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清廣本紀 第二百七十二章 亂史2

作者 ︰ 半了散人

文士傳曰︰「衡不知先所出,逸才飄舉。少與孔融作爾汝之交,時衡未滿二十,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結殷勤,不能相違。以建安初北游,或勸其詣京師貴游者,衡懷一刺,遂至漫滅,竟無所詣。融數與武帝箋,稱其才,帝傾心欲見。衡稱疾不肯往,而數有言論。帝甚忿之,以其才名不殺,圖欲辱之,乃令錄為鼓吏。後至八月朝會,大閱試鼓節,作三重閣,列坐賓客。以帛絹制衣,作一岑牟,一單絞及小□。鼓吏度者,皆當月兌其故衣,著此新衣。次傳衡,衡擊鼓為漁陽摻檛,蹋地來前,躡●腳足,容態不常,鼓聲甚悲,音節殊妙。坐客莫不慷慨,知必衡也。既度,不肯易衣。吏呵之曰︰‘鼓吏何獨不易服?’衡便止。當武帝前,先月兌□,次月兌余衣,果身而立。徐徐乃著岑牟,次著單絞,後乃著□。畢,復擊鼓摻槌而去,顏色無怍。武帝笑謂四坐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至今有漁陽摻檛,自衡造也。為黃祖所殺。」孔融曰︰「禰衡罪同胥靡,不能發明王之夢。」皇甫謐帝王世紀曰︰「武丁夢天賜己賢人,使百工寫其象,求諸天下。見築者胥靡,衣褐于傅岩之野,是謂傅說。」張晏曰︰「胥靡,刑名。胥,相也;靡,從也。謂相從坐輕刑也。」魏武慚而赦之。

然後找《平原禰衡傳》,卻搜索不到原文,譯文也是零零落落的。

呂清廣也就不再繼續找尋了,反正那對門的時空也和這里的歷史沒有必然的聯系找到也是枉然,何況那里的禰正平遇到了自己,命運也就改變了,歷史也就和他沒有什麼關系了。

這個禰正平又能寫什麼樣的歷史呢?呂清廣有些激動與期待了,想要站起來走人,可看到迅雷還在亡命的工作,就停下來等已經開始下載的電影下載完。趁這個時間有找了關于禰衡的網頁來看。

建安元年,也就是現在對面時空的現在進行時,曹操迎漢獻帝至許昌,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于是發布《求賢令》,招攬人才。因此天下才智之士紛至沓來,以求施展才華,建立功業。這和對面的情況是一致的。

禰衡也是這個時候到的許,也是這時候遇上了呂清廣。

歷史中,年輕的禰衡個性張揚,恃才自傲,看不起許昌的諸多名士,只有孔融和楊修才略得他的稱許,連陳群、司馬朗在他眼力也只是屠沽之輩。陳群呂清廣才見過而司馬朗卻不知道是誰,從外形上看,說陳群是屠沽之輩好像論據不是很充足,內里子如何就不是一眼看得出來的了,哪怕是天仙級的眼珠子也不行。

呂清廣順手百度了一下陳群,卻發現很多網頁里都講陳群在建安初是跟著劉備在混呢,那麼,陳群就根本不在許昌,也不可能遇上禰正平了。還有另一個可能性,那就是對面的時空不是一九六年而是一九八年,也就是建安三年,以前跟著劉備和呂布吃飯的有不少都到曹孟德這兒來拋食兒了。比如張遼,當然,陳群也是有可能這樣的,可再看,卻見記載中陳群當時劉備兵敗後,他卻東游西蕩了不少地方才到的許昌,其家父兄叔佷也眾多,勢力也龐雜,歷史中的矛盾點也不比禰正平少。

歷史就只能當笑話看了。

一次,禰衡回老家荊州,許多人在城南為他餞行,他卻姍姍來遲。那些人見他來晚,就商量著不肯起來,以報他怠慢之舉。禰衡見狀,便嚎啕大哭。眾人異之,問其故,曰︰「行尸柩之間,能不悲乎?」搞得眾人哭笑不得,這樣,禰衡自然也得罪了不少人。

