多想得多,也罵過不少,這輩子他打算身體力行了。

暑假才剛剛開頭不久,五七干校的朋友們就七零八落再也成不了行,莊有德和莫衛東走後,陳宇也就不再往五七干校跑了,和表兄弟一起又玩兒幾天,玩x ng也就盡了。

現在的陳宇雖然還只有八歲多九歲不到,但心思卻不是孩兒的心思,雖然為了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又想和表兄弟們維持上一世的感情,玩兒還是在一起玩兒,可展的心一直沒有停息過。

陳宇外公外婆所在的行政村因為靠著山所以分成了好幾個自然村,山里的自然村有的很,就只有幾戶人家,資本主義的尾巴割得不太干淨,j 鴨養殖一直都沒有完全斷絕,現在政策松動了,養豬的也多了起來。陳宇也動了這方面的心思,在八十年代初期,養殖業的是很賺錢的。陳宇記得第一批萬元戶里靠養豬出頭的就不少,但真正做大做強了的,全國也沒有幾家,有但是很少很少,華僑的飼料行業的進對養殖業進行了重新洗牌。然而現在卻還有機會,完全可以以博大。總結了上一世養殖業展的過程,陳宇覺得現在是一個契機,完全可以從孵化j 入手,以收集j 蛋來盈利,先賺上第一桶金再說。

老一輩,陳宇自覺在自己現在還影響不了,陳家祖孫三人已經一致決定不能將陳宇重生者的身份擴散給第四個人知道,能听陳宇話的就是這幫表兄弟了。陳宇這一輩的表兄弟中,大排行的大哥已經二十多歲了,和陳宇的關系一般,也不和他們一起玩兒,都已經結婚的人了,玩兒的是新媳f 兒,正一門心思的投入造人的偉大事業,對陳宇這幫兄弟雖然很熱情,卻並不那麼親厚。能和陳宇玩兒到一起去的是排行老七的表哥,不是嫡親表哥,但玩兒得極好,叫王前進,也已經十七歲了,早兩年就沒有念了,跟著在種地,但只算半個勞動力。

村子里地少人多,勞動力有富余,像王前進這樣的半大伙子,要不是老王家的想要出工都不行。王前進自己對出工下地也是一點兒熱情都沒有,對打獵熱情很高,下河捉魚也是一把好手,可不下地總不能一直在家里吃白食,家里的糧食也沒啥富余的。打獵捉魚雖然可以解饞,卻不能當頓兒,也不是每一天都可以打到野物捉到魚蝦的。

在陳宇極力慫恿之下,王前進同意按陳宇說的試一試,先在王家親戚中賒帳購入了一背簍一背簍的j 蛋,然後帶著陳宇到公社借了電話給陳建國打了過去。

陳建國先在已經是中層干部了,他們廠子是地師級的,廠長是廳級干部,車間主任是處級,他現在就是副處,行政級別相當于副縣長了,但企業和地方還是不同,當個車間副主任容易,真要轉到地方上當個副縣長就難了。而這時候的企業還是挺滋潤的,一點兒不比地方上同級的干部差,待遇還只有更好的,陳宇計劃在國企走下坡路之前讓老爸離開廠子到地方任職。就拿現在來說,地方上的副縣長未必比陳建國更方便就可以用到汽車。

車間副主任是沒有權利指使得動車隊的,車隊隊長和車間的主任是同級的,而且還更有優越感,在七十年代末汽車可是相當稀缺的資源,廠里的車也沒有幾輛,但卡車卻多。找個司機s 下跑一趟還不是很難辦的事兒,何況成本真的很低。在這兒位面里汽油一直沒有用在汽車上,汽車也不叫汽車,叫電車。蓄電池充充電就行了的,又不會有別的開銷,只要給司機意思一下,再讓車隊的頭兒默認這一次出車就行了。

陳建國找的理由是接老婆孩子,孩子,的一個才剛滿歲,在鄉下有點兒感冒,為了防止意外得趕緊接回來。有這樣的理由,中層干部用用卡車真的不算個事兒。

陳宇一家和表哥以及一車的j 蛋就連夜的趕回了廠區。

空著的那間平房這下派上了用場,拿來當倉庫正合適,王前進就和陳宇睡一屋。第二天,王前進就背著個背 到宿舍區換j 蛋,現錢、糧票、布票都行,肉票不要,舊衣服也行,舊g單被褥也行。平時也有農民背著背 來換j 蛋的,只是這里深入山區更多,原本就沒有什麼農戶,來換j 蛋的也少,很稀少。王前進這一趟算是滿載而歸,回去的時候就不好再找車了,而他背著個大包袱自己趕車輾轉回的家又拿不了那麼多東西。舊西服被褥收了不少,枕巾毛巾和茶缸子最多,其次就是臉盆,廠里一有活動就這些東西。

陳宇做主,用從賣j 蛋的錢里拿出一部分,到市里買了一輛舊自行車,已經都報廢了,根本騎不了的。拿回廠里來,花了二十個j 蛋請青工扛進廠去修理,廠里車g材料都是現成的,兩天以後,一輛很好用的自行車就到了王前進手里。他花了三天時間練習,摔了十幾跤之後,總算是能上路了。

東西一次拿不走,不過也沒有關系,王前進也沒有別的事兒,來回跑幾趟就是了。王前進第一次騎車回去,沒敢搭載太多的東西,只是在後衣架上搭了個包袱。他騎了一整天,才到家,在家里待了幾天,將舊衣服用具等折合錢抵了前面的貨款。

勞動布的舊廠服在農村相當受歡迎,這東西比干部服軍裝都要更結實耐用,翻毛的膠底舊勞保皮鞋就更搶手了。王前進跑這一趟,可賺了老大一筆,而且最賺錢的就是舊衣服。三線廠的職工福利是相當優厚的,起碼在同期的國內比較來說是這樣,廠里一年兩套廠服,分著冬夏兩季放,而勞動布結實,穿好幾年也沒問題,舊衣服幾乎家家都有,特別是雙職工。雙職工兩口子都是內遷到這里來的,雙方的老家都在千里之外,別說舊了的廠服,就是新的也不可能背回去送給親朋好友不是,回一趟老家不容易,要帶也得帶點兒好東西,比如山里的山珍之類。而這個信息王前進也得到了,回家前和陳宇一商量,干木耳野蘑菇也可以一起收購,還可以讓山里的幾個自然村的親戚學著養殖,這方面的技術陳宇再想辦法解決。雖然陳宇上輩子也沒做過這方面的研究,但知道其中並不是很復雜,而且這年頭技術又沒有保密的習慣,要學很方便。

王前進在一周後騎車回到了陳宇家,這一次他馱回來一袋子的野山菌,都是曬干了的。他不敢馱j 蛋,怕一路顛簸過來還沒到呢就全打碎了。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呂清廣本紀最新章節 | 呂清廣本紀全文閱讀 | 呂清廣本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