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清廣本紀 第十八章 異化者12

作者 ︰ 半了散人

第十八章異化者12

「數年之後,每當這一場面的見證人回憶起這一幕時,連他們自己都弄不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因為這期間生了那個被提及的事變。這變化來的極其突然,它或許有更復雜的原因,但有誰去深究呢?無論如何,這個曾受大家喜歡的饑餓藝術家有一天現自己被那些熱鬧上癮的觀眾忘卻了,他們紛紛涌向其它演出場所。演出經理領著他又一次跋涉了半個歐洲,他們想看看,是否能在某個地方重新找回逝去的狂熱和興趣,然而他們一無所獲。好像人們私下達成了某種默契,到處都籠罩著厭惡饑餓表演的氣氛。當然,這種情緒絕非一朝一日形成的,只怪當時人們過分陶醉于勝利的喜悅之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未加防範,而現在采取對策為時已晚。盡管肯定有一天,饑餓表演定會再次紅火起來,但這對于活著的人毫無慰藉。眼下,饑餓藝術家該去做什麼呢?成千上萬觀眾曾為之歡呼的饑餓藝術家如今去集市上的簡陋戲台上演出未免太慘了些,改做其它行當,他不僅年紀太大,而更主要的是他對饑餓表演有著如痴如狂的追求。最終,他告別了經這位人生旅途上無與倫比的伙伴,受聘于一家龐大的馬戲團。為了避免再受刺激,他甚至連合同條件都沒瞥上一眼。」

那貌似卡夫卡的靈魂滔滔不斷的朗誦著,這故事mp5的電子中有,大家都是看過的,雖然好像是盜版的,但基本上沒有什麼錯字,現在再听一遍朗誦版的有聲也無所謂,可大家心里懸著無路可走的苦痛,又哪里有听故事的閑情逸致,有心打斷可又不便如此,人家好歹也是一代大師不是多少都得留點兒面子,再說了,要是不讓他說高興了,人家也不會樂意指點迷津的,于是只好任由他去表演,說說,不過就是一個短篇說,你總有講完的時候不是。

「馬戲團確實很大,數不清的人、動物、器械隨處可見,他們需要不斷和補充,不論什麼人才,任何時候都能在馬戲團派上用場,當然饑餓表演者也不例外,只要條件不苛刻。另外,他之所以受聘當屬特殊情況,這不單單是聘用一個藝術家本身,而更重要的是他當年的赫赫大名。其實,饑餓表演的技藝根本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黯然失色,單憑這一點,人們起碼不能說,一個老得不中用的、再也不能站在技藝巔峰表演的饑餓藝術家想躲到馬戲團某個安靜的位置上去混日子。恰恰相反,饑餓藝術家向人保證,他的饑餓藝術不減當年,這是絕對可信的。他甚至還宣稱,只要人們準許他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人們馬上答應了他的這一要求),他要真正地震撼世界,達到前所未有的轟動效應。饑餓藝術家一激動起來,早把當今形勢忘得一干二淨,他的話只引起懂行的人付之一笑。」

「然而,饑餓藝術家到底還是沒有忘記著眼于現實。人們把他和籠子沒有作為精彩節目放在馬戲團的中心地段,而是安插在一個交通路口,他也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籠子四周掛滿了標語,那些花花綠綠的大字在告訴人們那里可以看到什麼東西。若是觀眾在其它演出休息的時候涌向獸場的話,總要從饑餓藝術家跟前走過並在那兒停留片刻。假如不是道窄人擠,後面的人又能夠理解前面的觀眾為什麼不急著去看野獸而停留下來,人們或許能在他面前多呆一會兒,慢慢欣賞他的表演。這就是饑餓藝術家看到觀眾馬上要向他走來時不往顫抖的原因。他以人們觀看自己為生活目的,自然盼望這種時刻。起初,他急不可待地盼著演出休息,眼看一群群觀眾朝自己蜂擁而來,他激動得欣喜若狂,可是他很快就看出,觀眾的本意是去看野獸,每次如此,幾乎無一例外,就是最固執的、故意自欺欺人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一事實。但是不管怎麼說,看著遠處的觀眾朝自己走來是令他最為高興的事,人們涌過來時,持續不斷的呼喊聲和叫罵聲亂成一片,一些人慢悠悠地看他表演,不是出于對他的理解(這些人使饑餓藝術家甚感痛苦),而是故意和後面催他們的人過不去,而另一些人則是心急火燎地想去獸場。大批人過後,剩下的是一些姍姍來遲者,沒人催趕他們,只要他們有興趣,滿可以在他面前多呆一會,但是這些人大步流星,目不斜視,直奔獸場。不過,饑餓藝術家偶爾也能踫到幸運的時刻。有時父親領著孩子來到他面前,父親一邊指,一邊詳細地講述這是怎麼一回事,他講到過去的年代,說他曾經看過類似的表演,但那時盛況空前。可是孩子們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生活中都沒有經歷過這些事情,所以,他們始終不能理解大人的話,這也難怪,他們怎麼能懂得什麼叫饑餓呢?但是,從他們那探究性閃閃光的眼楮里流露出一種嶄新的、屬于未來的、更為仁慈的東西。饑餓藝術家有時悄然思忖,假如自己的表演場地離獸場稍遠一點,或許情況會好起來,而現在離獸場這麼近,人們很容易選擇去看野獸,更不用說獸場散的臭味、動物夜間的鬧騰、給野獸送生肉時人走動的響聲以及投食時動物的狂嘶亂叫攪得他不得安寧,使他長期憂郁消沉。但是,他又沒有膽量向馬戲團的頭頭們去說。他還得感謝那些野獸們,沒有它們,哪能引來那麼多觀眾?況且眾人當中還能找到某位真的是沖著他而來的呢。如果他要提醒人們注意自己的存在,那麼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他——確切只不過是通往獸場的一個障礙,誰知道人家會把他塞到哪個角落。」

「當然只是一個的障礙,而且會越變越人們在當今時代還要為一個饑餓藝術家耗神費力,這簡直是個怪事,可是人們對奇怪現象已習以為常,而正是這種習慣宣判了他的命運。他想使出最大能力做好饑餓表演,他也確實這麼做了,然而這一切都挽救不了他的命運。觀眾個個如匆匆過客飛快地從他面前掠過。去試試給人講饑餓藝術但是誰對饑餓藝術沒有親身感受,就根本不可能心領神會。漂亮的彩色大字已經被弄髒,變得模糊不清,它們被撕了下來,沒有有想到換上新的。用于計算饑餓表演天數的牌子上的數字當初每天都有新的記錄,現在卻無人問津,數字多日不變,因為數周之後,連記錄員自己都對這項單調的工作感到厭膩。雖然饑餓藝術家不停地做饑餓表演,這是他過去夢寐以求的事,也是他曾經夸過的海口,現在,他可以任意獨行其事了,但是,沒有人為他記錄表演天數,沒有人,甚至連他本人也搞不清楚自己的成果究竟達到了何種程度,他的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假如某個時候來了一個游手好閑的家伙,用那個舊數字逗笑取樂,說這是騙人的鬼把戲,那麼,他的話才真正是最愚蠢的、能編制冷漠和惡意的謊言。因為,饑餓藝術家誠實地勞動,他沒有欺騙別人,倒是這個世界騙取了他的工錢。」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呂清廣本紀最新章節 | 呂清廣本紀全文閱讀 | 呂清廣本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