這故事也許是真也許是假,不過,呂清廣覺得禰正平的意思不過就是想向大家討兩個盤纏錢,可一個個的都裝聾作啞不動聲色,都要上路了禰正平都不見有人掏錢當然心里憂憤沒有好話也就可以理解了。禰正平愛面子,等閑人類面前肯定不會伸手討錢的,可回鄉途中是要用錢的,來回都要用,沒錢就要餓肚子的,明知道自己一路上都要餓肚子了,能不生氣嗎?生氣了能不罵人嗎?罵人能有好話嗎?何況來送行的起碼表面上算是禰正平的朋友,站不站起來送一下其實沒關系,你給倆兒錢兒就行,沒錢給倆兒大餅也湊合,干巴巴的什麼也沒有,你哥幾個送什麼送?

以呂清廣對禰正平的了解,這孩子沒少餓肚子,真正是吃飽了的時候,這孩子還是挺有禮貌的,乖張的時候大多是餓極了。

孔融很深愛禰正平的才華,可孔北海也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給禰正平一點兒救濟也不可能很多,楊修也是一樣,不可能完全把禰正平養起來,如果禰正平僅僅是個沒飯吃的孤兒還好辦,帶回府中當小廝養著也就是了,可禰正平是個有獨立性格獨立人格獨立性很強的年輕藝術家,是個有抱負的文人,自恃頗高,不肯苟活的,那麼就只能餓肚子了。楊修能在擁擠的許昌借一所鬼宅給禰正平怕已經是極限了,再多的他也無法給,給了也無法向家族解釋。

養士是政權才干得了的,豪門士族也就最多養點兒死士,養死士比養文士便宜,也更有用,死士可以一群一群的養,也就是一點兒飯前,禰正平住的這個鬼宅要是用來養死士的話,養上一兩百個都不顯得擠。能借個禰正平估計還是沾了鬧鬼的光,要不然楊修怕也不可能這麼大方。

許昌的政權是完全把持在曹孟德手里的,歷史中,孔北海多次向曹操稱贊禰正平。曹操也想見他,但禰衡一向看不起、痛恨曹操,就自稱狂病,不肯前往,而且對曹操多有狂言。這和呂清廣所見就大相徑庭了,如果歷史是真實的,那禰正平就真的是有病了,你要是痛恨曹孟德大可以去別的政權所在,既然到了人家曹孟德的地盤上,還是自己跑去的,那痛恨曹孟德豈不是給自己找病?以禰正平的聰明勁兒會這麼傻麼?歷史上說曹操因此懷恨,但因為禰衡的才氣和名聲,又不想殺他。曹操听說禰衡擅長擊鼓,就召他為鼓史,于是就大宴賓客,檢閱鼓史們的鼓曲。各位鼓史經過時都讓月兌掉原來的衣服,換上鼓史的專門服裝。輪到禰衡上場,他正演奏《漁陽》鼓曲,容貌姿態與眾不同,鼓曲聲音節奏悲壯,听到的人無不感慨。禰衡上場徑直來到曹操面前停下,下吏呵斥說「你這鼓史為何不換衣服,就膽敢輕率進見嗎?」禰衡說「好!」,于是先月兌掉近身的衣服,接著月兌掉剩下的衣服,赤身**站在那里,又慢慢取過鼓史專門的衣服穿上,完了,又去擊鼓之後離開,臉色一點都不慚愧。曹操笑著說︰「本想羞辱禰衡,沒想禰衡反而羞辱了我。」孔融回來後就數落禰衡,順便說了曹操對他的誠意。禰衡答應去給曹操賠罪。孔融再次拜見曹操,說禰衡得有狂病,現在禰衡請求親自來謝罪。曹操大喜,命令守門的有客人來就通報,且等待禰衡很晚。禰衡卻穿著普通單衣、纏著普通頭巾,手里拿這三尺長的大杖,坐在大營門口,用大杖捶著地大罵曹操。曹操很生氣,對孔融說︰「禰衡這小子,我殺他就像殺死鳥雀、老鼠罷了。但這個人一向有虛名,遠近的人會認為我不能容他,現在把他送給劉表,你認為怎麼樣。」于是派人馬把禰衡送走。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呂清廣本紀最新章節 | 呂清廣本紀全文閱讀 | 呂清廣本紀全集閱讀